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与家有龙凤胎的一位妈妈聊了聊升学,有个信息很有趣:
女儿读了精英文理学院,儿子读了top30公立研究型大学,费用差距很大——精英大学学费动辄六七万美金起步,而这所公立大学学费刚过3万美金!这几年来,跟以往追捧精英大学不同,来在互联网工业化影响下,偏实用的公立大学迅速崛起,疫情后更为明显。今年最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之一的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由此也发生了翻天的变化——公立大学排名大幅上升,TOP50大学里,公立23所,私立29所,即将平分秋色。TOP30大学里公立占8席,私立占23席,但每年公立数量越来越多,如纽约大学掉出前三十,被公立取代。精英大学和公立大学都是美国教育体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共性,也个性。这些差异落实到招生上,会有什么不同呢?又有什么趋势呢?对我们申请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找来了精英大学代表耶鲁、宾大和MIT,公立大学代表加州系和佛罗里达大学新生数据报告,信息量太大了!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公立学校费用虽然比私立便宜,但国际生比本地生缴纳更高的学费,如密歇根安娜堡大学一年国际生开支也要在60万左右。
但其实录取率并非一个值得参考的指标。很多不知道的是,入学率也是衡量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录取率越低,证明学校越热门,相应的打分就越高。大学招生官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吸引更多学生来申请。而前几年标化考试可选政策,没有了量化指标参考,也让许多学生自信自己也能行,纷纷冲上去当炮灰和分母,导致申请率越发走低。以哈佛大学为例,在2027届,哈佛收到了56937份申请,录取了1966名新生,录取率仅为3.45%。 另一所名校耶鲁今年本科申请数量达到52303份, 跟2024年比,短短几年间增长了近两万份!来自美国55个州和68个国家的共计1647名新生被录取,国际学生占了 16%。据已有数据,国内被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共有15人,其中早申5人,常规录取10人。学生分别来自北师大实验、人大附中、杭州云谷、上海世外、深中、UWC、北京鼎石、南外、北京101等。97%的学生在高中排名前10%。另外3%应该是留给了运动员。在学校80多个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有天体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计算科学、经济学和环境研究等等。因为采用标化可选政策,今年是耶鲁首次没有公布学生SAT和ACT分数占比。其一,59%新生是少数群体, 1%学生自我定义为无性别人群。21%学生家里第一代大学生,11%是校友子女。很多人纳闷为什么跟我们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录取却完全不同呢?大学招生非常多元,成绩只能保证门槛。很多机构在推崇大学随便申,进了大学再转学,无限延长升学线。但是有靠谱顾问告诉我,转入藤校成功概率可能低于2%,尤其是转入名校,就更低了。耶鲁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17位转学生名额分到中国背景的学生身上可能是极低的个位数,机会极度渺茫,若没有足够的实力,真不建议再花笔转学费……宾大今年收到了59463份申请,达到了历史新高。其中有49%来自早申请,招收了2420名新生。这些新生来自97个国家,中国是第三大海外生源国,仅次于加拿大和英国,印度排在第四位。插一句,今年中国也成为了哈佛的第三大海外生源国,录取了16名中国学生。美高占比最多,其中国内高中有17人,分别来自北师大实验、北京四中、上中国际、上海平和、深圳中学、北京十一、南外、小径湾贝赛思等等。录取学生ACT的中位数分数为34-35分,SAT为1510-1560分。在被录取的学生中, 多元化程度更深,跟去年比,今年这些指标都有所增长:
19%是第一代大学生,20%可以申请联邦Pell-eligible奖学金(无需偿还贷款,针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25%的学生来自因为族裔等历史原因等高等教育受阻的家庭。量化的数据只能呈现出名校生相对被标准化的一面,如同一座冰山附在水面的部分。宾大在新生报告里总结了学生软形式实力里被提及最多的四项,如持续学习能力、影响力等,我把原文列在这里,值得反复咀嚼:-commitment to learning (78%)-culture engagement (67%)-personal development(93%)类似耶鲁、宾大和布朗等强调博雅教育的藤校,在申请中除了硬性指标外,也有各种因素考虑。目前国内学生申请面临的挑战,可能就是申请背景相对同质化,也被种族配额影响了。当然,美国大学的录取从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不同类别的大学对于申请者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以前沿理工类研究著称的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在申请时候则受背景等因素影响较少。比如加州理工并不考虑种族配额,只择优录取,亚裔学生比例高达44%。 在以麻省理工位列,今年新生申请人数为26914人,最终录取的新生人数为1291人,录取率4.8%。比起去年等候名单的无一人转正,今年有32人幸运地得到了MIT的offer。根据MIT的官方数据,中国仍是其第一大海外生源国,目前在校就读的本科生有69人,研究生776人,总体占据留学生的约四分之一。MIT对亚裔也非常友好,亚裔录取的新生人数高达40%。毫无疑问,高分成绩仍然是录取的一项硬性指标。新生调查数据显示,SAT中位数达到1520分以上,ACT为34分以上。MIT的新生调查里也显示出其学霸招生风格,大半页都在分享成绩中位数。而能被录取的学生大多有些过人的天才式表现,比如竞赛大奖,或对Stem的忘我钻研,或者有着创新精神的小创业者。我认识的MIT学生,几乎都能用天才来形容,不是自学好几名语言,就是全球竞赛大奖,抑或是自己在家写出app等……最后,MIT的新生报告仍不失趣味地统计了本届同名数最多的名字,Daniel这个名字已从2025届至今蝉联了三届桂冠。
我想,是不是改个名不是就能当学霸,增加录取概率……整体来说,公立大学录取率比精英大学高得多。如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录取率为18%;佛罗里达大学录取率在19%,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录取率为16.8%。同时,密歇根安娜堡2027届新生GPA3.76,SAT平均分1346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学生整体SAT分数在1350-1510之间。数据显示,洛杉矶、圣地亚哥和伯克利申请总人数超过了11万,其中国际学生申请人数都达到了2万以上。根据美国移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7000多所获得SEVP认证的学校中,只有六所招收了超过15000名国际学生,几乎都分布在公立大校里,而加州又最为热门。因其录取学生人数多,常被部分牛娃学生用来保底,尤其是伯克利,常被看做亚裔理工生的聚集地。整体来看,加州大学近三年的招生人数总体波动不大,今年达到了129685人,比起去年还略有上升。加州大学今年国际新生有17704人,比起2021年仍下降了11.4%。而备受国际生青睐的洛杉矶、圣地亚哥和伯克利,国际新生比例比起2021年各下降了惊人的32.8%、40.3%和34.7%。 既然总体招生人数趋向平稳,国际生减少的名额又去了哪里呢?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根据与州长加文·纽瑟姆(Gavin Newsom)达成的协议,加州大学将提高本州学生的招生人数。洛杉矶、伯克利和圣地亚哥分校也计划在今年秋天换掉约900名州外学生和国际学生,并将这些席位提供给加州学生。如伯克利今年收到了125910份申请,录取率为11.6%,比起2020年的18%仍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伯克利加州新生人数也有所上涨,共录取了10994名,录取率小幅上升至15.1%。整体来说,虽然加州系大学在减少国际学生的录取,但目前对中国学生仍是友好的,只不过可不能像以往一样用来「保底」了。加州大学为本地社区大学转学生预留了许多其预留了大量的转学名额。不少社区大学会与加州大学开设 2+2 合作项目,身边认识一些是以这样的方式成功转学进入密歇根安娜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等公立名校。中国逐步成为不少精英大学本科学生的第三大生源国,如哈佛,宾大。中国还是MIT研究生的第一大生源国。
同一类大学招生着共性,藤校招生成绩是门槛,如耶鲁97%新生成绩排在年级10%,软实力其次,同时还受是否第一代大学生、校友家庭等背景影响。
MIT和加州理工更看重学术水平,亚裔学生比例高。报告里还体现了其有趣的一面:MIT学生最常见的名字是 Danniel,连续三年上榜。
公立大学在崛起,相对性价比高、专业导向更契合大多数中产出国留学的需求。虽然加州大学缩减了40%国际学生的名额,但对中国学生仍很「大方」,今年UCLA、UCB、UCSD总共录取中国学生近800人。
附上USNEWS2023 年大学排名TOP50图:
本文授权转载自「谷雨星球」,中产妈妈不焦虑俱乐部,以真实故事对抗焦虑,用专业判断规划升学,以战略思维探索志趣。#2024 精品冬令营集合发车啦!(含部分2024海外夏校)
👆点击预约,开播提醒👆
扫码加入讲座群
近期其他主题直播,欢迎点击红色按钮预约👇
11月12日,我们在深圳将举办一场融合科技、人文、艺术与体育的国际教育主题线下活动。活动现场将齐聚包括罗德岛设计学院、斯坦福e-China项目等顶尖院校、国际学校,头部留学和背景提升机构、语培、夏校类教育资源,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扫码了解详情👇
留学全知道家长群,准留学家庭聚集地,定期分享留学讲座、专题直播、资讯干货、课程资源、线下沙龙,扫码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