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了这点醋,才特意包了这顿饺子

为了这点醋,才特意包了这顿饺子

历史


各位好,今天听《成都》这首歌听的有点入迷,为其写了一篇随笔,但写完才发现放在主号上不太合适,所以丢小号上了,想看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图片连接,移步过去。写的还行,愿您喜欢。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记得《邪不压正》里,姜文说:“为了这点醋,才特意包了这顿饺子。”我写稿子有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为了一首歌,一幅画,一部电影,一个人,才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这样的稿子很多,大家可以关注本号,并到我的《艺术史》系列里去看,基本全都是。
一如小号上所预告的,未来两个月,我会多写写这类文章,

今天主号上我也不想放空,就发一篇这类的旧稿子——为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写的艺术史。

Ride of the Valkyries (女武神的骑行) (From "Apocalypse Now")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Classical Movie Themes

说是艺术史,其实本文最终谈到了一个困扰很多人许久的问题:诞生无数伟大音乐家、思想家的德意志,为何会在20世纪走向集体疯狂。

心血之作,愿您喜欢:
































看啊,这指环的意义,

远过于瓦尔哈拉的结局! 

远过于诸神的声誉!

看那黄金明亮无比,

透露出的光彩闪闪熠熠,

较之诸神降下的永恒命运,

它对我更有价值! 

——《尼伯龙根的指环·诸神的黄昏·第一幕》


与至尊魔戒为伴者,注定孤身一人。——《指环王》


1

写《指环王》,就不能不提《尼伯龙根的指环》。
正如很多红学家说《红楼梦》是《金瓶梅》的进化和反写一样,托尔金的《指环王》也可以被认为是对《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改进与批判。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19世纪的一部德国歌剧,包含四个彼此独立的联剧、每个联剧又分三幕,每幕都长达一个多小时。这部歌剧需要16个小时才能演完。所以这部歌剧在放映时,一般都是连续四天分四场分别放映的。
其实《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故事本来很简单,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主人公齐格弗里德夺得象征权力的指环,又因诅咒和神的诡计而丧命的故事。
齐格弗里德,也就是FGO里的这位……
由于该剧被认为是西方“民族史诗”剧作的鼻祖,所以影响巨大,托尔金的《指环王》中很多创意确实在致敬(抄袭)这位前辈,比如指环、隐身、烈火的淬炼、圣剑的重铸等等。
但我觉得相比《指环王》,《尼伯龙根的指环》有点三观不正。因为瓦格纳在这部歌剧中传递的思想实在太“执拗”了——无论故事构成,还是音乐旋律。
很久没聊艺术了,我们来说说瓦格纳的音乐。
说实话,19世纪我最不喜欢的“著名古典音乐家”应该就是他了。
我在文章开头放的这首《女武神的骑行》,是瓦格纳的代表作,也取自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因为该曲后来被美国电影《启示录》所选用,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可是,除了这首《女武神的骑行》你还欣赏过瓦格纳别的作品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如果你听过歌剧版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没听过的不建议去听),会发现这部歌剧除了《女武神骑行》外其他的段落都不那么好听。
按同时代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吐槽,瓦格纳的大部分音乐都是“吼叫与喧闹的混合体”。
(设计台词)
施特劳斯:老瓦啊,听说《指环》你写了整整28年?结果就这?就这?论旋律,你比我的轻歌剧差远了,还又臭又长……
瓦格纳:死奥地利佬,听不懂就闭嘴!
也许施特劳斯的这个评价过于保守苛刻,但瓦格纳的音乐确实容易给人“好难听”的感觉:
一方面,是他在配器中过于喜欢“大鸣大放”,无限制的使用管乐和“瓦格纳和弦”,吵得听众耳聋。
另一方面,他还非常喜欢强调音乐的“动机性”,往往会把一个“动机”在同一乐曲中进行反复呈现。
这一点在当时非常特殊……或者按褒扬者的说法:非常有革命性。
我们都知道,德奥音乐在巴赫、海顿、莫扎特时代是以严谨、克制而优雅的旋律著称的,这种韵律感也是德国人那种严谨、理性精神的代表。
到了贝多芬时代,这位“扼住命运的喉咙”的倔强音乐家,开始尝试在交响乐中加入越来越多强调个人意志的元素,最典型的比如《命运交响曲》中那著名的“敲门动机”。
交响乐自此不再是单纯为了好听,而也开始表达作曲家的情绪。
但贝多芬音乐中的“动机感”,其实是较为克制的,音乐当中不时穿插着第二第三主题,仿若一个思想者在意志的冲动之后产生的理性反思,不断完成着自我问诘。
可到了瓦格纳这里,他将贝多芬时代还较为克制的“动机感”推向了极致。
一如《女武神的骑行》所表现的,瓦格纳很多音乐中的华彩部分,往往就是一两个“主题动机”的反复演绎、强调。
你听他的音乐,就仿佛像在听一个执拗、倔强、浮华的演讲者不断地用不同表述重复自己的同一个主张。是纯粹的“意志的单向宣叙”——有人因此把瓦格纳的音乐类比于希特勒的演讲,这是很贴切的。也难怪希特勒会喜欢他。
当然,瓦格纳的这种音乐风格,后世的音乐创作是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比如很多星战迷非常熟悉的《帝国进行曲》:
如果把该曲和《女武神的骑行》放在一起听,你会很轻易发现两首曲目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强动机性,同样的同一主题的反复宣叙,给听众造就了极为类似的压迫感和被支配感。
但区别在于,瓦格纳这样写是褒扬和正面的,是在宣扬他所崇尚的意志的伟大与凯旋。而在《星球大战》中,作曲者刻意用瓦格纳的风格去写《帝国进行曲》,意在烘托电影中帝国的那种纳粹德国感。所曲调中更多体现了某种压迫与邪恶的氛围。
星战里的帝国军同时影射了美国在二战中的两大对手,德国和日本。
可以看出,在二战之后,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在西方某种程度上就与纳粹这段德国的黑历史画上等号了。
问题是,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而原本德国那种优雅、克制的理性主义古典音乐,为什么会诞育瓦格纳这种强力执拗的后代?希特勒为何又会痴迷它,将其捧为“纳粹样板戏”?这背后有个故事。

2

如我们前文所说,瓦格纳是在1848年之后开始构思自己《尼伯龙根的指环》,而1848年是个十分特殊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并缔造德国其后一个世纪悲剧命运的大革命。

学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德国在欧洲近代史上是最晚统一的强国,但德国“统一问题”真正成为问题,其实是在拿破仑战争打完之后才出现的。1806年,在拿破仑的勒令下,原本名义上担任德国君主的“神圣罗马帝国”被“削帝号”,德意志至此成为了一个没有皇帝的散碎邦联。类似战国时代周天子彻底靠边站后的中原天下。
详情请见《德意志,雾海上的漫游者
但在这一时期,德国知识分子们对其祖国的未来还是满怀信心的,这些深受康德、黑格尔思想教导的德国人,坚信理性的力量与民族精神的伟大,认为只要时机合适,德意志定能有机会用理性平和的方式浴火重生——咱德国人教育水平多高啊,这点事儿靠商量还搞不定吗?
而这个机会说来还真就来了,1840年,德意志最强邦国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驾崩,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
这位新国王受过系统的理性主义教育,十分同情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所以上台后立刻放松了后来被马克思深刻批判过的普鲁士书报审查制度,让知识分子们愿说啥说啥。到了1847年,国王干脆召开了一届国会,让普鲁士各区都派代表到柏林——都来哈,咱共商国是、定个宪法好了。
要知道,这对于一贯被称为“有国家的军队”的普鲁士来说可实在是太难得了。大伙一度都觉得,主上这就是柏拉图说的哲人王啊、黑格尔说的“绝对理念”的化身啊。普鲁士向着先进国家转型、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有望啊。于是就屁颠屁颠的都去了。
理性的光芒,在这一年,在普鲁士乃至德意志全境达到了顶峰。
但到了柏林,一盆冷水就浇下来了——威廉四世这个人,对哲学、自由、理性这些玩意儿的爱好,大体相当于咱中国的叶公对龙这个物种的兴趣。等人家真来了,他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专制权威,于是国王最终拒绝给予代表们任何的制宪权力。1847年的普鲁士国会开到最后,代表们聊了半天,发现自己聊了个寂寞——啥权力都不给,那俺们不成了纯扯淡了吗?
唉!皇上揍丝逗泥们玩儿。
威廉四世当了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各地代表却想着当陈胜吴广。转过年来,到了1848年,酷爱起义的法国人民又在巴黎扯旗子造反,闹起了“二月革命”。正憋着一肚子气的普鲁士人一琢磨,法国人都这么勇,那咱也别闲着啦,反了算了!
于是同年3月,“柏林革命”爆发,普鲁士民众暴力架空了他们的国王威廉四世,逼着他重开有制宪权力的议会,并承认民众拥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如果倒给法国人甚或者手还不太熟的英国人,就该砍国王脑袋了——让你小子之前逗我们玩儿?
可是,德国人毕竟是德国人,他们没少受康德、黑格尔教育那么多年,人家是很理性的。觉得国王的价值要辩证的看么,德国现在最需要的是统一,而这个进程中国王留着有用。
于是在1848年春,以普鲁士为首,德意志除最封建的几个之外,各主要邦国都爆发了“不流血的革命”,君主的亲随内阁纷纷倒台,民选内阁取而代之。同年,约五千名决心实行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德意志领袖齐集于法兰克福,召开了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议会商讨的最终结果,是推选普鲁士那位威廉四世国王成为德意志皇帝,德国除普鲁士外的各邦共同成立一个尊重民权的联邦制君主立宪帝国。
这个决议,表面上看,是非常体现德意志人理性精神,它一点都不激进,保护了各诸侯国君主的利益,更给足了“德版叶公”威廉四世的面子。看似没有理由不成功。
但德国这帮知识分子们算错了一件事,被迫做了“开明君主”的威廉四世,可不想当再当什么有名无实的“德意志人的皇帝”。他把法兰克福议会交给他的皇冠形容为“从臭水沟里捡来的”。
皇上秘密联络了被迫靠边站的奥地利人搞了一次联合镇压。普奥两强联手之下,德意志各邦的民选政权如纸糊的一般纷纷破碎。德国革命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痛定思痛的德国知识界,经此打击想明白了一件事:理性?理性个屁!1848年德国革命够理性吧?国王、大公们的脑袋一个没砍,可到头来成了一场空。看来理性革命在德国这片土地上,压根没有生存空间。
残酷的现实,让德国知识阶层重新陷入了迷茫(懵逼)状态。
德意志啊,你往何处去。
在沉重的打击下,德国知识阶层开始急剧分化,数千名执着坚持理性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逃亡美国,极少数知识分子则开始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些人当中,有我们熟悉的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
而瓦格纳、以及他的好友尼采。他们走上了另一条路,认为是意志而不是理性,才是德国和德国人最终的救赎之道。

3



瓦格纳与尼采是一对挚友,很多人都将瓦格纳的音乐视为尼采哲学具象化表现。所以我们先简单说说尼采。
尼采说自己是彻底的虚无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理、没有终极的价值、也没有天然的道德,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的产物。他不相信康德所谓的理性,也反对黑格尔对哲学的反思,更认为基督教所宣扬的道德,不过保护弱者的托词。人如果想要当一个强者,就必须依靠“强力意志”踏破所有这些条条框框,做一个能完美地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这就是尼采所谓的“超人”。
可以看出,尼采的哲学,非常形象的体现出了德国那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在被武器的批判打蒙了之后的斯德哥尔摩式心态:他们不但不痛恨强权,反而肯定强者,认为只有“强力意志”才是个人和国家挣脱命运的手段,什么道德啊、理性啊、民主啊、协商啊,都是胡扯。
而这种精神,在瓦格纳亲自操刀改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在《托尔金的魔戒之喻,怎样打脸了龙傲天爽文与“土猪拱白菜”》一文中,曾经提到托尔金在《指环王》中用魔戒暗喻权力,而对绝对权力大加批判。但在《尼伯龙根的指环》当中,整个故事却充满了对强力的赞颂。
举个例子,在托尔金的《指环王》中阿拉贡手拿的那把“纳西尔圣剑”令很多人印象深刻,它曾在与魔王索伦的圣战当中折断。
后来又被他的养父、精灵王爱隆所修复,重新交给了阿拉贡。
而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有一个非常相似的故事:主人公齐格弗里德想要完成屠龙夺宝的伟业,需要一把“诺顿剑”。
他的养父侏儒米梅出于私利,想帮齐格弗里德锻造该剑,可是无论用什么技巧怎么铸造,都不成功。最后,不耐烦的齐格弗里德亲自上阵,依靠自己的一膀子蛮力,强行将一柄碎剑重新铸成了诺顿剑。
根据考证,这个情节很可能是瓦格纳在见证了德国统一进程之后刻意加进去的。故事中的那把从破损复合的“诺顿剑”其实就暗喻了寻求统一的德国。
侏儒米梅用各种技巧试图铸剑而不得,就仿若1848年试图用英式不流血革命推动国家统一的知识分子。而主人公齐格弗里德依靠蛮力三两下就铸剑成功,则暗喻了德国在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之下依靠强权走向统一。
多说无益,干就完了。
这个情节在当时的德国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德国人都觉得:对么,废话没用!还是强有力的意志能救德国。
在整部《尼伯龙根的指环》当中,充满了类似的故事,当命运或众神阻挠横亘在面前时,齐格弗里德往往靠着强韧的自由意志就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冒险,并对象征权力的指环极尽赞颂之词。这种思想背后当然充满了瓦格纳和尼采这一派人对意志和强权的崇拜。
而迷信强力的希特勒,最喜欢的也是这个feel,所以希特勒曾经自负的说:“想了解我,必先了解瓦格纳;想了解纳粹主义事业,必先了解《尼伯龙根的指环》。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遭遇转折性的惨败之前,他每年必去看一次该剧,并被剧中“意志的伟大”所感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希特勒的钦定下,《尼伯龙根的指环》一度是每个纳粹党员必看的“指定剧目”,德国各大歌剧院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反复演,甚至出现了演员因为连续演了半年该剧而猝死的事件。
而由于缺少德奥古典主义音乐的那种旋律美感,剧情编排又过于散碎执拗,《尼伯龙根指环》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很多观看者的感觉往往跟我初看时一样:
这特么是谁?
这特么又是谁?
你们在干啥?
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嘛?
这破剧啥时候能完的?
但我真的更同情当年被元首逼着看这部“样板戏”的德国老百姓们。想象一下,四天整整十六个小时啊!必须全程看下来,承受瓦格纳那种大鸣大放对耳朵的轰炸。最要命的是,看完你还不能吐槽它,必须装出跟元首一样非常喜欢、感动涕零才行——毕竟旁边盖世太保在那儿看着呢。
而在这部剧的洗脑下,迷信“意志的凯旋”的德国人,最终更加顺溜的走向了必然的毁灭。

很多人在提到二战中德国的疯狂时会很不解:一个诞生出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巴赫、贝多芬音乐的民族,怎么会诞育那样一个疯狂的思想和时代呢?
其实,早在1848年理性自由主义者的革命遭遇顿挫之后,德国哲学和音乐的性情就发生剧变了。迷信意志的尼采与瓦格纳,已经代替了崇尚理性的康德与巴赫,成为后世德国走向疯狂的根基了。
强权扭曲了思想,而思想决定了国运。
与《尼伯龙根的指环》一样,德国曾经的故事,是一个悲剧。
全文完
另外预告一下,正如小号上《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所说的,近期想出去玩一天,所以可能会停更一日,有朋友提醒我了,不要近期不必片面追求日更,秋高气爽,都出去玩玩吧。
也对,“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本文6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给个三连,多谢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What?!新规发布:新学年开始,达拉斯学生上学只能背透明书包了!我宣布!双 11 的快乐,被这一把「硬糖键盘」承包了德媒:德国政府真要有自知之明,这点军事实力去印太还不够看的购包圣经 | 想买只新包了?最近最值得买的11款包大推荐!一想到伴侣和ta前任,就疯狂吃醋,该怎么办?澳洲看病要自掏腰包了!越来越多的GP不再Bulk Billing!小铁道上的豪华餐车 西餐 (图)这顿大餐,不吃撑不许走!美国入境档案--项美丽,双枪科恩为了收藏保时捷,特意建了一套房,现代风的豪宅太酷了学员分享 | 学6年数学求职成功上岸!西游学长告诉你这点最重要这两本图像小说承包了我的全部泪点……​今年秋冬,想买大包了?看这篇就够了!!!“到死都摆脱不了中国”:日本东京火葬场,被中国人承包了中国邮政卖包包了?,设计够直接好绿绿绿绿绿!一个小县城,承包了全球一半的筋膜枪独立日游行狂欢这些影视剧穿帮镜头,承包了我本月的笑点彩票中奖1000万后辞职,网友“就这点钱也敢辞职?”活久见:国庆去九寨沟,一个人包了场全职主妇7年,离婚时法院判决15万经济补偿,网友:请保姆都不值这点钱!家庭劳动到底价值多少?美国留学上岸记:牢记这点!排名不高也能稳拿offer“你月薪3万,你就这点心理承受力?”律所的年轻人到底在痛苦什么?不用糖醋,不用红烧!上锅不用管,这做法还是第1次如何获得国际老师信任达成合作?只因为我们做到了这点!说说脱发与免疫​6个网店!上半年的衣服都被它们承包了~史上最失败iPhone被扒!因为这点惨遭苹果封杀……9块9包邮的“原道耳机”,又要收割宅男的钱包了……闺女的入门钢笔不迷信大牌我这样选,不用特意练也能写出“书法味”里斯本剪影(2)麦当劳,也出托特包了?!中秋搭配100+,一出手就是王炸!餐桌都被我承包了中国人的脚脖子,浙江包了不要在准备打仗的时候,才想到军队!不要在需要牺牲的时候,才想起军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