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个精英的职业大翻车:从北大卷到好莱坞,如今失业在家

一个精英的职业大翻车:从北大卷到好莱坞,如今失业在家

公众号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BOSS直聘 (ID:bosszhipin),作者:巴浪愚,编辑:贾嘉,原文标题:《从北大卷到好莱坞,三次提名艾美奖,如今失业在家》,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7月,好莱坞63年来首次爆发全行业罢工。演员、编剧与资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受罢工影响,在好莱坞做音效师的“峥神”(网名)失业了。

峥神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因为热爱影视,大学毕业后,她前往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简称USC)学习影视后期制作。这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电影专业大学之一,承载着好莱坞传奇的辉煌历史。

弃码从艺后,过去10年间,峥神3次提名艾美奖,提名作品分别为《窈窕淑女》(Trinkets)和《美国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也曾担任艾美奖评委。但现在,她手头的项目几乎全部停摆。

对峥神而言,过去10年是逐渐建立自信的10年,也是对好莱坞祛魅的10年,寻找内心平衡的10年。

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峥神感慨:在这一行,选择大于努力,运气大于选择;学历光环几乎无用;门槛低、卷度高……“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从北大卷到了好莱坞,一穷二白没钱没背景跟各路妖魔鬼怪内卷比拼十年,拼效率,比进度,一秒钟掰成八瓣使,统筹方法用到极致,否则就是浪费生命,不能停下,不可以休息,keep moving go go go! 这种mindset入侵了我的生活,把家人当成了下级甚至是工具人而不自知。但是生活本不是为了创造开心的回忆吗?”

以下为峥神的口述:

没工作了

因为好莱坞工会罢工,尤其是演员工会罢工,这里99.9%的项目都停了,只剩下一些极少数的项目和一些独立电影。但大家都知道的,独立电影没什么钱。

在这一行,除非你是头部总监,或者是在奥斯卡等重要奖项上拿了奖的人,金字塔塔尖的极少数老白男,可能会跟公司签有保底的合同。一般情况下,从业人员都相当于“自由职业者”,跟着项目走,某个项目找到这家公司,项目付钱给公司,公司再把钱给你。

我现在手头还有一些之前已经拍完的项目,可以继续做后期。但等到这些也做完了,罢工还在继续,我就会面临没有工作的状况。我听说罢工至少会持续到明年1月,甚至2月。但就算乐观估计,罢工明年1月就结束,等编剧重新开始写,制作重新运转起来,从上游到下游,到我们后期制作,还得一段时间。

而且我觉得罢工不像明年1月就会结束的样子。以前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至少会在表面上对食物链底端这些搞创意、出卖才华的人表示尊重,但现在,好莱坞直接不要遮羞布了。

还有一些人觉得这次罢工是从业者对AI主导未来的担忧所致。但我觉得AI目前只是有一定作用,还没有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短期来说,AI可以抠个绿幕、降个噪……做点机械化的事物。但创意行业是这样的,你得先做出一个东西来,然后甲方要你往一个方向改,你就得往那个方向改。但AI可能不理解甲方的指令,它不太好控制。在创意行业,没办法控制这一点就很不可以。所以目前在这一行,AI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长期的话,要看技术怎么发展了。

面对失业,好莱坞的工会不像欧洲一些工会,会按最低标准给你发放工资。这边的工会会告诉大家,如果真的没饭吃了,你可以去跟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申请失业补助。当然,针对像老弱病残这样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工会也会有一些补助。

美国人大都不喜欢存钱,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就都是很真实的危机。我感谢我过去的抠搜,也感谢我老公,好在他还有工作,他是系统工程师,这属于传统行业,没有码农那么赚钱,但胜在稳定。我要是接下来一年不干活,他也可以养得起家,只不过大家就抠一点。但我确实能想象有很多人,比如那些刚刚工作的人,他们一下子没了收入,挺糟心的。如果夫妻俩都从事这个行业,双双没有收入,家里还有孩子,那真的会很难。

我们家现在每个月房贷加税就得5000多美元,孩子虽然去了相对便宜的日托,但七七八八的费用加起来也要2000美元左右。这两项是硬性开支,再加上水电费和日常支出,一个月随随便便8000多美元就花出去了,前提还得是这个月家里没有大幅开销。按照湾区码农的标准,我这已经是很抠搜了。

从北大到好莱坞去

我是理科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可选的专业没那么多。去了北大,我知道自己学不了数理化的基础科学,对于科研,我既没有热情,亦缺乏天份,剩下的就是一些更冷门的专业。最后我选择了计算机——一个给人感觉什么都能用的专业。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或者说我就不喜欢理工科。我能考试,但要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我没有这份热情。因此,在北大的前几年,我的状态说好听点叫“explore(探索)”,说难听点就是迷茫。当时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来回乱试,参加各种活动,参加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在晚会上表演小品、弄点脚本拍个小DV……最后歪打正着,我发现我所有的尝试指向的都跟影视、创意有关的事。

于是我就想学影视,一门心思申请美国的学校。我当时觉得,既然要做影视,就要去好莱坞。好莱坞每年出产这么多电影,全世界的明星都愿意去那里拍电影,那里一定是个很丰富、很有活力的系统。

那是2010年,申请学校的过程比我想象中顺利。在外人看来,我不是专业出身,也没有什么背景、人脉,我的行为有点孤注一掷。我家人也不是很乐意,但他们也没有强烈反对。因为之前在北大,我一直迷茫,给他们作得够呛。那时我有很多emo时刻,会跟家里倾诉,他们没办法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只有消极的矛盾,没有解决办法。看我不开心,他们也不开心。父母意识到这件事情不太行,就还是顺着我的心意来吧。

2010年,我从北大毕业,到南加州大学(以下简称USC)电影艺术学院学习影视制作。刚开始我觉得自己挺厉害的,但后来觉得自己也没那么厉害,USC本身就愿意要这种背景特别不一样的学生。

刚从USC毕业时,我非常焦虑。那时我在洛杉矶,为了节省房租,我从学校搬到一个特别小、破旧、治安也不太好的地方住。出租屋里没有家具,只有一张床垫。我每天开着我的破车,花几个小时以泪洗面,不知道自己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

那时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没有人可以帮我,找工作成了一件无法想象的事。在一个以自由职业为主的行业中,想要获得机会,要么加入工会,要么找到一个愿意给你活的工作室。简单来说,你得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得参与项目,把东西做出来。

有一天,我又一次以泪洗面完。洗脸的时候,我看着镜子里的那个人,我突然逼着自己挤出笑容。我就像个疯女人一样,开始对着镜子说:这个不是你想要成为的人,你想要成为的应该是一个充满干劲、活力、自信的人。从今天起,你遇到任何一个人,都要用这样的角色要求自己。

从那天开始,我身上就带着这么一个角色。我把所有我认识的、能找到联系方式的人找了个遍,包括但不限于我的同学、老师,还有那些我在形形色色的活动上交换过名片的人。我带着这样的角色思维给他们发邮件、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刚毕业,需要机会,问他们是否愿意当面聊一聊。

那些邮件我写得很有诚意,因此收到了很多回信。我又带着这个精气神儿跟他们面对面交流,一些人对我印象非常好,我后来在事业上的很多突破、机遇都是最开始积攒下来的人脉和机遇带来的。

职业大翻车

在好莱坞,工作之所以难找,其实不是因为市面上的工作机会少,而是坑可能被别人占了。从这个角度看,没必要非得去读电影学院,你学其他专业,有这个能力,一样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入行。

真正进入这一行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学历特别没用的行业。很多人没有专业背景,他们毕业于普通大学,甚至没有读过大学。在学校里,你更有机会接触到能够提拔你的贵人,出了学校,你直接坐上火箭就窜上去了。的确有不少成功的先例,但前提是你能抓得住,是你本身非常优秀,有足够的才华,social能力也够,在这种前提下,学校可以帮你走捷径。

我后来还发现,这个行业的自由度确实很大,但代价是它的门槛很低。只要有梦想,谁都可以去,这就导致竞争非常惨烈,大家非常卷。这种卷倒不是那么“有毒”的卷法,有工会、法律在,一切还是有底线的,但大家就是在底线的边缘反复横跳。

那种“卷”类似于,你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你更好,还要比你更快,比对方要求的更多。尤其是那些制作单位的助理,表面上看,他们在办公室上班,好像只要完成办公事务,细心一点就行。但如果你给大一点的导演或制片人当助理,那就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助理,你是24小时、7天随时待命,你是他的私人助理。

举个例子,大佬让你去买咖啡,优秀的助理会提前替大佬预想好几步:这个场合需要多大杯的、冷的还是热的、什么口味的。大佬要去某个办公室见人,那你除了给大佬买咖啡外,可能还得给对方的工作人员买咖啡。

我刚毕业时也非常卷,做过不少费力不讨好的活,纯粹是为了获得更多机会。一些项目没有钱,一般人可能觉得,做得差不多得了。我没有,我真的拿出120%的精力去好好做,当时我同时做着好几个没什么经济回报的项目。

那时我年轻,觉得自己能熬,有项目做就挺好的。可能小镇做题家都有点这样,太容易自己卷自己了。但这种卷很徒劳,因为你永远比不完。

我在社交平台上说自己“职业大翻车”,这其实是我人到中年的自嘲。当年北大毕业的同学,现在多数在国内外的互联网大厂工作。转行的可能去做金融,还有一些进了体制内或者去搞科研。反正除了我,人家都是正经工作。

我当初放着那么好的财富自由的机会不去,非得追求热爱。人到中年回头一想,嗨,热爱是很重要,但实际的东西也挺重要。尤其是岁数大了之后,你会越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当然,如果让我回去重新选择,我应该还是会那么选。不那么选,我就永远会后悔。这种事情没有办法,你要为了热爱去选一个没办法给你稳定的行业,财富自由就不属于你。

关于“财富自由”,我狭隘的观点是,我默认那些在硅谷大厂工作的朋友们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他们肯定会疯狂否认,但他们不承认是因为他们的欲望更高。只要他们不贪,绝对是可以自由的。

为了不卷小孩

现在再让我这样卷,我肯定要“谢邀”。

我的转变可能跟年龄有关。年纪大了,见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价值体系就会发生改变。我发现我之前很在乎的东西,回头一看也就那么回事。

孩子的出生对我也有影响。以前我会自愿在工作室加班到晚上9、10点,有时连着一个月都没有休息。但现在,我会坚决拒绝。工作到头来,大家都是螺丝钉,都是在给他人做嫁衣,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工作上,我要回家陪小孩。或者哪怕这个时间我什么也不干,我放空,那也是我自己得到的时间,是我心灵休息的时间,这对我是有用的。

当然,我的状态是一直反复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纠结、不确定,但它是螺旋上升的状态。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我和丈夫的想法比较一致。他觉得我的事业发展重要,但他不希望这严重影响生活。我觉得太累了,他就希望我歇一歇。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幸运。

结婚之前,我俩的思维方式挺不一样的。那时候我觉得不用结婚,养猫挺好。后来“上贼船”,是因为觉得这个人挺好的,生活上有这样一个人和你携手并进挺好的。选择生孩子,也是想着体验一下毫无保留地去爱一个新生命的感觉,去体验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把自己再养一遍的感觉。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影响着我,当然,我也会遇到很多实实在在的、形而下的麻烦。

我不会卷小孩。我不会让她非得去上多少补习班,考什么样的大学,如果她自己想要,我会给她提供条件,但她要是说我没这个能力,那就算了。

卷过了自己以后,我更在意孩子是否开心。我也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些我只能向往而不曾拥有的品质。比如,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觉得inner peace(内心的平静)更重要,但这不代表我已经找到我的inner peace,我还离这种境界很远。但我希望她有能力找到她的inner peace,或者至少比我快一点找到。

我的自信心就像过山车,一直是坡峰——坡谷——坡峰——坡谷这样的循环。上北大时,我可能到了谷底,觉得自己是小透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当我发现我对影视、创意类的东西有热情时,我的自信又回来了。到了这边之后,大家都好卷,我一个国际学生,没有背景,英语还不是我的母语,还有找工作、签证等杂事,方方面面都太多障碍了,我又到了谷底。然后,我开始逼着自己认识一些人,有了一些机会,再一点点爬上来,我的信心又上来了一点。

现在,我处于一个很“佛”的阶段,没有自信、不自信一说。我就觉得,嗨,反正大家都一样。年轻时在乎的名利、金钱,现在觉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内心的开心快乐更重要。

对好莱坞祛魅

我被提名过3次艾美奖。前两次都是2020年,后面那次是2022年。剧集分别是《窈窕淑女》(Trinkets)和《美国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第一年被提名时,我挺开心的,真的有中彩票的感觉。后来那次我也开心,但没有第一次那么强烈了。

入行这么多年,我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反倒不是现在做的这些东西,而是我当年在学校最后一年给一部动画小短片做的音效。

我特别喜欢那部小片,导演给了我特别大的自由度。那是一部5分钟的动画小短片,水彩画风格。讲述的是一个盲人小男孩的故事。这个小男孩拄着拐杖在城市里穿行,他的世界是灰色的,只能靠耳朵听。他听到一个人奏响音乐,音符飘在空中,跟这个城市里的其他声音结合在一起,比如汽车声、喷泉声、鸟叫……他的拐杖跟地面触碰的声音也变成了节拍器。随着声音的流淌,灰色的城市变成了彩色的。那是一个特别美的小片。

它在音效上不是那种的枪炮、爆炸类的大制作,但它有很多微妙、细节的东西要实现。我俩合作很顺利,我的一些小创意都实现了,我们还是挺开心的。

去好莱坞之前,我对好莱坞的看法很“小镇做题家”。那时我觉得我比别人有才华,就会比别人有成就。但我后来发现,这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很多人既不是最有才华的,也不是最好看的,他就是命好。

以前我还觉得,努力就会有回报。后来也发现真不一定,运气里有很多不可控的成分。你可能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你可能一分耕耘零分收获,人家一分耕耘十分收获,这无法被量化。

再有一点,以前我觉得好莱坞是优中选优,大家都是高素质顶尖人才,我后来发现没素质但又成功的人太多了,相当多人很混蛋。我听过不少八卦,很多大导演身边的工作人员真是伴君如伴虎。

最近不是吉米·法伦被爆出来对底下人不好吗,我就觉得,多新鲜呢,这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这种人好莱坞多得是。他们对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态度不好怎么了?更上层的人才不管你老板对你态度好不好。

这些事情,逐渐让我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我能继续从事这一行,一方面是真的喜欢,另一方面是在不靠谱的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真的靠谱、真的热爱这一行。

我在社交平台上更新我的失业、宝妈生活日常,这是一个尝试,但我的目的不是成为网红,然后变现、恰饭,至少我的初衷不是这样的。这只是我的尝试,先看看有没有人在乎我说什么,要是愿意听的人多了,我可以就着这条路再做研究。但如果掀不起什么水花,那就算了。


峥神在社交平台上更新自己的失业、宝妈日常

其他副业可能就是彻底转行。我之前经常跟搞电影的朋友开玩笑说,你们与其去搞电影,不如去给富二代当育儿嫂。在加州,从墨西哥来的普普通通的保姆,她们全职的时薪是30美元,现金。你可能没那么丰富的经验,但你会双语,学历又好,至少也得给你25美元。如果做双语家教,时薪能有50到100美元。

再有就是回学校当老师,我不是很喜欢这个选择,但如果USC要我,我是愿意回去的。之所以没那么想回学校当老师,是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的工作内容,喜欢真正去做东西。学校教育当然有用,但学生们交着高昂的学费,毕业之后,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被迫转行,这就不好说了。大家都是抱着梦想去学习的,但现实很骨感。

我现在的计划就是,罢工不可能永久地持续下去,我还是期待自己能够重返职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 (ID:bosszhipin),作者:巴浪愚,编辑:贾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从北大方正、海航、四川信托等企业债务危机案例,拆解不良资产处置难题拥抱九月因导航出错,中国留学生误入美军基地,如今失去签证霸王茶姬联名盗墓笔记大翻车:二次元难搞还是品牌不会玩?好莱坞世纪大罢工,中国特效师的漫长失业季日本人气职业排行榜大公开,快来看看你的职业上榜了吗?一个抱枕,改变一个人30多年的职业轨迹李佳琦直播“翻车”背后:不只是新精英的傲慢从北大毕业后,奥运冠军丁宁有了新工作一条朋友圈暴露小县城伪精英的心理困境现在的好莱坞,为什么流行拍2小时“大型电影预告片”?美国的技术战争失利?男人、女人和情人(红玫瑰,白玫瑰)北大教授钱理群:伪精英的六种病征,他们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从22到45岁,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香港富豪砸$568万买下澳洲小岛!却被澳洲政府告了!曾是好莱坞顶流打卡地,如今却令人唏嘘……“从北大毕业后,我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当天之骄子承认平庸,他们开始放弃鸡下一代……直播是精英的傲慢还是流量的胜利? | 编辑部聊天室李佳琦翻车:不是精英傲慢,而是鸡贼露头撑起半个好莱坞,中土世界的造梦者,导演乌尔善也亲自前去取经!AI成行业公敌,好莱坞罢工,失业焦虑暴增…建筑行业还能更差吗?91届好莱坞圣诞游行周日好莱坞街头举行高中同桌,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互联网大厂,我考上公务员。目前,他失业在家知识精英的枕边读物,给你一整年的人文历史熏陶,一扇看世界的窗口痛哭致歉…中 国直播一哥遭遇最大翻车 1天掉粉百万Why and how hallucinations occur with ChatGPT3? examples?妙手补书书可春 | 从北大走出的古籍修复师宋晶全网炸锅!iPhone15大卖点竟致大翻车?!用户怨声载道、苹果紧急回应!​TinyLlama-1.1B:从零开始训练一个精悍的语言模型好莱坞顶流女星离婚大战!1月前被离婚抢娃怼翻前夫,如今20亿身家大帅哥狂追不舍?精英的傲慢:李佳琦的“车”翻在哪里?从北京,到西藏,再到杭州,听这位北大姑娘讲述亚运会《永续的火种》李佳琦,精英的傲慢野鳩窗后抱蛋自由职业,才是最稳定的职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