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巴基斯坦开火!还嫌世界不够乱?
就在国际社会担忧巴勒斯坦问题会不会引爆整个中东时,另一个联合国老大难问题--克什米尔,又冒头了。
昨晚,印度与巴基斯坦军队发生了激烈交火,双方各执一词。
据巴基斯坦广播电台10月26日报道,印度军队向巴基斯坦发射了一架军用间谍无人机,被巴基斯坦及时击落。
随后印度军队为了掩饰无人机渗透失败,向位于锡亚尔科特的扎法瓦尔地区(Zafarwal)的巴基斯坦哨所开火。
印度边境部队发言人则称:巴基斯坦军队于26日夜间8点左右用机枪向印军维克拉姆哨所开火,然后扫射齐纳吉哨所。
印度的说法有些无厘头,好像巴军是无缘无故向印军哨所进行射击。
法新社的说法:昨晚有五名克什米尔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印控区与印度士兵的枪战中被打死。
之后,印军与巴基斯坦军队交火。
另据一些网媒消息称,在交火中,印度军队伤亡120人左右,巴基斯坦军队除了使用机枪,还使用了迫击炮。
实际上,昨晚交火的地点锡亚尔科特,是巴基斯坦手工足球的主要产地。它通常不属于克什米尔问题范围,离克什米尔还有160公里左右。
锡亚尔科特(最下面的“着火点”)位于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以北,查谟地区以南。
印度军用无人机飞到这里来,巴基斯坦军队不开火击落难道还要让它飞回去?
再根据以往经验,这次就是印度先挑的事。然后,跟以前一样“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啥便宜也没占到,还吃了亏。
不过,对莫迪政府来说,每次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小冲突,总能激起印度民族主义的“热情”,有利于人民党提升支持率。
地区炸弹-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人埋下的炸弹,1947年印巴分治后,行省和各土邦各找各妈,分属印巴两国,唯独克什米尔地区不被允许选择加入哪一方。
因为英国还想控制这个战略要地,同时威胁苏联和中国。
印巴两国则互不相让,认为自己应当拥有克什米尔。1949年,1965年,1971年连打了三场克什米尔战争。
1961年12月18日,印度出兵被葡萄牙占领的殖民地果阿,两天就打败了葡萄牙军队,收复果阿。
这时,中苏关系又处于破裂边缘。
印度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开始膨胀了,议员们要求用武力解决中印边境争端,印媒也在炒作此事。
1962年10月5日,尼赫鲁下令印度东方军区成立了专门对付中国的“新军团”。
10月20日清晨,印军率先向中国边境发起进攻。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印军的溃败速度,超出了美苏的预料。
10月26日,尼赫鲁向美国秘密请求军事援助,肯尼迪犹豫不决。
11月21日,中国宣布单方面停火。
这场惨败,令印度抑郁了。
1962年战争影响到了巴基斯坦,它对克什米尔的立场变得更加强硬。
印度向苏联倒去,美国为了拉拢印度,便建议巴基斯坦与印度和解,被阿尤布.汗总统拒绝。
印度认为自己得到了美苏的共同支持,也趋向强硬。
1963年12月26日,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就是今年G20旅游会议举办地,中国拒绝参加)的哈兹拉特贝尔清真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一个装着先知穆罕默德一束头发的小木盒失踪了。
克什米尔全体穆斯林认为是印度人偷的,爆发了大规模抗议。
由于印度军警无法控制暴乱,1964年1月4日,小木盒居然又回到了清真寺。
没有人知道它如何失踪,也没有人知道它如何回来。
穆斯林继续要求彻查失窃案,向新德里讨要说法,
2月28日,尼赫鲁宣布对克什米尔地区实施宵禁。
但危机越发严重,尼赫鲁不得不把关在牢中的穆斯林领袖谢赫.阿卜杜拉放出来,想请他平息事态。
4月8日,谢赫到了克什米尔,他以他的威望,平息了骚乱。
1965年3月,谢赫去沙特访问,3月底他突然前往阿尔及利亚。
3月30日,谢赫见到了正在阿尔及利亚访问的周恩来总理。
印度得到此事非常紧张,他们怀疑谢赫去沙特的真实目的就是到阿尔及利亚见周总理。
周总理跟他谈了克什米尔问题,并邀请他访问北京(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前印度大使馆参赞程瑞声回忆)
5月8日,谢赫回到孟买,被印度军警直接抓走,克什米尔地区再次暴动,要求印度当局交出谢赫。
此时,巴基斯坦与印度军队在卡奇沼泽地开战,卡奇于处巴基斯坦信德省与印度古吉拉特邦之间,虽不属于克什米尔,但也是争议地区。
5月9日,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对卡奇之战表示中立。
双方继续开战,印度向英国求援。
7月1日,英国以召开英联邦会议为名,邀请印度总理夏斯特和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请到伦敦。
英国首相威尔逊出面调停,印巴达成了《卡奇协议》,宣布停火。
但因为谢赫被捕, 克什米尔地区暴乱一波接着一波,巴基斯坦压力也很大,它必须支持当地民众对抗印度。
本来印度可以释放谢赫,但尼赫鲁为了个人面子,拒绝在《卡奇协议》之后,再做“让步”。
1965年7月24日,巴基斯坦外长布托在内阁会议上力主介入克什米尔,否则历史不会原谅他们,因为印军已经开始屠杀当地人。
巴基斯坦军方也支持出兵,他们认为巴基斯坦军队在武器装备上(美式)上优于印度。
7月25日,巴军向前线集结,军事行动代号“直布罗陀”。
7月28日,巴基斯坦各军到达作战阵地。
8月9日,巴军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进攻。
“直布罗陀”计划最关键点是印军一触即溃。印军初期表现确实不行,但巴基斯坦没料到印度援军会源源不断到来,而当地穆斯林又缺乏有效的力量破坏印军交通线。
9月6日,印军越过旁遮普省的印巴边境线,兵临拉合尔城下。
巴基斯坦速战速决计划被打乱,被印军两面夹攻,败局已定。从国力和军力上来说,巴基斯坦也无法与印度进行消耗战。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接受阿尤布.汗总统的请求,出兵援助巴基斯坦。
9月9日,美国驻巴大使麦克科诺希通知巴基斯坦政府,美国将停止对巴一切军事援助,希望双方能按联合国的意见实现停火。
布托外长怒骂美国在巴基斯坦背后插了一刀。
印度决定趁机长期占领巴控区,再停火。
但联合国安理会的意见跟中国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是联合国成员。
打不打?要打多大?中国说了算。
9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文,以最后通牒方式警告印度:只要印度政府有一天还在对巴基斯坦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就一天不会停止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正义斗争。
中国要求印度在三天之内,拆除中锡(锡金)边界上所有侵略工事。
9月18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戈德伯格再次呼吁在安理会决议框架内解决危机。
9月19日深夜,阿尤布.汗总统和外长布托秘密飞往北京,希望中国能帮助巴基斯坦以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
9月20日,印度拆除了边境工事,它相信中国是要来真的。
9月23日,印巴两国宣布:正式停火。
1966年1月,苏联出面邀请双方到塔什干谈判,印巴最终签署了《塔什干协议》,愿意恢复两国关系,但没有克什米尔问题不在协议范围。
第二次印巴战争,导致美巴军事同盟瓦解,而中巴两国建立了固若金汤的友好关系。
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由于印度支持东巴基斯坦(今天的孟加拉国)要求独立问题,又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无力同时在克什米尔和东巴地区两线作战,最终战败,孟加拉国独立。
虽然后来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战争,但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是一颗定时炸弹。
2014年5月26日,莫迪上台,印度人民党政府扬言要将印巴历史包袱“归零”。
印度就年年在克什米尔地区挑衅巴基斯坦,小型冲突一直没有停过。
但由于印度空军无法取得优势,巴基斯坦空军反而对印度具有相当强的打击力。
2019年,印度有两架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两名飞行员被捕,还有一架直升机坠毁,7人丧生。
印度一会怀疑巴基斯坦出动了F16,一会怀疑是被枭龙战机击败。
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对外宣布空战详情,但印度空军在此后三年就老实多了,像这次就是派了间谍无人机过来骚扰。
印度屡屡在克什米尔地区制造冲突,还隐藏着一个目的--破坏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这也是美国想要看到的。
现在,世界局势很不稳定,着火点有好几处。
树欲静而风不止!
阿三要“抢戏”,想利用印巴冲突吸引国际目光,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印度不是安理会成员,对巴以冲突插不上嘴,甚至连投票的机会都没有。好气哦,这还怎么体现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
从政治上来说,莫迪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必须掌握火候,搞过头了,反而对国大党有利,拉胡尔.甘地这帮人马上会举起和平大旗吸引选票(印度民众只是想占便宜,真打大战,接受不了)
再加上随着冬天临近,阿三军队都要休息,不大可能全面开战。
不过,也要防止阿三利用巴基斯坦人的思维惯性,在克什米尔地区来个出其不意。
世界这么乱,谁能保证阿三不会浑水摸鱼,趁乱取利。
但印度其实是个小角色,真正的强敌并不是它。
虽然中国人生活在安宁的环境中,但也要居安思危。要有足够的战备警觉,要有足够的打击力量,才能让某些国家坐下来冷静冷静。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撒江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