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丨陈奕迅演唱会被要求讲国话,粤语有什么原罪?
闲聊
【全文2600字】
前言:
10月13号,陈奕迅在澳门开演唱会,交流环节陈奕迅用粤语夹杂英语与观众互动,被台下观众要求“讲国语”。
陈奕迅楞了几秒钟后表示“讲国语可以,但麻烦客气一点提要求”、“(英文)我爱用我喜欢的语言和方式说话”。
本来也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结果舆论上又演变成了“国粤之争”,甚至有声音质疑陈奕迅不说国语是不是“独”。
粤语从当年火遍全国到如今人人喊打,现在广东人在广东说粤语都仿佛有原罪一般。老师课间说句粤语要被投诉,在自己家乡讲句粤语要被说不尊重外地人。
粤语究竟有什么原罪呢?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有钱滋生傲慢,傲慢令人厌恶。小部分人的傲慢引起大众的厌恶。
2.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帝国主义势力借粤语这块“玉璧”搞事情。
3.粤语何去何从?方言何去何从?看看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是怎么说的。
Part.1
以我的成长经历来说,我想我是有资格在粤语这件事上讲几句个人看法的。
我祖籍四川,7岁前在甘肃兰州外婆家,7岁到11岁跟随父母在湖南株洲读小学,11岁因父母工作调动来了广东中山,之后21年基本都在广东。
语言上,我不会四川话、甘肃话、湖南话,方言里我仅仅会粤语。
20多年里我几乎完整地目睹了粤语的起伏,从感性的角度,我很想为粤语鸣不平,可从理性的角度,我只能说一句:该。
即便在广东省境内,粤语也不是唯一通行方言。广东省内有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讲粤语、客家人讲客家话、潮汕人讲潮汕话,三类人的文化和语言本就有差异。
可为什么只有“国粤之争”,没有“国客之争”、“国潮之争”?因为有钱+傲慢。
有钱意味着有话语权,有钱有话语权滋生出傲慢,接着就是因为傲慢而被其他人反感+厌恶。
很多人以为改开之后,广东是最先富起来的,实际上广东先富起来仅仅是珠三角沿岸城市,粤北粤西粤东当时都穷得叮当响。
珠三角沿岸城市刚好基本都是广府地区,方言主要是粤语。
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门的富有,很快就让粤语在全国出圈,连东北街上都在放粤语歌。
然而90年代00年代,广东人(主要为广府人)排外情绪非常强烈,少部分有钱了的广东人极其傲慢,动不动用“北姑”、“捞仔”之类的蔑称称呼外地人。
“北姑”是指到香港做妓女的大陆女性,其源自一道叫作“北菇鸡”的菜。“捞仔”指素质低、没文化、老土的年轻人。
这少部分广东人跟少部分动不动“乡毋宁”(乡下人)的上海人,应该是全中国最令人生厌的两类人。人家京爷虽然也有优越感,但人家好歹一口一个“您咧”,骨子里可能也傲慢吧,嘴上至少尊重人了。
而且粤语的傲慢不光是对外省人。粤北粤西口音略微与被视为正统的广府粤语有些差异,同样会被自诩为广府粤语正统的少部分广东人歧视。
Part.2
其实吧,如果只是有钱+傲慢,也就那么回事了,无非是让人觉得讨厌罢了。江浙沪哪个不是有钱+傲慢?但总没像广东那样,在学校里老师说句粤语就被家长投诉,被报道上新闻。
何况广东人这些年越来越谦逊了,广州甚至被认为是全国最包容的城市。那为啥粤语还是混到了如今人人喊打的地步?
因为早年不少广东(广府)人通过用相同的方言作为绑带,把广东与香港绑定,借着香港的繁荣来凸显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
而香港背后的帝国主义势力,则借着绑带试图把手伸到中国大陆内地。一部分没脑子的粤吹,不但没发觉,还到处鼓吹粤语的优越性。
什么“粤语差一票成为中国官方语言”、“粤语是最接近古汉语的语言”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
这些言论多多少少让高层不安。
此前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在广东主政,或许是因为某十年的缘故,叶帅曾将广东经营地很好,好到据说当时广东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鉴于广东曾经的表现,加上改开后又有钱了,后来又鼓吹粤语和粤文化,广东处处都压着首都一头,那么究竟首都是首都,还是广东是???何况还有试图拱火的香港背后的帝国主义势力。
不得不防啊!而广东与其他省份最大的隔阂就属语言。
其他大部分省份的方言与粤语不同,即便是说方言,不同省份的人也勉强能听懂能交流,粤语不能。甚至广东人说普通话,其他省份的人都听不懂。
少部分如福建、江浙沪,同样说话外省人听不懂,但福建、江浙沪背后没有空间让帝国主义势力搞事情。
再如少部分如新疆、西藏,广西,说话外省人也听不懂,背后也有帝国主义势力想搞事,但这些省份没钱呀,搞不起事来。
唯有广东,语言隔阂很大、有钱、背后离帝国主义势力很近。
增强对广东的控制力,首要入手点就是粤语。总不能关闭口岸让广东返贫吧?香港的事涉及到外部的英美势力,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剩下能着手解决的就是从粤语入手,先消除广东与其他省份的最大隔阂,斩断粤语这条纽带。
粤语其实没有什么错;广东人除了个别比较傲慢,其实也没什么错。错就错在香港也说粤语。粤语如今的处境 ,其本根源是香港背后的英美帝国主义势力造成的。
说起香港人讲粤语,不得不提一件事。
香港在1920年-1967年期间,非粤语使用率达到了40%+,接近一半,跟如今香港几乎全员粤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上世纪60年代末,英国人感觉到英国无法长期占据香港,于是就开始给香港“埋雷”。
1967年香港发生“左派暴动”,反抗英国统治。港英政府为了加强香港的地区认同,取消非粤方言的广播,禁止学校教“国语”,并在1970年取消中学会考国语科。广播管理法也限制香港的中文电视台只能使用广州话(广府粤语)。
【香港暴乱 香港废青挥舞港英政府旗帜】
港英政府的一系列操作导致香港非粤语使用率下降到10%以下,这才造成如今香港几乎全员讲粤语的现状。
古人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粤语就是那块玉璧,那块英美帝国主义用来搞事情的玉璧。
Part.3
不少极端皇汉认为“应该消灭方言”,甚至认为“少民的文化应该全部留在博物馆里”,从而达成国内从语言到民族的完全统一。
说实话,我内心是有些认同极端皇汉们,小时候几次迁移的经历,让我体验过比一般人更多的地域隔阂,我认为统一更好,更利于国家稳定。
毕竟万一有境外势力,用民族利益为诱惑,让某族去损害国家利益,那该怎么办?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类事情的发生。19世纪60年代的同治陕甘叛乱和阿古柏入侵新疆,就是英俄试图利用阿古柏将新疆甚至陕甘从中国分裂出去。
而受到蛊惑的某部分人,也脑袋不清醒地试图在我国的领土上建立伊斯兰国家。
最后是左宗棠抬着棺材去镇压回乱,收复新疆。
但是吧,做任何事都不能走极端,走极端最后一定会翻车的。
我们来看看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是怎么说的:
······
第二是推广普通话。我国汉民族的语言还存在着很严重的方言分歧。其中大量的是语音方面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人,如果各说各的方言,往往不容易互相了解。甚至在同一个省里,例如闽南人跟闽北人,苏南人跟苏北人,交谈就发生困难。
这种方言的分歧,对于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
常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个重要的报告,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方言的作梗,大大妨碍了听讲的人的理解。
广播和电影是我们的重要的宣传工具,但是由于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它们的功效在方言地区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
······
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
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
相反地,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要把六亿汉族人民的方言逐渐统一起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