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看清2024的6大关键线索
坦白说,我遇到了一点麻烦。
从2021年开始,我决定,每年都要办一场年度演讲。
因为很多企业为下一年做年度规划的时间,都在每年的11、12月份。
所以,我们也把“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定在了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六。
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用至少4个小时的时间,来仔细和你分享我们在过去一年看到的那些变化、见到的那些达尔文雀,为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还有渴望成长的个人,带去一些决策依据和思维启发。
2021年,年度演讲带来了2300万的微信搜索指数,7天213万+的演讲全文总阅读次数,和上亿级的全媒体传播。2022年,年度演讲带来了1433万+的直播全平台在线观看量,947万+的线下广告曝光量,1.4亿+的全网热议话题阅读量。
能取得这些成绩,特别不容易。我深知,这些并不是一组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每一位有血有肉、热爱学习的同学们。感谢,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关注、支持、转发。
也正因如此,我们每一年,都要比前一年更加倾尽全力,更加倒逼自己,更加用心准备内容,才能对得起大家的关注和信任。
但是,我得坦白地说,在2023刘润年度演讲的内容准备上,我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什么麻烦?
2023,可能是我们见过的,最难看清的一个年份。
01
风云变幻的2023
2023年,已经过去一半多了。
从开年到今天,正好过了200天。我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巨大的变化。
比如突然爆火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火到什么程度?根据瑞士银行巨头瑞银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在ChatGPT推出仅2个月后,它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就已经突破了1亿。
2个月。1亿月活用户。这是什么概念?
Instagram做到这个量级,用了足足两年半。TikTok快一些,但也用了9个月。而ChatGPT,2个月,仅仅2个月,就让这个能聊天,能通过谷歌程序员面试,能给总统写发言稿,能交出全校最高分论文的人工智能,火得一塌糊涂。
甚至,OpenAI公司还曾经一度因为ChatGPT太过火爆,工作人员忙不过来,而暂停了用户续费。
人工智能,似乎一夜之间拔地而起。
而在人工智能之外,你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比如,疯狂的裁员潮。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Salesforce陆续裁员8000人,Meta是11000人,而亚马逊呢?18000人。
2023年一开始,美国又有91家科技公司在全球裁员24151人。
等到2月份,传出“在美裁员2.8万人”消息的迪士尼,甚至连热搜都上不去。
再比如,煎熬的车企。
不少汽车行业大幅度降价,却还是卖不出去。有的汽车公司,几乎是每隔两个礼拜,就要降一次价。有的汽车公司,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台,整个季度的成交量还赶不上过去单月的一半。
价格战一枪打响,你就知道,场内没有一个人是过得容易的。到最后,大家甚至还要坐下来聊一聊到底还要不要再打下去。
年初说好的“复苏”呢?去哪了?
接着,淄博烧烤火了。
再然后,我就见到了我印象中,最恐怖的“五一”假期。只要是用手机就能预订的酒店,几乎就没有不涨价的。只要是搜索引擎能搜得到的地方,几乎就没有人少的。只要是脚能走的地方,几乎就没有车能动的。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
旅游行业,势头强劲。
但到了6月的端午假期,好像又停下来了。反倒是电影院吸引到了2225万的总观影人次,播放了128.2万场次。而超过9亿的总票房,也进入了中国影史端午档总票房前二。
看不懂。真看不懂。整个世界,到处都是难以看清的变化。
2023,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于是,很多人开始焦虑。
看不清?看不清我要怎么定战略、定预算、定目标、做规划、做决策啊?
创业者焦虑,到底接下来的战略怎么定,未来往哪儿走?
职场人焦虑,应该扎根哪个行业和岗位,往什么方向去?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没什么特别的办法。也没有人能一眼看透答案。
你只能先找到一些线索,再顺着这些线索,才能摸索出答案。
什么意思?
这样,我给你讲个5亿年前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02
5亿年前的混乱世界
距今约5.42亿年-4.85亿年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进化论很难解释的现象。
那就是,世界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物种。
这些物种,种类繁多,差异极大,身体结构有着根本的不同。而大部分现代动物的门类祖先,都出现在这个时候。
因为发生在寒武纪,所以,这个现象被称作:
寒武纪大爆发。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写道:这件事,到现在也无法解释。也许,有些人会用它,来驳斥我的进化论。
果然,在之后的上百年里,寒武纪大爆发,真的成了进化论的最大软肋。无数人用这个现象,来批评进化论。
只有上帝才能造就寒武纪大爆发。进化论,根本做不到。
为什么?
因为进化论的整座理论大厦,最根基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长颈鹿的妈妈,哪里懂什么竞争优势,哪里懂什么优胜劣汰。它只知道,要拼命地生。脖子长的、下肢壮的、会算微积分的,都有。
这就是“物竞”。
可是,哪个后代能生存下来呢?
正好,低处的树叶都被吃完了,只剩下高处还有。
所以,脖子长的活下来了。下肢壮的、会算微积分的,都死了。
这就是“天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于是,才有了长颈鹿。
但是,“物”一直没有停止过“竞”,“天”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择”。如果“物竞天择”是个持续的过程,从不停止,那么整个进化的过程,应该总体是均匀的吧。
这么看来,进化论好像确实解释不了寒武纪大爆发。
那么,寒武纪大爆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很遗憾。这场大爆发,已经过去了5亿年了。没有人能一眼看透答案。
但是,随着对寒武纪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生物学家们,在这场大爆发里,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线索。
比如,板块运动线索。
基于板块运动线索的猜想认为,在寒武纪稍早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一块超级大陆:冈瓦纳大陆。
在形成这块大陆的过程中,强大的构造作用导致了大量山脉的形成。而这些突出地表的山脉,又受到了强大的风化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粉碎了这些山脉中的岩石。岩石又携带着矿物质,最终进入了海洋。
这样一来,海洋中就出现了剧烈的营养富集,从而导致了微生物的繁盛。这些微生物的繁盛,又提升了大气中氧气含量的上升。
矿物质提供无机物营养、微生物提供有机食物、有氧呼吸提供快速的能量。
这当然就带来了动物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快速演化。
再比如说,生态效应线索。
基于生态效应线索的猜想认为,到了寒武纪,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的建立是生物演化的主因。
在生存压力之下,动物不得不迅速适应各种环境。
于是,它们演化出了肌肉提供动力、演化出了内骨骼作为支撑、演化出了外骨骼作为防御或是进攻的武器、演化出了眼睛来观察、演化出了神经系统来进行快速反应......
这当然就带来了越来越复杂的生物结构,和越来越多的生物种类。
除了板块运动线索和生态效应线索之外,生物学家们还发现了雪球地球、真地磁极漂移、海水清洁度、海水化学组成等等一系列线索。
但是,究竟哪一条线索,才是寒武纪大爆发的真正原因?
没人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线索,互相缠绕,互相作用,共同造就出了那个5亿年前的世界。
这些线索,就是5亿年前的答案。
同样混乱的2023,也是如此。
03
看清2024的6大线索
那么,2023,到底有哪些线索?2024,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该往何处去?有没有一些确定性的东西,能作为我们的决策依据?
嗯。这些问题都很重要。作为一家咨询公司,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寻找。
我经常开玩笑说,做咨询,就是“夜观天象,日观人相”。这八个字,是从五源资本的刘芹那里借来的。
晚上,就静静地思考。
思考这个复杂的世界,又给我们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新题目。让我想想,有什么新思路。
白天,就到处见人,满世界寻找。
寻找到底有哪些高手,真的做出了这么难的题。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所以,我疯狂地出差,不停思考和寻找。每年出差至少100多天。
因为你知道,一名成熟的商业顾问,一家靠谱的咨询公司,是不能坐在家里,飘在空中,通过看新闻来铁口直断天下事的。
必须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像战地记者一样,到最前线的企业学习,和最善战的将军交流。
终于,我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隐隐约约地看到了6条关键线索。
曾有人打趣地说,2023的“复苏”,其实就是满世界的乙方出来找生意了。
为什么?
因为消费的交易量上来了,客单价却下降了。
用户虽然又敢开始消费了,但更多还是把钱花在了刚需、低频、价格更便宜的地方。买过了,爽过了,可以了,接着存钱吧。
很多销售出差转了一圈,卖不掉东西,也只能回去。
看起来,中国的消费,正在降级。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再来看消费的“另一端”,奢侈品。
根据2022年的财报显示,奢侈品品牌LV母公司LVMH集团2022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3%至79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003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至21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599亿),利润率高达26.64%。
同期的爱马仕,收入也实现了29%的增长至116.02亿欧元,市值更是在2023年的4月6日首次突破2000亿欧元的大关。
消费的两端,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那么,中国的消费,到底算是升级了,还是降级了?
都不算。这种有趣的现象,叫:消费的K型分化。
作为一名商业顾问,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润总,三大产业,到底哪一个更有前途?我应该去哪个产业发展?
但最近几年,我发现我越来越难回答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
因为太多太多的现象,让我越来越难分清什么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了。
比如,预制菜。今天,你在很多餐厅吃到的菜品,都是在中央厨房统一加工之后,再送到门店的。门店后厨在拿到预制的半成品之后,照着《员工指导手册》里的标准化步骤,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就可以端上餐桌了。
你说,这算是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还是以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
再比如,科学耕种。今天,新疆棉田的农药喷洒,是用“无人机+数字化”来完成的。平日的浇水,是用“滴灌+数字化”来完成的。
你说,这算是第二产业,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都不算。这种有趣的现象,叫:三产融合。
2023年,GPT-4、Microsoft 365 Copilot、Midjourney V5、Google PaLM API,一颗颗AI领域的重磅炸弹,扎堆引爆。
英伟达CEO黄仁勋说,AI的iphone时刻,正在到来。比尔·盖茨说,这是我人生中见过的,第二次革命性时刻。马化腾说,我们最开始以为AI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
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人工智能时代。
但是,这个时代,还有另外一面......
一位无锡的企业家涂总告诉我,他在部署了四个AI模型后,优化了50%的员工。
原画师会失业,编辑会失业,客服会失业......好像全世界都在告诉你,你会失业。
我们总是担心,科技的进步,会带来巨大的失业。
这样的戏码,一再上演。
你能想象吗?
有这么一天,上一辈不再喜欢极简、冷色调这些印象里更加“高级”的装修、色彩,下一辈不再喜欢跳格子、打电动、玩手游这种“幼稚”的娱乐项目。
中年人爱上了多巴胺色营销,年轻人爱上了进庙烧香、把玩佛珠。
这一天,竟然在2023年,同时到来。
太魔幻了。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0101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588亿元,增长3.7%。进口86429亿元,下降0.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8159亿元。
总的来说,上半年,我国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但大局之下,是悄然发生的变化。
你猜猜看,这些出口的货物,都去了什么地方?
不是美国。不是欧洲。
而是,东盟十国。
说到人口,中国现在可能是世界上最严峻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
我和你分享几个数字,你就明白了。
2022年,中国的出生人口,首次跌破了1000万大关。
2020年,中国的生育率是1.3,低于美国的1.64、欧盟的1.5、日本的1.33,再低,就只剩0.84的韩国了。
照这样下去,21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可能会下降到大约4.8亿。
而人口,又关联着经济、创新、教育......
人口问题,迫在眉睫。
消费线索、产业线索、科技线索、情绪线索、全球线索、人口线索。
梳理出这6条线索之后,我突然不焦虑了。
真的。
我想,2023和2024的答案,也许就在其中。
在10月28日的年度演讲上,我会用我找到的这6条线索,来回答你心中关于2023、2024的疑惑。
这些疑惑,可能是这些:
消费出现了K型分化,那我是会往上分化,还是往下分化?
三大产业出现了融合,那我所在的行业,会不会被融合?会不会就彻底消失了?
人工智能到底是人类的重大机会,还是灭顶之灾?它到底会取代哪些人?我会不会被取代?
色彩里有哪些学问?我能不能在年轻人的新爱好里赚到钱?
接下来的进出口状况怎么样?我能不能从中找到属于我的机会?
人口到底会带来什么问题?人少了,不是应该更容易就业才对吗?
......
这些疑惑,很难回答,但特别重要。
也正因如此,这场年度演讲必须输出足够的价值,演讲稿的质量和知识密度,就必须要高。
04
364天的高强度准备
那,如何来保证演讲稿的质量和知识密度呢?
我和你分享三个数字:
8个模块。364天准备。1个月的闭关。
看过往年年度演讲的同学应该知道,在最终呈现上,我会把内容分成8个模块。
但是,为什么是8个模块呢?能不能4小时的内容分成4块,每块1小时?
不行。必须是8块,每块半小时。因为一旦1个模块的主题确定下来,又给了足足1小时的时间,这个模块底下的内容,就特别容易发散。而如果选择了8个模块,就相当于是在倒逼着自己:不管你选了一个多么大的主题,都必须在30分钟的时间里讲完。
结构,带来必然提升的密度。
可是,当你知道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并且非常兴奋地分享给你的好朋友的时候,你会发现,随口一聊,15分钟就过去了。想在30分钟的时间里,装进海量的内容,其实挺难的。
那怎么办?
每一个案例,都必须在3分钟之内讲完,绝对不能花上15分钟去讲,必须让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他们想要的所有信息。然后,迅速切换到下个主题。
这就意味着,演讲稿不仅要按照4小时的逻辑做“加法”,还要按照3分钟的逻辑做“减法”。
但,具体怎么来做呢?
首先,得有一整年的素材积累。
2022年10月29日的晚上,年度演讲结束之后,我在工作群里收到了同事们发来的信息。
不是安慰。不是祝福。而是:2023进化的力量年度演讲,倒计时364天。
第二天,我就被塞进了出差的飞机,开始寻找新的达尔文雀。
我的手机里有一个文件,叫备忘录,放在印象笔记里。每一天,一旦我看到什么好内容,遇见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新想法,就往里放。一直往手机里记。
有些,是平常的小思考。也有一些,是我去参访、见人,获得的启发和大的收获。小思考、大收获,大半年下来,也得有个上百万字。
接着,我就静静地等待着“逻辑”突然从这上百万字里长出来的那一刻。
有可能是在吃饭的时候,有可能是在见人的时候,有可能是在看书的时候。
也有可能……是在睡觉的时候......
然后,我会用两个月的时间,把这条梦到……啊不是,想到的逻辑线,好好地整理一遍。
一直到10月1日起,我不出差、不见客户、不参加会议,准时闭关。
在闭关期间,我会用八天的时间,压缩素材稿。
收集了大半年的上百万字,得压缩到8个模块里,这样出来的演讲稿,才有营养。
压缩到多少字呢?
我个人的语速,大概是每半小时620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但是,之后一定会经历删改,所以这份素材稿的字数,只能多,不能少。我以半小时为单位,写到过6600个字,写到过7000多个字。
坦白说,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日行30公里,必须写完。
再用八天的时间,修改出一份逻辑缜密的打磨稿。
于是接下来,我得花大量的时间在取舍上,手心手背都是肉,太难了。不断往里塞,塞,塞,又不断精简,减,减,减。内容密度就这样再一次“被迫”提高了。
经过这样的设计、调整、修改,你会发现,之前的那份素材稿,真的就只是一个草稿。一个模块,6600个字起步,至少要改一天。而我有8个6600字要改。一圈下来,8天就没了。
更崩溃的是,当我改到第8个模块的时候,对第1个模块又有了新的想法。因为它是完整的谋篇布局,系统性的工程。
最后,还得往演讲稿里加入赞助商、互动环节、有情绪的段子。
因为我们有赞助商,所以还有一步动作就是提及赞助商们。因为我内容准备的复杂度,而且我已经有了一个流畅的逻辑,所以我们对赞助商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坚持,就是我怎么提及你,是我的事情,你不能参与。你只能相信我。
这要求听起来很无理,非常感谢各位合作伙伴的足够理解,和十分信任。
要交付给你,我们发自内心认同的内容价值,而不是广告植入,又要让赞助商也感到满意。让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真的很不容易。
第一轮,写文章;第二轮,改文章;第三轮,放赞助商。一层一层往上叠,10月20日,我才能把这些搞定。
从10月21日开始,我每天对着电脑屏幕讲稿、背稿,全程演习。只有1:1地走下来,才能用嘴巴发现眼睛没能发现的问题,才能培养出肌肉记忆一般的“嘴感”。
哪怕,演习一遍,一天就过去了。
一直演习到,年度演讲前一天,1:1的彩排。
一直演习到,年度演讲当天,你在现场见到的样子。
最后的话
2023,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时间的左端,是刚刚走出的旧世界。时间的右端,是扑朔迷离的新世界。
因为扑朔迷离,看不懂,猜不透,所以观望,甚至胡思乱想,失去信心。
但我们坚信,所有的机会,都藏在这些变化里。
越是在巨变之下,越是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10月28日,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更早看到未来!
我们,现场见!
推荐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预约观看刘润2023年度演讲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