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中国女性提交了建筑系入学申请,但因为女性身份被拒绝;
无奈,她只能就读美术系,并以美术学士学位毕业,但除了一些不对女性学生开放的课程之外,她也同时完成了大部分建筑学课程的要求。
100年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将纠正这个历史遗留错误。
并在2024年5月18日举行的韦茨曼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向这位女性颁发迟到的建筑学学士学位——
林徽因。
1927年林徽因的宾大美术学学士毕业照/图源:中国作家网
消息登上热搜,无数人感慨:伟大的女性不是一纸文书所能肯定的。
但多少年来,舆论场上充斥着她的桃色新闻,不断消解她作为学者的价值和意义。
时至今日,人们仍试图从各种传说中,拼凑出这个民国才女的传奇人生。
遗憾的是,后代无数关于她的猎奇绯闻,恰恰是她传奇一生中,最不值一提的往事。
传说中她写给情人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葛,她被冠以“民国名媛”称号下的风流韵事。
2000年,一部名为《人间四月天》的电视剧横空出世。作为一部言情剧,它写尽了民国诗人徐志摩与多位女性之间的纠缠。剧中,林徽因是被徐志摩仰慕的存在,但也仅仅是被仰慕的存在。林徽因的出场,要么在荒郊古寺,要么是幽深的回廊边,而身侧多有徐志摩的踪影。影视剧里的林徽因与徐志摩 | 图源:《人间四月天》
剧情中,徐志摩(黄磊 饰)深情握住林徽因(周迅 饰)的手说着“徽徽,许我一个未来……”接下来,林徽因一番拒绝后,对徐志摩的拥吻没有抗拒,还声泪俱下回应:“越是爱着,越害怕。我不许你未来,我许你整个人,你拥有了我的灵魂,就拥有了一切。尽管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曾公开表示:母亲对徐志摩绝对没有爱情。但在这部情感剧里,处处呈现了林徽因与徐志摩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从第一集的偶然相逢起,这个诗情满怀、眉眼温婉的才女,就注定成为徐志摩爱情故事里的注解之一。剧情也好,二次创作也罢,林徽因这个名字被套上“女神”的壳,人人可往里填充自己的假想。图源:豆瓣《人间四月天》剧照
这部剧播出后的第四年,在林徽因诞辰100周年之际,一本《梁思成、林徽因和我》又将林徽因推上了风口浪尖。书的作者是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林洙本人既是林徽因的同乡,也是她的学生。晚年林洙对林徽因的评价 | 图源:《非常说名》
林徽因离世后,林洙一直照顾着林徽因的母亲;她也曾经公开赞美林徽因,称其为“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是“永远的女主角”。林徽因曾向梁思成袒露真心,“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里的两个人,一个指的是丈夫梁思成,另一个则是林徽因的爱慕者金岳霖。后人判定林徽因是“绿茶鼻祖”“精神出轨”的由头,也多出自于此。图源:视频号
2011年,又一本名叫《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的网文广为流传。在这本名为传记的作品里,林徽因被塑造成了“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的形象。
图源:豆瓣《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书评
它看似处处在书写民国才女细腻的心,却也将林徽因的一生,限定在了三个男人之间。
现实中的林徽因与梁思成旧照 |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至此,林徽因被看客们贴上了“交际花”、“女神”、“名媛”等标签。多年后,当世人搜索“林徽因”时,最先跳出来的联想词多关于感情、关于容貌、关于情诗。坊间盛传的故事中,也大多是几十年前,好友金岳霖曾调侃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几十年后,林徽因又一张AI修复的旧照上了热搜,收割一批“颜值粉”。图源:微博@综艺轨迹线
世人皆道她美,可少有人知,林徽因从不认为“美”是她的褒赏。面对金岳霖的称赞,她曾回复:“什么美人不美人,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抛开戏剧的渲染、口舌的相传、艺术的加工,真实世界里的林徽因,到底是什么样?1904年6月,在杭州陆官巷林宅里,林徽因出生了。她的祖父林孝恂是晚清进士,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文采出众;她的叔叔,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那封感人至深的《与妻书》,便是他就义前的绝笔。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 图源: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便跟随父亲林长民第一次出国游历。也正是此时,她受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对兼具艺术和技术的建筑学渐渐心生向往。1924年,林徽因第二次出国,则是与未婚夫梁思成一起,赴美开启留学生活。林徽因(左二)在留学期间的合影 | 图源:央视网
在选择学校与专业时,两人都心仪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的建筑系。于是林徽因决定“曲线救国”,在美术系就读,同时选修了大部分建筑系专业课程。数年后,她不仅从美术系顺利毕业,还攻克了晦涩的建筑学课程,成为了建筑系的助理教员。学成后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决定回国,实地考察中国建筑。“中国已不存在唐代的木构建筑,要看的话,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这番话,深深刺痛了包括林徽因、梁思成在内的中国学者。林徽因在陕西耀县药王庙测绘 | 图源:北京晚报
于是他们便一座山一座山地翻,一条路一条路地找,只为找寻中国建筑的遗珠。住宿不便,就住在缺门少窗、只剩屋顶和墙壁的破房里;饮食简陋,便整日以土豆和玉米糊充饥,连咸菜都成了奢侈品;气候恶劣,一些地方中午热得要命,晚上裹着棉被依旧冻得发抖,也从未放弃……世人皆知林徽因人前的风采,却不知她为了建筑事业,经历过怎样的辛酸苦楚。皇天不负有心人。1937年,依照敦煌壁画《五台山图》的指引,一行人终于找到了唐代木结构寺庙——佛光寺。佛光寺东大殿,是当时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唐代殿堂式木构建筑。这座千年古刹的发现,打破了外国学者的断言,更让林徽因喜极而泣,激动地说:林徽因在佛光寺测绘唐代经幢 | 图源:央视网
在林徽因为建筑事业奋不顾身时,她的周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父亲林长民,在反对张作霖战争的活动中,被流弹击中身亡。林长民与女儿林徽因 | 图源:央视网
“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们就守在北平。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事实也是如此。林徽因一家在战乱时代,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传闻,空军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战死,平均只有六个月。而林徽因的三弟林恒,还是毅然加入空军战队。1941年,日军对成都发动了空袭。当人们匆匆躲进防空洞时,林恒驾驶战机冒着枪林弹雨,迎空而上。他凭借出色的技能击落了一架日军战机,却被敌机四面包围,最终被击落,机毁人亡,年仅25岁。一门忠烈,血染长空。梁思成赶去收尸时,只带回了一片飞机残骸。
悲痛的林徽因写下《哭三弟恒》
中年时期的林徽因肺病缠身,她宁愿颠沛流离,携带着大量中国建筑资料流亡,也坚决不与侵华者合作。哪怕饱受肺结核的折磨,也坚持研读文献,帮助梁思成撰写《中国建筑史》,筹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为所爱的国家和建筑事业,林徽因几乎奉献了自己的所有。病榻上的林徽因 | 图源: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
不少人对林徽因作品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些你侬我侬的金句中。殊不知,这些多是后人的编撰。“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经典之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被许多人认为是林徽因悼念徐志摩而作。以叙述徐志摩爱情为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甚至直接以此诗为名。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在回忆录中写道:“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林徽因与她的孩子 | 图源: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人们对林徽因的文字,赋予了太多缠绵与暧昧,却少有人愿意静静地读一读她的作品,在字里行间,重新认识她。林徽因,不仅编写了诸多专业的建筑学著作,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乃至戏剧。
小相村灵岩寺,林徽因与铁佛 | 图源:天下老照片
“说到打仗你别过于悲观,我们还许要吃苦,可是我们不能不争到一种翻身的地步……我们中国国家进步了,不再是低着头的被压迫者!”写散文《窗子以外》,她叹书斋生活总是与百姓的现实情况隔绝:“那是多少生命日夜活动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写小说《九十九度中》,她以“挑夫者”的视角,描绘了各个阶层的人生百态,也写尽了挑夫者“进城、讨赏、喝酸梅汤、暴病、死亡”的短暂一生。在她的笔下,有诗人的浪漫,学者的风骨,有对生活的洞察,也有女性独有的坚韧刚强。伏案的林徽因 | 图源: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周恩来总理看重林徽因的才能,将设计国徽的重担交由林徽因小组和中央美院小组对标。经历了无数次的调整修改,林徽因主导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成型。动完大手术后,刚能勉强站立的她又投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卧病在床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 图源:央视网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依然抱病参与了景泰蓝工艺挽救任务,同时也投身北京古城保护事业。外出考察,日晒雨淋、风餐露宿、爬梁攀栋……林徽因一概亲力亲为。金岳霖曾感叹:“她激情无限、创造力无限,她的诗意,她敏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总之,人所渴求的她应有尽有。”无数个片段,或许也难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民国才女”,一个独一无二的林徽因。但比起容貌,比起众说纷纭的情史,她更应该被人记住的,是不朽的建筑成就、高傲的文人脊梁,和她永远炽热的家国情怀。
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将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的设计纹饰,放在了她墓碑最主要的位置。
林徽因墓 | 图源: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
而今,林徽因的女儿,已经94岁的梁再冰感慨:
“百年之后,母亲得到她母校的承认,让我想起她当年选择建筑专业时的勇敢与坚定。
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她是一位真正的建筑师。”
也许林徽因并不需要这份迟来的学历认证,但这对于万千被忽视了成绩的女性来说,仍有莫大的意义。
期待在未来,万千被历史掩去姓名、扭曲了身影的女性,能够从尘埃中走出来,迎接本就属于她们的成绩和光荣。
我们希望,林徽因的建筑学学位,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