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我看到有网友发了一条短内容,说的大概是韩国陆军某部于近期举办的一个纪念活动。这个活动的本身没什么稀奇的,真正引起了我兴趣的,是该部指挥官在活动上面向一众韩军官兵的讲话:“让我们再喝一口鸭绿江的水吧!”
你说你们韩军这帮人,搞纪念活动就搞纪念活动吧,放着家门口好好的汉江不喝,非得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不痛快,偏偏要嚷嚷着跑过来鸭绿江找水喝。你们那是来找水的吗?我看你们是来找打的还差不多的。虽然这个细节只有食指和大拇指捏起来也就能透个缝儿这么大,但它还是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乎,我便顺着相关线索到网上查了一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相关情况。这个消息的原始信源是韩联社,更准确点说,是韩联社在10月31日发布的一篇题为《“再一口喝鸭绿江水”,记陆军第6师团挺进鸭绿江纪念活动》的报道。在报道中,韩联社记者林秉植(音译)提到,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韩军第6师团于1950年10月26日赢得了“阶段性的战役胜利”,并一跃而成为首支抵近鸭绿江畔的部队。
注意,不是首支抵近鸭绿江畔的韩军部队,而是首支抵近鸭绿江畔的部队。这就意味着,在当时联合国军的队伍中,韩军第6师团的行军速度应该是冠绝三军的,这一点甚至就连得到机械化装备加持的美军也自愧不如。而在抵达鸭绿江畔之后,韩军第6师团的指挥官马上就搞了一个行为艺术:命令手下官兵到鸭绿江边取一瓢江水,用于敬献他们尊敬的李承晚总统。而也正是因为该部指挥官这个意在逢迎李承晚的行为艺术,从此以后,“鸭绿江水”这个意象就成了韩军第6师团历任指挥官挥之不去的心结。这帮人始终致力于将“再饮鸭绿江水”这个执念固化成为韩军第6师团的某种强军精神,并以此来激励韩军第6师团上下,不畏考验,再创“辉煌”。或许是出于某种传火的考量,韩军第6师团基本上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举办相关纪念活动,今年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的纪念活动似乎要比往年的还要隆重一些,除了韩军第6师团的官兵之外,韩国平安北道知事杨钟光(音译)、由大约100名韩国退伍军人组成的退伍军人团体,最近已经在韩国协同韩军进行联合训练的部分英军士兵,也都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上,韩军第6师团携全体参观人员一道,先是为当年战死的韩军第6师团官兵默哀,然后敬献花圈、烧香祭拜,最后还表演了一个名叫“鸭绿江水祭”的小剧场。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个“鸭绿江水祭”的小剧场。在小剧场上,韩军第6师团的士兵不仅身着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旧式军服玩起了Cosplay,而且还给在场的观众表演了一幕情景剧:这些士兵身着韩军旧式军服,坚守阵地,顽强抗击,最后圆满完成了从“鸭绿江畔”取水的任务,成功将盛有“鸭绿江水”的水壶,递到了韩军第6师团现任师长,少将金华钟(音译)的手里。
而面对手下人递过来的水壶,非专业演员出身的金华钟几乎是马上就进入了状态,一秒入戏,接过了水壶便向人群高喊:“让我们再喝一口鸭绿江的水吧!”说罢,在场与会者接连高呼三声:“喝吧!喝吧!喝吧!”演完小剧场之后,金华钟还不忘在讲话中升华一下此次纪念活动的举办宗旨:“我身为韩军第6师团师团长,今后必将以身作则,继承‘挺进鸭绿江畔’的老兵精神,时刻做好战斗准备。敌人胆敢挑衅,我们必将予以其最严厉的惩罚。”我不知道在看完、听完我前面的复述之后,内心都是什么想法。反正我的话,我在看完原报道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去网上搜索了这个韩军第6师团的相关资料。不搜不知道,搜完之后我对这帮戏精就一个评价:市场上吆喝声大的,都是卖狗皮膏药的。按照维基百科上给出的说法,1950年10月23日晚,在“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韩军第6师团沿着清川江前进,到达了古藏洞以北近16英里处的惠村。并于24日夜里,穿过了离惠川大约26英里的熙川。此后,第6师团下属第7团继续北上,向鸭绿江畔的楚山进发。10月25日,第6师团下属第2团第3营从距离鸭绿江边50英里处的惠川向北镇移动,并最终在温井以西8英里处遭遇了伏击。起初,第3营还以为他们碰上的是朝军的小股部队,结果双方一交手第6师团就察觉出了不妥。伏击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拢口袋,而后以猛虎下山之势一口吞掉了第3营。整个过程前后仅耗时不到一个小时,干净利落,风卷残云。后来韩国人才知道,他们的第6师团此役所遭遇的那支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8师。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有着“四野最能打的战将师长”之美誉的邓岳。邓岳是韩先楚的左膀右臂,而韩先楚则受彭老总指挥。温井之战实际上就是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战,而第6师团则在无意中给我们送上了一血。
意识到来者不善的韩军第6师团师部火速下令,向南速撤。然而,在后撤过程中,第6师团的行军计划再次被打乱。该部的空投补给在10月28日才到位,第6师团师部遂令其下辖第7团打头阵,顺便接收补给。然而,在行军过程中,第7团又在高仓以南约20英里处遭遇志愿军伏兵。一阵厮杀之后,第6师团交出了二血。10月末的几场遭遇战打下来,已经领教过志愿军厉害的韩军第6师团总算是学聪明了,能不和志愿军打照面就不和志愿军打照面。然而饶是如此,噩运却偏偏还是要和这群苦命人过不去。宿命这个东西很奇怪的,有时候你越是躲着它,它就越是会往你身上凑。1950年11月26日,也就是温井之战后大约一个月,部分在前线被志愿军打崩之后仓皇南顾撤退的韩军第6师团和第7师团士兵,在逃亡途中突然遭到联合国土耳其旅的一个营的偷袭。因为分不清东亚人的面孔,这帮土耳其人误将南撤的韩军官兵当成了志愿军,由于韩军逃亡速度太快来不及请示,所以土耳其人索性先打了再说。结果,土耳其人这一打就抓了125名韩军俘虏,其中被乱枪打死的韩军官兵更是不可胜数。而更加搞笑的是,这一乌龙事件后来还被西方媒体大肆宣传,广而告之,说什么土耳其营的官兵在战斗中如何如何给予“志愿军”迎头痛击。即便他们后来回过味来了,知道挨揍的其实是韩国人,西方媒体也懒得去纠正了。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陈赓当年形容越军和法军的那句名言,用来形容韩军官兵和土耳其营这对活宝也是挺合适的。越军和法军是天造地设的对手,而韩军官兵和土耳其营则是佳偶天成的队友。不过韩军第6师倒是也不用太为此感到感伤,因为志愿军后来很快就帮他们把仇给报了。1950年11月,在志愿军宣告正式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之后,美国第2步兵师、土耳其旅,以及韩军第6、7和8步兵师等联合国军部队,均先后被我所部击溃。虽然还没到要被取消番号的地步,但也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休整才能恢复战斗力了。就这么个交手情况,我也不知道韩军第6师团是怎么有脸把“再喝一次鸭绿江水”这种纯属撞大运式的行为艺术,给凝结成为他们部队的那所谓的“强军口号”的。你好歹打赢了一两场战役再夸这种海口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韩军第6师团当年的战斗力真就强到可以孤军饮马鸭绿江了,结果实际不过就是狐假虎威,借着美军的威风冲上去抢人头的而已。而且因为能力不济最后还没抢到,反倒是自家部队搭进去了不少人头。遍数当年在鸭绿江畔的往事,如果说韩军第6师团还有什么算是值得拎出来说两句的资本的话,也大概就只剩下去江边取回一瓢水这种徒有形式的行为艺术了。这也就是韩军这种除了那张嘴,全身上下哪儿都软,尤其是骨头的军队了,这要换做是我们解放军,我简直无法想象这种和搞笑几无两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这里,更别说还要将这种行为艺术上升成为一种部队精神,并数十年如一日地拿出来搞纪念活动了。而且,话又说回来了,就算韩军第6师团当年真的喝过鸭绿江的水,那又如何呢?抛开这个行为艺术本身的形式主义不谈,你们就是喝了一口鸭绿江的水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志愿军和朝军当年还进过汉城,喝过汉江的水呢。汉江之于韩国的意义,和鸭绿江之于我们的意义那可是太不一样了,我也没见我们因此就骄傲了啊?哪有正经部队会拿“去过XX地方喝了XX的水”这种事情来作为建军历史上的重要谈资的?人家都是以缴获了敌人多少多少面军旗,多少多少杠钢枪,多少多少个俘虏为荣,你们韩军第6师团可倒好,要啥没啥,只有一壶“鸭绿江水”,而且还是高仿的假货。我都不知道第6师团这帮韩军官兵是怎么忍得住在表演小剧场的时候不笑场的,反正这场面你换我上去肯定遭不住。
最后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当时就在韩军第6师团纪念活动的现场的话,我估计我会在散会后找个机会问一问他:“你们打算怎么再喝一次鸭绿江水?”当然了,就算我能当面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我估计我所能得到的最佳答案,也就是沉默而已。不过没有关系,好在我还准备了一个备选方案,韩军将领要是不知道怎么回复我的话,我回复他们也行:“你们要想再到鸭绿江畔来取水是不太可能了,要不下次我们带着鸭绿江水去汉城找你们?要么去济州岛也行,我们现在去济州岛也方便了。怎么喝不是喝对吧?你们不就是想喝鸭绿江的水嘛,想喝就开个口,只要我们这边方便,假以时日,一定满足你们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