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1年净赚80亿,900亿独角兽宣布:全员停发工资
非常遗憾。一家曾半年净赚50亿的公司,近期传出“全体延发工资”消息。
在比特币繁荣的时期,大家应该或多或少听过它的名字,它就是比特大陆。它曾数次冲刺IPO,估值一度超过140亿美元(超900亿RMB)。
一份未经官方证实的公告显示:10月3日,比特大陆曾向全体员工发布通知,因9月公司经营现金流仍未转正,决定暂缓发放9月全体员工部分工资,10月7日后视情况发放。
在职场论坛,一些细节被自称为“员工”的用户佐证,核心信息如下:
1、截至10月8日,部分员工尚未收到欠发工资,甚至2022年年终奖也未发。
2、关于欠发原因,部分归结于现金流压力,部分归结于“逼迫离职”。
但截至发稿,针对以上信息,官方并未给予回应。
此次公告,比特大陆提到一个高频行业关键词——现金流尚未转正。
近期,铅笔道与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交流,后者提到:在当下经济周期下,多家公司已经舍弃增长优先策略,转而把“正向现金流”摆在第一位。
在这个大背景下,比特大陆延发薪资可能有2种可能。
一种是业务下滑后遭遇现金流压力。
正如公司所陈述,经营现金流未转正,尤其是“部矿进度”严重不达标。
比特大陆的核心产品是“矿机”,这是一种挖掘加密货币的计算机。
据其2018年向港股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全球矿机市场份额,超70%在比特大陆。
“部矿进度”是指矿机进驻矿场(客户)的进度,侧面影射了“矿机”销量未达预期。
停发工资的另一种可能性是:为大幅裁员造氛围。
此次公告对象为全体员工,不排除为大幅裁员的前兆动作:在裁员预算并不宽裕的前提下,以延发工资为手段,鼓励部分员工主动离职。
但不论是以上哪一种情况,都传递着一种可能性:比特大陆目前的现金流并不富余。
这也是行业最为意外的地方。印象中,比特大陆是一家超级赚钱的公司。
自2013年以来,比特大陆数次踩中加密货币风口。
它成立于2011年,创始人有两位:吴忌寒与詹克团。其中,后者为技术合伙人。
2013年,经过大约6个月的攻坚,比特大陆推出第一代矿机——蚂蚁矿机,性价比超越同期市场份额第一的“阿瓦隆矿机”,由此实现逆势反超。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出货量计算,从2015年开始,比特大陆成为全球最大的矿机公司——至2017年,收入占全球市场份额74.5%。
2018年,比特大陆冲刺港股IPO,业绩公之于众。
2017年,公司营收约25亿美元,净利润1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0亿元(当年汇率),同比增长超1200%。
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约7.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89亿元(当年汇率),同比增长约800%。
从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是其业绩腾飞时刻。
而到了2019年Q1,业绩由盈转亏。
据IPO早知道消息,2019年Q1,比特大陆总收入约10.82亿美元,净利润为-3.1亿美元。
矿机产品销售也有淡旺季,与加密货币的价格起伏有关,尤其是比特币。
2019年初,比特币价格遭遇大跳水,降至3870美元/枚,同比下滑71%。
而至2020年,比特大陆又遭遇“高管内讧”,两位创始人对战略产生分歧。
也就是这次内讧,直接影响了公司接下来3年的方向,间接影响了比特大陆今天的命运。
当时,比特大陆采取双CEO模式,吴忌寒与詹克团平起平坐,但对各自的战略互为不满。
吴忌寒希望在币圈深耕,走金融路线;而詹克团热衷于人工智能(比如AI芯片),希望走技术路线。
从詹克团发布的公开信,可以看出其转型思路:从矿机到AI,从AI再到区块链。在他的规划里,2019年AI业务可实现1亿元收入,2020年可突破10亿元收入。
而某种程度上,在吴忌寒眼里,AI是一种“不务正业”。
2019年11月,二股东吴忌寒发起“夺权”,开了一场特别股东大会:罢免了詹克团职务,将自己变更为法人,撤换了含HR在内的关键岗位负责人。
2个月后,吴忌寒整体裁员35%,詹克团负责的研发是重灾区,尤其是他亲手搭建的AI团队,几乎被砍去三分之二。
这场闹剧持续至2021年1月。当月26日,吴忌寒正式宣布辞去比特大陆CEO兼董事长。詹克团以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吴忌寒部分股权。
此后,詹克团经营比特大陆,走他的技术路线。而吴忌寒经营“比特小鹿”,走他的金融路线。
以上可见,比特大陆今日的命运,更多是詹克团意志的体现。
根据互联网周刊前瞻研究院数据,2022年,比特大陆并未杀入国内AI芯片TOP50,与当年的矿机市场地位相比,差距颇大。
3年前,詹克团号召比特大陆员工复工时,曾承诺3-5年将公司市值做到500亿美元以上,而今看来尚未实现。
据工商数据显示,詹克团分别于2021年5月、2022年10月卸任法人、执行董事。
而今,在矿机业务下滑的背景下,不知比特大陆是否还在追逐AI梦,不知它明天的命运,究竟取决于矿机,还是AI芯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