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绝城市|专治母单、内卷、不开心
对于我来说,爱上一座城市最直观的表现是,我会选择在那里安家。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选择哪座城市,去居住、去生活、去爱,却是成年后的我们,大概率可以为自己全然做决定的。
我第一次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北京。中学时代因为《霸王别姬》爱上了李碧华,将她所有能找到的书统统看了一遍。在她笔下,那座沧桑、喧嚣、天空中有鸽哨声的北平城,因此亦成为我的一种情结。
于是大学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选择了北京这座城市,并且从此在这里居住、成长、生活。作为我为自己选择的第二故乡,即便后来时常去国外各大都市旅行、在国内其他城市小住,但每次回到北京,约上朋友吃一顿铜锅涮肉、天气好时去北海公园划船散步,我依然庆幸当初那个选择,“就算回到从前,这仍是我唯一决定”。
杭州是我第二个选择安家居住的城市。这座城市无论格局、饮食还是人,都呈现出一种南北交汇的气质:既有北方的爽利,又有南方的细致。而随着年岁渐长,我又十分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杭州的郊野多山多水、多绿多雨,几年前我终于下定决心找了一处房子安家,从此像一株喜阴的植物一样,扎根在山湖之间,缓慢生长,安静生活。
除却北京与杭州,我倒真没有对其他城市动过同样的心思。大概就像是相亲,见过几次、处过一阵,到底觉得不太合适——有些太时髦,令我颇有压力,每次约会都需全副披挂,一刻不得放松;有些太闹,唧唧喳喳,力图保持永远18岁、不想长大的样子;有些太严肃,板板正正,一点花头没有,几近于无聊。
直到今年。
我对成都,狠狠动心了。
今年对身边朋友提起去成都安家的想法,她们都问:这座城市好在哪里?
我发现很难用几个单词或者简单一句话来形容成都。它是一种特别主观的感觉,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硬要描述,我会说,成都,就像是北京和上海曾经最好的时候。
那是什么样的好呢?
首先是,放松。
这种放松,必须是大环境上的。节奏适中、物价宜人、有成熟的街坊文化和广泛的社区商圈、没有高不可攀的过度精致。只有大环境的放松,才能让城市里的人放松。
很多人爱上成都,是因为那句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的安逸和慢生活,像是一张网,让人情不自已地深陷其中走不出来。我也不能免俗,最初爱上成都,便是这座城市迥异于北京上海甚至杭州的散淡,以及当地人挂在嘴边的那个词,“巴适”。
在成都时我很喜欢散步,也不是去宽窄巷子这样的旅游景点,而是太平老街、曹家巷这样仿佛时光回廊一般,还保有老成都风情和旧时光面貌的小巷。从闹市区穿进去,走过剃头铺和老茶馆,巷角处的老人在躺椅上怡然自得,猫猫狗狗懒洋洋地趴在地上,50年代的红砖房依旧,仿佛我倒成了那个“误入百花深处”的船夫。
肖家河跟北书院也是我喜欢的两条街。点上一壶茶,舒舒服服地掏个耳朵,看着整条街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或搓麻或摆龙门阵,声音震耳欲聋却不觉吵闹,只觉得这里的人对于生活的无忧,才是最值得羡慕。
习惯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所谓的“卷”,成都对于缓慢和无求的坦然,愈发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每次来不过数日,都觉得自己像是街角那只舒坦肚皮尽情晒太阳的猫,再离开时已充满电,元气满满。
但如果只是慢与安逸,那成都对于我的吸引力其实并不会如此巨大,和我躲在杭州山中的日子也相距不远。
告别白昼的灰,夜色轻轻包围,成都也换上另外一番面貌,像是小时候古早新加坡剧集里的三面夏娃。整座城市,包括城市里面的人,到了夜里,都一改白日里的慵懒,或打扮光鲜亮丽,或焕发了龙马精神,走出家门,涌入精彩丰盛的夜生活里头。
逛夜市、听音乐、吃火锅、喝酒泡吧,成都的夜生活几乎是一种全民运动,并且选择诸多鲜有重复。在我每次逗留中,朋友总能找出新的夜生活项目和地点,日日都有新花样。
甚至有一晚我被朋友拉着环绕城绿道夜骑一圈,我们三五个人在幽静城道上交相骑行擦身错过,出一身汗,留下一路笑语欢声,然后依仗着消耗掉的卡路里和增加的多巴胺,再杀去吃火锅。踩一箱啤酒,看着毛肚在锅中七上八下,感叹着成都的日子为什么就这么美。
九眼桥、兰桂坊、339……成都酒吧和夜店的密集程度有时会让人恍惚分不清这是成都,还是香港的上环中环。对于如我这般的“喝一杯”爱好者,成都的鸡尾酒吧无论是专业程度还是有趣程度都很让人流连。从老牌的Bar Lotus到酒保很像梁朝伟的Bar Pi到如今时下最热的夜鹃,无论是一晚专注一家喝通透还是夜袭五六家来个bar hopping,都十分快活。
甚至就连夜里的成都小吃都格外精彩。
我在成都很爱的一个摊摊儿叫做小仙女特色小吃。晚上11点才开张,具体营业时间不定,具体地点不祥,只大概在东门大桥附近,那是成都另一个夜生活集散地。老板看心情出摊,反正大概沿着街角走一圈,哪里人群最密集,就是她家准没错。
必点的是雪豆猪蹄汤。一大碗里头的料都炖得烂烂,最是酒后一碗热汤的关怀。而华丽丽炒饭和青椒炒猪香嘴也是每桌必点。和成都一样,小仙女也是越夜生意越兴隆,到她家不只是吃,还可以看大量的养眼男女们。
有活力的城市才会有那么几家午夜传奇小店,滋味未必有多美妙,却是都市夜归人的慰藉所在,也是人间烟火的灵魂所在。
城市的好,还在于人更容易连结。
房价、交通、商圈多寡、消费水平、工作强度、内卷程度……决定了城市中的人,更容易见面,还是更容易孤独。
我在北京生活超过20年,眼睁睁看着身边朋友们为了工作、为了孩子、为了更好一些的居住,纷纷从城里搬去了大北边、大东边、大南边。如今,要约好友见面,堪比策划一场共同旅行——首先要找一个所有人都不加班的时间,然后找一个离所有人都差不多远的位置(通常也是1-2小时车程),从中再确定一个别贵得太离谱同时也别太糊弄的地点(大多是写字楼里的连锁餐厅),这一约,常常就是两周乃至一月之后。真正到见面那一天,又总会有人因突发情况临时爽约。
倒是我有几个朋友,最近几年陆续搬去成都,我们见面反而多了起来。
每次到了成都,这几个朋友每天晚上都来陪我吃饭喝酒。一开始我很不好意思,怕耽误他们工作,但他们个个都说:不关事的。就算我不来,他们每天下了班也要和同事朋友到处约起耍。而且无论老城区、市中心还是高新区,处处都有吃有喝,大家住得也不太远(房价相对合理),离家路程半小时之内总有好去处。
最精彩的是,我有一个单身近15年的女性朋友,在成都成功脱单。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朋友是个造型师,你懂的,这行业多是姐妹,基本找不到对象。某次去成都,夜里在一个酒吧多喝了几杯,开始和酒保讲自己过去的感情故事和如今的孤单。旁边一对男女坐在吧台,突然插话问她喜欢什么样的,从外形到性格,她一五一十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女生听完一拍桌:这不就是那谁吗?我现在立刻叫他来!于是拿起电话:“快点过来,给你介绍个美女!”电话那头也不含糊,不过一刻钟,酒吧门一开,走进来一位男士头发还微微湿,朋友定睛一看,“不就是梦里那模糊的人”。
朋友第一次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嘲笑她抄袭《三体》里的罗辑找梦中人的桥段。但从那晚开始,朋友就千真万确地恋爱了——和一个陌生酒吧里陌生隔壁桌介绍的陌生人。不到半年,她把北京的工作室搬去了成都,两个人正式恋爱同居到现在。
这样的恋爱故事,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放在北京或者杭州都不成立,显得有些荒唐和虚假。但在成都发生,一切又显得合情合理。毕竟在这样一座人很放松的城市,随处都充满连结的可能性。
我自己经历过的一次美好连结,也是在成都。
那一次,被朋友带去据说是国内最好的电音俱乐部TAG。但我并不是蹦迪爱好者,所以一直在买酒,酒也便宜,不过几十元一杯。买得多了,一头飒爽短发的女生酒保突然拉着我说,走,带你去看个好地方。
于是在凌晨五点钟,我们穿过一群依然在用力舞蹈的人们,爬楼梯,走消防通道,来到早已废弃的大厦顶层。在一片被遗留的建筑材料中间,我看到此生最美丽最自由的日出。
除了放松、易连结,一座迷人的城市还必须要有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无论人怎么标榜自己,但当代生活的舒心与否,完全依赖商业文明的高低。商业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发达的交通、便捷的物流、全面的服务、充裕的选择、开阔的眼界、不停的进步。
在这一点上,成都显然也做到了。最好的证明,便是SKP在成都也落户了。
作为当今最知名、最高端、最具标志性的商业体,SKP选择哪一座城市,便说明这种城市无论是规模、活力乃至城中人的见识、审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均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坦白说,今年我频繁去成都,甚至认真考虑在当地置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喜欢逛成都SKP。
就像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瑜伽、有人喜欢露营坐在野地里喝手冲咖啡……我喜欢逛街,不只是买,更多的是了解新东西新花样、看充满巧思的陈列、以及感受种种物质对人的安抚。
是,北京也有SKP,何以成都SKP能吸引我为此专程数次旅行,甚至考虑定居?
因为,成都SKP太不一样了——它根本不是商场,它是一处奇观。
犹记得今年八月成都SKP正式开业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它的真容,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目瞪口呆。
大!真大!太大了!好逑大哦!怎么这么大?!
真的,无论北京SKP还是西安SKP,都是商场,就是那种你可以想象的,一座大楼,一层一层逛上去。而成都SKP,是一个公园、一个公共艺术中心、一整个街区。
从空中俯瞰,你甚至找不到想象中的“商场”,只见一大片森林和步道围合而成的城市公园,以及至今仍被热议的巨大景观水柱——生机之塔。需要从森林往下走,才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商店与餐厅。
而它有多大呢?嗯,在成都SKP,有一辆专门的绕园小火车,堪比迪士尼。
在我还没有亲身去逛之前,其实在网上就看过许多关于成都SKP的评论,基本都是“太大了”“不像商场”,甚至“不容易看到人”。
在我逛过之后,反而最爱就是这种庞大和疏朗——就像真正的豪宅,只有占地巨大的一两层。
在其他商场,因为空间有限,无论多高贵的品牌,都是一个一个铺面或者一个一个柜台紧凑挨着,往上叠个七、八层。而在成都SKP,所有品牌都得到了足够大的体面面积,因而成为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商店,把在其他商场里施展不开的陈列、服务全都在成都SKP自己的专卖店里完整地展开了。
逛成都SKP,是真正意义上的逛“街”。它本身就是几条完整的街:奢侈品街、生活方式街、文化艺术街、美食街,一条一条逛过去,很愉悦、很轻松、很满足地消磨一整天(认真逛的话,一整天也不够用)。
恰恰因为它足够大,且与自然景观、户外空间紧密结合,所以,逛起来特别舒适:从一家家各具特色、宽阔气派的专卖店里出来,随处就能走进森林公园。地方大,人流就被充分稀释了。坐在花园中吃一球冰淇淋,看看巨大雕塑、户外艺术展,再逛下一家。
不紧不慢、不与人挤、不必上上下下、不必闷在室内——试问,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逛街体验更好?
大,也意味着全。
在成都SKP,该有的品牌全有了,别处没有的品牌这里也有,许多都是西南地区首店,这也是我反复去逛的原因。
从开业到现在短短两个月,我已经在这里买到了好几样,我在别处排了一两年还没买到的好东西。
但最值得称道的还是SKP的买手团队。一些尚未独立开店的小众品牌,或者是大品牌推出的实验性产品,都能在这里找到。它包括服装类的SKP SELECT、家居类的SELECT HOME、美容类的SELECT BEAUTY以及RDV书店区域,除了买衣服、买鞋、买化妆品、添置家具,还能买书、看书、喝一杯。
不过,SKP SELECT在北京或者西安,因为场地所限,可能只能称为买手区域。但在成都,它根本是一座买手商城!
最小众的品牌、最先锋的艺术、最领先的生活概念、最不好买的海外美妆护肤生活日化时装配饰设计师家具……在成都SKP,统统能看到,能买到。
作为一名作家和阅读爱好者,我时常在成都SKP的RDV文化空间流连大半天:它始于书店,却又不止于书店。
在纸质化阅读日渐衰败的今天,成都SKP独辟一块巨大而气派的区域开书店,又跟生活好物、艺术展演、文化沙龙结合,完全是城市中的精神绿洲,当然也是如其名一般的约会圣地(Rendez-vous,法语“约会”的意思),毕竟成都是一座太适合恋爱的城市。
成都这座城市告诉我们,一座城可以不被定义。
而成都SKP也试图告诉我们,生活同样可以不被定义。
这不仅仅是一个购物血拼的地方。如果仅仅是那样,我也不会在这里花篇幅特意推荐给你。成都SKP更重要的,是一种启示:在这座城市里,一个人可以把生活过成如何的丰富、有趣味、有细节。
奢侈品不必多说,各人有各人的判断,买与不买,都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谁比谁更高贵。
真正高贵的,是这里还有书、有艺术、有公园、有演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它给了这城市里的所有人,一个去处、一种消遣、一扇直观世界的窗口。
身为成都人,能逛成都SKP,绝对是幸福的——与个人消费无关,与城市自信有关。
我喜欢成都。
喜欢它藏在小巷角落里、苍蝇馆子里、夜色浮光里的平等与平常。如我那位从北京搬来成都的朋友所言:成都依旧保有从前三里屯脏街还在时,北京所有那些惹人喜爱的元素。
但同时,我也喜欢它不输任何大都市的繁荣。商业文明到达极致,市民心态开放而热烈。
最重要的是,成都有一种其它大城市如今很难看到的、依旧欣欣向荣以及对于明天饱含希望的热气跟活力。这里可以安逸,可以闲散,可以生活节奏很慢。但在慢的表面之下,你完全可以清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生机,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这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全力活着,全情爱着。
这种向上、向外、向心的能量,可以感染每一个从其他城市带着内伤而来的人。
所以,我想,不止是我,还有许多在成都吃过、喝过、买过、住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想早一点、快一点、多一点对自己说:成都,我回来了。
本文不含广告,为个人真实生活见闻分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