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辣评-Weekly:​NASA最新的登月计划与50年前有何不同?问天实验舱能够为中国材料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吗?

辣评-Weekly:​NASA最新的登月计划与50年前有何不同?问天实验舱能够为中国材料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吗?

科技




01

多个国际首次!“羲和号”探日成果重磅发布

8月30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由国家航天局在京正式发布。本次发布成果以新型卫星技术、太阳科学探测为主,创下五个国际“首次”,对后续开展太阳空间探测任务及提升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羲和号”卫星自2021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以来,按照既定任务计划开展科学观测,累计下传原始观测数据50Tbit,生成科学数据约300Tbit,这些数据已向全球开放共享,得到了美、法、德等国太阳物理研究学者的广泛应用。

>>阅读原文<<


辣评

这样的科研成果固然有长期价值,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还是远了一些。在这种时候,需要航天文化产业的介入,用科普、科幻、影视大片的形式,把基础科学的意义,把它们对人类文明进步和安全的价值,用通俗和直观的方式解读出来。让大多数人能看懂,就更容易说服他们,把宝贵的税金用在科学上。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RS6AhTyLuYEiyUWBqWWig



02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样品光谱分析上取得新进展

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从月球正面返回了1.73 kg表面与钻取样品,其采样区域比以往的Apollo及Luna任务的采样区域都要年轻。





目前已经报道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着陆区的物质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对大尺度遥感探测数据的解译要格外慎重。准确的物质组成信息对行星地质演化历史的解译十分关键,而遥测光谱技术是目前获取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见-近红外或中红外波段的一些独特的吸收特征可以用来识别行星表面矿物组成。其中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吸收特征主要是由矿物中过渡性金属离子(如Fe2+)外层电子跃迁产生,而中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则主要是由矿物晶体晶格振动(如硅酸盐矿物中Si-O的伸缩振动等)产生。在中红外谱段,光谱特征更为丰富,可以对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法区分的物质类型进行有效判别。由于月球等地外样品比较珍贵,以往的行星光谱学研究大多是基于地球矿物或模拟物开展的,通过在地面实验室开展控制性实验测量,分析不同类型物质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然后应用到行星遥测数据的反演分析中。地球上的模拟物虽然丰富,但是真实月壤的很多性质依然无法完美复制。尤其是发生于月表的太空风化作用,会对月表物质的光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嫦娥五号采样任务的成功为利用真实月壤样品开展光谱分析提供了重要机遇。


辣评

根据我们从有关渠道了解,科研人员在拿到样品之后,几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了分析和研究工作。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距离中国科学家上一次拿到月球样本,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再次拿到来自外星球的土石,人们激动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尽早把更多成果公布给大众,回答一些看起来很萌,但是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月球这样的土质,能种什么菜?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752s1uKL0NvW9eVhTqRwVw



03

现场视频来了!我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9时09分,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也是陈冬、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阅读原文<<


辣评

问天的气闸舱要比节点舱宽大得多,这就意味着可以执行更丰富的舱外任务。不仅仅是空间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还可以考虑大量的空间暴露实验。这就给诸多新材料企业提供了很独特的机会。要知道,国际空间站上的暴露实验机会,是非常稀少的,此前也轮不到中国企业。如今我们有自己的空间站了,用好这个资源,谋求材料科技赶超,是产业的历史责任。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NljTHCiZ95G4mLNcVH1jQ


04

NASA最新的登月计划与50年前有何不同

在人类登月50年后,NASA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新一代重型火箭和“猎户座”飞船,并计划在2024年前再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那么有人就提出了疑问,为何不直接采用当年“阿波罗11号”的设计再赴月球?此次新的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究竟有何同?





登陆月球南极

与当年“阿波罗11号”降落在月球正面的静海不同,“阿耳忒弥斯”计划中的着陆点选在了月球南极。

选在月球南极登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来研究显示,月球两极可能存储了超过4.5亿吨的水冰,如果在两极地区建立基地,饮水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这些水还可能被用于制造液氧和液氢,从而为更远的深空探索提供燃料。

挑战更大

“阿波罗11号”的着陆点处于月球赤道附近的平坦区域,返回舱只需少许推进即可返回到月球轨道与轨道上的飞船对接。

而“阿耳忒弥斯”计划中的相关过程要复杂得多,首先要在月球轨道上建立一个被称作“门户”的中转站,宇航员抵达中转站以后,再乘坐着陆舱往返月球南极。

这套系统虽说复杂,但也有其好处。新计划中的火箭只需将飞船送到“门户”就行,因此不需要使用像阿波罗任务中“土星5号”这样的“大家伙”,即可节省燃料,还可以运送更多载荷。宇航员可在“门户”与月表之间多次往返,有助于建立月球基地。

登月计划三部分

要实现这一套能多次往返月球的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建造“门户”、建造前往“门户”的火箭和飞船、建造往返“门户”与月球的着陆舱。

建立月球基地

“阿耳忒弥斯”计划中的宇航员一开始要在月球南极停留7天,随着“门户”扩展和月表设施的增加,月表探索时间有望延长至数周或数月,这就意味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月球不是终点

NASA明确表示,在月球南极建立基地的一个目的是为本世纪30年代登陆火星做准备,尽管目前对火星任务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

月球将成为火星的试验田,要完成长达数年的火星之旅,必须要先有能力在月球上生活较长的周期。学会利用太空中的资源为自己提供补给并制造产品,这实现深空探索的前提。


辣评

北京时间9月3日晚,首枚SLS火箭在第二次尝试发射时,终于还是因为出现燃料泄漏而放弃了。这次恐怕要耽误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考虑重新发射。在NASA的推特账号下面,是一片质疑。最集中的说法有两个,“50年前能做到,今天为什么不行”,“为啥不让马斯克来干”。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有点问题,第一,50年前NASA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修改发射日期是家常便饭;第二,马斯克和NASA在登月计划当中,是合作关系,缺了谁也不行。然而NASA这次把调门拉得太高了,多少有点下不来台的感觉。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3oktbXdN_XFMlpx7__vIQ



>End


>>>                     

本文系“太空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太空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往期推荐




王兆耀:国家战略性力量——商业航天定位的再思考(一)



王兆耀:国家战略性力量——商业航天定位的再思考(二)



王兆耀:国家战略性力量——商业航天定位的再思考(三)



杨长风:航天商业化发展和话语体系转变的思考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主任陈玉忠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8600881613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希腊人的锲而不舍与悬空修道院中招率太高!辣评-Weekly:198天完成31次发射,SpaceX已持平去年发射纪录;我国固体动力事业创建六十周年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辣评-Weekly:SpaceX 推出航空专用版星链服务;阿丽亚娜6号首次发射推迟至2023年底发现迄今最大的潜在威胁小行星,直径最大约2.3千米;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环球科学要闻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环法第四站---千年老二们的几家欢喜几家愁喜报!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梦天实验舱发射,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经纬低调分享】Israel Weekly | 以总统将访美;谷歌推出以色列云;以重申不对乌克兰提供武器,Mobileye ...问天实验舱,上天去干啥?早报 |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俄暂停黑海运粮通航路线,乌称将继续执行协议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成功!北大校友张树杰担任一级动力系统指挥一组数字看懂梦天实验舱辣评-Weekly:控制力矩陀螺让空间站“坐如钟行如风”;《独行月球》的知识点对吗;DARPA启动开发近地轨道卫星“翻译器”计划梦天实验舱,近日将择机发射转运!梦天实验舱即将“梦圆航天”iPhone SE屏幕消息曝光/华为Mate 50 Pro登顶DXO影像榜/振奋! 梦天实验舱成功升空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梦圆九天!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刚刚发射成功的中国梦天实验舱【把世界讲给孩子听】i-Refill | 10个脑洞,想问问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舱箭组合体运抵发射区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是做什么的?【把世界讲给孩子听】宇宙人(1129期)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舱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近日将择机实施发射;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助力气象站信息传输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推进剂加注问天实验舱升空,天宫空间站扩成“两居室”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又是一千年微波炉版油炸花生米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辣评-Weekly:中国将为所罗门群岛建互联网,卫通企业不服?本周,马斯克的两个新动向梦天实验舱,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解码梦天|一文看懂梦天实验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