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赵志明:写作者要做“时空的坐标轴” | 人间夜话
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作品,不管是创意也好,结构也好,故事人物也好,到本质上面都是看作者对世界的“事无巨细”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可能我们会说有一个偏重,虚构偏重的是“细”,非虚构偏重的是“巨”。
配图 | 《不虚此行》(2023)剧照
前 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网易文创 · 人间工作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十月》杂志联合主办的 “奔跑在数字时代” 征文大赛终审评委访谈特别节目。本次大赛分为虚构组和非虚构组,自3月24日至12月30日面向全社会开放征稿,详情及投稿方式可查看页面下方的链接。
为了让参赛者和读者更好地了解本次大赛,我们与特邀评委团的评委进行了对谈。在对谈中,评委老师们不仅从“道”的层面为大家解析了征文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从“术”的层面,就写作本身可能遇到的困惑、难题,给大家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建议。
特邀评委团的评委都是来自文学界知名的批评家、作家和教授。除了对征文活动的内容和方向进行解析,他们还从自己的专业与兴趣出发,聊到了更广泛的话题,如北京与故乡、自我与世界、城市与生活、女性主义以及当下热门的ChatGPT等等。
不论您是参赛者、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相信这些对谈都将是与您有趣且不负时光的相遇。
点击即可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嘉宾
赵志明
作为评委,赵志明老师期待在本次征文中看到有想象力、有前瞻性,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作品。身处数字时代的写作者,要做“时空坐标轴”,借助“过去”和“未来”这两种时空观,对当下产生逼问,审视或观照。此外,他认为无论写虚构还是非虚构,本质上面都是考验作者对世界的“事无巨细”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可能会有一个偏重,虚构偏重的是“细”,非虚构偏重的是“巨”。
所以,不管是类型文学还是纯文学,作者处理素材的方式可能不一样,但写作之前要下的功夫是一样的,这是现代小说所要求的。写作者一定要先对故事的发生地了然于胸,然后才能往里面加一些新东西。
所以我们写征文,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一定要先对大主题有一个大的维度的认识,吃透了大主题想要表达的,再去选一个自己能写的小选题,可以“以小写大”,也可以“以大写小”。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也会与别人不一样。
我自己写作的时候,其实很少会预设一些主题或价值观。因为我想写的小说主要得满足两点:第一,我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呈现出温暖;第二,我希望在阅读层面,小说的文本要好看。
现已开放报名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投稿
文章由 网易文创丨人间工作室 出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