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清醒,有些爸妈离得越远越好,这不是心机,而是远见
最近,一条热搜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父亲要求月入6000元的女儿付4500元赡养费#
女儿小陶,打小父母离异。
母女俩相依为命地生活。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几乎从未出现过,只是零星支付过几个月的抚养费。
“我和父亲没什么感情。”
如今,父亲随着年龄增长,体弱多病。
一个月房租、水电、医药费,加起来需要4500元。
自己的退休金不够付,就想起了让小陶来赡养自己。
为了督促女儿履行赡养义务,父亲以“重续亲情”为由,把小陶告上法院:
“请求法院判决,让女儿每月给我4500元赡养费,并至少探望1次。”
反观小陶,真是有苦难言:
“不是我不想养。
但母亲有慢性病,我一个月只有6000块的工资,要承担我们母女俩的生活费,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考虑到父女倆的现实情况。
最终,法院判决小陶每月向父亲支付800元的赡养费。
那么,小陶到底该不该掏这笔钱?
一部分网友觉得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怎么能不管不顾呢?哪有和父母置气一辈子的子女。”
“抚养并不是赡养的前提。”
而更多人投了“反对票”:
“重续什么亲情,不过是想续钱罢了!”
“老人的算盘打得真好,年轻时投入一颗精子,到老了有高回报率。”
以前总觉得“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孩子报恩理所应当”。
不论是抚养还是赡养,都是无需争论的事。
但当你把刻板的道理投入到包罗万象的现实中时,才发现:
“生活,比我们以为的复杂多了......”
它永远不是一道简单的判断题。
其实像小陶爸爸这样。
“对孩子的成长投入很少,却要求孩子过度反哺”的父母,并不是个例。
之前曾看到一个故事。
一对老夫妻育有一男两女。
重男轻女的两人,总是明里暗里地帮衬儿子,却对闺女置之不理。
后来,母亲生了重病,家里需要钱。
父亲频繁上门,对没有工作的女儿们苦苦相逼。
最终,女儿拿着菜刀冲了出来:
“既然所有的东西都让儿子继承,那凭什么是女儿赡养?”
女儿的愤怒不是毫无来由的。
之前自己宫外孕急需钱。
爸爸兜里揣着一千块钱却不肯帮忙,甚至直言:
“你断药吧!”
小女儿有心脏病,可一直以来都是婆婆在照顾,亲生父母从来不闻不问。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次父亲做手术住院,大姐夫请假在医院陪床两天两夜。
父亲术后醒来第一句:
“还是(有个)儿子好。”
可他儿子,全程连面都没露过......
无独有偶。
之前有一对夫妻因为想要儿子,把出生仅1天的女儿送人。
女孩很幸运。
遇到了一对好的养父母,把她视作掌上明珠,从未告知她的身世。
然而,在女孩13岁时,养父母在1年内先后因病去世。
她再次成了孤儿。
为保孩子衣食无忧,养父母为女孩留下百万遗产。
并叮嘱自己的弟弟:
“这些钱,都要放在孩子名下。”
养父母的“预见”不是没有道理。
就在他们离世不久,女孩从未露面的亲生父母突然找上门,说想认回女儿。
甚至下跪祈求:
“我想弥补这些年对孩子的亏欠。”
只是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感动任何一个人,甚至从里到外透露着虚伪:
“想要女儿是假,想要财产是真!”
亲生父母的“消失又出现”,对于刚经历丧亲之痛的女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些故事中的父母,到底是真有难言之隐,还是别有用心。
作为外人,我们无法分辨。
但翻看评论区,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们习惯相信“人心本善”。
却也不得不承认:“有时人心,就是这世上最难揣度的东西”。
即便那个人是你的亲生父母。
如果说不爱孩子是一种错。
那么“太爱”孩子也可能是一种错。
还记得14年前轰动全国的“杨元元事件”吗?
30岁女研究生在宿舍的洗手池边自缢身亡。
“她到底为何而死?”一时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深挖后才发现:
这是一个被亲妈剪断翅膀的女孩。
杨元元自幼丧父,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拉扯她和弟弟长大。
所以,她一向懂事,对母亲言听计从。
考大学时,杨母让女儿读好就业的商科。
杨元元再三恳求无果,只好放弃自己的“法学梦”。
大三时,杨母下岗了。
未打招呼就拖着行李搬进女儿的宿舍,两人挤在一张单人床上。
学校同情母女俩,默许了她们的同住。
自此,两人开始了8年的“共生”生活。
“无论吃饭散步,形影不离。”
因为带母上学,杨元元成了学校的“异类”。
逐渐失去所有的社交,变得越来越封闭。
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打工。
也曾有亲戚劝杨母不要总黏着女儿,该替女儿的终身大事考虑。
但杨母并不在意:
“三十几岁没结婚的人多的是。”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没能顺利读研,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只能靠打零工为生。
物质与精神状态跌至谷底。
再加上,母亲从小就要求她和弟弟:
“必须去上海和北京落脚。”
所以,她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再次考研。
但重考3次,均以失败告终。
或许是天意垂帘。
在杨元元即将30岁时,她终于考上了上海的硕士。
而杨母又一次理所当然地搬进了女儿的宿舍。
哪怕她的账户中已经有了过万的存款,足够她租房生活。
“我就是想和闺女一起。”
但这一次,杨母被学校下了逐客令。
“你们有苦衷,学校也有制度。”
一边是对母亲的“孝道”,另一边是学校管理的制度。
被夹在其中左右为难的杨元元,最终选择了自杀。
其实,杨元元曾有过“改命”的机会。
不止一次。
但都被杨母“扼杀”了。
她曾在大学毕业后拿到了回老家做公务员的机会。
但杨母贪恋大城市的繁华,不同意女儿回小县城。
“宁愿在这里扫马路,也不能回去!”
后来,她收到了西北大学的硕士面试邀请,但被妈妈泼了一头冷水:
“距离远,不靠谱,不许去。”
当她考上上海的硕士时。
弟弟曾想把妈妈接去照顾。
因为他在北大读博,经济状况更好,可以减轻姐姐的负担。
但杨母拒绝了。
因为她有“上海梦”,渴望在这座繁华都市生活。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水蛭型父母”。
特指那些对自己的生活不满,通过控制、寄生孩子,来让孩子实现自己心愿的父母。
孩子,成了实现父母愿望的工具人。
杨母就是如此。
她看似对孩子付出一切。
实际上,她的付出是在“成全自己”。
水蛭型父母会把孩子逼进人生的角落,无路可走。
末了,还要摸摸孩子的头说:
“乖,我都是为你好。”
不得不承认。
爱,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父母“过激”的行为,就粗暴地为他们贴上“不爱孩子”的标签。
《爱的艺术》中曾说: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知识和努力。”
有些父母的确内心深爱孩子。
但因为大环境倒逼、认知误区等原因,而对孩子实行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那到底要怎么分辨“爱或不爱”呢,其实也没那么难。
只看一点:
目的。
看父母的行为,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还记得2年前考上南哈佛大学后自杀身亡的天才少年张一得吗?
他的父亲独自抚养儿子长大。
倾其所有。
为儿子打造“一得博物馆”,里面包含20多万张“记录儿子成长”的照片;
为儿子学好英语,雕刻了25万个英文字母;
给儿子做饭10年,菜谱从不重复。
......
但就是这样一位父亲,没有出席儿子的葬礼。
而是委托前妻把儿子安葬在美国。
后来也从未去看过。
张父曾说:
“我的前半生众叛亲离,一败涂地,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这句话单看没问题,但细品他做的事,很难不后背发凉。
张父曾给儿子做了一个“成长数据库”:
“2013年一得上初中,共接送儿子3280次。”
“前往一得学校,与老师共沟通过210次。”
“参加过一得学校家长会72次。”
说是儿子的成长记录,但写的全是自己的功劳。
儿子去世后,他在网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自己的前一个人生阶段,十年每天给孩子做的菜从不重复,感觉活出了漂亮的自己。”
“活出漂亮的自己”,细思极恐!
原来,张父的倾其所有。
根本不是为了儿子,而是为了自己。
儿子不过是他手边最方便的“工具”。
看吧。
“爱”,也是很有迷惑性的。
张父多年对儿子的付出,看似“爱孩子深入骨血”。
实则桩桩件件“围绕自己”。
当父母把“爱”作为幌子,只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时。
这算不得爱。
当然。
像杨母、张父这种极端的爸妈,只是少数。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复杂的混合体。
对孩子,是真心的爱。
同时也藏了点私心,加上点难言之隐,外加一些思虑不周。
正是这份“复杂”,让很多现实问题难有标准答案。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的主人公年幼时被弃养。
后来被领养至一个牧师家庭。
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让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但其他方面对她并不好,导致她的童年过的很不幸福。
“我是没人要的孩子。”
深深根植在她的内心,以致影响了她后来所有的亲密关系。
长大后。
她找到了亲生母亲,想知道她当年为什么会抛弃自己。
“那时我只有16岁,身无分文,实在是养活不了你。”
最终,主人公接受了生母的解释和道歉,但也拒绝加入她现在的家庭。
她感觉自己过往的伤口虽然开始愈合。
但永远会留着伤疤。
“她是我的亲生母亲,也是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人。”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一个人可以在独行的同时想要被认领。
我们又回到生命的复杂性上,它不是非此即彼——无趣守旧的二元对立。
它亦此亦彼,维持平衡。写起来如此简单,要做到却十分困难。”
再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故事。
生活很复杂。
从不是“养或不养”这样非此即彼的回答。
我们总说“血浓于水”。
似乎只要血脉相连,所有问题都会被自然化解。
但现实并非如此。
你可能在深爱父母的同时,也愤怒于他们曾带给你的伤害。
然后纠结一生。
这很正常。
所以,如果你也面临着类似的“两难困境”。
请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吧。
可以尝试做出自己能做的努力。
但也不必被道德的枷锁绑架而委屈自己。
孝顺,发自真心才可贵。
若被人按着头硬行孝道,最终也只会变成愤怒。
不是毁了自己,就是伤了旁人。
你们是怎么看“未尽养育义务,却要求子女过度反哺”这样的父母呢?是否也遇过“孝道”与“感情”相悖的两难困境呢?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点个【在看】,愿所有亲子矛盾,都能有更圆满的答案。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