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夜间85花都打不过张子枫了?公众号新闻2023-10-14 15:10经过了时尚+娱乐圈混战之后,谁都没想到脱颖而出的会是张子枫。先是靠VOGUE十月刊封面预告秒掉一众85、95花的时装周热度,后又毫无征兆空降成为Chanel最年轻的品牌大使,放眼全球也找不出几个有这飞升架势的小花。要知道VOGUE中文版创刊15年来,登上单人封面的女星也不过15位,且都是章子怡、周迅、舒淇这样专业过硬、声誉在外的真·顶流。去年银十是杨紫琼,前年是巩俐本来的舆论风向还是疑惑中夹杂着期待,毕竟万一成片拍出了国民妹妹未被发掘出的时尚风格呢?说不定能带给大家一些惊喜。结果成片出来喜欢时尚杂志的、八卦吃瓜的和部分喜欢子枫妹妹的理智粉都破防了。虽然给到了85花们集体眼红的巴黎世家高定的时尚资源,但这大廓形红色蕾丝的设计安在她身上实在过于灾难。感叹资源爆棚之余,很多人都发现,近些年的杂志大片越来越往丑发展了。叔今天来聊聊大家好奇的杂志丑化问题,讲讲杂志封面是如何促成的,为什么会诞生那么多丑造型,为什么有些品牌/造型师明明审美在线但为什么一合作就审美出走?01一张封面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叔想先说说为什么时尚的井喷期会在九、十月?九月在时尚界相当于新年伊始,这是品牌卖货的最佳时机。换季时大家的消费欲望往往会达到顶峰,并且秋冬的衣服比春夏贵多了。因此各大品牌都抓紧这个时段进行投放,普遍情况下也会成为一年之中投放数量和金额之最。九、十月份的时装周明显比三、四月份的春夏时装周分量来得重,也是为了造势。搜索量持续暴涨带来销量猛增很多全球级别的奢牌代言人都会选在这一期间官宣,配合各大社交平台的营销将大众的时尚情绪拉满,比如近期杨幂的Loewe,张子枫的Chanel。加上早年间杂志把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出于各方因素的内卷和对大众的“洗脑”,逐渐形成了对“金九银十”重要性的印象。时尚纪录片《九月刊》那么,杂志封面人选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一般开年,杂志就会先拟定三、九、十、十二等重要月份的人选。毕竟好的人选是非常抢手的,杂志圈因为抢人发生的乌龙/八卦事件不在少数。其他时候也会提前一两个月敲定避免撞车等情况发生,前段时间的杜鹃就遭遇了类似事件,结果就是原定的VOGUE五月刊封面被砍,改成了内页。“撞车”的T 四月刊和VOGUE 五月刊第一句话再次解释了为什么张子枫登上封面大家会有质疑声在近期有大动作,比如新电影上映、拿奖,也会出现在封面上。突然爆火的艺人可能连续三天拍十几本杂志不带歇的,参考最近的质子团。又或者是作为紫微星横空出世,拿下奥运金牌的谷爱凌,在同个月连上了三封大刊,这在整个时尚圈都是很炸裂的成就。2022四月刊的嘉人/时装/芭莎封面还有就是一些重要的年度级别专题,像是ELLE今年十月刊——35周年35个女性故事,邀请了章子怡、李宇春、宇多田光等标杆性代表。一般大品牌都会选择他们心中认为品质不错的杂志来签订年框,也就确保一年会有几个月封面带有品牌露出。而一些你们常在热搜见到的宣发,大部分就是由奢侈品牌买单的广告封,选人的标准很简单,品牌代言人或者已经看中、接下来有合作意向的明星。很多品牌也会先预热再进行官宣,比如天仙上了封面后“顺理成章”接下代言明星自掏腰包买封面主要发生在早期,这里不展开,毕竟现在已经内卷到,不知道几线的杂志《GLASS》金九封面是宇宙天后于佩尔的程度了。加上要符合杂志本身的标准,时尚感、实力、人气、潜力、商业价值,一通筛选过后能用的名单并不多,因此大家会觉得每年国内产出几百张封面,来来回回拍的就那些人。图源@Haute Couture_style敲定了人选之后,杂志会出一个灵感板,将主题设定下的初步造型搭配、置景、妆容和动作表情参考给到明星、摄影师和品牌。图源@Shaliya徐莎类似这样经历漫长的沟通以及借样衣、做置景的过程,最后拍摄选图、确认,出刊面市。02天时地利的好牌是如何被打烂的之所以说天时地利,首先在于这是个三方获益的合作,明星通过登上杂志封面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曝光度。拍越多、杂志级别越高,时尚资源也会随之上涨。杂志销量和秒切(一分钟卖多少本)还会计入明星实迹跟电视剧评分、热搜次数一样被吹捧。粉丝总结的年度“战报”杂志方通过明星效应完成销量并展现自身调性。品牌方展现自家单品和时尚元素,或完成品牌宣发,或促成销量猛增。加上这两年国内审美的发展,已经走出一批有自己风格的造型师和摄影师,他们掌握着绝大部分的时尚资源。摄影师张家诚作品摄影师曾无作品按理说应该诞生更佳的视觉美学,为什么还会造成我们今天看到这么多丑图的局面呢?有时候甚至会用最强的阵容,拍出最差的封面。叔只能说丑只是时尚圈的表象,背后都藏着盘根错节的瓜。1.时尚和商业难达共识一般看到封面出现手袋、腕表、大量珠宝的造型,都是品牌植入,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明星们集体扶额犯困手腕疼。拿大表姐早年拍过的大片来举例,细看几乎都有Chanel的单品植入,但在“二十四节气”这个大命题的包装以及精巧的时尚搭配下没有太强的违和感。但现在品牌的接受度和包容度在更重要的流量面前变低了,追求最大限度的曝光,连镜片上的logo都要清晰可见,恨不得把“广告位”直接写在封面上而不顾艺术创作的美感追求。要知道需要花钱植入的单品除了一些特定,比如Chanel五号香水100周年纪念,以及季度主打的风格款外,之前的BV外套全球不完全统计撞款14次Miu Miu重新爆火也买了大量封面露出其他的推广单品都是业内默认不太好卖的,毕竟好看的单品压根不需要宣传。创作空间被挤压后,杂志拍摄难免陷入越怪越时尚、越抄越糟糕的困局中。时尚杂志大片的逻辑早年来自西方,这就为国内杂志创作找到一条看似的“捷径”——致敬。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很难共融,水土不服。比如模仿著名的“与象共舞”“月相美人”反而很尴尬。对于很多品牌来说,中国元素就是红色背景,在这样很难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即便原本的主题、风格造型多么惊艳,最终成果也会被扭曲。2.对明星的“错误”判断出于各种原因品牌给到的选择本就不多,还很有可能出现不匹配明星风格气质的情况,加上一部分杂志编辑的想法过于“天马行空”,为了寻求所谓的突破尝试让大众完全看不懂的造型。编辑和造型团队没抓好明星特质,过于追求潮流前卫把一些不适合的妆发往明星身上堆砌,忽视是否真的适合艺人,比如各种突兀的染发、烟熏妆,一味考虑新奇感带来的灾难后果就连出片率很高的舒淇都遭不住。所谓的高级与丑,很多时候真的只有一线之隔。趋于雷同的想法也磨掉了明星们原本身上的特质,造成傻傻分不清的局面。要么就是不多加工地照搬品牌整套造型,完全失去杂志大片的意义。而失败的策划和造型,就会被包装上诡异的词条登上热搜,比如这两天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杨幂塑料袋头饰#,并且要强调是品牌特地从巴黎寄来的全球首穿。实在找不到噱头包装了,就浅浅带上#山野漫步大片# #居家松弛大片#这样没什么含金量的词条,长此以往审美滑坡成为必然。3.明星自身的飘忽和悬浮还存在一种可能性是,粉丝为正主们鸣不平的丑造型,就是明星本人亲自挑的,而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明星会提前拿到标明所有品牌的造型样板,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刨开明星的个人审美品位高低不说,很多流量都会以单品定价、是否首穿等条件来决定上身与否。叔觉得很无奈,“首穿”到底是怎么成为判断一个明星是否具备时尚度和商业性唯一标准的?只是说有这种现象不代表提及明星大部分明星因为行程以及咖位原因 (你们懂的),极少会提前试衣,到了片场可能会发现,编辑准备的二三十套衣服都不喜欢。还有些明星会坚持用自己带的妆发师,相比于成片的艺术性和先锋性,她们更在乎自己的法令纹和泪沟有没有被完美遮盖。甚至会指定修图师,大片非常重要的质感被一键去除。从这一层面来说,明星某种程度拥有了杂志美感的“最终审核权”。甚至连玲娜贝儿都磨皮成这样就很难理解到最后可能会出现,杂志根据主题定位风格敲定的妆发和造型就是走个过场的情况,艺术创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反而真正有时尚辨别能力或者有自己时尚取舍的人,会亲自参与每个审美环节,确认用什么样的妆造和场景更合适,输出的大片质量也会相对稳定。03时尚杂志如何带来真正美的启示现在的杂志似乎沦为各家粉丝的攀比物料,作为曾经启迪我们审美的载体,是否还能带来真正美的启示呢?1.以中国语境和叙事去表达叔不是想唱衰现在的杂志,即便在这种艰难的创作环境下,依然诞生过不少一经推出就轰动网络的大片。之前的《时尚芭莎》的江河湖海、《嘉人》的东方侠气等等,相信宝子们都有印象。《时尚芭莎》《嘉人》虽然也有争议,但必须承认它们从创意到演绎都远在水准之上。尤其是《嘉人》当年的十二生肖主题大片,以含蓄的隐喻方式将生肖和时装相结合,呈现东方哲学与国风之美。在“猴子捞月”,舒淇化身水中倒映的美人,右手细节因水光折射和涟漪变得颀长。“疾风战马”则将舒淇的面部特写用作幕布,以战马冲破幕布的瞬间动势来诠释疾驰的状态。包括着陆泉州展现独特的“海女”着装文化,再现蟳蜅女经典造型引发互联网模仿风潮,或者是在春节前夕探访潮汕,感受当地油纸灯笼、英歌醒狮的文化特色,时尚不再疏离旁观,人也不是唯一呈现重心,而是能水到渠成仍保留时髦质感。这些大片能被大众接受和欣赏,侧面说明我们更懂得如何赏析属于我们文化中独有的美感,并非不懂得“审”美,而是无美可“审”。还有很多亟待挖掘的美2.放弃时效性反而更长远看着纸媒从鼎盛的黄金时期走向没落,叔很清楚,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不关心杂志了。我们获得美育的途径越来越多,杂志美学不再那么重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如今杂志含金量被稀释的进程。质量依旧能打的大花必须承认,现在某些杂志的参考性还不如一篇帖子,因此人选到专题都无需耗费太多力气。甚至没有@垫底辣孩@氧化菊这类博主的大片有可看性。他们的策划妆造团队和国内一线杂志可不能比在这个大家都着急赶热潮赚快钱的年代,慢下来或许反而或做出更好的东西。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再生产电子垃圾,而是生产一些更精致更有趣、能让大家发出惊叹的作品。期待有一天杂志能如纪录片、黑胶唱片一样,成为我们的“感官”,帮我们记录下值得记录和永恒保存的美。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