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程翔:我想培养不迷信教师、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的学生
看点 语文特级教师程翔,曾任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现任一零一中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在教师成长的路上,他认为要培养不迷信教师、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的学生,语文老师自己要摆脱仅凭热情、好恶、感觉和经验的教学,对教学理论要有深入理解,才能让课堂发生质变。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文丨程翔 编丨May
我站在三尺讲台已有35年,这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成长的35年。
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一零一中学副校长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有过缺乏学理的语文教学经历,仅凭热情,根据好恶、感觉和经验教学,教学缺少理论修养。比如:
对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分不清楚,常有教师越俎代庖的行为;
教学实施缺乏逻辑起点,确定教学目标时不知功能定位;
面对学生提问,有时不能给出满意的解答;
面对专家质疑,经常感到底气不足。
从缺乏学理到拥有学理,这是我35年教学生涯中质的变化。
刚参加工作时,我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学生佩服我。那时的我总觉得教师应该成为权威,应该表现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对我崇拜得五体投地。
于是,我的专业成长出发点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比如:
我教的第一篇课文是《荷塘月色》,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朗读课文。谁来朗读?
当然是我了。我喜欢朗读,得过奖,常以此为荣。我朗读完,学生鼓掌,我洋洋得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陶醉在学生的赞叹和掌声之中,不懂得教师是干什么的。
后来,我明白了,我读得再好,学生不会读,教学是无效的。
于是,我就把第一个环节改成学生读课文。学生读得不理想,字音都读错了,不要紧,正好给他纠正嘛。学生实在不会读,我才示范一下。
我发现,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提高是很快的。
图源:Pexels
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完后我对学生说:“喜欢这篇课文的举手。”
不料只有三五个学生举手,我叫一个不喜欢的学生说说理由,他说了一大堆理由。
学生不喜欢,这怎么教呀?于是我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先让学生喜欢。
两节课结束后,我又对学生说:“喜欢这篇课文的举手。”不料学生都把手举起来了。
我在这两节课上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从不喜欢这篇课文变为喜欢这篇课文。
现在,我明确反对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做法,并对教师挖空心思树立威信的做法十分反感。
我现在认为,教师的天职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在让学生得到发展提高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得到了发展提高。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学生的发展提高。
我体会到,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只要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教师就不要替代。语文课上,听、说、读、写行为,都应是学生发出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点拨。教师挖空心思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学生崇拜自己的做法不可取。
教师要牢固树立两个基本理念:
1.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 消除学生的崇拜心理。
学生有崇拜心理是教育的失败。教育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学生用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人,照亮世界。
教育要培养学生三个不迷信:不迷信教师,不迷信课本,不迷信名人和权威。
教育要培养学生三个不可怕:考分落后不可怕,但要努力学习;家庭贫寒不可怕,但要有志气;长相丑陋不可怕,但要有一技之长。
教育还要培养学生三个可怕:心理变态是可怕的,精神麻木是可怕的,灵魂堕落是可怕的。
教师有三个不能超越:学生的生命健康不能超越,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超越,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超越。
我教中学语文35年了,对语文课本可谓熟稔于心,甚至可以将课文背诵下来。我觉得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了,不必再花精力了。
有了这样的自负心理,就容易出问题。
有一次,我在海淀敬德书院听楼宇烈先生的报告,楼先生提到了《祝福》这篇小说。
他说,这篇小说涉及礼教问题,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全面认识礼教,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礼教吃人。
其实,礼教还有一个功能:育人。
我很震惊,当时就站起来请教楼先生应该怎么处理。事后,我查阅了有关礼教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内容。
我发现,多年来,我对礼教特别是程朱理学知道得太少了。
过去我教《祝福》,自以为阅读了很多资料,比如《中学课本鲁迅小说汇释》《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详解》《中学鲁迅作品助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还有《解读语文》《名作细读》《语文经典重读》等著作。这些著作的作者多为国内名家,我以为有了这些做参考,应该没有问题了。
我想不到楼先生的一席话提醒了我:我对礼教本身究竟了解多少?我对程朱理学究竟了解多少?很可怜,我知之甚少。
多年来,围绕《祝福》这篇课文,我读的只是一些外围资料,并没有深入到内里之中。要批判礼教,你就要全面了解礼教是怎么回事;要想批判程朱理学,你必须知道程朱理学是怎么回事。
一位作家说过:“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它。”反思自己,我多年来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不就是误人子弟吗?我羞愧赧颜。
于是,我开始阅读程朱理学,开始全面了解礼教。至今我也不敢说已经全面了解了,我仍然在学习中。但我可以说我现在教《祝福》跟以前不同了。
我知道鲁迅的创作用意与礼教本身不完全是一回事,程朱理学是否定不了的。鲁迅的伟大在于他看到了礼教有吃人的一面(清代思想家戴震早就指出了),他以小说来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必然带有创作上的主观意图。
如果把沈从文的《边城》与鲁迅的《祝福》做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茶峒,还是鲁镇,都有美与丑的存在,都有善良的百姓,也都有愚昧的百姓。
沈从文放大了美的一面,缩小了丑的一面,所以在茶峒,即便妓女都比京城的纯朴;
鲁迅放大了丑的一面,缩小了美的一面,所以即便善女人柳妈也让读者讨厌。
这就是文学,会打上作家的主观印迹。这不是作家的失误,但作为读者一定要警惕,要善于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将创作意图与客观实际区别开来。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功底。
图源:Pexels
语文教师的专业功底还表现在对学理的掌握上。
过去,我对“语文学科素养”这个概念缺乏深入了解,总是在语文能力上做文章。其实,素养与能力之间体现了“感性—知性—理性”的认识过程。
比如,是否懂得隐喻,往往是区别专业读者与非专业读者的分水岭。对隐喻的掌握必须经过“感性—知性—理性”的接受过程。
非专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往往读什么就相信什么,走进去就出不来,以至于有的读者阅读《红楼梦》,心血崩溃,气绝身亡;有的读者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去自杀。这都是非专业读者的表现。
非专业读者最突出的毛病是“悖体阅读”,即不能遵照文体规律来阅读和理解。阅读学专家曾祥芹先生指出:“所谓‘悖体阅读’,是违背文体特性和文体思维法则的阴差阳错的阅读。”
曾先生以《论语》解读为例,批评了那种将《论语》作为纯文学作品来阅读的做法,指出“具有文学价值”和“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事料的真实”与“意旨的鲜明”是体现《论语》文体特性的关键,只有将《论语》作为“学术文章”来阅读才是“适体阅读”。
但从现实来看,这一目标还显得很遥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科素养”这个概念,意义重大。它指明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指明了语文教学努力的目标,明确了语文命题考试向度的边界。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
学语文,不仅仅是接受,还要批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就更不容易。
什么是批判性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它包括以下内容:
要想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活一生学一生。那种自以为读书很多的自满自负心理千万要不得,那种被所读之书遮蔽了视野的井底之蛙更是要不得。
语文教师不仅仅教课文,还要超越课文,超越教材,在育人这个更高的层面上去启发引导学生,去启蒙学生。
要想达到这个高度,就必须不断学习。教学无止境,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