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终于被一百万人听见
第一次听见爱特乐团的曲子是周深的那首《大鱼》,一个清秀瘦高的少年手持排箫,旋律如丝缓缓流动,他身后的鼓手敲出恰到好处的鼓点,宛如画龙点睛,年轻的演奏家们饱含深情,当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音乐的感染力从屏幕中流溢出来,生命的多姿多彩,也再一次被拭亮了。
弹幕里有人欢呼:“是眼里有星星那个孩子”!
很多人在看到这几个字后才恍然大悟,台上被星光和灯光围绕的演奏者,其实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9月5日至7日,抖音平台连续开展了20余场公益直播,作为其中之一的“爱特乐团音乐会”,则是一个由自闭症群体构成的特殊团队。
95公益日期间,爱特乐团与音乐人菲儿直播连线
爱特乐团创办于2013年,得名于自闭症团队“autism team”谐音。乐团的名字“爱特”,既是自闭症群体(autism team)的首字母中文谐音,同时也寓意着“爱护这群特殊的孩子”。乐队宗旨在于为自闭症孩子们提供平等、开放及自由的创作和展示舞台。
据2021年12月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调查结果,全球自闭症的患病率高达2.3%,即每44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被确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而在我国,孤独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儿童已超过300万。还有无数大龄自闭症患者家庭,面临着孩子成年后的托养困境、父母的养老困境等等。
2010年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的电影里,父亲独自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生活,而父亲不幸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两个世界的边缘人互相依偎、守护。在父亲临终之际,儿子开始学习独立生活,从自己煮鸡蛋到自己下车、脱衣服睡觉,让人们看见了一个孤独患者广阔、丰富且敏感的内心世界。
《海洋天堂》剧照
无论是“星星的孩子”“海洋天堂”,自闭症患儿们总是被与最自然、纯粹的事物联想起来,他们拥有明亮的视力,却不愿与他人对视,拥有完整的语言和阅读能力,却很难以和人交流,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
然而,孤独者人士即便具有心智、社交方面的障碍,却常常在某些其他方面呈现出过人潜力,比如音乐。
音乐是人类永恒的语言,对孤独者患者来说,音乐则是启自内心的最有力呐喊。是一颗颗年轻的心奔向世界的流动阶梯。音符,犹如一只只从他们心灵深处长出来的臂膀,拥抱他们爱的人、爱着他们的人。
01
“爱护这群特殊的孩子”
“我儿子今年38岁了,不算小孩了。”贝贝妈孙莉蛮不好意思地问我,如果要采访孤独者“孩子”,贝贝会不会不太合适?
孙莉发给我一段视频,视频里的贝贝看上去的确超出了被叫“男孩”的年龄,他超过一米八的身高,体重近200斤,但他坐在钢琴前,面含微笑和宁静,稍显缓慢但专心致志地用双手走着旋律,一首名为《好人好梦》的曲子从琴键里悠扬传出,贝贝的父母,则在一旁陪着他伴唱,阳光从身后柔软地拥抱着一家三口,画面与歌声一样令人沉醉。
法国超级杯前夕,贝贝和爱特乐团伙伴们和球星们开了一场星星音乐会
贝贝有着江南人的白皙皮肤,有一对浓眉和扑闪的大眼睛,专注的时候炯炯有神,只有在少数举动里,能察觉到他的肢体并不十分灵活,目光偶尔也有些涣散,但那张孩子气的脸,却时刻漾着笑意。
贝贝是从3岁那年开始显出自闭征兆的。在幼儿园里,他非要爬树,不会和别的孩子交流交往,还常常惹祸。直到1987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诊断出5岁的贝贝患有重度儿童孤独症。
彼时距离全国确诊第一例孤独症患儿仅过去了5年,自闭症还不叫“自闭症”,而是对象仅限于儿童的“儿童孤独症”,国内对于自闭症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对应的疗法尚不完善。
为了带儿子治病,孙莉放弃了当律师的前途,全国各地辗转多次后,一家人终于来到了离香港最近的深圳,并在贝贝13岁这年,将他送进了特殊儿童学校,一直待到招生上限18岁。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长大,贝贝遭受到的眼光和排斥有增无减。在外面正常走着路,他可能会忽然身体抖动一下,把别人吓一跳,换来一对狠狠的白眼。回家坐电梯的时候,有些小女孩看见贝贝进去,她们就会跑出来,不愿意和贝贝搭同一部电梯。
人们未必是故意的,对待一个“不一样”的孩子,下意识防备是自然反应。但这些都被孙莉看在眼里,心痛和压力在她身上倍增。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贝贝20岁这年偶然展露出了钢琴天赋,音乐在家里响起,给一家三口带来了希望。
孙莉坚持将贝贝送去学钢琴,5年时间,贝贝就考下了钢琴十级。从初萌的兴趣,逐渐到可以独自参加演出,孙莉在儿子的成长中,逐渐产生了组建乐团的想法。“自闭症孩子里有相当一部分都对音乐敏感,能带一个,是一个。”自己的儿子给了孙莉以期望和力量。
孙莉深切感受到,“提高孩子能力、建立家庭自信”,对于自闭症患儿家庭是重中之重。2013年,孙莉在深圳成立了爱特乐团,乐团名字就是她自己取的,寄寓“爱护这群特殊的孩子”之意。
乐团刚成立的时候经历了严重的开支短缺。请不起老师,租不起场地,只有一个钢琴老师主动提出愿意来无偿教电子琴,孙莉则安排大家到自己家里来学习和训练,直到后来靠深圳南山区残联提供的场地才解了燃眉之急。
随着乐团壮大和成员们的加入,孙莉首先在贝贝身上看到了明显的状态改善。在2013年的一场“中国梦想秀”节目里,贝贝当场作画并演奏钢琴,无数观众潸然泪下,主持人甚至当场用2万元买下了他的一幅油画。
在那期《中国梦想秀》中,贝贝说他想做钢琴家
生活中的贝贝也开始感受到人生前二十年未曾体会过的善意。小区里的孩子会亲切地叫贝贝“哥哥”,很多不认识的人也来鼓励他“你的钢琴弹得很好,要继续加油”。
观念的转变,是孙莉认为成立乐团最大的意义所在,也是她为自己过去的几十年付出感到终得所值得地方。孩子们被音乐凝聚起来,理解和包容在歌声中沉淀。
9年了,孙莉从青年到中晚年,用自己的大半辈子一心一意陪伴孤独症儿子,同时也将心血投入到为自闭症群体的正名当中,“想为这群来自外星球的孩子打造一条能够通回地球的天梯,让他们可以缓缓归来,仅凭自己的努力‘平平安安地’生存下去。”
02
掌心里的星星
疫情时代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井喷的短视频产品,人们通过镜头拉近距离。
精短、快速、高视觉冲击力和参与感,构成了短视频的主要欢迎度成分。但除了娱乐休闲内容,短视频也是价值输出和思考引领平台,近两年来,各领域都不乏靠着短视频成为公众的日常、精神或文化生活偶像,比如靠讲课出圈的法学教授罗翔、关切年轻人情感哲学问题的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等等。
2020年5月之前,爱特乐团大多以线下演出为主。受疫情影响,不少线下活动不得不取消。孙莉趁机给乐团成立了抖音账号,以短视频和直播方式,发布及记录孩子们排练和活动的视频,还把当年的星星音乐会办成了直播。
事实证明,短视频和直播是最便利的传播工具。音乐和表演在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眼球和双耳,孩子们的歌声声声入耳,短短一年时间,“爱特乐团”的粉丝就已超过了10万。
比如目前已经成为“音乐明星”的16岁少年小岱,清秀俊郎的脸庞、纯澈的眼神,浅浅的酒窝,吹陶笛的时候专注而深沉,不发一语,却仅在抖音号就吸引了十几万粉丝。
小岱与贝贝确诊自闭症的过程相似,三岁确诊,长大后音乐才能显露,小岱妈妈注意到,一旦开始接触乐器,小岱就会沉浸其中,专注程度远超平时。
2019年,已考过两级葫芦丝的小岱加入爱特乐团,课余几乎一半时间都在乐团度过。自从两年前开通短视频以来,小岱吹奏陶笛的视频被更多人看见,变成了爱特乐团无人不晓的“音乐明星”。
流量对于这群真诚投入音乐的孩子或许是必要的。短视频意味着更大的面向、力度更强的传播,同时也意味着更未知的受众,更驳杂的外界评价和声音。孙莉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我不怕把孩子们推向公众,贝贝也是,乐团也是。如果我们作为自闭症人士家长都不提出来,还会有人帮我们提出来呢?”
在透明性的保障下,公益募捐的效率和公平性随之提升,公众可以通过抖音看到自己的捐款结果如何,不仅是“明星”小岱,孩子们有目共睹的实力、在众人支持下日益增进的才艺,还有他们帮助更多自闭症儿童的初衷,通过抖音的记录,都能实打实地为募捐背书。
03
无言而有声的桥梁
目前,爱特乐团共有12名正式成员,人数不算多,但凝聚而有力,从个体到整体,逐步将乐团影响力推至到更广更深的地方,呼吁更多人关注自闭症患者会发光的内心。
2014年12月,爱特乐团首次登上深圳大剧院的舞台,向这座南方海滨的国际都市展示了孤独症人士的音乐才能;2015年8月,乐团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七届海峡论坛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对两岸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怀进行了融合交流;2016年9月,乐团受市司法局邀请到深圳监狱演出,孩子们单纯而清澈的琴声感染了困顿中的受刑人员……在广电集团音乐频道“飞扬971”的支持帮助下,自2014年7月12开始,乐团共举办了9届“星星音乐会”。
此后,音乐会的影响力势如破竹地扩散开来。2020年11月,爱特乐团收到央视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向幸福出发》节目的录制;2022年4月2日,这天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乐团在抖音平台直播主题为“你好星星的孩子”,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乐团还与网络红人连线,当晩募款金额就创下历史新高。
抖音是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的主要阵地,在9月5日,中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期间,字节跳动公益发起了9·5“DOU爱公益日”主题活动,联动公益机构、用户、爱心企业等,发挥平台力量,一起参与公益。
有句话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也是爱特乐团的存在宗旨之一:希望将孤独者孩子组织起来,共同筹措社会层面的资源和帮助,同时提高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从自己封闭的世界里走出来,面对大众,面对真正的星辰大海。
此外,乐团每年定期都会用募集的善款举办公益音乐培训班,家住深圳、13岁以上的自闭症和心智障碍人士均可报名。目前,培训班已举办9期,培训孤独症及心智障碍人士4000余人次。
随着乐团规模扩大与普及度增加,培训班还在原有声乐和打击乐基础上增加了艺术班。孩子们上课期间有志愿者一对一陪伴,确保孩子们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下自由创作、表达。
如今,不少人对自闭症群体仍有认知误解,破除偏见的最好方式是保持沟通和了解,而对于不善沟通的群体,音乐或可代劳,甚至成为最好的桥梁,他们需要被更多人看到与聆听。
在庞杂海量的信息爆炸时代,一支沁人心脾的曲子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一张生动清秀的脸庞可以让我们想起何为美,住在手机视频里的自闭症孩子们,将歌声浸透到每个人的手掌心,爱和希望,由此延展。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西 西
编辑 | 吴丽雪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静 山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