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化学只考20分,照样拿诺奖

化学只考20分,照样拿诺奖

科学


作者 | 卡尔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闹出了一个“大乌龙”。

 

正式颁奖前4小时许,不少瑞典媒体意外收到了一封标题为“他们为纳米技术播下了重要种子”的邮件。

 

瑞典公共广播公司SVT表示,这份包含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的新闻稿里,提到“奖励颁发给量子点,纳米粒子是如此微小,以至于它们的尺寸决定了它们的性质”。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一切尘埃落定。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麻省理工学院的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哥伦比亚大学的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Nanocrystals Technology Inc.)的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i I. Ekimov),以表彰其在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方面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技术公司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


接到来自诺奖委员会通知获奖的电话时,伊基莫夫博士分外淡定:“我醒过来了,不然我还能干啥?当时我这里才凌晨五点。”作为苏联时代的科学家,他已淡出主流学术界多年,于1999年移居至美国,在一家私人公司做研究至今,尽管40年前对量子点的发现跨越美俄产生回响,他依然“人狠话不多”。

 

在电话采访中,麻省理工的巴文迪教授和诺奖委员会说,自己和妻子确认了好几遍,才知道自己真的得了诺奖。自己在30年前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助理教授,首次合成量子点时完全无法预想今日的成就。


巴文迪


这次一起获奖的路易斯·布鲁斯曾是巴文迪的“老板”,后者在布鲁斯的手下当过博士后,盛赞布鲁斯是“我们这个研究领域的巨人”,如今师生二人共享诺奖。


路易斯·布鲁斯


在被问到成为一名诺奖得主的感受时,巴文迪表示,可以预想到自己一天的日程都会很混乱,当天早上9点,他本来还要去上课,现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代表诺奖委员会打去电话的Adam Smith开玩笑说,估计这次早上9点来上课的学生会很开心。


这通捎来喜悦的电话,意味着三位先驱多年来的原创性研究得到了世界级的认可,他们让纳米技术有了颜色,元素周期表从此有了第三个维度。



第三个维度

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Johan Åqvist教授打开黑箱,点亮了五只不同颜色的烧瓶。

 

“你们现在看到的五颜六色,就是溶液中的量子点,你看不到它们真实的样子,因为它们非常微小,统称为纳米粒子,只有几纳米那么大。”


量子点是一种尺寸非常微小的晶体颗粒,以足球作为参照物,它与足球的大小对比,就如足球与地球的大小一样


这些小烧瓶内被称为量子点的粒子,都由相同的简单物质组成,那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会不一样呢?


是挑战人类直觉的量子效应(Quantum size effects)。

 

每个学习化学的人都知道,元素的性质是由其电子数量决定的,然而在纳米尺度之下,粒子里面的电子开始挤作一团,最小的量子点发出蓝光,稍大一点的量子点则发出黄光、红光,只因尺寸不同。


通过改变量子点组分及尺寸,可以得到从可见光区到近红外光区之间不同发射波长的量子点色


早在1937年,物理学家赫伯特·弗勒利希(Herbert Fröhlich)探索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的理论结果,该方程表明,当粒子变得极小时,材料中电子分布的空间就会减少。因此,电子会被挤压在一起,这将使材料的特性发生巨大变化。

 

1981年,阿列克谢·伊基莫夫作为一名固体物理学家,在苏联瓦维洛夫国立光学研究所工作,正在研究彩色玻璃。他的博士专业方向本是半导体,运用众多光学方法来评估半导体材料,他将铜和氯添加入玻璃后,在玻璃被不同程度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他首次展示了氯化铜作为纳米粒子影响了玻璃颜色的效应。

 

X射线检查显示,玻璃内部形成了微小的氯化铜晶体,而制造的过程会影响这些颗粒的大小。在一些玻璃样品中,它们只有约2纳米大,而在其他玻璃样品中,它们的尺度达到了30纳米。

 

最大的颗粒吸收光的方式与氯化铜通常的吸收方式相同,但颗粒越小,它们吸收的光越蓝。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伊基莫夫非常熟悉量子力学定律,他很快意识到,他观察到了与尺寸相关的量子效应。他将这一结果发表在1981年的苏联科研期刊上,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量子点”的人。

  

伊基莫夫


另一位获奖者也在自由漂浮于溶液中的纳米粒子里,看到了同样的效应。

 

彼时,因美苏冷战铁幕而不知晓伊基莫夫研究的情况下,美国化学家路易斯·布鲁斯在AT&T贝尔实验室研究太阳能实现化学反应。他使用了能够捕获光的硫化镉颗粒。布鲁斯将颗粒做得非常小,以便有更大的表面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但当他将颗粒放在实验台上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光学特性发生了变化,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颗粒变大了。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生产了直径约为4.5纳米的硫化镉颗粒,比较了这些较小颗粒和直径约为12.5纳米的较大颗粒的光学特性。较大颗粒和硫化镉吸收相同波长的光,但较小颗粒的吸光度偏向蓝色。

 

布鲁斯于1983年发表了自己的发现,并开始研究一系列其他物质制成的粒子。这些物质出现的模式是相同的——粒子越小,它们吸收的光越蓝。


粒子越小,吸收的光越蓝


光学性质的变化,表明这种物质的特性完全改变了。由此可见,量子点是一类全新材料,它们与分子不同,试想如果想要用分子制造出不同的颜色,就需要选择不同结构的分子,就像我们熟知的焰色反应。

 

然而量子点拥有相同的结构,在同样的结构中拥有相同的原子,只不过小一些的量子点内的原子更少,大一些的量子点拥有更多原子。

 

尺寸带来的改变也不只是颜色,物质的其他特性也会随之改变,包括电、光、磁性能还有催化效应(即它们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甚至材料熔点。

 

所以量子点揭示出改变材料特性的新方法——不用制造新材料,而只用改变材料的尺寸大小。

 

这是纳米技术领域的重大基础发现,就仿佛元素周期表突然有了第三个维度。元素的性质不仅受到电子层的数量和外层电子数的影响,在纳米水平上,尺寸也很重要。



人在哈佛,化学考20分

这个发现,激发了众多化学家的想象力,以此开发新材料。

 

原理明晰了,但投入实际应用并非易事,要让量子点发挥作用,不仅需要非常理想的粒子结构,还必须精准控制好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基本上是在原子的尺度之内一层层控制,此外还需要完美的表面特性,最终才能出现清晰的颜色。

 

这个问题由另一位获奖者,MIT的“光之炼金术师”蒙吉·巴文迪,以独具一格的化学方法解决。

 

1993年,巴文迪的团队在研究特定尺寸的纳米晶体生长时,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发明出一种更加可控的方法来控制尺寸,关键就在于精准控制粒子生长初始阶段成核那一刻的最初变化。他采用了精挑细选的热溶剂,在一瞬间突然注入反应试剂,能即刻形成微小的晶胚,也就是形核事件。

 

而后,随着溶液被稀释,温度骤降,粒子生长停止,再加热,小心翼翼地控制生长过程中的温度。这样不仅能控制大小,而且能让粒子大小变化保持在非常狭小的窗口之内,最终得到唯一的尺寸,其所选用的溶剂还能够保护好粒子表面。

 

巴文迪制造量子点的过程:1、将足量的能形成硒化镉的物质注入高温溶剂中,使针头周围的溶剂达到饱和;2、硒化镉的小型晶体会立即形成,但由于注射冷却了溶剂,晶体停止形成;3、巴文迪为溶剂升温时,晶体再次开始生长。时间持续越长,晶体就越大


这是大规模生产量子点的重要里程碑。如此一来,量子点投入实际应用的道路便开启了。

 

巴文迪因实现了量子点的高效稳定合成而广受赞誉,然而他的化学之路起初并不顺畅。

 

在2008年MIT校园报“The Tech”的采访中,已担任化学系教授的巴文迪,回忆起大学时的轶事,在第一场化学考试里,他只得了20分——满分是100分。“那时候我刚进哈佛,我打算用我高中的学习方法来应付大学学业,也就是‘完全没有方法’”,巴文迪说,“(考20分后)我吓坏了,很沮丧,打算就此退学。”


但好在他并没有放弃。通过在考前从头开始做问题集,以及系统地浏览自己的笔记,巴文迪开始屡获最高分。他表示在哈佛大学这样的地方,不练习解决问题对他来说就等同于失败。

 

在被问到“工作,朋友,睡觉”如何三选二时,他也坦率回答“这辈子从没睡够过”。他表示:“工作和家庭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在年轻时,也就是还有能力不睡那么多的时候,找到一个平衡点。”

 

巴文迪


巴文迪在博后阶段师从布鲁斯,在诺奖的电话采访中,巴文迪尤其感谢了他。布鲁斯1943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他高中就发现自己喜欢化学和物理,在五金店兼职打工的经历又让他对工具和机器十分感兴趣。

 

当他被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录取时,恰逢刚刚开设化学物理(chemical physics)专业。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好,但还是选了这门专业,大学生涯也让他彻底爱上这门学问。

 

实际上,布鲁斯的研究工作起初也难言顺利,从未在大城市长期生活的他,在深造时选择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最初的14个月,他没有任何可以发表的研究,好在,最终他还是只用4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后来布鲁斯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23年,他很喜欢这里:“这是进行物理科学研究的最佳场所。”在23年里,他从未写过研究计划和预算,新想法只要跟管理层进行非正式讨论,然后就能进行。

 

工作之余,布鲁斯喜欢在自家花园里做园艺。园艺对他来说是从工作中脱离出来的好方法。“我喜欢在地上挖洞,因为挖洞能让你精疲力竭,也能让你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比起几个月都看不到结果的科研工作,园艺出结果的速度,显然要快得多。



诺奖可能就在你家客厅

在中文世界里,“量子”听起来神乎其神,也曾有诸如“量子速读”、“量子鞋垫”等骗局大行其道。

 

物理学中,量子是“最小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而在化学上,量子点的量子来源于纳米尺度下的量子限域效应,不同尺度的量子点发光波长不同,其所呈现的颜色也不同。

 

30年后的今天,量子点已成为纳米技术的重要工具,它可能影响所有与发光和光电应用相关的产业,并在商业化产品中更加精细和广泛地照亮我们的生活。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庞代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量子点“肯定能得诺贝尔奖,不用怀疑”,因为“原理是新的,材料是新的,性质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光学性质最好的发光材料”,光是在他的团队,已有超过200万台彩电应用了量子点技术。


量子点技术在电视屏幕上广泛应用 / 视觉中国


量子点的发光特性,最多的应用场景,是基于QLED技术的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在这些屏幕中,蓝光是使用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节能二极管产生的。量子点被用来改变部分蓝光的颜色,将其转换为红色或绿色。这让电视屏幕获得了显示图像所需的RGB三基色光,而且有望覆盖更宽的色域。


量子点还可用于化学发光反应中,作为催化剂或光发射器,以及生物传感器和细胞内或体内成像,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技术,例如可视化肿瘤血管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多指标跟踪、检测和成像。

 

庞代文表示它足够亮、足够稳定,只要一颗就能够跟踪病毒感染的整个过程,在生物医学里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量子点标记,了解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

 

庞代文说:“没有任何材料可以与之媲美。”


量子点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远不止这些,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它的潜力。研究人员相信,未来量子点可以在柔性电子器件、微型传感器、更纤薄实惠的太阳能电池以及加密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作出贡献。


全球量子点材料市场趋势


巴文迪表示:“我们发明了制造量子点的方法,量子点被世界各地的许多人使用……我们有很多合作。”令人惊奇的量子现象,还有很多跨越学科边界的未知等待探索。


因学科交叉,诺贝尔化学奖常被戏称为“诺贝尔理综奖”,布鲁斯也在获奖时特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被问及得知获奖的第一反应,他回答:“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所在的研究领域,想到了领域里没拿到诺奖的同行。”

 

“这个领域的研究是团队合作,不是单打独斗。有人负责物理研究,有人负责化学研究,有人负责材料科学研究,有人负责合成化学研究,有人负责有机金属化学研究……我参与了很多很棒的合作项目,我的合作者的贡献也应当被认可。”

 

某种程度上,师生二人都有坚韧宽宏的性情,巴文迪在电话里讲述自己师承布鲁斯任教的感受:“你让学生自己探索,你给学生提供反馈,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科学家,你教学生做科研的时候,你得温和地教。”

 

2023年的诺贝尔科学奖系列已经收官,坐四十年冷板凳的mRNA疫苗、更快的阿秒、更小的量子点斩获殊荣,都是对创新、坚持、开放的学术态度的回应。

 

就像量子点的应用那样,这种精神也适合每一个人。正如巴文迪早年在采访中寄语年轻学子时所言:别把失败太当回事,很多看似无法克服的事情都会被克服;记住有所选择非常重要,但没有任何决定所带来的影响是永久性的,我们的选择总是有很多。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阿树

排版 | 茜雯



点击图片 即刻订阅


更多资讯


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生活不ending,人生后日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3年化学诺奖解读|量子点:电子“蜗居”,纳米崭露头角百年无痕-1.3新冠疫苗奠基人光速拿诺奖!背后,两位不得志科学家的故事令人动容~欧盟招人只考英语?法国不干了Baby Show多伦多秋季展:拿小样拿到手软,新司机爸妈去学学带娃不鸡娃,就是佛系?两边都不选,照样有出路!年入百万中产父母“撞上”不懂节省的娃,照样烧钱烧到欲哭无泪……樊胜美悲剧的根源,被2023拿诺奖的性别经济学家讲明白了灵魂的十九号房最热门的残雪没拿诺奖,不意外南湾“刺激型杀手”现已获释,15岁时杀死同学只为体验一把【教育领域】的人是这样拿【美国绿卡】的!Optus用户智取巨额折扣!网络中断后这样拿到最佳赔偿,网友纷纷热议!静观其色这届化学奖得主,化学只考了20分入学只为留在澳洲!留学生怒批澳洲签证系统漏洞,大批学生“无心学习,只想打工”被骂到抵制,她照样拿下收视第一开放注册|两度诺奖得主、院士领衔,19位中外专家4场分会,WRC2023生物正交与点击化学会议火热报名中!离开学只剩3天,突然被学校通知每个娃都要穿汉服……中国这所大学只存在22年 为何亚洲第一2023年诺奖风向标公布!曾有人在一个月内连获此奖与诺奖!这次能押对几个?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因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丨直击诺奖看看诺贝尔的遗嘱,你还纠结有多少中国人拿诺奖么?宾大录取:大学只是人生的第二十年,“自我发现”能让我受益一生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量子点,有位获奖者化学曾只考了20分.......夏日随想诺奖得主教你如何得诺奖:先提出一个能得诺奖的科学问题20所师范院校有17所单招文化平均分超300分,5所超350分打算报考2024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注意了……诺奖得主曾数次被剥夺教职,网友集体要求高校道歉:获资助比拿诺奖更难mRNA疫苗技术竟然这么快拿诺奖,这世界越来越乱评分上限10分,它的成就和意义却不止10分【Q4 开启注册,每3晚至少3000分,HotelFT提供额外1000分酒店地图】凯悦酒店集团当前促销活动提前备考2024主治,这3个问题先搞清楚!不到总统的家,你不知道他有多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