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网友在医院就诊时,拍到不少孩子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的画面。有医院为了方便孩子写作业,甚至特意开设了“作业专区”。看着孩子们一边生着病,一边奋笔疾书的样子,一位医务工作者不忍地说:
“生病期间发烧、头晕、乏力,躺着都难受。让孩子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就像我们发着高烧还得做PPT一样。”
在很多父母眼里,落下一张试卷,学习就会落后一大截。父母虽心疼孩子,却也不得不狠心让生着病的孩子拿起了笔。
武汉有一位妈妈带孩子去看病,本来没打算让孩子写作业,但到了医院,看到其他孩子都在学习,最后她家孩子也只能跟着一起学习。
“在医院强迫或者引导孩子学习,与其说是在为孩子负责,不如说是有些家长在自我感动、缓解焦虑。”
是啊,真正让孩子带病学习的,并不是繁重的学业压力,而是来自父母的焦虑。
父母把内心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有多少焦虑,孩子为此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心理咨询师阿奇做过一期调研,总结出了父母焦虑的三大根源:
首先是自己不认命,想让孩子突破父辈的阶层,实现人生的跃迁。
其次是高期待,盼着孩子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成为佼佼者。
最后是激烈竞争下,父母受大环境的影响,从众逼孩子内卷。作为家长,他们既不想让孩子成为功课的奴隶,又见不得孩子输在起跑线。
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与大环境共舞,要么遵从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最后绝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前者。她一开始对女儿的教育要求并不高,幼儿园阶段只给女儿报了两个兴趣班。
女儿上小学后,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看到女儿垫底的成绩,她傻眼了。和其他家长聊天得知,别人家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习一年级的内容了,等幼儿园毕业,三年级的内容都学完了。
也就意味着她的女儿,在学科教育上比同龄孩子落后了整整三年。女儿放学到家,开始上家教课,每天要做两份作业,连休息10分钟都不被允许。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用来学习。女儿的成绩是显著提升了,可她发现女儿眼里的光也消失了。教育内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孩子被焦虑的父母裹挟着前进,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大家你追我赶,拼命鸡娃的原因出奇的一致:别人都在学,我们不学,到时候跟不上怎么办?
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落后于人,父母们跟风似的让孩子超前学、过度学、比着学。
你家孩子报3个补习班,我家就得报5个;你家孩子学了奥数,我家奥数、英语就要两手抓;你家孩子考PET,我家就考雅思托福......
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根本不在意孩子能否承受如此繁重的学业压力。他们把花季般美好的孩子,最后都硬生生变成了一台只会做题的机器。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一群用蛮力、不懂方法的父母,在拼命卷孩子。87%的家长有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7%有严重焦虑。
双减后孩子的学业负担虽然降低了,父母的焦虑却增加了12.8%。
焦虑的父母不断给孩子施压,可压力不一定会转换为动力,也有可能是病历。媒体人陈瑜在《少年发声》栏目中,讲过一个女孩的故事。这个女孩家境优渥,小学阶段一直都是学霸,很少参加课外补习班。可当她考进当地数一数二的初中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身边比她优秀的孩子太多了,以前围绕在她头顶的学霸光环消失了。
一向开明的父母突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开始不断逼她努力学习。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父母还额外布置了很多作业,每天都要学到凌晨两三点。
长期压力之下,女孩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及忧郁症,被迫休学在家。即便如此,妈妈还担心她在家会耽误学校的课程,一个劲地逼她继续去上学。
新学期开学第二天,女孩爬上教室窗台试图自杀,幸亏被其他家长救了下来。
“6-12岁在校生中约17.5%的孩子患有精神障碍,18岁以下抑郁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超2800万人。”
种种惨痛的代价都在警示我们:盲目内卷和过度焦虑,正在拖垮我们的孩子。
儿童精神科医生曹庆久也坦言,现在患病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社会压力大,一层层传导下去,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这些孩子。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要卷进赛道,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刚开始就给孩子太多压力,会把孩子压伤。”我们这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些焦虑,最终转化成孩子的压力,不断积压在他们稚嫩的心头,直到彻底崩溃的那天。
正如北大心理学家徐凯文所说,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了我这里。
易中天教授曾说过:
“中国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
至于孩子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
每个孩子在出生前,父母唯一的期许,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然而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忘了初心,在孩子身上附加越来越多的期望。
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而是爱、智慧和幸福。
心理学家贺岭峰曾费尽心力,把女儿送进了全区最好的小学。结果女儿因为成绩不佳,一直处在被打击、被羞辱、被霸凌的环境里。
四年级的时候,女儿有一次坐校车去学校,差点从校车上跳下去。他说自己这辈子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女儿送到了全区最好的小学。一个门门功课都考九十多分的孩子,放在其他学校都是尖子生。可如果把他放在一个大部分学生都考满分的班级,他的成绩就成了垫底的,久而久之他就会失去动力,丧失自信心。
将孩子放置在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之中,他才会有动力向着更高处攀爬。小升初不好好考,就上不了重点中学;高考成绩不佳,就上不了名校;上不了名校,毕业就找不到好工作。可是孩子每个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的孩子擅长学习,有的孩子是运动健将,有的孩子具有艺术天分,有的孩子善于思考与表达。
父母只看重学科成绩,看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只会埋没孩子的才华。
龙龙不喜欢读书,学科成绩也一般,但她却对烹饪特别感兴趣,做出来的蛋糕一点也不逊色于专业烘焙师。当别的父母都忙着给孩子补课、刷题的时候,龙龙妈却放任孩子在厨房忙活。以后女儿考不上大学,上职高学烘焙,做个烘焙师也挺好。
我们必须承认并接受,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再怎么努力鸡娃也没用。
一个小男孩,拿着试卷手舞足蹈向妈妈展示,这次我又多考了4分,考了64分。很多人不理解,考64分并不是多高的成绩,但这个孩子却能如此开心,这个妈妈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妈妈回答说,她的教育方式得益于一段话,这段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你就多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
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恐惧和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就会不断给孩子施压,结果是父母焦虑、孩子吃力。
聪明的父母,会鼓励并认可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激发孩子的潜力,让他真正爱上学习。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将家长分为“园丁”和“木匠”。
木匠式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在每一寸每一分上都精准无误。园丁式父母,会创造一个松弛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成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一时的爆发力,而是耐力和持久力。我们越是想要让孩子赢,越要克服焦虑,保持平稳的心态。家有女儿
我们为您推荐一个优质的育女平台
女儿派(微信号:nverpai)
每一个女儿,都是爸妈眼中的稀世名花。
养得好一朝惊艳四座,养不好费心劳神。
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
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我们都懂。
家有女儿,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