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温哥华,一生之中一定要去次唐人街!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好像是发了什么宏愿似的,执行起来却是如此艰难。
唐人街的故事听了很多,本公众号也有很多作者写过。给我留下的印象,衰败落寞,让人痛心。这样充满负能量的地方,谁愿意去啊?
12年前的6月,全家短登温哥华,唐人街是其中的一个 “旅游景点” 。电脑上永远保存着孩子在上海街古钟前的留影,稚气未脱,满脸欢喜。光阴荏苒,落地生根的日子流水一般过去。我果然再也没有去过那里。
去年有朋友到访,提出想去唐人街看一看。我支支吾吾,不敢应承。后来有一天载这位朋友去其他地方玩(儿子开车,我可以免受在温哥华找停车位的困扰),我提议那就稍带着看一眼吧,不下车。结果遭到儿子的严重抗议,唐人街?那儿多乱啊,有什么可看的?
是啊,去一趟唐人街,如今依然仿佛是一件打卡式的游客行为,却要鼓足百般的勇气。
关于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多少都听过一些,支离破碎。当听说加拿大首座华裔博物馆在唐人街开放时,心中还是微微动了一下的。
只是微微动了一下心,又怎么赶得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紧急?于是,日子又一天天过去。
终于给自己找了一个不能拖延的理由,提前在网上买了票,还是有导游导览的那种。本人脸皮薄要面子,冲着这个约定,必须得去了吧。
赶上周末和公众假日,从新的“唐人街”出发,公车换天车,在waterfront下车,沿着Pender街一路东行。
仿佛走在时光隧道上,在充满西方和现代风格的宏伟建筑摩天大楼中穿越,慢慢进入上个世纪。
走过VCC温哥华社区学院,那个登陆不久曾经上过几门课的地方,走过一个下行的坡道,唐人街那巨大的牌楼矗立在眼前。
一切仿佛仍是从前的模样,记忆中的,电影里的,恍恍惚惚,又真真切切。
不懂粤语的我屡屡诧异于老广(抑或港人)的英语翻译,汉字和粤语发音的奇妙结合,现在看来,依然觉得可爱又可笑。Pender街,被旧时华人称为“片打街”。那个什么“燕梳”,谁能想到是“insurance” (保险)啊?也是绝了。
这样极具港味的标识,历经风雨,依然保留,已是文物一般的存在。
站在那个街头,好像置身60年代的老电影中,一时找不着北。那日阳光极盛,我也就鼓足了勇气,向着隔壁传闻中的Hasting大街拐了过去。
奇怪的身影一下子多了起来,变魔术似的。男女都有,表情莫测,肤色晦暗,不健康的那种瘦。好多佝偻着身子,踉跄前行;有的走一步停一步,如同僵尸附体。有的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有的目光呆滞,仿佛入定。
纵使青天白日,我的心莫名就突突跳了起来。街道两旁的店铺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灰色,里面黑洞洞。我胆战心惊地往里张望,边走边脑补许多画面,黑帮电影里,神秘危险的交易。
亲眼看到了传说中流浪汉、瘾君子们的集散地,还是很震撼。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不愿意来的原因吧。
直到看到两个满身装备的警察,若无其事地边走边聊,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除却这些让人侧目避行的负面,不长的“片打东街”上,华人过去奋斗过的影子,仿佛就在眼前。
大多数建筑仍保持完好,至少外立面如此。店铺都在营业中,只要有一家中国南方独有的“参茸行”,整条街都能闻到海洋独有的气息。一些早期出名的建筑,被刻意地保存了下来。即使身处当下,依然能想象当初的恢宏气势。
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筑不止一幢,代表着唐人街辉煌的历史
当中最突出的,应该就属“永生大楼”,如今的华裔博物馆所在地。
推开不大的朱红色门,里面温暖如春,和刚才大街上经历的惊吓形成天壤之别。
这是华人在唐人街最古老的建筑,由一位中国商人叶生叶春田建造,用于维系他的庞大家族(3位妻子和23个子女),支持他的进出口贸易。这座四层高的百多年建筑,历经修缮,如今修旧如旧,又加入现代建筑元素,成为唐人街最好的见证之一。
恰逢加拿大“全国真相与和解日” (National Day for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是卑诗省首次将此纪念日纳为公众假日,又适逢加拿大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实施一百周年,博物馆展出了还原历史真相的“华人移民法”颁布之时华裔的遭遇和抗争。意义非凡。
即使没有读过加拿大历史,通过口耳相传,也多少听说过华人对加拿大历史作出的贡献。
华人最早的足迹,要追溯到1850年代的淘金热。1880年代,一万多名华人被招募参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铁路建成以后,华人散居各地,参与到当地经济发展中。中国人聚居的列治文,也曾经有无数的华人在当地鱼罐头加工厂奉献劳力,住窄小的通铺,赚微薄的收入,接济远在天边的亲人。如今位列西方发达国家的加拿大,能国富民安,又怎能忽略华人的付出?
不能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是,既然是移民国家,为何别人来得,华人就不能来?同样作出贡献,为何要被分成三六九等,遭受所谓“白人”的监视、恐吓、排挤?
干最脏的活,住最差的房,领最少的钱,还要缴纳不菲的“人头税“。一系列的歧视行为在1923年到达顶峰,加拿大政府在7月1日国庆日正式出台了 “华人移民法” (即通称的排华法案),对所有在加华人提出限时登记政策,也关上了华人进入加拿大的大门。浩如烟海的文书档案、不同颜色的区分、对年龄职业金钱的种种苛刻限制,规定了华人移民在加拿大的身份认定。
博物馆从散布加拿大的华裔家庭中征集了几百份身份证书(华人熟悉的移民纸),经过影印处理,用广告牌的形式呈现在众人眼前,还原那段让人感到屈辱的历史。
当时众多移民注册官的办公室一角原景重现
苛刻的法令造成惨痛的事实,当时华人男子与女子比例为28:1,华人中出现大量的单身汉。有些在中国已经成家,却因排华政策,难以团聚,孩子也因年龄方面严格的限制无法到达加拿大,骨肉分离。还有很多病人,或孤单住院,或老无所依。
即使获得移民身份,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华裔依然被排斥。C.I.45身份纸主要针对这些土生华裔,天真烂漫的孩童笑脸,以为自由平等,却在底部赫然印上一行声明, “此身份证明不代表持有人在加拿大有合法身份“。
文明的外衣下伪善的嘴脸。荒谬至极。却是心痛的事实。这样的不公,持续到1947年。
期间也有抗争。眼看1924年6月30日的登记期限渐渐逼近,多地华人发起了集会和运动,将7月1日定为 “侨耻日”,降半旗、摆花圈、戴襟章,组织公开演讲,抗议游行。尽管不同城市之间,声音有大有小。
有些华裔选择加入军队,参与二战,用自己的行为表达对加拿大的忠诚,争取华裔的平等权利。
相信是华人的努力抗争,和勤劳工作换来的经济地位的逐渐提高,以及世界舆论的风向,渐渐让主流社会改变了顽固的偏见。
1947年,在联合国宪章的压力下,通过在加华人的努力和二战老兵的游说,加拿大政府于5月14日正式废除了排华法案。
而华人真正能够自由出入加拿大,则还要等上20年。1967年,加拿大政府修改移民法,华人终于能和其他国家的申请人一起,享受同样的入境标准。
高楼环伺的中山公园
写下以上文字的同时,历史的画卷仿佛重新在眼前展开,内心是沉痛的,也有愤怒和不解。
同时也有欣慰和庆幸。这样的历史,终于能够坦荡呈现在民众面前。2006年,当时的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式就历史上针对华裔的“人头税”以及“排华法案”进行道歉,并对曾经遭受人头税不公政策的受害人及遗孀给出赔偿。
另一方面,一代代华裔通过自身的努力,参政议政,政商文体全面开花,早已成为加拿大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份子。
了解真相,还原历史,又不止于历史。就像如今的唐人街,没落了,衰败了,但它确确实实曾经代表华人的辉煌,数代人的勤劳致富,顽强不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代表那几代人的荣光已成过去。传统的商业模式优势不再,经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早已迭代更改,主流的生活方式也日新月异。
移民结构的变化,让列治文、Metrotown和高贵林成为新的华裔移民聚居地。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化,谁也阻挡不了。
活在影像里曾经热闹的唐人街,赶不上发展的步伐,成为落后、失败、颓废的代名词,变成流浪汉与瘾君子们的“乐园”,让人心酸。
但至少唐人街的地理标识还在,属于华裔的集体记忆从未消失。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有前世才有今生。历史是不可埋没的真相,不能说忘就忘。
我不会再害怕将“到此一游”推荐给来温哥华的新朋友老朋友们。去华裔博物馆看一看,去明显已萧条冷清的片打东街走一走,和其他游客一样,随手拍几张老式建筑的照片,在充满中式园林风格的中山公园坐一坐。饿了的话,就在旁边的“国际村”商场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潮汕鱼片粥……
缅怀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华裔前辈的辛劳付出,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社会地位。可能还是在这样的对比中,才会找到所谓的幸福感。
人在温哥华,一定要去趟唐人街,因为它值得。
参考资料:
华裔博物馆官网:https://www.chinesecanadianmuseum.ca/
华裔在加拿大的历史:https://www.rcinet.ca/patrimoine-asiatique-zh/le-mois-du-patrimoine-asiatique-au-canada/limmigration-chinoise-au-canada
克姐
人到中年,却有勇气抛却国内的浮华喧嚣,享受枫叶国恬淡闲适的平凡生活。朋友眼中独立能干,儿子面前乖乖认怂。时而活泼,时而沉静。向往斜杠人生,因而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愿与您分享内心感触,感受世间万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