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一直都在“坑外企”
差不多9月份开始,印度又对外商发动了“查税”行动。
在印度遇到“查税”,对外资企业来说,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是一种周期性麻烦。一些国际投资者开始困惑:为什么印度一直都在“坑外企”,他们不需要外资吗?
除中国企业外,日韩和西方跨国公司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麻烦。有人打趣说,印度“坑外企”是一视同仁的,管你东方西方。
在一个国家投资,除了研究它的经济现状,也必须研究它的经济传统。如果研究印度,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国家其实一直都有“反外资”的传统。
独立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一直都有隐秘的对外资的排斥潮流。和日韩等东亚经济体不同,印度人对西方的外资,从来都没有“美颜滤镜”。这一点很有意思。
上世纪50年代末,印度和南斯拉夫一起推动了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印度在美苏争霸的时代,左右逢源。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印度其实已经吸引了一些西方资本。但即便西方给了它相对友好的国际环境,印度的制造业始终发展不起来。
要知道,印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两头讨好”的时代,也是东亚制造业迅速爆发的时代。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这个时间段,日本和韩国先后崛起为工业强国。那么,为什么印度没有同样抓住历史的机遇?
原因有很多,比如基础设施不行,比如种姓制度带来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社会上普遍缺乏东亚人那种奋斗改变命运的文化。这些都对,但不是根本。印度的根本问题是它的工业发展选择了进口替代,而不是像东亚那样勇敢地选择出口导向的路。
印度工厂 / 视觉中国
在二战之后,后发经济体的工业发展之路不外乎就这两条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
所谓进口替代,即通过关税等限制措施,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保护国内企业,让后者有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通过金融、土地等要素的支持,大力发展国内产业,最终替代外国产品,发展出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
出口导向则是另一条路,即一个经济体选择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化,和西方双向开放市场,不怕外国产品,自己则先发展低端出口产业,然后再转型升级,走向制造业的高端环节。
有意思的是,选择进口替代的经济体都失败了,比如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和印度,而选择出口导向的都成功了,比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实际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也是选择了出口导向,而不是进口替代。
显然,不同后发经济体之间的不同命运已经证明,进口替代往往导致对国内落后产能的过度保护,并引发大量的政商灰色交易和腐败问题。相反,出口导向先用市场换资金和技术,在开放自由竞争的全球市场,一个经济体反而可以真正地找到自己的禀赋优势,发展出优势产业。
可以这样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在70余年的时间里,印度一直都没有完全隔绝于西方工业资本,但这个国家却并没有在这么长的时间通道中抓住机遇,发展出强大的制造业。而在同一时期的东亚,很多经济体却通过彻底融入全球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制造业奇迹。
实际上,当一个经济体忽视自身发展阶段的现实,过度强调进口替代,营造经济上的民族自豪感的背后,很可能是某些领域的民粹主义在作怪。而这种潮流在政客对权力和选票长期操控中,往往会被强化和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政治经济的传统,最终阻碍发展。
这是印度过去的教训。对很多后发经济体来说,对此不能放松警惕。
-END-
编辑 | 谢奕秋
新媒体编辑 | 吴擎
排版 | 茜雯
南风窗原创访谈节目
《致敬实干家》
人生如远征,致敬实干家。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