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建筑师的创造性体现在哪里?
在10月26日结束的“城市与我们:流动的公共”三联人文城市年度论坛中,电影研究者戴锦华、建筑师张永和、哲学家汪民安、城市规划专家李晓江、多媒体艺术家费俊、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周榕、人类学家项飙、音乐人小河8位不同领域的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观察视角出发,带来了他们对于城市中公共空间和公共性的思考。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张永和以他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校园设计为例,讨论了建筑师责与权的当代突围。建筑师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要求,有无限的责任,这是否意味着建筑师在其中可供发挥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了呢?
张永和说,良渚国美校区的例子,告诉人们现实并没有那么悲观。作为建筑师的张永和团队, 不仅深入参与了空间和建筑的设计,还为学校搭建了一个教育系统。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让教学空间的边界被淡化,也践行了“生活即教育”的初衷。
最终,校方几乎完整接受了整套教育模式。建筑师和学校甲乙方的界限变得模糊,建筑师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力更多释放出来。随着这种甲乙关系的流动,建筑空间、学生的创意也有了更多流动的可能。
以下是张永和的演讲全文——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分享现场
我今天讲的这个话题,有关建筑生产机制的一方面。这方面在过去的500年可能变化不太大,可是在这个世纪就开始有变化了。今天分享的这个题目听上去好像特别严肃,它说的是件什么事?我给大家简单地解释一下。
如果不太熟悉建筑实践的人,未必能够意识到,建筑是一个在框架里的创作实践。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有三个,一是规划,业主方首先拿到一块地,这块地属于城市的一部分,叫建设用地,已经被规划过了。所以你在这块地上能盖多少建筑、能盖多高等等,都是要根据规划条件走的。
第二个是业主的任务书。所谓任务书,就是一份很详细的对空间的需求,包括业主他要盖一个什么性质房子,即房子干什么用的,哪些房间、房间大小、甚至房间之间的关系等等。
还有第三点是造价,业主要拿多少钱出来做这件事情。
可以容纳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摄影:田方方
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就可能开始工作了。但是建筑师还要面对各种的、专门的建筑规范。例如消防规范要求包括许多的具体规定,例如有几个疏散口、疏散口之间的距离等。又如办公室采光的规范明确限定窗子的大小,因为进来的光线量也是有要求的。听起来就没有剩下什么建筑师能干的事了。那是不是建筑的外观我们可以发挥一下想象?我们至少能做建筑的外装修?不一定,因为有的业主会说他想要一个欧式的城堡,有的想要一个中式的宫殿。还有更具体的,如果业主想要建造一朵莲花般的体育场,建筑师们也只能去设计五花八门的莲花;如果一家与酒有关的公司想要一个酒瓶形状的办公楼……真实情况就是这幢酒瓶办公楼早已落地建成了。
那建筑师能干什么?建筑师好像有无限的责任,要满足规范,要满足任务书、用地条件,保证造价不能超等等。但是房子的风格、房子的形式又被业主定了,那还有什么权力可言?可是实际上,现实没那么悲观。
校园里的工坊纵深形成延绵的趋势
上图供图:张永和,下图摄影:吴清山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个亲身经历,是在杭州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一个新校区,叫良渚校区。业主是中国美术学院,有一块地是良渚区给学校的;没有任务书,但是有造价,一平米不到5000块。校方觉得这个造价比较大方了,实际上是非常紧张的。
在项目早期,国美校长对三个竞标方提出了一个看似是建筑设计之外的需求:你们三个团队的带头建筑师也都是学校里的老师,那帮我们来想一想,良渚校区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系统是什么?
要有教学系统先得有教学目的,那说到底,咱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最终形成的是跟校方多轮讨论之后达成的一个共识:教育目的体现为咱们的汉字“士”。
理想的教学系统模型“士”及详细体系构成
供图:张永和
“士”比较特殊的就是上面那道横。一般的教育是先打基础,再建立起所谓的专业,也是就是聚焦到一个主题上,然后不断地去深入发展,没有上面那道横。而现在,如果只发展专业,你的专业未来未必有就业机会,毕业了可能找不到符合所学专业的位置。所以我们讲“士”,因为有了上面那条长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的横杠,就可能有机会为自己创一个专业。
学生们在工坊里边上课、边做设计、边做展览
供图:张永和
我从1985年开始教书,对设计教育有一些了解和自己的想法。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觉得校领导会特别认真地对待我们就教育体系所提出的改善建议,所以只是把自己梦想中的教育理念都放了进去。
我们的初衷很理想也很实际:希望学生可以在这里获得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出未来适用于就业的技能。美术教育、设计教育和其他教育最不一样的一点,就是需要“手脑共用”。于是我们提议,所有课程全部开设在工坊中,随时随地可以做东西做实验;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宿舍里组织兴趣社,自己探索正式课程中不包含的内容,并可获得学分,从而形成一个生活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型。由此产生的空间设计逻辑也就非常清晰了:工作室的上层就是学生宿舍,物理的边界被弱化,开放的空间成为首选。
除此之外,我认为建筑是一门非常好的通识课,不是大家想学盖房子才要学建筑,也许你未来想做多媒体创作,或者想成为策展人,每一个入校的学生无论以后做什么都需要理解物质世界了解空间。我们也不希望有特别明确的、划分清晰的“系”,不同创作类学科之间应该流动起来,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
学生们在空间里打羽毛球
供图:张永和
令人惊喜的是,校方,特别是两任校长许江教授和高世名教授,对我们提出的教育体系建议几乎全部接受了。在新建成的校园空间里,学生们一边研究、创作一边做展示,一边搭建一边做设计。工坊变成了可以容纳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也可以说,整个校园变成了一栋房子。它上面是宿舍,底下都是工坊。工坊纵深形成延绵的趋势,在二楼完全是串联起来的。
在学生们陆续搬进来之后,这个空间变得更加生动。建筑的立面设计有格栅,其实这个部分是宿舍,学生们在格栅的后面晾衣服,立面也随着衣服的不同变化了起来。我们当初还设想了适合这个校园的交通工具,如平衡车、自行车,但实际上学生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里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是滑板。
设计师为学生设想了校园交通工具,但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是滑板
供图:张永和
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们组织的社团在这里打羽毛球、练习射箭、跳街舞。大家滑着滑板在空间里穿梭,在教室外面的“舅妈烧饼”小摊买早饭——尽管8:15起床,也可以从从容容,毕竟一出门就到了“教室”,完全不用担心宿舍离教室太远会迟到。还有一些学生利用阳台做投射放映,还有的设计了一个装置,打算在那里吹一个巨大的泡泡。
学生们在教室外面的“舅妈烧饼”小摊买早饭
供图:张永和
我们一直持续地参与到学校的多项活动当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我与学生们一起参与“如何救活废旧椅子的活动”,我把两把残缺的椅子连接到一起。这个设计获得了好多名字,有人叫它“老有所依”,有人叫它“互帮互助”。我们还给学生们设计了校服,现在也叫“工装”。工装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口袋,可以放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小暗兜可以放学生们觉得重要的小物件。最近,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11月的校园服装表演,当然我们也参与其中。
一开始我提到,建筑师的身份很像一个“担负基本责任的受气包”。但随着我们的深度参与,慢慢地建筑师和学校甲乙方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建筑师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力更多释放出来。随着这种甲乙关系的流动,建筑空间、学生的创意也有了更多流动的可能。
“老有所依”椅和“工装”校服
供图:张永和
在校园的建筑当中,我们还设计了很多公共空间,展览馆、体育馆……还有一个特殊的空间,叫师生活动中心。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空间具体干什么,当然可能干什么都行,老师也好,学生也好,举行各种活动。我们也想在这里把自己对建筑的认识,特别是基本的结构体系、几何这些问题重新考虑。
校园中有一个像“烟囱”的空间,大家就问了,这烟囱是干嘛的?实际上它是图书馆的九个塔之一,其它八个是为了学生学习研究的空间。学生老师们现在非常理性地说,这第九个塔是一个冥想空间,好像它就有一个明确的功能了。但其实对我们来说,我相信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甚至可以是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功能的、一个纯的建筑空间。这个空间或许就是建筑师权责流动的最好的例证。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个空间可以引导他向着天空眺望,思考一些遥远的问题。或者,他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任由思绪和想象自由流动。
师生活动中心及其内部的冥想空间
供图:张永和
通过我的分享,我也希望大家对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建立自己的想象。它是杭州的良渚,也可以被称为中国的良渚,当然我也欢迎大家更发散、更跳跃地畅想在宇宙的良渚还可以拥有怎样的创意与能量。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 李伟/ 吴琪/ 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 陈文/ 崔灿灿/ 董功/ 董灏/ 段煜婷/ 何健翔/ 何勍/ 何哲/ 何志森/ 姜珺/ 姜宇辉/ 金秋野/ 雎安奇/李迪华/ 李涵/ 李虎/ 李伦/ 李翔宁/ 李晓鸿/ 李振华/ 梁琛/ 梁永安/ 龙瀛/ 刘珩/ 刘悦来/ 柳亦春/ 鲁安东/马泷/ 马寅/ 毛继鸿/ 毛尖/ 倪阳/ 聂荣庆/ 庞伟/ 宋壮壮/ 沈志军/ 苏丹/ 孙海霆/ 孙莉/ 孙倩/ 唐克扬/ 陶冶/ 童明/ 汪莎/ 王辉/ 王南/ 王子耕/ 吴洪亮/ 夏至/ 严飞/ 严明丹/ 闫士杰/ 姚东梅/ 易海贝/ 易立明/ 章明/ 赵元超/ 支文军/ 朱竞翔/ 朱小地/ 庄慎/ 张宇星/ 左靖/ 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于2020年创立的内容品牌。
以第一届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2021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以“重建联结” 为主题,来思考和回应社交隔离之后,如何回到人与人的交往和关联。
2022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启动。
应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趋势,设定主题为“跨越边界”。进一步探索了多元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试验性地激发新一代的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及公众来参与人文城市的建构。
2023年,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
如同种下一颗种子,人文城市奖及人文城市季孕育起一个以“人文城市”为IP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此为起点,三联人文城市希冀联合更多元的参与者,共同培育人文城市共同体的生根发芽。
三联人文城市,以“人” 为尺度,
关注我们的城市与城市中的我们。
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