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专访 | 鲁政委:防范化解风险如何落子
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具体来看,会议重点强调了三类风险监管及防范化解工作,包括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这些风险的特点是,从源头看受多重复杂因素作用,从影响看外溢性较为明显。围绕如何稳妥推进相关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金融时报》记者:本次会议提到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当前,中小金融机构面临哪些风险?对于处置这类风险您有何建议?
鲁政委:对于中小金融机构,会议明确了其主要的业务定位,即“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同时,会议指出了中小金融机构在风险化解领域的工作任务,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总体来看,未来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或体现在坚守本地特色化经营和逐步出清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和市场化出清将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加快推进。
一是在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基础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金融工作,落实属地责任,把握激励约束相容的权责关系。未来,央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或将进一步加强。另外,随着“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的完善,央地之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或将进一步协调完善。
二是在地方政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率先考虑安排资金提升头部银行的资本实力以抵御风险。此外,地方头部银行也可以作为盘活地方金融资源的平台,开展兼并重组当地金融机构的活动。
三是建立风险预警和早期纠正体系。当前,我国已建立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从而将问题机构的识别和处置由此前的“治已病”前置到“防未病”阶段。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扩张性风险、同业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综合风险五个方面的多个指标。除了风险监测体系之外,《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显示,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完善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相关工作方案。这有助于将金融风险扼制于萌芽状态,防范金融风险扩散和蔓延,并降低处置成本。
《金融时报》记者:“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如何理解“长效机制”?未来可能会有哪些重点举措?
鲁政委:从政策表述及导向来看,在未来的中长期财政体制改革中,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仍将是重点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升财政可持续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预计未来的政府债务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并常态化。一方面,存量隐性债务的化解与增量隐性债务的控制仍将是防控风险的重要一环,其中,存量隐债化解可能要继续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来推进,合理降低债务成本、优化期限结构;另一方面,政府债务合并监管,即全口径债务管理方式或将成为长效管理机制的要件。财政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合并监管,推动建立统一的长效监管制度框架。
此外,从中央与地方来看,调整中央与地方债务结构,是缓释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可行之策。地方政府债务高增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因此,相应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需配套推进,未来需要通过健全转移支付、优化事权、财权分配等措施优化央地关系。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一直为市场关注。本次会议提出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具体可以如何落地?
鲁政委: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支持金融体系化解风险、行稳致远。为此,会议要求“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为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具体的举措包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在资金监管制度方面,重点在于对从预售申请、实施、资金监管的全流程严格管控,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进行完善和修订。
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具体而言,对于房地产投资开发,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从住建部此前的调研情况来看,“三大工程”指的是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要增加对“三大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缓解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助力2024年经济稳定增长。对于居民,要“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限购、限贷、普通住房认定等政策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 者:马梅若
责任编辑:杨喜亭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