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l ( direct tomorrow lab )指明研究室是一所由余佳浩,张智奕和周杲玮成立于奥地利维也纳和中国上海的跨学科研究机构。
研究室所进行的科研、教学、咨询以未来为导向,关注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数字媒介引入跨学科艺术研究中,同时在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尺度上的可能性。
dtl 与 MIT city science lab 联合教学项目, city-scifi 展览现场
研究室以开放和创新的合作方式与政府、非盈利组织及高校开展了多项研究,长期合作伙伴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cityLAB 、麻省理工学院新媒体实验室 City Science Lab 等。
dtl指明研究室接受央视后浪说创业之路采访
文章资料来源于:dtl指明研究室
公司创始人介绍
张智奕是dtl指明研究室的联合创始人 ,奥地利蓝天组事务所建筑师,同时在维也纳工业大学数字建筑与规划所开展博士研究。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自然灾害,生态建筑和跨尺度数据驱动设计等。主要的实践项目例如沙特线性城市,沙特山谷线性城市和国际机场,迪拜国际机场改建,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多功能塔等。余佳浩
dtl指明研究室联合创始人
麻省理工大学Media Lab客座讲师
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助理教授
余佳浩是 dtl 指明研究室的联合创始人, MIT 开放纪录实验室研究学者,同时也是 Media Lab 客座讲师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建筑学院的助理教授。他以前在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艺术与建筑学院和 SCI-Arc 南加州建筑学院执教。他的研究和实践聚焦于新媒体和机器人技术,曾与特斯塔 · 怀瑟事务所、南加州建筑学院机器人研究室、艺术家阿玛利亚 · 乌尔曼和保罗 · 麦卡锡合作,还曾在 HOK 事务所、 CallisonRTKL 事务所和上海联创集团进行讲座。周杲玮
dtl指明研究室联合创始人
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硕士
周杲玮是 dtl 指明研究室的联合创始人,一直以来专注于建筑实践与艺术研究,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 UNStudio 和 Peter Cook 的 CHAP 事务所实践,主要参与设计的海外地标项目获胜并正在施工中。他还是 [Applied] Foreign Affairs 研究员,与 HADUWA 艺术协会合作,在非洲加纳设计和建造表演场地。
维也纳 1 区交通策略咨询
该策略咨询提案的任务是寻找一个创新的城市枢纽解决方案,作为基础设施、景观、设备和能源的网络,在市民占用和交通之间实现快速变化。dlt的研究目标在于将维也纳著名的 Prater Wien 游乐园中的可旋转圆形平台理念,即供人坐在上面并体验不断移动的马匹或汽车模型,应用到城市规划实践中。这一理念的实际应用将产生一个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以容纳机动车、行人和轻型交通工具。由于有轨电车和汽车将不断循环,行人无需等待,地面交通系统将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此外,移动元素将在站台上穿梭,为行人提供更安全和无压力的过街体验。这座建筑本身将为维也纳市民创造更多机会,尤其是位于乌拉尼亚大街( Uraniastrasse )和左拉姆特大街( Vordere Zollamtstrasse )交叉口的高架平台。通过遮阳和隔热结构,行人可以在此欣赏多瑙坎纳尔( Donaukanal )的壮丽风景。当移动元素将人们运送到平台后,它们还可以组成可重新配置的空间,可用于多种不同用途,例如小卖部、临时会议室和咖啡厅。平台上的综合能源站将为电动自行车和滑板车等轻型交通工具提供充电设施,以支持它们的可持续出行需求。
通过对维也纳市的道路交通数据和实地调查的深入研究,dlt将道路使用者细分为三类:居民、工人和游客。在这里, " 居民 " 指的是那些在维也纳定居并因日常社交、购物和娱乐需求而到该地区的人,他们代表了市民的交通行为,同时预示了未来市民的出行方式。我们的提案受到 ÖAMTC 提出的 "Geminsam mehrbewegen " (共同移动)概念的启发,因此,在项目中,dlt优先考虑和分配不同交通方式。道路使用者分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还有助于为建筑中不同需求确定特定区域。此提案基于 Merry-Go-Round 的理念,将其扩展至城市规模,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并融合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生态学、交通规划、标识学、景观设计和能源可持续性。建筑形状与道路相协调,延伸至多瑙河,为城市环境提供独特的功能。其中,装卸平台为行人和非机动车用户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接入点。Sensible Rail 系统结合了信息传播和广告功能,通过城市数据实时汇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实用信息,以支持明智的决策制定。此外,建筑顶部设有多个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空间,供其欣赏城市风景或品味一杯咖啡。最后,景观观景点不仅提供了景观观赏功能,还提供了通往多瑙卡内尔河岸的独特交通方式,通过垂直循环设计最大程度地利用场地优势。这一综合性的提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和多样性体验为目标,将多个学科领域相互融合,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城市规划方案。
研究项目名称:三维叙事研究与教学 --- 城市科幻合作模式: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Gabriela Bílá Advincula 城市未来研究科学家研究类型:城市研究,空间叙事,沉浸式展览,新媒体艺术城市,人类生活和创新的中心,受到城市规划者的意识形态塑造。城市设计的隐形力量影响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设计和人的体验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关注点。为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未来,必须深刻关注城市空间内的人的体验。本案例旨在将叙事元素引入城市规划,创造更以人为中心的方法。Students: Jinghan Wu (Han), Sitong Guo (Tacia), Xinyu Wu (Yuri)
合作教学项的目标是利用叙事的力量,促进城市设计和人的体验之间的深刻联系,并对科技如何应用到未来的城市空间中进行展望。通过将 “ 叙事 ” 概念引入城市规划,dlt的目标是探讨和加强个体与他们所居住空间之间的亲近感。这将需要从鲜明的人的视角来探索、创建和展望未来的城市空间,并将设计结果以沉浸式展览的方式呈现,与公众产生交流和意见反馈。在这个背景下,叙事完全围绕人的体验展开,以 2050 年某一领域的技术在城市尺度的运用作为假设前提,如新能源和全自动化交通方式。它作为一种手段,用于从明显的人的角度审视、塑造和重新塑造城市环境。结果产生的空间与居民紧密相连,使 “ 叙事 ” 成为研究和设计的关键领域。为了实现叙事在城市规划中的潜力,dlt将专注于不同层次的体验,包括电影制作、模型建设和声音设计。具体来说,dlt将深入研究虚拟三维模型构建和空间电影叙事板作为强大的工具,用于在城市背景下可视化和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叙事板不再仅仅是设计过程中的中间步骤;它变成了塑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媒介。最后通过开放式的虚拟现实环境,将未来的城市空间以沉浸式的体验展现给观众。Students: Xixi Huang, Ziqi Tao, Kejing Li三维叙事板成为一种革命性的设计工具,使dlt能够将物理空间叠加上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字层。通过一系列图像,dlt将探索和实验这一工具,作为设计实践的创新补充,重塑未来城市。dlt将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正在进行的项目和研究中汲取灵感,借鉴其创新工作,重新定义建筑空间和城市环境。通过将前沿技术与叙事融合,dlt期望学生能够创造更具创新性和人性化的城市和建筑,为 2050 年的生活和互动方式塑造出全新的愿景。这一设计范式的转变将有助于将人的体验置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核心,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Students: Jinghan Wu (Han), Sitong Guo (Tacia), Xinyu Wu (Yuri)
罗马 MAXXI 博物馆扩建策略咨询
项目名称:罗马 MAXXI 博物馆扩建策略咨询
时间:2022 年
合作模式:罗马 MAXXI 博物馆,建筑合作 Arsenios Zacariadis ,景观合作 Qian Yu
研究类型:博物馆扩建,城市地标,新媒体技术
该策略咨询主要是为了实现 MAXXI 的愿景,提案的核心是将 MAXXI 的建筑环境与周围的城市景观融为一体,通过创新和多功能的设计,新媒体艺术的运用,重新定义内外边界。提案将包括扎哈 · 哈迪德( Zaha Hadid )建筑遗产的周围、创新实验室、艺术储藏、教育空间和遮阴花园等,以充分展示 MAXXI 的潜力。通过创造独特的建筑结构,将罗马城市景观元素与 MAXXI 融为一体。dlt的具体目标包括打造引人注目的屋顶、标志性的塔和引人入胜的废墟,同时提供壮丽的城市景观视野。我们还致力于将大多数公共活动安置在塔内,以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在提案中,dlt提出引入一个引人注目的屋顶,它将作为各要素的连接器,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包括倾斜的露台、绿色屋顶和景观观赏点。其次,dlt建议构建一个标志性的塔楼,作为项目的核心要素,不仅充当各种用途的中心,还提供城市景观的卓越视野。这一设计方法将确保项目的成功,因为它将为大多数建筑的公共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提案的实际应用将涵盖这些方法的转化为具体的建筑和景观项目。这包括构建独特形态的建筑元素,如屋顶、塔楼和废墟,同时配置相关设施和功能,如创新实验室、艺术储藏空间、教育区域和遮阴花园。这一过程将重新定义 MAXXI 的内外界限,为公众提供独特的体验,使他们能够欣赏城市景观并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和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年轻的跨学科研究机构,dlt研究室当下更多的是寻求与各种科学家,跨学科艺术家,以及教育者合作,dlt在第 2023 年推出的研究系列“媒体谱系” XOVER 01 ,在未来也有更多的展览和出版的计划,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与dlt一起合作。Instagram :directtomorrow专栏/审核|Yibo
审核编辑 | Mir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