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李克强: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读书总会得到新知
Oct.
29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来源 | 學人Scholar(isixiang)
在政治生活外,李克强是一位聪颖勤勉的读书人。他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闲暇时间来阅读既是享受也是财富,可终身受益。” 他曾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他还利用“职务便利”,连续十年将“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从阅读视角出发,记录整理了一位读书人的成长。 01
青少年时代 1955年,李克强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干部家庭,居住在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大院(如今地名为合肥市红星路80号)。父亲李奉三是一位地方干部,曾在凤阳县和安徽省文联工作,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李奉三一生爱读书,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李克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他影响很大。 文史馆大院里有座小型图书室,藏书近万册。唯一的管理员李诚被称为“桐城派最后的人物”,学问渊博。 他是安徽石台县人,民国十五年考入南京国专,曾执教于巢县黄麓师范、昭明国专、江南文化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在安徽省文史馆任图书管理员。在学童时,李克强受到李诚的关注,开始了多年的“私塾”学习,李克强在《追忆李诚先生》一文中写道:(1997年5月17日发表于《安徽日报》) 当我是学童的时候,大约出于好奇,放学归来,曾有几次悄悄地溜进室内,李先生发现后,总是用严肃的表情和礼貌的手势将我赶出图书室。后来,又有几次,李先生发现我只是在书橱边翻翻看看,并无越轨的举动,便允许我留在室内,但不得打破安静的气氛。 这里本无一册儿童读物,许多又是线装书或旧版书,我当然是不知所云,对一些新版书也只能是似懂非懂。我不敢问,因为李先生没有空闲,似乎也未感到我的存在。但是,他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氛围,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 石台县占大中学校园内的李诚(1906—1977)塑像 好景不长,这样沉静的阅读时光很快被打断,一个动乱年代开始。 还在学校的李克强与李诚一样“赋闲”了。李诚在家中设课堂,传授儿子李皋兰,李克强便常跑到李诚家中旁听,遇到不懂的,也主动发问。久而久之,李诚觉得李克强反应很快,领悟力也强,对他很是满意。 这段读书岁月,李诚除了带着李克强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还开出了包括《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在内的书单。李诚反对李克强读《古文观止》之类的“村书”,也不主张他读后来人作的《中国通史》之类的书,说夹叙夹议太多。
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这种每天近一小时的讲解、谈论夹杂着议论,持续了近五年之久,几乎穿越过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似乎仍未讲完。 据李皋兰回忆,李克强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尤其喜欢《蜀相》等历史类诗歌、《登高》等沉郁之作;最喜欢的词人是苏轼、辛弃疾。“他跟我父亲学的都是大气磅礴的东西,如‘大江东去’,不是柳永那种小桥流水。” 李诚先生的为学之道,对李克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先生喜欢‘为学要像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的治学之道。更喜欢要能‘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因为文庙里是供着冷猪肉的,读书人应当将板凳坐热,不能总是躁动不安……李先生认为,读书人眼界一定要开阔,要能看大场面,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也就是说要读各种类型、各种观点的书,除有专门注重的外,对其他学识起码做到识门。” 正是有了这“特别”的5年时光,李克强在“文革”期间不但没有荒废学业,相反还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从小树立起严谨的治学态度。 李克强13岁(前排右一)与李诚之子李皋兰(后排左一),一起为一名下放的知青送行,摄于1968年11月24日- 1974年高中毕业后,李克强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陵村下乡插队,直到1978年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在农村,他四五点早起起床读书,直到天亮再出工。逢年过节回家,一回来就往李诚家跑,一为看望,二为询问书本内容。 在大庙公社东陵大队度过两年普通知青生活后,因表现突出,他成为大庙公社大庙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回忆起李克强,东陵村和大庙村几乎每个上了些年纪的人,都能讲一个李克强当年好读书的故事。对于他的评价,村民也给出了非常一致的答案——一个非常爱看书的知青。 02
北大求学 李克强是恢复高考后,1977年第一批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后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 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光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耽误了学习的宝贵时光,所以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倍加珍惜时间。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责任。 李克强的勤奋程度让同学们直呼“太怪了”。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异常用功。他没有课的时候就待在图书馆里,入学时的英语不好,为了练习英语,自己制作了英语单词本。走在路上、食堂吃饭排队、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不放过生活中的任何碎片化时间,利用每分每秒记忆单词学习英语。 到大三,李克强已经开始翻译英文原版法律文献,他翻译的《英国宪法史纲》被系里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并被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录用,写的《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被学校评为优秀论文。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关于法冶系统控制过程的探讨》和学术译文《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等。 上世纪30年代曾留学英国的龚祥瑞先生为李克强讲授英美法律课程,对其产生了很大影响。龚祥瑞早年专治政治学,曾赴英国深造,对西方政制、法治有亲身体味,兼具政治学与法学的素养。 从龚祥瑞那里,李克强知道了何谓真正的民主宪政精神。龚祥瑞主张,宪法具有最高性,即使最高权力机关也必须遵守。在龚祥瑞的引领下,李克强渐渐着重转向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的学习。 1981年师生合影,龚祥瑞在前排左二,李克强在后排右一 当时龚祥瑞敏锐地注意到了国外刚刚兴起的计算机与法律融合的问题,写完后觉得没说透,就找来英语很好的李克强,让他查些国外文献资料作补充修改。李克强修改后龚先生很认可,后来两人联名以《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为题发布《法学杂志》。 龚先生从英国访问回来,带了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两本新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训诫》。龚先生物色、组织了李克强与杨百揆、刘庸安等人翻译这两本书,并给予精心指导。 在北大期间,李克强经常思考立法和国家政制的互动,关注经济问题,他给自己立下三句话:“从无字句处读书,同有肝胆人共事,向潜在目标挺进。”李克强还谈到,“一个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献身于社会和民族的精神,更要思想容量大。” 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1991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1991年8月,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3位在职博士生以前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书,并为书的其他章节作了补充,加上股份制的内容,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荣获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1996年度)。 李克强(后排右一)与导师厉以宁(前排中)合影 03
从政生涯 1983年开始,李克强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开始从政生涯。虽然政务繁忙,但阅读学习的习惯一直没有断。 1983年,李克强在《语文教学通讯》围绕读书主题发了一篇短文,虽然有反精神污染的特殊时代背景,但李克强在文中强调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不仅可以开拓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树立崇高的理想。书籍,是攀登精神文明高峰的阶梯。 精神文明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建设,一是文化建设,优秀的书籍可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以学为主的中学生来说,要吸取社会的丰富养料,主要是通过读书。中学时代是打基础的时代,既要打好思想的基础,又要打好文化的基础。 多读书、读好书,就会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知识贫乏,思想空虚,精神污染也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又是抵制精神污染的有效措施。中学生要向书籍进军,作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有责任为他们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语文教学通讯社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华夏读书活动”和第二届评书活动,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作为青年学生核心的团组织理应动员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团的干部更应该先行一步,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组织讨论,进行指导。从读到评,将会有一批受青年学生喜爱的书籍被宣传和表彰。可以鼓励更多的作家为青年学生多写书、写好书,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李克强 语文教学通讯 1983年12月 出版人一清曾撰文回忆与“读书人李克强”一起“淘书”的经历。上世纪90年代,李克强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曾找一清“淘书”,感兴趣的大多是文化类、札记类,尤其是中外哲学、法律和思辨类著作。 李克强在河南、辽宁任职期间,几乎每次回京都不忘抽空逛书店,他阅读范围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文化都有涉及,并颇有兴趣研读外国书籍。
1997年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学 进入国务院工作后,李克强在多次场合论及读书、提倡读书。
2012年,李克强参加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谈到科技创新时,特别提到了苹果公司已故创办人的《乔布斯传》。“我翻了翻,觉得其中很有意思,他对科技固然很钻研,最喜欢的还是艺术。” 2013年5月,李克强在瑞士参观爱因斯坦博物馆时,一位瑞士大学生询问他,作为一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他带给李克强的礼物是书籍。主要是名人传记,包括撒切尔的《通往权力之路》、马丁·吉尔伯特的《丘吉尔传》、Adam Kirsch的《本杰明·迪斯雷利》,还有英国专栏作家罗伯特·哈德曼的《伊丽莎白传》。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浙大与大学生交流时,主动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3000多人抢几百个座位。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2014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浙江杭州京杭大运河考察时,受杭州晓风书屋运河店老板邀请,走进书店翻阅书籍,买了两本书,并且跟老板说,传统的纸质书永远都是有市场的。在书店,李克强翻看了杨绛先生的《洗澡》,时值杨绛新书《洗澡之后》上市。据书店老板称,在书店时李克强没有买,是走了之后他的随行人员到书店将这两本书买走的。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在答为什么提倡“全民阅读”时说: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谢谢! 李克强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他密切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经济科技动态。几年前,他就曾批示国务院研究部门,要求他们深入研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包容性增长”等问题。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甫一问世,就立刻引起李克强的注意,他马上要求发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密切关注”。 李克强于2012年、2014年两度致信三联书店。2012年2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曾给三联书店的贺信中写道:“我是三联书店多年的读者,也曾经常在三联韬奋书店的书丛中流连并购书,自然有一份情感”,“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读书总会得到新知,即便是温故亦可知新。” 2014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正值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李克强给该书店全体员工回信—— “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 “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2015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李克强在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 他说,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有学生请总理推荐书籍。他说,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承载工具。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但要获得最基本的常识,还要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这样才能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2015年9月25日,李克强考察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时,现场掏钱买了英文书阿瑟·黑利原版《大饭店》《晚间新闻》。 2016年4月25日,李克强来到位于宽窄巷子的见山书局。他对书店的本土文化图书表现出了非常浓烈的兴趣和喜爱,在翻看图书的同时,还和大家交流起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典故,此外,还对国学线装书爱不释手,翻阅抚摸了小墨香书国学系列和《吕氏春秋》等线装书,并购买了本土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所著的《老成都芙蓉秋梦》和自主创意设计的极具老成都特色的明信片《宽窄巷子古巷风韵》、《宽窄巷子建筑风情》。 斯人已逝,人世间又少了一名读书人。
- 附录 -
代表著作、论文与随笔 1. 《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外国投资法1971年修正案》,蒂莫西·P·纽曼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2年1月( 摘译自美国《国际法律和政治》 第270-296页)
2. 《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 龚祥瑞、李克强,《法学杂志》 1983年6月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宪法法院裁决权》,厄恩斯特·本达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3年7月 ,摘译自《哥伦比亚跨国法杂志》1981年第1期
4. 《法律的正当程序》,(英)丹宁(L.Denning)著;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 译,群众出版社1984年4月,(法律出版社 1999、2015年再版)
5. 《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新模式——读<经济学与公共目标>》 ,李克强, 《读书》1990年1月
6.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克强硕士毕业论文(1990年),后收入《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7. 《关于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李克强 ,《社会科学家》 1990年5月
8. 《一个传统而新奇的经济部门——读富克斯的<服务经济学> 》,李克强 ,《管理世界》1990年8月
9.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李克强,《中国社会科学》, 1991-05-10
10.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 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8月
11. 《追忆李诚先生》 ,李克强,《安徽日报》 1997年5月15日
12. 《师风散记》,李克强,《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3-596页
— THE END —
☀本文选自學人Scholar(isixiang)。
在政治生活外,李克强是一位聪颖勤勉的读书人。他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闲暇时间来阅读既是享受也是财富,可终身受益。” 他曾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他还利用“职务便利”,连续十年将“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从阅读视角出发,记录整理了一位读书人的成长。 01
青少年时代 1955年,李克强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干部家庭,居住在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大院(如今地名为合肥市红星路80号)。父亲李奉三是一位地方干部,曾在凤阳县和安徽省文联工作,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李奉三一生爱读书,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李克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他影响很大。 文史馆大院里有座小型图书室,藏书近万册。唯一的管理员李诚被称为“桐城派最后的人物”,学问渊博。 他是安徽石台县人,民国十五年考入南京国专,曾执教于巢县黄麓师范、昭明国专、江南文化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在安徽省文史馆任图书管理员。在学童时,李克强受到李诚的关注,开始了多年的“私塾”学习,李克强在《追忆李诚先生》一文中写道:(1997年5月17日发表于《安徽日报》) 当我是学童的时候,大约出于好奇,放学归来,曾有几次悄悄地溜进室内,李先生发现后,总是用严肃的表情和礼貌的手势将我赶出图书室。后来,又有几次,李先生发现我只是在书橱边翻翻看看,并无越轨的举动,便允许我留在室内,但不得打破安静的气氛。 这里本无一册儿童读物,许多又是线装书或旧版书,我当然是不知所云,对一些新版书也只能是似懂非懂。我不敢问,因为李先生没有空闲,似乎也未感到我的存在。但是,他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氛围,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 石台县占大中学校园内的李诚(1906—1977)塑像 好景不长,这样沉静的阅读时光很快被打断,一个动乱年代开始。 还在学校的李克强与李诚一样“赋闲”了。李诚在家中设课堂,传授儿子李皋兰,李克强便常跑到李诚家中旁听,遇到不懂的,也主动发问。久而久之,李诚觉得李克强反应很快,领悟力也强,对他很是满意。 这段读书岁月,李诚除了带着李克强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还开出了包括《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在内的书单。李诚反对李克强读《古文观止》之类的“村书”,也不主张他读后来人作的《中国通史》之类的书,说夹叙夹议太多。
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这种每天近一小时的讲解、谈论夹杂着议论,持续了近五年之久,几乎穿越过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似乎仍未讲完。 据李皋兰回忆,李克强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尤其喜欢《蜀相》等历史类诗歌、《登高》等沉郁之作;最喜欢的词人是苏轼、辛弃疾。“他跟我父亲学的都是大气磅礴的东西,如‘大江东去’,不是柳永那种小桥流水。” 李诚先生的为学之道,对李克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先生喜欢‘为学要像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的治学之道。更喜欢要能‘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因为文庙里是供着冷猪肉的,读书人应当将板凳坐热,不能总是躁动不安……李先生认为,读书人眼界一定要开阔,要能看大场面,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也就是说要读各种类型、各种观点的书,除有专门注重的外,对其他学识起码做到识门。” 正是有了这“特别”的5年时光,李克强在“文革”期间不但没有荒废学业,相反还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从小树立起严谨的治学态度。 李克强13岁(前排右一)与李诚之子李皋兰(后排左一),一起为一名下放的知青送行,摄于1968年11月24日- 1974年高中毕业后,李克强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陵村下乡插队,直到1978年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在农村,他四五点早起起床读书,直到天亮再出工。逢年过节回家,一回来就往李诚家跑,一为看望,二为询问书本内容。 在大庙公社东陵大队度过两年普通知青生活后,因表现突出,他成为大庙公社大庙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回忆起李克强,东陵村和大庙村几乎每个上了些年纪的人,都能讲一个李克强当年好读书的故事。对于他的评价,村民也给出了非常一致的答案——一个非常爱看书的知青。 02
北大求学 李克强是恢复高考后,1977年第一批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后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 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光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耽误了学习的宝贵时光,所以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倍加珍惜时间。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责任。 李克强的勤奋程度让同学们直呼“太怪了”。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异常用功。他没有课的时候就待在图书馆里,入学时的英语不好,为了练习英语,自己制作了英语单词本。走在路上、食堂吃饭排队、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不放过生活中的任何碎片化时间,利用每分每秒记忆单词学习英语。 到大三,李克强已经开始翻译英文原版法律文献,他翻译的《英国宪法史纲》被系里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并被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录用,写的《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被学校评为优秀论文。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关于法冶系统控制过程的探讨》和学术译文《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等。 上世纪30年代曾留学英国的龚祥瑞先生为李克强讲授英美法律课程,对其产生了很大影响。龚祥瑞早年专治政治学,曾赴英国深造,对西方政制、法治有亲身体味,兼具政治学与法学的素养。 从龚祥瑞那里,李克强知道了何谓真正的民主宪政精神。龚祥瑞主张,宪法具有最高性,即使最高权力机关也必须遵守。在龚祥瑞的引领下,李克强渐渐着重转向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的学习。 1981年师生合影,龚祥瑞在前排左二,李克强在后排右一 当时龚祥瑞敏锐地注意到了国外刚刚兴起的计算机与法律融合的问题,写完后觉得没说透,就找来英语很好的李克强,让他查些国外文献资料作补充修改。李克强修改后龚先生很认可,后来两人联名以《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为题发布《法学杂志》。 龚先生从英国访问回来,带了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两本新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训诫》。龚先生物色、组织了李克强与杨百揆、刘庸安等人翻译这两本书,并给予精心指导。 在北大期间,李克强经常思考立法和国家政制的互动,关注经济问题,他给自己立下三句话:“从无字句处读书,同有肝胆人共事,向潜在目标挺进。”李克强还谈到,“一个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献身于社会和民族的精神,更要思想容量大。” 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1991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1991年8月,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3位在职博士生以前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书,并为书的其他章节作了补充,加上股份制的内容,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荣获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1996年度)。 李克强(后排右一)与导师厉以宁(前排中)合影 03
从政生涯 1983年开始,李克强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开始从政生涯。虽然政务繁忙,但阅读学习的习惯一直没有断。 1983年,李克强在《语文教学通讯》围绕读书主题发了一篇短文,虽然有反精神污染的特殊时代背景,但李克强在文中强调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不仅可以开拓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树立崇高的理想。书籍,是攀登精神文明高峰的阶梯。 精神文明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建设,一是文化建设,优秀的书籍可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以学为主的中学生来说,要吸取社会的丰富养料,主要是通过读书。中学时代是打基础的时代,既要打好思想的基础,又要打好文化的基础。 多读书、读好书,就会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知识贫乏,思想空虚,精神污染也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又是抵制精神污染的有效措施。中学生要向书籍进军,作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有责任为他们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语文教学通讯社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华夏读书活动”和第二届评书活动,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作为青年学生核心的团组织理应动员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团的干部更应该先行一步,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组织讨论,进行指导。从读到评,将会有一批受青年学生喜爱的书籍被宣传和表彰。可以鼓励更多的作家为青年学生多写书、写好书,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李克强 语文教学通讯 1983年12月 出版人一清曾撰文回忆与“读书人李克强”一起“淘书”的经历。上世纪90年代,李克强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曾找一清“淘书”,感兴趣的大多是文化类、札记类,尤其是中外哲学、法律和思辨类著作。 李克强在河南、辽宁任职期间,几乎每次回京都不忘抽空逛书店,他阅读范围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文化都有涉及,并颇有兴趣研读外国书籍。
1997年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学 进入国务院工作后,李克强在多次场合论及读书、提倡读书。
2012年,李克强参加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谈到科技创新时,特别提到了苹果公司已故创办人的《乔布斯传》。“我翻了翻,觉得其中很有意思,他对科技固然很钻研,最喜欢的还是艺术。” 2013年5月,李克强在瑞士参观爱因斯坦博物馆时,一位瑞士大学生询问他,作为一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他带给李克强的礼物是书籍。主要是名人传记,包括撒切尔的《通往权力之路》、马丁·吉尔伯特的《丘吉尔传》、Adam Kirsch的《本杰明·迪斯雷利》,还有英国专栏作家罗伯特·哈德曼的《伊丽莎白传》。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浙大与大学生交流时,主动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3000多人抢几百个座位。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2014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浙江杭州京杭大运河考察时,受杭州晓风书屋运河店老板邀请,走进书店翻阅书籍,买了两本书,并且跟老板说,传统的纸质书永远都是有市场的。在书店,李克强翻看了杨绛先生的《洗澡》,时值杨绛新书《洗澡之后》上市。据书店老板称,在书店时李克强没有买,是走了之后他的随行人员到书店将这两本书买走的。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在答为什么提倡“全民阅读”时说: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谢谢! 李克强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他密切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经济科技动态。几年前,他就曾批示国务院研究部门,要求他们深入研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包容性增长”等问题。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甫一问世,就立刻引起李克强的注意,他马上要求发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密切关注”。 李克强于2012年、2014年两度致信三联书店。2012年2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曾给三联书店的贺信中写道:“我是三联书店多年的读者,也曾经常在三联韬奋书店的书丛中流连并购书,自然有一份情感”,“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读书总会得到新知,即便是温故亦可知新。” 2014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正值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李克强给该书店全体员工回信—— “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 “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2015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李克强在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 他说,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有学生请总理推荐书籍。他说,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承载工具。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但要获得最基本的常识,还要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这样才能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2015年9月25日,李克强考察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时,现场掏钱买了英文书阿瑟·黑利原版《大饭店》《晚间新闻》。 2016年4月25日,李克强来到位于宽窄巷子的见山书局。他对书店的本土文化图书表现出了非常浓烈的兴趣和喜爱,在翻看图书的同时,还和大家交流起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典故,此外,还对国学线装书爱不释手,翻阅抚摸了小墨香书国学系列和《吕氏春秋》等线装书,并购买了本土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所著的《老成都芙蓉秋梦》和自主创意设计的极具老成都特色的明信片《宽窄巷子古巷风韵》、《宽窄巷子建筑风情》。 斯人已逝,人世间又少了一名读书人。
- 附录 -
代表著作、论文与随笔 1. 《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外国投资法1971年修正案》,蒂莫西·P·纽曼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2年1月( 摘译自美国《国际法律和政治》 第270-296页)
2. 《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 龚祥瑞、李克强,《法学杂志》 1983年6月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宪法法院裁决权》,厄恩斯特·本达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3年7月 ,摘译自《哥伦比亚跨国法杂志》1981年第1期
4. 《法律的正当程序》,(英)丹宁(L.Denning)著;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 译,群众出版社1984年4月,(法律出版社 1999、2015年再版)
5. 《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新模式——读<经济学与公共目标>》 ,李克强, 《读书》1990年1月
6.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克强硕士毕业论文(1990年),后收入《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7. 《关于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李克强 ,《社会科学家》 1990年5月
8. 《一个传统而新奇的经济部门——读富克斯的<服务经济学> 》,李克强 ,《管理世界》1990年8月
9.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李克强,《中国社会科学》, 1991-05-10
10.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 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8月
11. 《追忆李诚先生》 ,李克强,《安徽日报》 1997年5月15日
12. 《师风散记》,李克强,《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3-596页
— THE END —
☀本文选自學人Scholar(isixiang)。
在政治生活外,李克强是一位聪颖勤勉的读书人。他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闲暇时间来阅读既是享受也是财富,可终身受益。” 他曾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他还利用“职务便利”,连续十年将“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从阅读视角出发,记录整理了一位读书人的成长。 01
青少年时代 1955年,李克强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干部家庭,居住在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大院(如今地名为合肥市红星路80号)。父亲李奉三是一位地方干部,曾在凤阳县和安徽省文联工作,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李奉三一生爱读书,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李克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他影响很大。 文史馆大院里有座小型图书室,藏书近万册。唯一的管理员李诚被称为“桐城派最后的人物”,学问渊博。 他是安徽石台县人,民国十五年考入南京国专,曾执教于巢县黄麓师范、昭明国专、江南文化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在安徽省文史馆任图书管理员。在学童时,李克强受到李诚的关注,开始了多年的“私塾”学习,李克强在《追忆李诚先生》一文中写道:(1997年5月17日发表于《安徽日报》) 当我是学童的时候,大约出于好奇,放学归来,曾有几次悄悄地溜进室内,李先生发现后,总是用严肃的表情和礼貌的手势将我赶出图书室。后来,又有几次,李先生发现我只是在书橱边翻翻看看,并无越轨的举动,便允许我留在室内,但不得打破安静的气氛。 这里本无一册儿童读物,许多又是线装书或旧版书,我当然是不知所云,对一些新版书也只能是似懂非懂。我不敢问,因为李先生没有空闲,似乎也未感到我的存在。但是,他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氛围,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 石台县占大中学校园内的李诚(1906—1977)塑像 好景不长,这样沉静的阅读时光很快被打断,一个动乱年代开始。 还在学校的李克强与李诚一样“赋闲”了。李诚在家中设课堂,传授儿子李皋兰,李克强便常跑到李诚家中旁听,遇到不懂的,也主动发问。久而久之,李诚觉得李克强反应很快,领悟力也强,对他很是满意。 这段读书岁月,李诚除了带着李克强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还开出了包括《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在内的书单。李诚反对李克强读《古文观止》之类的“村书”,也不主张他读后来人作的《中国通史》之类的书,说夹叙夹议太多。
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这种每天近一小时的讲解、谈论夹杂着议论,持续了近五年之久,几乎穿越过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似乎仍未讲完。 据李皋兰回忆,李克强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尤其喜欢《蜀相》等历史类诗歌、《登高》等沉郁之作;最喜欢的词人是苏轼、辛弃疾。“他跟我父亲学的都是大气磅礴的东西,如‘大江东去’,不是柳永那种小桥流水。” 李诚先生的为学之道,对李克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先生喜欢‘为学要像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的治学之道。更喜欢要能‘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因为文庙里是供着冷猪肉的,读书人应当将板凳坐热,不能总是躁动不安……李先生认为,读书人眼界一定要开阔,要能看大场面,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也就是说要读各种类型、各种观点的书,除有专门注重的外,对其他学识起码做到识门。” 正是有了这“特别”的5年时光,李克强在“文革”期间不但没有荒废学业,相反还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从小树立起严谨的治学态度。 李克强13岁(前排右一)与李诚之子李皋兰(后排左一),一起为一名下放的知青送行,摄于1968年11月24日- 1974年高中毕业后,李克强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陵村下乡插队,直到1978年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在农村,他四五点早起起床读书,直到天亮再出工。逢年过节回家,一回来就往李诚家跑,一为看望,二为询问书本内容。 在大庙公社东陵大队度过两年普通知青生活后,因表现突出,他成为大庙公社大庙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回忆起李克强,东陵村和大庙村几乎每个上了些年纪的人,都能讲一个李克强当年好读书的故事。对于他的评价,村民也给出了非常一致的答案——一个非常爱看书的知青。 02
北大求学 李克强是恢复高考后,1977年第一批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后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 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光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耽误了学习的宝贵时光,所以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倍加珍惜时间。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责任。 李克强的勤奋程度让同学们直呼“太怪了”。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异常用功。他没有课的时候就待在图书馆里,入学时的英语不好,为了练习英语,自己制作了英语单词本。走在路上、食堂吃饭排队、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不放过生活中的任何碎片化时间,利用每分每秒记忆单词学习英语。 到大三,李克强已经开始翻译英文原版法律文献,他翻译的《英国宪法史纲》被系里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并被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录用,写的《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被学校评为优秀论文。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关于法冶系统控制过程的探讨》和学术译文《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等。 上世纪30年代曾留学英国的龚祥瑞先生为李克强讲授英美法律课程,对其产生了很大影响。龚祥瑞早年专治政治学,曾赴英国深造,对西方政制、法治有亲身体味,兼具政治学与法学的素养。 从龚祥瑞那里,李克强知道了何谓真正的民主宪政精神。龚祥瑞主张,宪法具有最高性,即使最高权力机关也必须遵守。在龚祥瑞的引领下,李克强渐渐着重转向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的学习。 1981年师生合影,龚祥瑞在前排左二,李克强在后排右一 当时龚祥瑞敏锐地注意到了国外刚刚兴起的计算机与法律融合的问题,写完后觉得没说透,就找来英语很好的李克强,让他查些国外文献资料作补充修改。李克强修改后龚先生很认可,后来两人联名以《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为题发布《法学杂志》。 龚先生从英国访问回来,带了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两本新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训诫》。龚先生物色、组织了李克强与杨百揆、刘庸安等人翻译这两本书,并给予精心指导。 在北大期间,李克强经常思考立法和国家政制的互动,关注经济问题,他给自己立下三句话:“从无字句处读书,同有肝胆人共事,向潜在目标挺进。”李克强还谈到,“一个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献身于社会和民族的精神,更要思想容量大。” 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1991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1991年8月,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3位在职博士生以前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书,并为书的其他章节作了补充,加上股份制的内容,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荣获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1996年度)。 李克强(后排右一)与导师厉以宁(前排中)合影 03
从政生涯 1983年开始,李克强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开始从政生涯。虽然政务繁忙,但阅读学习的习惯一直没有断。 1983年,李克强在《语文教学通讯》围绕读书主题发了一篇短文,虽然有反精神污染的特殊时代背景,但李克强在文中强调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不仅可以开拓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树立崇高的理想。书籍,是攀登精神文明高峰的阶梯。 精神文明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建设,一是文化建设,优秀的书籍可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以学为主的中学生来说,要吸取社会的丰富养料,主要是通过读书。中学时代是打基础的时代,既要打好思想的基础,又要打好文化的基础。 多读书、读好书,就会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知识贫乏,思想空虚,精神污染也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又是抵制精神污染的有效措施。中学生要向书籍进军,作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有责任为他们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语文教学通讯社在全国中学生中开展“华夏读书活动”和第二届评书活动,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作为青年学生核心的团组织理应动员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团的干部更应该先行一步,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组织讨论,进行指导。从读到评,将会有一批受青年学生喜爱的书籍被宣传和表彰。可以鼓励更多的作家为青年学生多写书、写好书,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李克强 语文教学通讯 1983年12月 出版人一清曾撰文回忆与“读书人李克强”一起“淘书”的经历。上世纪90年代,李克强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曾找一清“淘书”,感兴趣的大多是文化类、札记类,尤其是中外哲学、法律和思辨类著作。 李克强在河南、辽宁任职期间,几乎每次回京都不忘抽空逛书店,他阅读范围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文化都有涉及,并颇有兴趣研读外国书籍。
1997年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学 进入国务院工作后,李克强在多次场合论及读书、提倡读书。
2012年,李克强参加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谈到科技创新时,特别提到了苹果公司已故创办人的《乔布斯传》。“我翻了翻,觉得其中很有意思,他对科技固然很钻研,最喜欢的还是艺术。” 2013年5月,李克强在瑞士参观爱因斯坦博物馆时,一位瑞士大学生询问他,作为一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他带给李克强的礼物是书籍。主要是名人传记,包括撒切尔的《通往权力之路》、马丁·吉尔伯特的《丘吉尔传》、Adam Kirsch的《本杰明·迪斯雷利》,还有英国专栏作家罗伯特·哈德曼的《伊丽莎白传》。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浙大与大学生交流时,主动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3000多人抢几百个座位。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2014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浙江杭州京杭大运河考察时,受杭州晓风书屋运河店老板邀请,走进书店翻阅书籍,买了两本书,并且跟老板说,传统的纸质书永远都是有市场的。在书店,李克强翻看了杨绛先生的《洗澡》,时值杨绛新书《洗澡之后》上市。据书店老板称,在书店时李克强没有买,是走了之后他的随行人员到书店将这两本书买走的。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在答为什么提倡“全民阅读”时说: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谢谢! 李克强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他密切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经济科技动态。几年前,他就曾批示国务院研究部门,要求他们深入研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包容性增长”等问题。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甫一问世,就立刻引起李克强的注意,他马上要求发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密切关注”。 李克强于2012年、2014年两度致信三联书店。2012年2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曾给三联书店的贺信中写道:“我是三联书店多年的读者,也曾经常在三联韬奋书店的书丛中流连并购书,自然有一份情感”,“生活中不能没有读书,读书总会得到新知,即便是温故亦可知新。” 2014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正值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李克强给该书店全体员工回信—— “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 “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2015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李克强在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 他说,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有学生请总理推荐书籍。他说,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承载工具。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但要获得最基本的常识,还要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这样才能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2015年9月25日,李克强考察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时,现场掏钱买了英文书阿瑟·黑利原版《大饭店》《晚间新闻》。 2016年4月25日,李克强来到位于宽窄巷子的见山书局。他对书店的本土文化图书表现出了非常浓烈的兴趣和喜爱,在翻看图书的同时,还和大家交流起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典故,此外,还对国学线装书爱不释手,翻阅抚摸了小墨香书国学系列和《吕氏春秋》等线装书,并购买了本土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所著的《老成都芙蓉秋梦》和自主创意设计的极具老成都特色的明信片《宽窄巷子古巷风韵》、《宽窄巷子建筑风情》。 斯人已逝,人世间又少了一名读书人。
- 附录 -
代表著作、论文与随笔 1. 《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外国投资法1971年修正案》,蒂莫西·P·纽曼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2年1月( 摘译自美国《国际法律和政治》 第270-296页)
2. 《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 龚祥瑞、李克强,《法学杂志》 1983年6月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宪法法院裁决权》,厄恩斯特·本达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3年7月 ,摘译自《哥伦比亚跨国法杂志》1981年第1期
4. 《法律的正当程序》,(英)丹宁(L.Denning)著;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 译,群众出版社1984年4月,(法律出版社 1999、2015年再版)
5. 《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新模式——读<经济学与公共目标>》 ,李克强, 《读书》1990年1月
6.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克强硕士毕业论文(1990年),后收入《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7. 《关于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李克强 ,《社会科学家》 1990年5月
8. 《一个传统而新奇的经济部门——读富克斯的<服务经济学> 》,李克强 ,《管理世界》1990年8月
9.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李克强,《中国社会科学》, 1991-05-10
10.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 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8月
11. 《追忆李诚先生》 ,李克强,《安徽日报》 1997年5月15日
12. 《师风散记》,李克强,《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3-596页
— THE END —
☀本文选自學人Scholar(isixiang)。
01
02
03
- 附录 -
1. 《南斯拉夫的合资经营企业——外国投资法1971年修正案》,蒂莫西·P·纽曼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2年1月( 摘译自美国《国际法律和政治》 第270-296页)
2. 《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 龚祥瑞、李克强,《法学杂志》 1983年6月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宪法法院裁决权》,厄恩斯特·本达 著,李克强 译,《国外法学》1983年7月 ,摘译自《哥伦比亚跨国法杂志》1981年第1期
4. 《法律的正当程序》,(英)丹宁(L.Denning)著;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 译,群众出版社1984年4月,(法律出版社 1999、2015年再版)
5. 《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新模式——读<经济学与公共目标>》 ,李克强, 《读书》1990年1月
6.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克强硕士毕业论文(1990年),后收入《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7. 《关于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李克强 ,《社会科学家》 1990年5月
8. 《一个传统而新奇的经济部门——读富克斯的<服务经济学> 》,李克强 ,《管理世界》1990年8月
9.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李克强,《中国社会科学》, 1991-05-10
10.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 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8月
11. 《追忆李诚先生》 ,李克强,《安徽日报》 1997年5月15日
12. 《师风散记》,李克强,《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3-596页
— THE END —
☀本文选自學人Scholar(isixiang)。
◐◑李克强:“有权不可任性” ◐◑李同志的经典镜头 ◐◑“巴以冲突”到底怎么回事?一篇文章让你彻底看懂 ◐◑这样回你微信的人,就别再聊了 ◐◑ 热搜上2万赞的“神仙家庭”让我顿悟,情绪稳定有多重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