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6岁的女士,感觉恶心、乏力来医院检查。她之前从未做过体检,这是她二十年来第一张化验单。
生化检查显示,血肌酐1303μmol/L(图1)。
众所周知,血肌酐是肾功能指标,她的血肌酐这么高,肯定是尿毒症了。
对于尿毒症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
许多慢性肾脏病,比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情逐渐恶化,血肌酐逐渐升高,超过707μmol/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就诊断为终末期肾病,也叫慢性肾脏病5期,俗称尿毒症。
而一些急性肾损伤,比如严重失血、脱水导致肾灌注不足,或者药物、毒物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或者尿路完全梗阻等,也会导致血肌酐短期内骤然升高,甚至超过707μmol/L。
结合这个患者相关病史与辅助检查,让我们通过4步来理清尿毒症的诊治。
对一个病史不明的患者,发现血肌酐升高,首先要明确是急性损伤导致的升高,还是慢性疾病引起的升高,抑或慢性的基础上急性升高。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病史非常重要。但一些检查,比如血红蛋白、钙磷代谢指标和肾脏大小等,也可以帮助进行鉴别。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肾衰竭后,促红素分泌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所以慢性肾衰竭会出现贫血,而且贫血的程度一般与肾衰的程度相一致,贫血越严重,表示肾衰越严重。而急性肾损伤导致的急性肾衰,因病程太短不会影响到红细胞的生成,所以血红蛋白大多是正常的。这位女士的血红蛋白62g/L(图2),已经是严重贫血了,筛查没有发现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所以考虑是慢性肾衰竭,而且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她的尿毒症是一致的。
图2 患者血常规报告 (图源:作者)
肾脏活化维生素D,肾衰竭后,维生素D活化不足,钙吸收减少,磷排泄障碍,共同作用下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出现低血钙、高血磷、游离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而且高血磷程度也与肾衰的程度相一致。因为长期低钙、高磷,会引起骨质疏松,甚至会发生病理性骨折,CT检查会有相应发现。这位女士低血钙、高血磷,数值达到4.09mmol/L,游离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非常高,也与肾衰的病情是一致的。(详见图1、图3。)
图1 生化检查 (图源:作者)
图3 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结果 (图源:作者)
正常肾脏长约10cm,肾皮质厚1.5cm,而且超声检查回声均匀。如果肾脏长径小于8.5cm,或者皮质变薄小于1.2cm,就考虑是肾萎缩,皮质回声增强表示肾小球硬化。通常情况下,急性肾损伤,肾脏大小正常或者略有增大;而慢性肾衰竭,肾脏萎缩,皮质变薄,回声增强。
图4 患者肾脏彩超结果 (图源:作者)
综合判断,这位女士是一个慢性肾病引起的尿毒症,而且病史较长。
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晚期状态。导致尿毒症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原发于肾脏的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也有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那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病史很重要,但她没有可参考的病史,以下病因只是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的临床推测。▎回答:患者无没有糖尿病,检查血糖也是正常的(图1显示),基本上排除了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肾脏病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高血压5~10年可以引起肾损害,称高血压肾病;另一方面,肾损伤后激活RAS系统,而且同时存在钠水潴留,会出现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和尿蛋白同时出现。她入院检查有高血压,但高血压的病史不清,很难从时间上判断因果关系。不过,一般来说,高血压肾病尿蛋白量都不大,尿蛋白定量很少超过1.5g/d,这位女士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见图5),虽然病史不清,也能基本排除高血压肾病。如图3、图6、图7结果所示,患者的自身免疫相关指标检测都是阴性的,这基本排除了狼疮性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尿毒症。
▎回答:肾脏彩超检查未见多发囊肿,可以排除多囊肾。她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大量蛋白尿,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特征,推测应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尿毒症。此外,患者的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阴性,如果细分,可能不是原发性膜性肾病,大概率是IgA肾病。
当患者确诊为尿毒症后,常常引起以下指标的异常,这也决定着后续治疗的方向。
肾衰竭后,除了血肌酐排泄障碍,尿素氮、血尿酸等代谢废物也排出障碍,会出现尿素氮和血尿酸明显升高。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等代谢废物呈酸性,代谢废物蓄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尿毒症后钾离子排泄障碍,以及酸中毒,血液中的氢离子进入细胞内,迫使细胞内的钾离子迁到细胞外,会出现高钾血症。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高血压、钠水潴留,以及毒素的长期刺激等因素,慢性肾衰常会导致慢性心衰,称心肾综合征,心衰也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死因之一。这位患者的心衰标志物NT-proBNP>30000pg/ml,推测合并有严重的心力衰竭(见图8)。
图8 患者NT-proBNP检测结果 (图源:作者)
慢性肾衰竭后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如患者尿常规检查显微镜下白细胞满视野(图9),显示存在尿路感染。
图9 患者血常规结果 (图源:作者)
尿毒症要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透、腹透和肾移植,家庭状况决定肾移植不现实,考虑到她的尿量不少,但心功能差,选取哪种肾脏替代治疗较合适呢?
肾脏是个泌尿器官,具有排泄和内分泌功能,透析替代的只是排泄功能障碍,而肾衰竭后引起的高血压、肾性贫血、钙磷代谢障碍等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失常,还需要哪些治疗呢?
扫一扫这个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患者后续治疗。
尿毒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尿毒症的发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按照一般肾病规律推测,大约10年前她可能就有了肾病,10年时间哪怕一次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就能发现。
如果早发现及时治疗,也许会避免尿毒症的发生。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从没有做过体检。她说没有什么不舒服,做什么体检?
没有不舒服就认为身体健康,这是普遍存在的健康误区。而慢性肾脏病,以及许多疾病,早期是没有不舒服感觉的。你非要等不舒服了才去看病,可能病就很重了。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