Redian新闻
>
在流动的建筑中,阅读有温度的上海

在流动的建筑中,阅读有温度的上海

文化





采写|栩睿

编辑 | 王菲宇

题图供图|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Citywalk(城市漫步)之风到底是怎么吹起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五花八门。但是对于Citywalk最先流行起来的城市,大家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上海。


早在五六年前,“城市漫步”就成为了上海城中的热门话题。这座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名的城市,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在或宽或窄的路上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从梧桐树下的老洋房到老弄堂里的石库门,从昔日的名人故居到华丽变身的“工业锈带”再到东方明珠、陆家嘴的“三件套”,上海的建筑里,流淌的不仅是城市的风格,更是城市的历史和时代。


2018年起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导推进的“建筑可阅读”项目,正是以上海丰富的建筑资源为核心,将文旅创新与城市更新紧密融合在一起。“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是上海打造人文之城的未来愿景。


项目启动迄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完成了若干次迭代升级:从设置二维码方便市民游客了解建筑背后故事的“扫码阅读”1.0 版,到扩大各类建筑开放让市民游客走进历史建筑的“开放建筑”2.0 版,进而升级为深度利用数字化方式、激发全民参与的“数字转型”3.0 版。“建筑可阅读”不仅成为了上海的文化新IP,其运作理念逐渐被引入包括“一江一河”重点工程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项目入围了“城市创新奖”子奖项。







“上海从来就是一个敢在街道上无所顾忌地呈现各种建筑的城市。不管怎样的建筑,都能以它看来合理的角度和可以同情的理由并肩‘站’在同一个街区里。”2008年,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一书中,上海作家陈丹燕这样写道。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1843年,上海开埠后成为近现代城市,形成一市三治三界四方格局,之后经过1949年的上海解放、197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1990年代的浦东开发,逐渐发展成为超大型国际大都市。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看来,从1924年的胜利女神纪念碑到1993年落成的陈毅市长塑像,从延安东路气象塔到世纪大道东方明珠,从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到小陆家嘴的后现代建筑群,上海城市地标的变迁,折射的是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的变迁。更标记了上海“冈身东西”、“南市北市”、“北上西扩”、“跨河跨江”的几个发展阶段。


“漫游慢品武康路”系列活动之

《陈丹燕的上海》阅读分享会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思考由来已久。上海全市共有3467处不可移动文物,累计公布了1058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144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44片、共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风貌保护体系。在144条风貌保护道路中,其中64条作为一类风貌保护,在保持原有道路的宽度和相关尺度的基础上,还将严格控制沿线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体量、风格、间距,保留历史路形,也就是俗称的“永不拓宽”。


陈丹燕在书中这样写道:“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上海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思考的问题也从提升老建筑的居住功能,转向调动本地居民自发参与、激发历史建筑的生命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17年5月,上海首次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这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对城市历史表达了高度尊重的表述,激起了人们的共鸣与兴趣。2018年,“建筑可阅读”项目的1.0阶段“扫码阅读”从6个中心城区逐渐向上海市16个城区推进,涵盖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建筑。


“建筑可阅读”项目的1.0阶段“扫码阅读”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以汇聚了众多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徐汇区为例。2018年,徐汇区以二维码导览标准化建设入手,对辖区内100余处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二维码按全市统一标准格式进行调整。同时对二维码阅读内容、布局、形式进行初级的标准化更新升级,二维码内容实现中英文两种语言呈现,建立了二维码阅读1.0版本。


2019年起,徐汇区依托蜻蜓FM平台,升级了中英双语文字导览、中英双语语音导览及建筑内外景、细部照片等,同时完成了530处建筑二维码设置,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20年起,徐汇区对二维码线上平台进行优化建设,实现导览专题页中英文一键切换与整体界面的视觉优化,增加“延伸阅读”板块,带领市民与游客深度解读建筑背后的故事。


2021年,“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建成,提供查询“家门口的博物馆”、拍照识别建筑门牌铜牌和文创产品等功能,还可以分类查看特色街区、热门去处、探店寻访、红色印记。包括百代小红楼、宋庆龄故居、东湖宾馆、66梧桐院·邻里汇、草婴书房在内的知名建筑还提供VR阅读功能。


“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截至2022年初,上海市各类建筑已设置二维码数量2957处,扫码内容包括建筑中英文图文介绍、语音、视频、VR等。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说:“沪上历史建筑应该被更多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阅读建筑更是阅读我们的城市、城市的文化以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建筑可阅读”项目正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景之下,试图构筑起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博物馆群,利用上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资源,让市民和游客在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城市风貌。



“建筑可阅读”不仅在手机和线上进行。从“扫码阅读”到扩大各类建筑的开放,让市民走进历史建筑,这是“建筑可阅读”从1.0到2.0版本的迭代。


2018年开始,“建筑可阅读”项目挑选了部分经典历史建筑,开展“一楼一套餐”的试点。针对每栋建筑的不同情况,每处历史建筑都会配套有一张邮票、一套明信片、一本书、一部纪录片、一支讲解和研究队伍,通过一个个融合了物理空间和线上线下传播的的新场域,让人们能走进建筑,也能在建筑里读到故事。


武康大楼及配套书籍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在众多历史建筑中,位于徐汇区的武康大楼是上海推动建筑及城市精神活化的重要“见证者”。武康大楼的修缮工程从2018年启动,在纳入全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作范围后,楼体上的“蛛网”不见了,蓝白色塑料雨棚与空调外置机也与墙体“混为一色”,造型修缮、材料选用全部遵循原有风格,以建筑考古和“中药调理”方式保证“修旧如旧”。


考虑到武康大楼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门前交叉口也进行了微更新,改善最佳拍摄点位锐角区域,拓展转角空间,形成宽绰的源点广场。如今的武康大楼,不再有环绕四周的架空线,五条街道的汇合口人潮汹涌又整洁有序。建筑外围有可供游客、市民扫码的二维码,文字、音频、视频、实景图、VR全景导览一应俱全。从源点广场出发,顺着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各条马路探索,一路上会经过宋庆龄故居、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饱含了红色基因、海派特质与江南韵味的建筑连缀在一起,呈现的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


“海派的特色就是开放包容创新,它会随着这个时代不断活化,徐汇现在仍然站在前沿,所以我们是源头,也是潮头。”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伍彦心在采访中提到。


武康大楼的“阅读套餐”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从武康大楼开始,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赋予新生。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的前身是旧上海市图书馆。图书馆所在建筑黄色琉璃瓦覆顶,造型形似北京钟楼,还坚持着“左鼓右钟”的中式建筑理念,被上海市民称为“小故宫”。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留美归来的主建筑师董大酉结合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三段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设计了这座传统复兴式建筑,于1936年建成开放。但当时限于经费不足,董大酉的设计蓝图并没有全部实现,“井”字型的建筑仅仅相当于设计建筑体量的一半、形似“工”字型的部分,就投入了使用。


从2015年开始,旧上海市图书馆3960平方米的老建筑经过系统修缮。同时依照董大酉原始设计图,扩建了10192平方米建筑,补足成为最初设计的“井”字形结构。2018年,修缮一新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向市民开放。


修缮一新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

来源: 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上生 · 新所是城市更新“网红”案例。上生·新所地处延安西路1262号,所在区域是上海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的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在一片70多亩的区域里,包含了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3处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的工业改造建筑和4栋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


1920年代这里是外籍侨民休闲娱乐的“哥伦比亚生活圈”,1951年哥伦比亚俱乐部与相邻的孙科故居被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管征用,2016年上生所搬迁,上海万科进驻,上生·新所的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12月,茑屋书店上海首店开业。书店所在的建筑就是由美国建筑师艾略特·哈沙德(Elliott Hazzard)设计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伴随着茑屋书店的开幕、上生·新所的面世,在孙科别墅内,还举办了“理想之地”主题展,讲述此处建筑和地域百年的变迁故事。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被改造成茑屋书店

来源:上生 · 新所


从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到上生·新所,再到2022年回归的张园,这些建筑群成为市民、游客读懂上海城市发展脉络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更多的建筑打破藩篱,与市民的生活连接紧密起来。华东政法大学围绕苏州河贯通,将校园内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全面开放;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打开围墙”,将历史建筑融入街区和社区。随着“一江一河”改造、公园及校园打开围墙释放更多公共空间,众多的城市更新项目不断为“建筑可阅读”提供新的阅读资源。



据上海市文旅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初,上海全市开发可供参观的建筑累计达到1056处。从黄浦区的外滩建筑群到徐汇区的天主堂、衡复风貌馆,从长宁区的兴国宾馆、愚园新村到静安区的四行仓库旧址,越来建筑向市民敞开大门,讲述这座城市和历史的故事。


静态建筑的修缮和开放固然重要,但上海的野心不止于此。如何让更多市民自发参与到项目之中?如何让历史文化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魅力?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建筑可阅读”项目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


“建筑可阅读”全民拍摄影大赛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在5年的实践中,诞生了后来被简称为“五个民”的活动:与美团合作的“全民评”,吸引近万人在线上提出对“建筑可阅读”项目的建言;与蜻蜓FM合作的“全民讲”,邀请从4岁到80岁的市民创作与上海老建筑相关的音频故事;与腾讯合作的“全民拍”,征集了上万余幅与上海建筑相关的动人摄影作品;与小红书合作的“全民游”,联动线上话题与线下活动,产出了多条网红建筑打卡路线;与实体书店大隐书局合作的“全民创”,举办了“建筑可阅读”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评选出十佳“建筑可阅读”伴手礼。


2021年,“建筑可阅读”项目进入数字化转型的3.0新阶段。在数字技术和新的统筹规划之下,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有了新体验、新玩法:在上生·新所的海军俱乐部里,“AR导览”为市民带来一场历史剧本杀;一趟“建筑可阅读”巴士则将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历史文化建筑串联在一起,让市民更容易开展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旅行。


“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初,上海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海派城市考古”,也是“建筑可阅读”项目的延伸。上海市文旅局官微“乐游上海”从市民中汲取智慧,陆续推送了一批“海派城市考古”线路。当年,在“2022民生访谈”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说,他根据网友“望乡叔叔”绘制的跑步路线图,利用假日对路线图中的全部17.7公里进行了“打卡”。“沿途景致很美、体验很棒,”方世忠说,“上海还有很多像‘望乡叔叔’这样的旅游达人,欢迎大家把自己发现的美好分享出来,传递给更多人。”


学者徐锦江说,法国历史哲学家德·塞都曾把城市称作一个文本,如果说他只是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概念隐喻,那么,上海的“建筑可阅读”把它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实践。 “‘建筑可阅读’可概括成三个关键词:建筑、故事、人。” 始于建筑,成于故事,这一场在城市中的社会实践,最终还是作用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绘行浦东”活动

来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水结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沸腾的最低温度是多少?校友风采|马超杰:守望正义,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律工匠【宏观市场】隐债置换对流动性的长短期影响——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大美和二美(二十五) - 张云龙来请教外交部发言人:“流动的中国”再次印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购票开启】R&B小王子sunkis宋秉勤邀你来看心动的声音总决赛 & 心动的声音十强信息公布2【记忆】建筑可阅读:复兴西路有座“L”形的百年建筑,你知道是哪一座吗?流动的风景画与诗篇论坛|城市中的“人”与流动的公共短视频创作者顶峰相聚,《中国短视频大会》这场“高端局”有温度、够专业这几天在大宝家拍的。。what does it mean \'caving\' ?谁的心中,时间是流动的诗篇?一次性集齐23套100枚「中国世界之最」邮票,阅尽中华千年荣光!关于遗嘱/信托等的一点点笔记澳洲部分地区温度超30℃! 悉尼墨尔本迎4月以来最热温度【尘封档案】系列之183:粉碎“W行动”(下)【荐】课外阅读有着落了! 这套书孩子着迷到不想睡觉!“换头盗文”:一部网文几百章,阅读付费无止境王笛:做学术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娃一天炫3本,阅读能力疯涨”的秘密,我竟然在爱马仕挖到了基德-史密斯的摄影和宏伟的建筑 | 安杰罗·马吉讲座 | 央美建筑系列讲堂太珍贵了!一次性集齐23套100枚「中国世界之最」邮票,阅尽中华千年荣光!只有大肠杆菌宽度的一半,「奇怪金属」电流流动和你想的不一样流动的河水总是不腐的男士衣橱必备【灯芯绒卫裤】经典美式风格,有型有温度,温暖过冬!刘小津导演寄语 | 愿参加Us影展的青年创作出更多有温度的作品课外阅读有着落了! 这套书孩子着迷到不想睡觉!【宏观市场】流动性背后的汇率考量——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有风度!有温度!这件“撞色美体衣”火出圈了,修身保暖,亲肤显瘦!未来储能研究:储热热泵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 热能存储技术国际线上研讨会报名中!新丽《潜行者》热播收官,阅文集团坚持影视多元精品布局建筑师的10种可能性:从中国院总建筑师到建筑学院院长雅痞风范十足!89㎡时尚灰韵宅,这才是最有温度的居住空间!【居住榜样】讲述中国建筑故事,传递中国建筑声音|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沙龙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