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北京户口去美国读名校?我没这么傻这么天真...
这些年,不管是媒体还是身边的人,在谈及教育时,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
大数据的统计也说明了这一点,学霸们更多来自中产家庭。父母有财力、有眼界、有知识,可以给孩子的学业提供更多助力。
在我们的印象里,从小被父母托举的“优等生”,势必会在成长的道路上无忧无虑、习惯性地持续优秀下去。
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看似轻松的中产教育,实则父母和孩子都苦不堪言。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让我们看到了上流社会教育的剧场效应。
最近出炉的一部大作,再次把矛头指向了美国精英教育的“内卷”。
它就是美国知名记者、《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撰稿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珍妮弗·布莱妮·华莱士的最新著作《Never Enough》。
出生就开始的
“教育加速赛跑”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
现在走进一家书店,大概率只能看到两种书。
一种是成功学,一种是心理学。成功学满足了人们快速积聚成就的欲望,而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在“求而不得”时自我疗愈。
这个段子虽然有点夸张,但它却用戏谑的语气,讲述了一个真实又讽刺的现实——一切都在加速。
社会学者哈特穆特·罗萨曾提出“社会加速理论”:
科技的快速迭代,带来了社会变迁的加速。社会环境的急速改变,又导致个人生活步调变得越来越快。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加速跑”,才能保证自己不掉队、不被抛弃。
如果把这个加速理论对应到教育上,也非常应景——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被要求又快又好。
就像珍妮弗在书中所说的,我们的孩子正在遭受“职业化的童年”(professionalized childhood)。
中产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要求“各方面都好”。不论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还是长相谈吐、家庭条件,处处都要“完美”得恰到好处。
为了考上top大学,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要为“升学”服务。
他们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按照父母的安排,毫无悬念地加入“比成绩、拼绩点、刷简历”的大军中。
这和国内的“教育内卷”之风,何其相似。
想想之前屠版朋友圈的“6岁孩子逆天简历”,再看看身边4岁学琴、5岁学棋的“学霸”标配。
我们的孩子也正在经历着“每一步都不能错”的教育内卷和教育加速。
都不说小学、初高中,幼儿园的娃可以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系鞋带,但一定要识字量过千、能够自主阅读、英语脱口而出。
再牛一点的,还要对古诗古文如数家珍、名人历史信手拈来……
身边孩子不管牛娃还是普娃,周末无一例外都行程满满,被各种兴趣班占据,上学比上班还累。
自相矛盾的父母
一边无奈,一边鸡血
有人说,这种精英式的内卷教育,是双输的局面。孩子被迫参与竞争,父母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珍妮弗的调查中,多数父母表示自己也很矛盾,让孩子内卷是被逼无奈后的妥协。
一来,大环境逼人。别人都在努力,如果只有自己不卷,带来的结果不是轻松,反而是落于人后的巨大焦虑和压力。
就像珍妮弗在书中举的例子,一个名为莫莉的高三女孩,每天只睡5小时,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学习就是在校队训练。
之所以把自己逼得这么紧,是因为同班同学大多都在参加大学预修课程,作息时间也都集中在凌晨三点。
二来,名校录取率越来越低。想要拿到好学校的入场券,孩子除了拼尽全力,别无他法。
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大多数父母都认为进入一所精英大学,是孩子成年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的确,国内父母疯狂鸡娃,目的也不过是想让孩子考上好大学、拥有高学历,进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保证生活无虞。
抑郁、空心、自杀
名校光环下的困境
很多父母都认为,名校就是最后一道门槛,只要迈过去,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实却总让人啪啪打脸。
数据显示,美国藤校学生自杀率要远高于普通大学学生。同时,这些学生爆发心理问题的几率也更高。
很多名校的孩子因为压力大、睡不着觉而精神崩溃,他们可能不会自杀,但会选择求助于酒精和药物,严重的还会出现酒精和药物依赖。
国内也有相似的情况。
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早在2015年就指出名校学生的“空心病”问题:
在初入北大的新生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有些学生甚至想过放弃自己。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天之骄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因为遇到了大挫折。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小生活优渥,成长中也一帆风顺。
而且,这些学生都不是普通学生,他们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是社会公认的天之骄子,被认为是最积极主动、最懂学习的那群象牙塔尖孩子。
普通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但其实,空心病还算是轻的,正在遭受抑郁、躁郁等心理问题折磨的孩子不在少数,而且这种问题正越来越低龄化。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统计,在中国约有 3000 万青少年( 17 岁以下)存在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蓝皮书显示:
2020 年青少年的抑郁率为 24.6% 。随着年级升高,抑郁率也会升高,小学抑郁检出率为 10% ,初高中增加到 30%-40%
这些数字都在说明: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严重。
有毒的“成就文化”
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珍妮弗在书中把这种无限内卷的中产精英教育,概括为“有毒的成就文化”。
它扎根于内卷教育之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这种有毒的成就文化,到底源起何处?从目前看,过于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虽然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能包容多元的文化,但在升学体系中,依旧是以成绩为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
作为学生,孩子和整个家庭是否成功只取决于一件事:成绩好不好、考没考上名校。
或许因为我们从小就在“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成绩论中长大的,所以潜意识里早已接受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
甚至在自己成为父母后,还会照搬这种评价体系来卷自己、卷孩子。
可这样真的对吗?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价值感”。它是说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需要的、是重要的。
但当过度依赖外部评价时,自我价值就很容易被“条件化”。
换句话说,为了获得更高的价值感,大家会盲目地做外界认为的“好人好事”。
就像当成绩成为升学唯一的指挥棒时,父母为了让孩子成功,而选择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切都以成绩为中心。
同样地,孩子会为了向爸妈、老师、同学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停地卷学习。因为只有好成绩能证明他的价值,让他觉得自己是重要的。
但从真实感受看,孩子们是不快乐的。
他们一边被裹挟着去追求好成绩带来的世俗意义上的高价值感,一边又要面对激烈的同辈竞争、永远要考第一的学习压力,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父母和孩子
该如何“解毒”?
说句实话,当整个大环境弥漫着“内卷”之风时,想要独善其身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就像面对“有毒的成就文化”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解毒”之事,让孩子和我们自己都轻松些,起码不必为了迎合外界而逼疯自己。
1、把价值感还给孩子
我们会不断追求外界的认同,去做看似“正确且成功”的事,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事实上,自我价值和外界所认为的成功并不是划等号的。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从小学会把自我价值和外在成就分开。
分享一个珍妮弗举过的例子: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张20元的钞票,问他要不要,然后将钞票弄皱弄脏后,再问孩子要不要?
最后,我们告诉孩子,无论钞票完好无损还是被弄脏弄皱了,它依旧是20元钞票。
我们每个人就像这20元钞票,不管是否考了好成绩、是否进了好大学,我们的价值是永远不会改变。
2、和孩子建立情感连接
我们常常说,“家是避风的港湾”。
对孩子来说,父母既是他们爱的存储器,也是他们压力的减震器。
但现实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却常常充当着孩子的“主宰者”。从他们出生开始,就不停地用行动和语言操控包办着一切。
我们费劲一切帮孩子扫清成长中的障碍,避免他们出错,却不知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选择人生、表达自我的权利。
所以在养育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划清界限”。
不包办、不控制,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体会自己对生活乃至人生的掌控。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自我,从而缓解成就压力带来的“磨损”。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曾说:父母做的一切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是的,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内心充盈、乐观生活的人。
参考资料:
珍妮弗·布莱妮·华莱士《 Never Enough》
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徐凯文,“空心病”与时代教育下,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有多难
徐凯文,“空心病”正在毁掉一代年轻人
今天,我想以班主任的身份,认真跟大家聊一件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