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今年,银行发生了一件大事

今年,银行发生了一件大事

公众号新闻

今年8月,监管部门要求银保渠道“报行合一”,严格控制银保渠道的手续费用。低利率时代,具备刚性兑付属性的保险产品受到青睐,但银行代销手续费狂飙使得保险公司费差损上升,财务风险加重。此外,监管部门还调降了人身险预定利率,3.5%时代结束。双措并举压降了保险业的负债成本,其背后是投资回报率下跌之后保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问题。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打击银保“小账”


今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银行保险渠道佣金进行约束。


《通知》强调,银保渠道佣金费用需严格“报行合一”。


具体而言,通过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在备案时,要明确说明费用假设、费用结构,并列示佣金上限;在支付时,佣金等实际费用应与备案材料保持一致。


《通知》进一步要求,对于已经备案的银保产品,各保险公司于2023年8月31日前补充报送费用结构和佣金上限。


通常而言,保险产品的总保费包含净保费、附加保费等。其中,附加费用包含公司各种管理费用、佣金、税收及其他等支出。


当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时,将导致收缴的总保费低于实际应缴的总保费,从而产生费差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经营。


为保障长期可持续经营,《保险法》始终要求保险公司渠道佣金的报备与执行一致,以免出现实际销售费用高于附加费用率假设的情况。


然而,现实却是实际费用高于备案材料,银保账很难做到“表里如一”。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从保险公司角度看,银行手握大量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源,是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有大量风险保障需求待挖掘。


近年来,随着保险公司不断优化个险渠道,银保渠道销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并且,得益于存款利率下行“挪储”潮,叠加预定利率3.5%保险产品停售,使得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出现大幅增长。


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统计,2023年一季度,银保渠道实现原保费收入6665亿元,同比增长18%,渠道占比达到超42%;新单首年期交保费1880亿元,超过个险渠道,同比增长近60%。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四家公司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幅分别为 331.1%、305.0%、174.7%、202.6%,均实现快速增长。


然而,从银行角度看,来自保险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不高,更具有议价优势。


此外,《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除互联网保险业务和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外,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


而且,银保渠道的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银行可选择的合作对象很多,甚至没有区别。


因此,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不少保险公司只能通过给予银行机构、客户经理高昂的手续费来换取有限的银保渠道。


由此形成了银保“小账”:保险公司私下给银行工作人员的销售激励,包括现金、实物、旅游奖励等。


但保险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小账”维护银保渠道业务,既有业务违规风险,也大幅增加公司经营成本。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利好长期发展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首要影响是银保渠道的手续费下调。


《通知》发布之后,保险公司陆续暂停了银保渠道,主要是为了调整产品的备案信息。


等信息备案完成以后,大部分的产品还是会在银行销售系统重新上线。


但保险公司要严格按照备案的手续费佣金情况,银行的手续费会大幅降低。


按照《通知》要求,趸交、3年交、5年交和10年交的手续费率将严格限制在3%、9%、14%和18%以内执行。


同等业务规模下,部分银行的保险代销收入将直接减少一半,有些区域甚至只剩三成,影响小的机构也将减少20%。


在手续费下调的背景下,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据国信证券报告分析,2023年1月至8月,银保渠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共计3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


不过,监管对飙升的银保渠道业务“踩刹车”已初见成效。


就单月而言,今年8月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仅82亿元,同比锐减60%。


尽管银行的销售积极性受挫,但不能放任银保渠道的手续费无序竞争,否则会影响保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保险公司并不愿意主动调整经营策略。


监管部门出手,并不是干预市场,而是引导市场向良性竞争方向靠拢,彰显了监管部门严控银保手续费率、压降险企负债成本的决心。



此外,保险手续费下调,还有助于减轻实体经济办理保险业务的财务负担,推动金融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而且,还将引导银保渠道精耕细作,倒逼银行机构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有助于保险代销的有序管理。


可以说,监管部门出手有社会发展的必要性。既遏制了一路狂飙的银保手续费,又确保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减轻了社会主体购买保险的负担。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内卷渠道费用是无意义的,应当把中间费用做到产品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是根本。


如果一味提高佣金,但产品缺乏竞争力,只能是本末倒置。


对于银行来说,也应当认识到保险产品在自身业务的重要性排序中已逐渐靠前。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揽储,但近一年时间内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实现三连降。


就在9月1日,六家国有大型银行又宣布了下调存款利率。


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20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25个基点。


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是大趋势;另一方面,银行客群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会逐渐热衷于具有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


即使预定利率下调到3.0%的增额终身寿险,相较于其他投资理财产品仍具有一定刚兑收益优势。


总的来说,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短期内下调了银保手续费和销售积极性,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险业和银行业都应当转变业务思路,正当竞争。


低利率时代,保险产品难独善其身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明显,从2022年9月,到今年的6月和9月,国有银行打响三轮存款利率调降的“发令枪”。


低利率时代下,增额终身寿险逐渐成为保险产品的销售主力。


增额终身寿险诞生于2019年,区别于保额固定的传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将从第二个保单年度开始增长,同时现金价值也随之提升。


保额是意外发生时,保险公司赔付的钱。现金价值是投保人在退保时可领取的钱,也可用于提取、借款或者是支付未来的保费等。


如果未来利率上行,买增额终身寿险可能赚少了;利率下行,买它就是“提前锁定收益”。


自去年起,预定利率3.5%以上的增额终身寿险在银行大额存单、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走红,成为2022年及2023年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主力。


不过随着增额终身寿的“爆火”,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


今年3月,原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组织保险行业召开评估利率座谈会。调研内容包括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等。


行业关于将预定利率从3.5%降至3.0%的呼声高涨。最终,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确定将于7月31日全面下架。


所谓预定利率,是人身险产品进行保险产品定价时所采用的利率,其实质是保险公司承诺给投保人的回报率,具有刚性兑付属性。


上半年,在预定利率3.5%保险产品热销的带动下,人身险市场回暖明显。5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7%。


不过,保险产品热销的背后,人身险行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正在加大。



利差损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保单预定利率所造成的亏损。


自去年以来,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市场上优质资产难寻,有的险资投资项目曝出兑付风险,险企投资端收益率呈下滑态势。


不少机构测算,按照3.5%的预定利率,加上经营费用,保险公司要想盈利,投资收益率至少要长期保持在5%以上。


然而,根据原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险资整体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7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仅为1.83%,很难实现盈利。


因此,防范化解利差损,调整预定利率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自3月起,保险销售人员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增额终身寿险“停售”宣传潮。


6月中旬,某大型金融平台甚至将一款热门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起投金额由1万元降至1千元,做最后的业绩冲刺。


然而,过度强调3.5%的预定利率不利于后续产品的销售,也不利于消费者理解保险保障属性。


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保险产品3.0%的预定利率仍然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全年来看,无需过度担忧保费增速,且长期利好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减少利差损风险。


十年间预定利率由升到降,多措并举应对利差损


在此之前,我国的人身险预定利率经历过多轮调整。


1999年以前,我国寿险公司经营的产品大多与央行基准利率挂钩。


在当时银行高利率情况下,保险公司推出了很多高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有的保单预定利率甚至超过8.8%。


但是,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不到6年时间,央行多次下调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9.18%降为1.98%。


1999年6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利差损问题的蔓延。


2013年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也拉开帷幕,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监管有所放宽。


传统险的预定利率提高到3.5%。各保险公司还陆续研发推出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产品。


2019年8月,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监管部门要求,将普通型养老年金或普通型长期年金的评估利率由4.025%上限调降至3.5%。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组织保险行业召开评估利率座谈会,最终将保险产品的评估利率进一步调降。


人身险产品进入了新一轮“换挡”,此次预定利率下调的对象并非仅为增额终身寿险。


未来,保险公司将停售预定利率高于3.0%的传统寿险、预定利率高于2.5%的分红保险、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0%的万能保险。


寿险业作为经营长期业务的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即是利差损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利差损问题曾导致不少大型寿险公司倒闭。



目前,保险业应对利差损的关键是做好资产负债匹配,一方面是期限匹配,另一方面是收益成本匹配。


这要求保险公司在资产和负债两端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并做好资产和负债联动。


在资产端,需要加强与负债联动,拉长资产久期,改善投资水平。


保险投资与经济环境紧密相关,过往10年中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达5.28%,能够覆盖保单成本。


然而,保险投资面临的挑战正日益巨大。


以2022年为例,人身险公司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85%,年化综合收益率为1.83%,创近年新低,并低于5%这一长期险投资回报率的精算假设。


这种现实差距给投资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要正视现实情况,需要保险公司降低投资收益预期,并在负债端降低成本。


调降预定利率和银保渠道报行合一,都是监管部门压降保险行业负债成本的积极措施。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可以优化业务结构,即降低保证利率的传统险业务比重,增加浮动利率的业务比重。


这可以让保险公司更加从容地发挥自身优势。从全球来看,经历过低利率环境的日本寿险业,应对低利率的举措之一即是如此。


总的来说,在预定利率由升到降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应积极作为,合理预估资产端的投资回报率,适当降低负债端的成本,确保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知识星球【非凡油条】里,你可以获得的:


1

重大财经新闻的分析,主要针对它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对A股大盘形势的影响。


2

免费提问,随时可以向我提出财经或是生活上的问题,在不涉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我尽量解答。

一些公众号上不方便谈的话题,都会在知识星球里发布。


3

财经方面的资料分享,比如行业研报,相关论文,都会发在里面。


4

不定时开设一些自学课程,比如之前开设的AI办公工具学习课程,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前沿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非凡油条”目前年费为100元,非常优惠,以后会逐渐提价。这个价钱很值,能让你避免几十倍、几百倍的损失。



想要加入知识星球和我们一起玩的读者朋友们,可以长按下面二维码后,登录并点击“立即加入:100星钻”即可付费加入,这里支付的“100星钻”其实就是支付100元。加入后,下载知识星球App更方便和我们互动,所以最好下载知识星球App。


我们在知识星球等你。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银保渠道按下“暂停键” 狂飙的保费规模还能涨吗?

https://mp.weixin.qq.com/s/inFc4wOUmSIV33MWHnE0Sg

强调“报行合一”!监管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0830/herald/5eba8eedce72f47c23a48df0a9af8e2c.html

产品下架,渠道关停?银保手续费“挤水分”

https://mp.weixin.qq.com/s/hgb7YgB86sx_--bNxV2B9g

3.5%时代结束,哪种投资品“接棒”?

https://mp.weixin.qq.com/s/Tc_xge6CiMaPhf9REuUjoA

利率3.5%保险产品月底下架!什么产品可以替代?

https://mp.weixin.qq.com/s/ptWQ26FAGLMXFrMvWfCpkg

消失的“3.5%”

https://mp.weixin.qq.com/s/gilDfhFed1VeLYAV7rODFg

狂飙的增额终身寿险

https://mp.weixin.qq.com/s/A60WxpZKQSqaGKEPVZTAEQ

太火了!这类产品再现炒停潮!

https://mp.weixin.qq.com/s/drFVYiVfo-EmfTZRZ67BgQ

保险业大事件!寿险3.5%时代将落幕,影响多大?新周期开始?

https://mp.weixin.qq.com/s/X7HWEdyBNnYII6NfYKDIJg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刚刚,云南这个自治州发生了一件大事!女员工举报被领导施压发生性关系,银行通报关注同一件大事!谌贻琴、王晓萍,先后和他见面《星级男人通鉴》第30章 臭不要脸最近,汽车业出了一件大事通胀顶不住,银行压力也大!加拿大丰业银行宣布将裁员2700人今日聚焦:怒!员工骗走储户10万元,银行竟不管?!这事儿,银行必须担责!我们做了一件大事澳洲银行数量大大减少!已关闭2100家!政府被指疏忽职守,银行关停引发地区基建需求又一波秋季时令蔬果来了- 油焖茭白,烧烤栗子,韭菜饺子社区银行十年浮沉:经营社群关系,银行网点的另一种可能性科大讯飞,又整了一件大事!宣布一件大事!惊呆!曾成功预测疫情的灵媒:2024年将发生5件大事!第一件就吓人!中国 发生了一件大事存款就是购买?15万存款被银行改成购买后续,银行回应:无权解释曾成功预言疫情的灵媒预测,2024将发生5件大事!第一件就非常吓人!今天,奥克兰发生了这件大事,现场嗨翻天了!明天精彩继续!还有重磅好礼等着你!浙江女子将1000万存银行,3天后被全部冻结,银行回应:没事,2099年再来取原创丨巴以冲突发生两件大事:都与中国有关!关键之局,只有这条路是对的!法国3岁女童被父母活活打死!知名主持人遭入室暴抢!租房越来越难,银行发放房贷也不给力!退休金将上涨5.2%新加坡的12月有十件大事发生!欧盟要学中国干一件大事,我们:预祝……60 运城的擂台这是一件大事,中国还真做成了昨天,一件大事冒名顶替30年,银行上班到退休,被顶替者,到处打工,曾收废品!突发!澳洲知名银行发生重大变故!涉及墨尔本!婵,女,浙江农林大学,银行职员,月入平均8000+,89年,身高153,肇庆端州区《又见洛阳》二三作者评述幽林秋正酣重磅!中日韩启动一件大事!美国利空持续发酵,外资早盘大卖超60亿,A股能否"爱在深秋"?【金融行业】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监管政策周报最近互联网发生的两件大事,意义太大了!金砖国家,破天荒干了这样一件大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