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年轻人都想成为王诗龄?

为什么年轻人都想成为王诗龄?

公众号新闻
文经授权转载自
槽值
(ID:caozhi163)



“身在互联网,每天说羡慕的话我已经说腻了。”


就在不久前,李湘微博的一句话引发了全网羡慕狂潮,无数网友许愿“接成为下一个李湘”;

         

随着对李湘的考古深入,另一话题也出现:“还是接成为下一个王诗龄吧”。


从“李湘看王诗龄的眼神”,到“王岳伦谈王诗龄减肥落泪”都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很羡慕这样的氛围,有尊重、有欣赏,还有很多很多的爱。”


李湘在节目中尊重女儿的片段也被反复提及。(图/《拜托了冰箱》)


有偶,另一段有关父母和孩子关系的视频,也让人“破防”。


视频大概是,一对母女聊天时女儿问:为什么要多花钱买一等座,二等座又不是到不了。


不少网友以为,妈妈肯定会回答“因为买不到二等座”“因为一等座更舒服”等具体的原因。


但视频中的妈妈敏锐地察觉到了,孩子对额外金钱的在意。于是她首先强调了:你值得。


连孩子接下来的“不希望爸爸妈妈为了自己这么辛苦”话,妈妈很快消解了孩子的愧疚:“没有你爸爸妈妈也要努力的呀。”


或许我们有更经济、更划算的选择,但永远不要认为,自己不值得、不配获得什么东西。


无数网友感叹:看多了“献祭式”的爱,才懂得“被充分尊重和不必为了享受而愧疚”的意义。


父母和孩子之间,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亲子关系,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而随着一个个相关议题引爆网络,答案似乎也将要浮出水面。



“给爱附加一点沉重”,

多少人的隐痛   


同样的,就在不久前,另外一条“妈妈带着孩子坐无座绿皮车”的视频引爆热搜。


镜头中,一个女孩挤在车厢过道边上,不时避让走过的乘客,颇为窘迫疲惫。

         

拍摄视频的是女孩妈妈,配文道出了眼前这一幕背后的故事:“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视频发出后,有网友不解留言:


“锻炼孩子是带他多见见世面,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而不是自己刻意作为苦难的来源,制造罪让他受。”


在回复网友质疑时,妈妈透露一切是自己有意为之:“我想,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显然,和许多父母一样,这位妈妈是在“磨练孩子的韧性,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类似的状况和对话,往往并不少见:


明明没什么急事,明明没什么苦难,但非要给孩子创造个沉重的环境,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


那句“现在吃苦以后总会有回报的”,贯穿了许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之中。


(图/《狗十三》)


类似的情况不是个例,前段时间,那个“四块钱饮料”事件也让网友们回忆起了曾经的自己。


一个女孩和妈妈去逛超市时拿起了一瓶四块钱的饮料,妈妈制止了她,并直接教育起女儿:“以后不能见了就拿见了就拿,一定要先看价。”


与此同时,她还“语重心长”地和孩子讲道理:“你是一个没赚钱的小孩,咱这个消费水平就在那里,咱不能跟别人比......”


有网友评价说:才四块钱,你就把她的尊严丢在了货架前。



“并不否认节俭,也并不是逼迫着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去高消费,但我们理应明白:节俭是一回事,重复让孩子自卑的话是另一回事。”


“你可以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我们暂时买不起,但不该告诉她:你不配得到这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似乎习惯了这种“苦难加身”的方式教育孩子。


“父母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吃好吃的,你却在享受。”


他们一方面逼着孩子吃无意义的苦,希望磨练心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一方面逼自己吃无意义的苦,希望孩子因此学会感恩,知道“父母不容易”。


可殊不知,无数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留下一句:只会感觉到窒息。


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长辈对吃苦总有一种莫名的执着,仿佛不吃苦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但其实在满足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大多数的苦没有任何必要。


那句“现在吃苦以后总会有回报的”也常常和“为了幸福生活努力奋斗”混淆。


真的什么都不懂吗?(图/《小舍得》)


现实是,背负着这些教育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自己赚钱、经济独立,也无法逃脱吃苦的枷锁。


长此以往,类似的故事代际传递,最终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身边:不知不觉我也成了父母辈那样的人。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逼迫对方顺从,这是东亚家庭里最常见的教育方式。


一直到那个带孩子坐一等座的妈妈出现,许多人才意识到:能吃苦的人不一定耐劳,但一定有吃不完的苦。


作为孩子,原本该被教育“你值得”。


(图/余华香港书展分享会)


“陷入怪圈”的爱,

走不出的循环?   


徐志胜曾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发现现在好像确实是,就我爸听不见我诉苦。”


“因为我爸觉得就他们以前经历过的苦难,是你根本比不了的。”


(图/《五十公里桃花坞》)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常常陷入怪圈,关于苦难和享乐的理解也总是出现偏差。


孩子们面对的苦难,常在父母眼中陷入小题大做的尴尬局面;


孩子拥有的快乐,也往往被认为有“玩物丧志”“贪图享乐”“意志薄弱”的嫌疑。


(图/《狗十三》)


许多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与父母相处的那些时刻,感觉怎么都不对。

 

跟他们分享打工攒钱去旅游的感受,收到的是兜头泼来的凉水:


“你过的富人生活,爹娘过的地狱生活。”



(图/微博@饲养员研究中心)


吃个四块五的早餐,被爸爸拎出来指责:“嗯,比我花的多。”



(图/微博@饲养员研究中心)


想要倾诉烦恼就更加难办,表示自己工作很忙很累,父母只是回复:


坐办公室有什么累的,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




甚至,表达自己对TA们的爱,结局也变为“不欢而散”。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晒出了儿子哭泣的视频:母亲节儿子给自己买了一束花,但她却“看着就来气”。


因为这一点都不实用,过两天就要扔掉,让儿子去退掉这束花。


她把儿子哭泣的视频放出寻求认同:我希望儿子送得开心,接受的人更加开心,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好礼物。



还有个故事中,十四岁的女儿,趁着暑假给妈妈在家做了四菜一汤。


妈妈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你是要我表扬你吗?”“又要浪费了!”



因为这段视频受到质疑后,妈妈第二天又叫来女儿:“很多人说我不配做妈妈,我配不配当你妈?”


令人窒息的质问里,全是对孩子的“爱”。


网友们那句总结实在很好:分享开心,开心消失;分享痛苦,痛苦加倍。


(图/《小舍得》)


父母们为什么习惯了“制造苦难式”甚至“攀比苦难”的爱?


长辈们受生长环境和时代的影响,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是一方面。


心理学家李雪曾经分析:这种忍着内心痛苦自我牺牲,实际可能是在累积道德资本。


一方面,人们通过示弱(我/我和你处在苦难中)和内疚转移(你看你都促使我做了些什么)以得到更好的照顾或尊敬。


另一方面,“我是为你好”“为你牺牲很多”的自我感动的背后,更可能藏着“所以你不可以不知好歹”“你要对得起我的付出”的后半句。


(图/《奇葩说》)


攻击孩子的决定、否定孩子快乐,使其自卑懦弱;在孩子面前成为“可怜”的角色,让其愧疚同情……


可一切正如王小波说的那段话:


“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这种想法可以使自己好过一些,所以它有些好作用。


可很不幸的是,它还有些坏作用:有些人就据此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崇高。


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


说到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的事件。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



而不是:痛苦不会被减轻,快乐却终被消解。


不仅如此,面对父母时,孩子感觉他们可怜、对他们感到愧疚 ,出于忠诚和爱,孩子力图接过父母的痛苦以照顾他们。


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反转。


孩子感到要为父母的情绪来负责,不把父母当成成年人,也忘了把自己当成小孩,更压抑了自我的情感需求。


而当他们的表达不被鼓励时,又怎么会开口说出爱?


(图/《风平浪静的闲暇》)


也是因此,很多人“不必为了享受而愧疚”时恍然大悟,就像那一张流传已久的图: 世代的创伤可在我这里终止。


“我们中总要有一些人,少吃一点这样的苦。”


“重启人生:主线任务——”   


在开头那条视频下,有许多网友留言:“我要养的第一个孩子是我自己。”

 

如今的互联网上,正在流行“重新养育自己”。


有人说,从家到兴趣班的路,数学书上的小明走了二十分钟,而我走了二十年。


有人晒出小时候吃不到的零食,说:“这个糖盖子好难打开,我用了20多年才打开。”



他们攒钱看演唱会、迪士尼、主题乐园,弥补那个小时候因为快乐而羞耻、愧疚的自己; 


给自己买一支银手镯,过年过节时给自己买糖果、买旺旺大礼包,不贵的小玩意儿,却是曾想要但没得到的东西;



“因为淋过雨,所以决定给自己撑一把伞。”

 

而在那些“重新养一遍自己”的瞬间背后,不是赚了钱就大花特花,不是被消费主义洗脑,是重新建立自己的“配得感”。



李雪琴在上综艺时,聊起过她的父母。


上学时老师怀疑她早恋,让她妈妈去查她的手机。妈妈打开手机的一瞬间就后悔了,不仅没查,还向李雪琴道歉。


李雪琴后来考上北大,又去纽约大学读研,但最终没有毕业。这些选择,父母从来没有干涉过。


她说:我得到过我所有应该得到过的尊重。


而在她的父母看来:“这是你的决定,我们的任务是支持和相信你。”


(图/《荒野会谈》)


其实,当爱少了所谓的负罪与歉疚,彼此或许都可以更轻松。


我们可以过得好好的,可以不盯着苦难这门课;而是彼此支撑,彼此相信,也给予彼此快乐。


比起让父母偷偷咽下不喜欢的鱼头,作为孩子,其实更想和你分享鱼肉的美味。


读完点个【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K-99超导机理,类似杨超越,畅通不足谁干的?咋干的?黄多多泳衣照曝光,被拿来对比王诗龄,捧一踩一又何必...13岁王诗龄伦敦闲逛被拍,瘦身堪称整容;17岁黄多多穿泳衣沙滩玩耍,真实放飞自我和「成为王诗龄」比起来,李湘的眼神更令人破防!13岁王诗龄获「67万奖学金」?!我才明白父母的差距在哪里......庄子与屈原,你会选择谁的人生?被曝瘦58斤后,王诗龄又晒“开学照”了!网友:有一种快乐,花钱买不到同为富家千金,黄多多和王诗龄留学画风却天差地别:谁才是真名媛?13岁王诗龄疑似恋情曝光,私照流出!网友炸了:李湘,你怎么把女儿养成这样了?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去砂舞厅?13岁王诗龄新画作,网友估价百万!有人暗讽17岁黄多多不如她!看完温州舅妈在婚礼上“大战”新娘,我才明白为什么年轻人会“断亲”黄多多穿泳衣又被骂了,网友又拿她和王诗龄对比:黄磊,看看别人怎么养女儿!吴费曼退网,王诗龄怼人,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教育为什么年轻人普遍很累苦不堪言?每一刻都是幸福从谷爱凌到王诗龄,看富养女们的人生进阶路径王诗龄vs黄多多,捧一踩一又何必同为富家千金,黄多多和王诗龄留学状态竟然天差地别:谁才是真名媛?13岁王诗龄私照曝光,评论区骂声一片:李湘,你养的什么女儿!王诗龄一幅画“价值百万”?网友炸了:这才是教育最大的差距13岁王诗龄疑似“恋爱”,私照曝光全网炸了:李湘,你养的什么女儿?黄多多成为不了王诗龄为什么年轻人工作两三年就会离职?14岁王诗龄近照曝光,全网炸了:李湘,你养的什么女儿!为什么年轻人更应该关心长寿科技?奖金高达600万! 王诗龄获顶级私校奖学金, 背后竟藏着这样的秘密……王诗龄留学私下消费被扒?!月生活费百万的身材管理果然极致…大美和二美(二十七) - 起腻为什么年轻人变得“抠门”了?李湘突然官宣喜讯,全网炸了:“真羡慕王诗龄!”王诗龄 vs 黄多多:如何通过穿衣辨认各国留学生?黄多多&王诗龄:风格迥异的留学生活!看穿搭,能一眼认出美英澳加的留学生吗?富家女王诗龄,扎破了90后的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