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鸡娃,就是佛系?两边都不选,照样有出路!
“鸡娃到底是为孩子好,还是毁了孩子?
“我到底要不要鸡娃?”
“我要是佛系了,孩子真的废了怎么办?”
这些年,为人父母的我们,大概没有谁能逃脱以上这些灵魂拷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孩子,变成了必须在“鸡娃和佛系”之间选边站。
就连网上刷屏的新闻,好像也在拔河:
就说暑假的爆款新闻吧:网红投诉新东方,让杭州刚刚复苏不久的补课现象,再次全军覆没;
随后,双减的新规在10月开始实施、北京宣布“小四门”退出中考。
看着趋势是要减负,但一看评论区:有人咒骂那个举报补课的网红,认为他是要害孩子们。
更有人说,小四门一取消,考的科目少了,竞争更激烈了:考试差一分,就刷掉一个操场的孩子……
双减前那几年红极一时的“海淀牛娃群”、“超级小学生简历”又开始流传……
(图源网络)
政策没有放松,双减仍然在严抓,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规定从今年10月份起,各种形式的校外培训、违反双减文件的行为,要承担行政惩罚了。
但家长们,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要“减轻自己的负担呢”?
大多数人是真的不想鸡娃,但也就是同样大多数人,心里也在打鼓:“我不鸡娃,是不是就等于放弃了努力,我自己佛系了,我的孩子真废了怎么办?”
如果教育,变成了只能在“鸡娃”和“佛系”里二选一,那就真算是被卡死了。
给摇摆的我们
我们大多数人是在“鸡”和“不鸡”之间摇摆,很多父母教育最大的焦虑在于,别人都在“鸡娃”,我不鸡血都不行......
我们都是普通人,谁也没有参透人生的智慧,也不可能对自己的每个教育选择有100%的把握。
所以,真心的,我们是在摇摆,今天看别人鸡,就想跟着鸡;
过两三天就发现坚持不动了,娃崩溃了,自己也累到半死,然后又开始抱怨:教育系统这不好,那不好,非要逼我们鸡……
这一切都正常,但也都可能影响我们教育孩子,过去8年,我写了很多文章,来陪大家一起找“定心丸”,来学习做个真能为孩子提供帮助的“托举型”父母,那么,今天就再来说一次。
分清:学习的目标和策略
要不要“鸡”娃,每个家庭、每个孩子不同,答案也不一样。
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当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而“鸡”的时候,我们确实很容易盲目跟风,去抓住一些“确定性”,比如周围的、公号里说的:
那些不知道真假的牛娃简历、那些“我们怎么不知道、别人都在做”的事情、然后就开始慌:大环境都是在鸡娃,我不鸡娃不行啊!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是不是也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信息茧房”呢?
上上个月,据说是“一考难求”的KET考试又重启了,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故事:
我们一家刚回国时,我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一直提醒我带小D去考。还怕我不了解,时不时会推一些这类文章给我,很多文章阅读量都很火爆,告诉我,这是必需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必须拿下!”
是的,如果只看这些文章,如果只生活在上海,我也觉得这就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情了。
后来,我冷静了下,退一步看看,这类考试的报名人数,哪怕越来越火爆,其实也只是一部分人,很小的一部分人。
当年,我恰好还和纽约曼哈顿的几家私立小学的老师有联系,还真的特地去问了一下,他们基本上的回复都是,always nice to have but not really necessary。
用我的大白话来解读就是,孩子真的能力到了,这是锦上添花的;孩子能力不到,有这也没啥用。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一棒打死,让大家不要去考。
但对于很大一部分以为“全世界都在这么做,而我们不得不这么做”的人来说,也许是时候停一停,走出这个“信息茧房”。
当时我没有让小D去考,而是问了自己这么三个问题:
这么一分析,真的没啥焦虑了,我把“目标”和“策略”区分了。在考证这件事上,我认为这是学习英语的策略之一,而不是目标。
英语学习是我们本来就在做的,只不过我们没有为了考证而考证,更加不会因为是周围人都在做,而我们不得不做。
“投资”教育
不如找到热爱
看完我们的故事后,我希望大家也不要先急着说,原来不用考试,那些考试都是智商税。
不是鼓吹大家不要关心孩子学习,也不让孩子多学,如果孩子感兴趣,家里也有条件,学一点挺好的。
但现在有一些课、比赛纯粹就是拿“抢跑”和“捷径”做诱饵,大把大把地赚父母的钱,那我们是否具备了识别他们的眼光?
很多人都爱把教育称为“投资”,我其实完全不懂理财,但我有个常识,就是谁都开始炒股了,那么就尽快撤。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教育。
如果每个技能都有无数比赛和证书,而且门槛越来越低,那么取得的所谓“成绩”也就贬值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既没有足够多的钱,也不是规则制定者,那么这一点“困境”是需要尽早看明白的。
如果你仍然觉得教育是“投资”,那么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光有经历本身远远不够,必须有更加“卓越不凡”的结果,才能脱颖而出。
可试问,这样的“天才”又有多少呢?
况且,眼前入学政策一直在变,中考政策也在变,一会要考这个,一会又不考了,往远看世界的话,包括哈佛在内的很多藤校改变了招生原则。
其中有一条是不单只考虑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特长,而是有了一个“难度加权系数”,就是这个孩子需要克服所在环境的障碍。
举个简单例子,A在富裕的学区,B在贫穷的学区,如果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同样成绩下,B会优先A录取。这个背后的逻辑是,A获得的分数是除了课堂教学外,更多的课外班家教换来的,那么长远看,反而是B的潜力更大。
虽然是美国的情况,其实也是值得我们每个父母思考的。
这种改变随时都在发生,这对于我们很多家长来说是焦虑的,本来觉得只要拼命踏上这条跑道,那么入场券就稳了。
没想到,这几年一系列的变化硬是让大家活生生地把孩子的教育,变成了不断切换的赛车道。
可以确定的是,期望通过“孤注一掷”,找到上升通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我们现在拼了命去追逐的,会不会也是“虚无”呢?我们现在花大价钱去投资教育,会不会回头看,都“不值钱”呢?
名校和高学历,早就不能保证找到好工作了,而且,这件事哪怕是十几年前,就已经发生。
2006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应聘某外企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当时我大概要和20万应届生同场PK,争取15个录取名额,我作为二本生,母校也不在211,说实话学历不占优势。可我成了加入的1/15,和我同批进入的很多都是名校生,有硕士甚至博士。
轮岗到人力部之后,我就问过当年招聘我们的经理:“那么多高学历名校的毕业生,为什么选我?”
那位经理和我说,公司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learning agility)。我当时学习成绩好,可能只是刷题刷得好,也可能只是“被逼”要学习。
英文里面这个“agility”,其实是很有深意的。Agility,意味着灵活性,所谓学习能力,有两个层面。
一是知识灵活性,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可以深入了解知识概念背后的“为什么”。
只会刷题的学生可能会有好成绩,但是一到社会这个大考场,肯定就不行了。因为习惯了“标准答案”,习惯了“按部就班”,就只能在职场做个基本执行者。
二是思维灵活性,说的就是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并且寻找答案。这也是“做题家”无法拥有的。
大学、研究生毕业,其实才是真正的考试开始。
当时这段话我一直记着,并不是因为她在夸我,而是她把“学习”的本质说得清清楚楚,这也成了我后来学习任何新领域的标准(比如我学习育儿),更是我现在养育小D的标准之一。
既然我们过去对于“成功”的认知落伍了,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拿落伍的认知去干预束缚我们的孩子,不要再拿自己的“老一套”的路径去规划孩子的未来,更不要再拿“有用没用”来束缚孩子的兴趣。
怎么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热爱,结合自己的热爱去自我驱动,成了我们这代父母需要思考的命题。
之前写过了很多,可以点击下面文章阅读:
普通家庭,
如何破除焦虑?
那么,普通家庭如何防止“内卷”,避免盲目鸡娃?其实是有方法的
1、定期梳理自己的教育重点
没有那么多“资源”的普通家庭,其实越要思考。如果我们不思考,就有人“替你思考”。
给你描绘一个闪闪发光的前景,以前是明着让你交上几万上培训班,现在可能是换个套子,给你一个牛娃的案例,让你照着做,很多人,可能就这样不自觉地成了陪跑的韭菜,浪费了家庭的财力和孩子的时间。
这里,也并不是说不报班不在教育上花钱,但当我们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而做时,哪怕最终我们还是花了钱,我们想要取得的目标,就和没有思考过的家庭是不同的。
明白自己的重点和目标在哪里,我们踏上跑道的心态才能更坚定。这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内卷”后的“不得不”。
2、打造学习任何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论。
细想这几年,越来越明朗的一个趋势就是,再也没有什么“铁饭碗”,绝对的保障是不存在的,看起来越“安全”的道路,越可能是下坡路。
所以,我们永远需要找新的出路,找新的趋势,适应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挑战。
对应到育儿中,我们的孩子需要培养的,就是“进化能力”。
允许孩子多体验“差”,这是有点反认知的,毕竟每个父母都是希望孩子第一名、满分,而且最好是“永远”第一名、满分,稍微落后几名了都不行。
但你要“进化”,就必须体验突然“失败”,而后重新调整方向,再追上去。
怎么开始呢?
很简单,现在起,遇到孩子“不会的/不够好”的,别只会着急上火,对着孩子打骂吼叫,而是可以认识到,这是一次锻炼进化能力的机会。
然后,去带着孩子学会定义问题和制定行动计划。
定义问题,就是先与孩子站在一个阵营,然后去看到孩子的困难,发现它,和孩子一起行动,解决它。
当你和孩子站在一起时,我们就不会脱口而出,孩子就是成绩不好。我们看到的也许就是:理解能力差;进度跟不上;写字速度慢,这些才是真正建设性的“定义问题”。
从小让孩子认识到,“做不到/不够好“本来就是常态,但只要我们想,哪怕起点再低,哪怕从头来过,都是可以慢慢“起来”。
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有了“进化”能力,未来再遇到大风大浪,也知道如何迭代,从困境中找到希望。
方法论加上灵活性,对我来说,才是最关键的“核心价值”,是我会花大力气去投资的。
3、短期看“下限”
3、短期看“下限”
看到这,肯定会有人问,你说的这些道理都是对的,但这都是长期啊。可现实很残酷,我孩子学得不好,就要影响幼升小。
那短期绝对不是不重要,但知道轻重缓急后,对我来说,短期的学科能力就是量入为出,看标准的下限。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邻居娃3岁就出口成章、能计算了,自己家娃却字也不认识一个,肯定着急的吧(我自己曾经也是的),但我现在常常提醒自己用人生的纬度来看,3岁会10以内加法和5岁会,有多大区别?
并没有啊!话说我现在算啥都是靠手机里面的计算器啊。
哦,原来这些差距长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短期不做肯定要影响幼小衔接和升学,怎么办?
这么一思考,我就明白,完全不需要必须在3岁就要学会,甚至3岁前就要学会。而是给了自己一个区间,明白3到6岁之间都可以。
3岁需要学会加法,和5岁学会加法,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我选择晚一点慢一点,但却也赢得了很多时间,去孵化更加重要的能力。
4、永远不变的重点
4、永远不变的重点
现在我们都重视教育,也往往让父母们苦不堪言。
当我们谈培养孩子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个父母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可我们每个爸爸妈妈都有自己原本的生活啊。
父母可以做孩子的老师,也可以做孩子的朋友,这都很好,但这个前提是先做好父母: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保持稳定的情绪,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只爱“孩子的成功”。
家长如果不对自己进行思考和梳理,那就只会把外界压力传导给孩子。
如何帮助一个普通孩子过上有价值的、充盈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真正的课题。这些,和标准化刷题、送补习班、追求成绩相比,更需要动脑筋和耐心。
尾声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徘徊、摇摆、恐怕、焦虑、胆小,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试图改善。
如果非要问我鸡不鸡娃,我一直是理直气壮、且无比坚定地说,我们家是“托系”的,就是做托得住的父母。
只要能“托得住”,佛系还是鸡娃都“可以”,本来这个世界就有很多“都可以”。
尽自己最大努力,但是也能做好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同时有底气知道,只要不放弃,最坏的结果也能逆转,因为人生长着呢。
关于教育的选择,我会看很多人的故事,和少数人交谈,然后做自己的选择。
我是坚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路,关键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脚步。
大J叨叨叨
对了,今天隔壁号是童鞋专场。有大家熟悉的国民童鞋品牌小蓝羊,我家换季必囤的。
还有我从他家挖到的宝藏——来自丹麦的童鞋品牌菠萝鞋。专门为孩子打造的赤足跑步鞋,穿上就像光脚在走路,除了舒服,也是一双真正能“养脚”的好鞋。
眼下天气转凉了,我给大家选了一些秋冬必备款,颜值高,好搭衣服,码数也齐全,有需要的朋友赶紧去隔壁号给娃挑一挑。👉(直达链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