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医院告急!比流感和新冠更糟糕的感染潮来了……
◎智谷趋势(ID:zgtrend) | 竹芒 震谷子
最新这一波混合病毒感染潮,是时候跟大家提个醒了。
越来越多的儿童医院快要被挤爆了!
北京告急!天津告急!青岛、武汉、西安……多地儿童医院被挤得水泄不通。
有医院的叫号数量甚至是新冠感染高峰期的 1.5 倍!多家医院开始紧急调集医护支援门诊,24 小时满负荷运转!
就在今天傍晚,“发烧”也直接冲上热搜第一。
这个冬天,真的太难了。支原体、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竟然轮番上阵,合纵连横,对我们的呼吸道发起总攻!
有儿童医院的医生表示,从业十年来都没有见过这种程度的混合病毒感染。
更别说这一次受苦的,还都主要是孩子们。孩子受罪,家长着急,药物紧缺,就连儿科医生也不够用!过几天北方还要迎来一波剧烈的寒潮,种种因素叠加,情况可能甚至比去年冬天还要棘手!
这波感染高峰,并不会这么快过去,很可能持续整个冬天,到明年春天才结束。为了自己,为了其他人,尤其是为了孩子们,请赶紧戴口罩以及做好防护措施吧。
儿童医院人满为患
我们被病原体围攻了。
今年入秋以来,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各种病原体轮番发起攻势,发展了几个月,非但没有减弱,还直接抱团围攻。
就在昨天(11月21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宣布,由于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当前全市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发病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万万没想到,这一波混合病毒感染,受害者主要是孩子。儿童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排队八小时都算不上什么,有人排了两个小时,却发现前面居然还有700号!预计等候13小时!估计等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因为有医生表示:早上看的是前一天没看完的1000多号。
图源:微博
这比新冠高峰期还要夸张。@牧之野在文章中引述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说,新冠疫情期间最多也就每天 800 多个号,现在晚上1000 个甚至 1200 多个号都是常态!
图源:小红书
北京一些医院,整个科室已经玩命加班了几个月,“15个小时看几百个号,没吃没喝” “下班前一小时,还有一百多个号等着” “签名签得手指酸麻”……
就连全中国最会鸡娃的北京家长都调整了预期,不求孩子“有个高中上”,只求孩子“不发烧就行”。
图源:微博
除了北京,天津、青岛、武汉、西安……越来越多的城市面对这突然上升的混合感染潮,如临大敌。
输液大厅已经不能用“挤满”形容,而是根本塞不进,有加塑料椅子的,有站着的,有住院没有排到床位就躺走廊的,家长都自嘲“这院住的所有东西都得自备”——就这还有人羡慕:还能走廊加床,“你们医院算不错了”,“我们这边医生直接说,别想住院的事”。
图源:小红书
有些地方就连军队医院军属都没号了。
图源:微博
还有人好不容易排到号、见到了医生、拿到了处方单,以为终于有“救”了,结果被告知药房没药了……
图源:微博
有老师说,教了这么多年的书,第一次见这么多孩子集体感染:
图源:微博
全班就35人,前天16个没来,今天10个没来,有的班直接一半请假。有的班来的人实在太少了,学校干脆停课处理。
那些坚持来上课的,也是身体早已倒下,仅靠意念支撑——到了午休时间,请假雾化的、吃药的、打吊瓶的甚至是推拿的,都冒了出来。
图源:微博
有人说,逃过了新冠,没想到这一轮更难,要跟各种微生物逐一“打卡”。全家无一逃脱,孩子大人都没能幸免。
大人们更是身心俱疲。和孩子一起感染,虽然明明自己也很难受,但时刻想的还是怎样照顾好孩子,“白天晚上咳,咳到没办法在病房待着照顾孩子,晚上怕影响孩子睡觉,在一楼急诊大厅坐到天亮。”
感染潮将持续到明年
这轮感染潮,实际上从今年八月底就开始了。首先冲在前面的是肺炎支原体。
从世界范围来看,今年3月开始,丹麦、瑞典等国家便监测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上升趋势。
肺炎支原体感染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今年却成了肺炎支原体的“大年”。医学界的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每3-4年便会出现一次感染流行高峰。因此肺炎支原体也被称为"奥林匹克病”。
观察2015-2020年北京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黄线)可以发现,2015年至2019年,肺炎支原体感染一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高峰。但在随后的2020年,迅速回落。
来源:Wang X, Li M, Luo M, et 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triggers pneumonia epidemic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Beijing: a multicentre,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between 2015 and 2020.
深圳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有研究显示,2019年深圳市儿童医院监测到一次支原体暴发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就诊的儿童支原体阳性率最高达到40%,但随后的2020年和2021年,该数据降至1%左右。
全球范围内,在2022年4月到12月,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一些国家阳性数字甚至为0。
时隔三年,2023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再次流行,实际上与既往感染潮的流行规律是相符的。肺炎支原体在新冠之前,也一直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
既然不是初次打交道,那为什么这次感染潮,还是让许多人提心吊胆?
一是我们对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太强了。
由于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所以市面上一般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没有治疗作用,例如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
在临床上,如果对支原体肺炎采用西医治疗,则一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
第一财经报道显示,今年9月1日至11月7日,天猫平台上阿奇霉素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高达600%左右。在舆论发酵之前,许多家庭就已经打起了这场仗。
然而,情况并不乐观。因为中国是全球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耐药率最高的国家。
专家表示,如果患者使用阿奇霉素三天后仍有发烧,则多半是耐药了。目前,我国儿童患者耐药率超过80%,成人也达到60%-70%。一些专家甚至声称我国的耐药率已经达到90%以上。
高度耐药,导致疗效并不理想。病情严重的孩子,甚至需要洗肺,令人触目惊心。
高度耐药的背后,很大程度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一次给江浙沪千名儿童的尿检中,居然近六成出现了抗生素。
不少家长“久病成医”,习惯了在孩子感染后,自行配药、喂药。一些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在面对单纯性感冒、带状疱疹等疾病时,也首选抗生素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统计,70%以上的输液,均为不必要的输液。
二是过去三年人们“被保护得太好了”,形成了“免疫欠债”。
一般来说,5岁及以上的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但是一项对深圳市儿童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的研究显示,婴幼儿感染也占一定比例,有低龄化趋势,1-3岁的儿童体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出率高达53.5%,≤1岁的婴儿检出率为26.7%。
这也许跟过去三年我们严防死守的环境有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表示:“过去三年出生的孩子,没有接触很多病原体,家长要格外留意”。
由于目前并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疫苗,因此只能从日常防护入手,比如佩戴口罩、注意居家通风、避免密集环境、增强免疫力。
三是跟支原体感染同时出现的,还有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很多人根本分不清自己到底感染的是哪一种。
据财新报道,以北京为例,肺炎支原体已经挤不进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前三,排在前面的是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门诊中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上升至40.75%,正处于急速发展期,本周继续上升的概率极高。而南方的流感病例也依旧处于高位。
祸不单行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开始流行,而它比肺炎支原体和流感都要可怕。每年11月到4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爆发流行期,在5岁以下儿童病例中,其检测率超过流感。
“丁香妈妈”的信息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导致小婴儿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婴儿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还可能会增加长大后出现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概率。
多种病原体流行,细菌病毒合并感染,这波感染高峰,并不会这么快过去。早在9月,中疾控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就指出,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现在来看,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未来十天,中国还会迎来三次强冷空气过程,华北、东北地区受影响最大。这对于呼吸道疾病进一步流行,显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儿科荒”何时解?
在短期内,我们的医疗体系还要承受巨大压力。
这次“大考”还暴露了另一个问题——严重短缺的儿科医生。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配备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成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差太大。
从资源配置来看,我国儿科专科医院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1%,儿童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均在100%以上,加床更是家常便饭。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然而,在供应短缺的背后,却是儿科医生高强度的工作——忙到深夜,依旧有患儿等候;早上6点,儿科医院的挂号大厅便人声鼎沸;某科室编制床位56张,最多时要收治120多个病人,超负荷运转;在中南地区最大的儿童全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每年,超过百万的孩子到此求医,门诊量高达8000人次/天……
与高强度工作匹配的,却是常年低于平均的薪水。中大一院的张洪宇大夫就曾拿香港的儿科诊疗服务费和内地比较,在内地儿科住院病人查房,一个教授、主治加一个住院医师对一个病人查房,每天只收诊金3元;而在香港,查房分别是成人患者收 1000 港元,儿科患者收1300港元。两者,天差地别。因此在国内,儿科诊室,常被视为亏损科室,鲜有“医学生”问津。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道出了多少儿科医生的辛酸?
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医生面对的是来自家长和孩子的双重压力。给儿童看病,面对的不仅仅是患儿自身,还是背后一整个家庭。中国家长,实在太爱自家的孩子了,重视程度胜过一切。在信息没有及时互通时,压力往往会直接落到儿科医生身上。
就像这一次,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耐药了,却问“为什么不换药”。但是医生自有判断,一方面,即便耐药,实际也仍有部分作用;另一方面,换的药很多是激素药,副作用更大。
长达十多年的“儿科荒”这一严峻问题,是时候被更多人重视了。
希望有更多的儿科医生能留下来,希望孩子们都能得到保障,希望我们都能顺利度过这个被病原体包围的冬天。
参考资料:
第一财经YiMagazine:我们该如何看待肺炎支原体?
极昼工作室:困在支原体感染潮里的冬天
新京报:对话感染科专家:今年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并不意外
李晶,郑跃杰,邓继岿等. 2004~2005年深圳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