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问题的当代复兴
原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18日哲学版
著名的《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网络版在2005年初次编纂“他心问题”(problem
of other minds)词条开篇写道:“这是一个哲学上神圣(hallowed)的问题,即便它在今天已经不再时髦”,然而,在2019年5月2日修订版词条中,该表述已经被替换为“他心问题几乎是所有哲学教科书中频繁提及的哲学难题”。这一修订充分不仅反映了“他心问题”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经典地位,更是间接彰显了近十余年来他心问题正迎来全面的复兴和繁盛。以ISI 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我们使用知识图谱绘制的工具为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选取的文献类型为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检索的范围为2012年至2022年。对他心(other mind)关键词进行学科领域分布与关键作者分析后,可以充分显示,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于他心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心理学”和“哲学”两大学科为引领,神经科学与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语言学、伦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结果如图1所示。
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沿袭自分析哲学传统的理论论(theory-theory)或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和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之争曾在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中盛极一时。但在20世纪末,研究者对以心智理论为代表的他心问题的兴趣减弱了,直至最近几年才开始复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哲学家们已经开始认真探索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我们通过感知获得对他心的知识,与我们通过感知获得对世界上物体的知识一样。这种可能性也在现象学中得到了探索,受过分析和现象学传统教育的哲学家也对这一主题的讨论做出了贡献。一些哲学家甚至在更远的地方从印度佛教哲学家的著作中找到了灵感。
随着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他心的哲学兴趣。哲学上自然主义的转向引发了关于我们理解他心的问题,并抛弃了激进的怀疑态度与传统的认识论问题,而是替换为“我们如何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的问题”。换言之,在分析哲学传统中有关他心问题的怀疑论问题被“悬搁”起来——例如,我们所说的“知道”、“心灵”或“能否”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并不会妨碍当前经验科学试图澄清了解他心的主题和过程中的努力。普通人面临的问题与其说是他们是否能了解他心,不如说是如何了解他心——例如,使用什么工具,寻找什么信息,得出什么结论。事实上,他心问题,这表明人们关心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关心那些心理状态是否相当准确。当然,人们关心他心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人类是社会性生物,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和意图应该会极大地促进我们与他人的行动协调。这些技能在进化上所具有适应价值会促进一整套领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的认知机制和神经结构,所有这些心理模块有助于感知者完成掌握他心的一般任务。这些适应反过来又产生了科学家视域中的他心问题——例如,识别理解他心的脑机制和神经结构,并描述它们如何通过合作将一个大脑与另一个大脑连接起来。在发展心理学与个体发生学意义上,他心问题不仅可以关乎成年人,也可以面向婴儿(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与他非人类的动物。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上,研究者开始可以考虑大脑在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的能力上存在缺陷的可能性,例如自闭症(autism)人士表现出来的那样。
他心问题在当代复兴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以他心直通理论为代表的理论群,在与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等4E认知运动合流后形成了对心智理论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可以被视为对笛卡尔理智主义认识论的反叛,也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向社会认知领域的自然渗透。当前,他心直通理论聚合了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人工智能、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诸多学科,构成了一个具有庞大家族相似性的理论群。
这些理论包括现象学家扎哈维(D. Zahavi)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direct social
perception)、史密斯(J. Smith)的并现论(co-presented)、加拉格尔和精神病学家耶格(D. Jaegher)的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神经科学家里佐拉蒂和心灵哲学家西尼加利亚(C. Sinigaglia)提出的直接匹配(direct match)或运动共振(motor resonance)理论、加莱塞的具身模拟论(embodied
simulation)、神经病学家席尔巴赫(L. Schilbach)的第二人称神经科学(second person neuoscience)、心灵哲学家汤普森(E.
Thompson)的朴素行动理论(naive action
theory)、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家斯特恩(D. Stern)的活力形态理论(vitality forms)、认知神经科学家贝基奥(C. Becchio)的意图运动学编码理论(kinematic
encoding)等等。这些理论大量汲取了来自胡塞尔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对话哲学、精神病学、动物行为学、精神分析甚至佛学洞见,并结合大量前沿的经验科学证据,试图从哲学本体论、概念等维度论证直通“他心”的规范性与发生路径,引发了较大的关注与争议。
近十年来,这些理论及其引发的思想交锋频繁见诸于《心灵》(Mind)、《行为与脑科学》(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哲学与现象学研究》(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综合》(Synthese)、《现象学与认知科学》(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自然评论-神经科学》(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s)、《认知科学趋势》(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生命物理学评论》(Physics of Life Reviews)、《意识与认知》(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皇家学会哲学会刊B:生物科学》(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等国际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甚至生命科学的顶级期刊,其中不乏专题研讨的特辑。他心直通理论的支持者在他心研究上占据重要位置,学术影响力正在加速扩大。如图2所示。
图2 玫红色圈代表了支持他心直通理论的关键被引作者
(圆圈越大说明共被引次数越多,圆圈外有枚红色边框代表了关键性程度高)
哲学家蒂姆·贝恩(Tim Bayne)等《牛津意识手册》(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中倾向于支持:他心问题在当代事实上已经成为“复数”(problems of other minds)。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只有哲学家感兴趣;而另外一部分是科学家感兴趣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哲学家与科学家都感兴趣的。我们认为他心问题在当代的复兴,正是仰赖于上述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中涌现的“复数”形态。因此,上述努力不应简单被贴上还原论或自然主义的标签而遭到贬低。相反,这种复兴恰恰印证了胡塞尔的判断:“每一种先验现象学的分析与理论——即使是包括关于一个客观世界的先验构造理论——都能够通过放弃先验的态度并在自然的水平上发展起来”,对于他心问题亦是如此。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他心直接感知的神经哲学进路研究”(21BZX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