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部主旋律电影,与偏离的争议

一部主旋律电影,与偏离的争议

电影

作者 | 云舟

“完成度还是可以的,骂得有点过了。”《我本是高山》正式上映两天后,越来越多看过电影的观众发现,与之前的舆论焦点不同,电影的主旨是关心底层女性的困境,希望打造一个“逆天改命”的热血故事。不少观众被其中真实的情感流露所感动,对底层女性的真实境遇与改命之难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再回过头看,这部以张桂梅为原型的电影在一周前所遭受的负面评价,到了一种近乎失控的地步,也偏离了影片本身想要讨论的主题。

毫无疑问,《我本是高山》是一部难拍的电影,原型人物张桂梅是时代楷模,也是当下少有能被所有人以“伟大”“高尚”形容的榜样。将这样的人物搬上银幕,本身就要面临观众的审视。而主旋律传记片创作也有自身要解决的问题:人物内在精神需要落地到具体情节,但艺术化的改编又难免拿来与公开报道中的细节对比。

从影片本身来看,主创团队在海量资料和真实故事中做了自己的取舍,以华坪女校建校后第一届学生三年的高中生活为主线,着重展现了张桂梅如何帮助山区女孩突破重重苦难“闯出去”的感人故事。

这也是主创一开始的想法与目的:让更多人了解张桂梅的故事,了解她办校的困难与矢志不渝的坚持,大山里女孩读书的阻力以及“闯出去”的热血与坚韧。《我本是高山》的创作逻辑几乎都基于此,采取“欲扬先抑”的方式,打造张桂梅的人物弧光。

但与主创的预想不同,对于影片的讨论从一开始理性的、对个别剧情的具体批评迅速上升到“喊口号式”的网络讨伐。上周末,在有关这部电影的热搜实时讨论中,不少没看过电影的观众越过电影整体剧情和创作逻辑,以目的先行,质疑主创的动机。

一部关切底层女性困境的电影,对其的讨论应该回归正常的电影批评范围内。不要让真正重要的东西,淹没在“泄愤式”的狂欢之下。

难拍的《高山》:角色塑造变迁与真实人物改编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难拍的主旋律人物传记片。这种“难”,正体现在原型人物已经足够伟大,在众多的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其他公开资料的宣传下,人们心中已有一个既定的人物形象和印象深刻的故事细节,电影的改编该如何满足观众的高期待?

从成片来看,《我本是高山》塑造了一个多元、丰富和复杂的张桂梅,这也反映出当下主旋律电影角色塑造的一种变迁。

早期主旋律电影着重凸显伟光正、高大全的主角。宏大叙事下扁平式的人物塑造,让人们与英雄模范之间隔着鸿沟,观众觉得银幕上的人遥不可及,更难说学习效仿。

而近几年,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创造过票房奇迹,也获得了高口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作品更注重主角的生活细节,时代英雄和革命战士不再是刻板的“典型人物”,也有细腻的情感流动。主创会因为艺术表达和叙事节奏,加强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在《我本是高山》中,张桂梅的形象也因为有了诸多生活细节的加持,变得立体而可信。

在《人物》的一篇深度报道中,对张桂梅早期的感情生活有过详尽描述,其中谈及“从大理来到更偏远的华坪任教,最初也是一种丈夫去世后的逃避和自我放逐,但是在华坪,她看到那些被忽视和被牺牲的女性的命运,决定以教育来改变一切”。

因此在电影中出现对“亡夫”的回忆戏份不多,也不算突兀,体现的正是张校长在面临艰难困阻时,内心也会有柔软和脆弱的一面。早年缺少的家庭温暖、与丈夫结婚后的幸福生活以及后来丧夫的痛苦,的确构成了张桂梅最初来到华坪的动机,这点在公开报道中均有提及。

但由于故事一开始就限定在华坪女中建校后的故事,因此对张校长前史的交代、办校前的困难等细节都杂糅进这段时间线中,形成了些许错位。

一个在争议中很少被提到的细节是,在影片后半段,学生唱着张校长最喜欢的《红梅赞》将她从昏迷边缘拉回,个体的情感、对学生的怜爱和心中的信仰汇于一处,成为让不少观众落泪的情绪高点。

影片的另一大争议点,是”酗酒父亲”和“酗酒母亲”的转换。虽然编剧言辞激烈的回应的确为舆论添了一把火,但从她的创作逻辑来看,“酗酒母亲”的出现是为了之后女性互助作铺垫,也是张桂梅多次强调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具象表现。

这也是主旋律电影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伟大的精神如何通过具体可感的情节体现出来,而非沦为空洞的口号。

所以在《我本是高山》中,“读书是救人”的信念由来,在山月山英两姐妹的故事中自然流露;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化为操场上被老师和学生一齐拉起来的国旗,也化为学生奋发上进和老师入党宣誓画面的交相辉映。

真人故事改编的传记片无法像纪录片那样以“绝对真实”加持,也不如剧情片一样有更多的创作空间,需要在两者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张桂梅的事迹有海量的纪录片、新闻报道、人物对谈等资料呈现,所有改编情节难免会被拿来与可能的原型做对比。但在实际创作中,角色和情节都是为主旨服务,群像角色结合的是多个原型故事,期待电影创作和纪录片一样的想法模糊了两者的区别,也没有考虑到电影本身的创作范围。

电影需要将张桂梅的大半生浓缩到两个小时内,也需要将那些被人们熟知的细节与表达,融合到一个完整的叙事当中。在此情况下,主创需要浓缩、强化甚至创造一段故事,让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为了保证情节的不重复性,增加不同的矛盾冲突点。

究其本质,传记片的目的是凸显一个具体的、复杂的人。树立榜样是为了精神传承,有人向往并效仿,而不是成为宏大叙事下的孤立样本,因此这些凸显“人性”的生活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从创作逻辑去理解《我本是高山》目前呈现的文本,以理性的态度去讨论电影,即使是批评声也是对电影创作的正向促进。而部分“立场先行”的评论,揣测主创动机的做法,已然脱离了正常的轨道。

真实的“高山”:细节取胜的现实关怀

回归到电影内容本身,真正走进电影院看《我本是高山》的观众会发现,这部电影对于底层女性的困难、城乡的教育鸿沟、以及贫富和阶层差距都有鲜明的表达,主题在数个细节中积累成型,最终在隔山呐喊出“考上了”之时爆发出惊人力量。

张桂梅曾在纪录片中提到,建校第一年,就有9位老师辞职,而更让她痛惜的,是6位学生“读着读着离开了”。她挨个去找,最终也只找回2人,找不回的不是嫁人就是出去打工。

这是她在建校之初面临的实际困难,山中女孩的受教育权常常因为贫穷的家境、愚昧落后的观念无法得到保障。电影以此开始,讲述了张桂梅与华坪女子中学第一届学生的故事。

以贯穿始终的山月山英故事线为例,电影完整地展现了底层女性在现实中的挣扎,以及张桂梅办校的初心。

影片开头,山英和山月跋山涉水,磨破了鞋子去上学。但没过多久,家里人强行将两人带离学校,想让她们退学嫁人,赚彩礼钱给哥哥娶媳妇。

等到张校长翻山越岭赶到她们家时,门上贴着的喜字和横梁上写着的“我本是高山”形成讽刺的对照。成绩优越的姐姐山月被嫁人换钱,妹妹山英被留在家中做农活。张校长拿出身上仅剩的八百块,坚决地拉着山英回校读书。

山月嫁过去后被丈夫家暴,最终被活活打死。山英在伤心之际又面临成绩下滑的焦虑,选择辍学打工。张校长从饭店将她寻回,一次次将她从悲惨的命运循环中拉回正途。

即使有了女校,有了免费读书的机会,女孩们依旧会听到“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卖头猪还能有两千块”等类似言论。正如张桂梅一直强调的,教这些女孩读书,正是救人。如果不能通过读书走出去,女孩们面临的都是相似的命运:嫁人生子,一代代困在贫穷里。

这也注定了华坪女校教育方式的不同: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入校必须剪短发,吃饭只给十分钟,一切都是为了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学习本身。大多数女生连初中毕业水平都难以达到,她们不得不跑着前进,填平之前被拉开的巨大鸿沟。

张桂梅明白这种“填鸭式”教育是非常苦的,但也是适用于山中女孩最有效的办法。很多女孩连初中毕业考试都没通过,拼尽全力才达到高考的山脚,还需要用力往上攀爬。

为了让师生都拼尽全力,她不得不以一种“大家长”的姿态做出决断,用非常规的手段让女孩们安心读书,走出大山。

但在冷面之下,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在2011年的一部纪录片中,因为有学生不辞而别,张桂梅开会批评老师,认为老师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义务。会后,她坐在办公室里反思和自责,是不是话说重了,“有时候我会想,这样是不是对老师太严了,但是看看这些孩子,看看这些孩子的家庭,我没办法,我只能这样”。

在电影中,她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养鹅,却在室外建了鹅舍;一边责备辍学打工的山英,一边拿出牛奶让她补营养;她也会因为老师在高考冲刺期请假而生气,但在老师真的忙不开时也会帮她看孩子。铁面之下的温情让张桂梅的形象变得立体,也让张桂梅与女孩们的双向救赎与成长有迹可循。

最终,华坪女中第一届毕业生本科上线率奇迹般地达到70%。片尾,张桂梅和老师再次翻山越岭去山英家,告诉她高考成绩。昏暗的天光之下,两人隔着山谷举起手电筒,大声告诉对面的小女孩考上大学的消息,既定的命运迎来转折,“逆天改命”有了最好的注解。

过度的质疑与失焦的讨论

从主创采访来看,《我不是高山》的创作初心,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张桂梅校长的事迹,用艺术化表达生动呈现张桂梅的生活细节,凸显其伟大,传递其精神,更重要的,是引起大众对底层女性现实困境的反思,对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实质性的帮助。

在讨论中,也不乏有人会提到,目前的一些情节存在不足,对主旨表达无益,但后来铺天盖地的恶评显然已经脱离正常的范围。对电影中一些细节的过度放大,让很多没看过电影的人,在有关电影的讨论中宣泄情绪,甚至对主创的经历掘地三尺,要证明其本身的信仰存在问题,从而否定整部电影的创作动机。

健康的舆论环境应该允许正反两面的声音都能存在,而不是对另一边的所有声音打上标签,容不下任何理性的讨论。

原本一部电影能引起各方讨论不是一件坏事,说明其内容本身和所承载议题具有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确值得反复探讨。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主旋律电影,《我本是高山》所承载的社会价值本就高于其艺术价值,对其的讨论也应该回归到问题本身,比如底层女性的教育公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女性追求的平等权益等。

目前《我本是高山》已上映两天,也有越来越多看过电影的观众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为电影中山英山月的故事落泪,也为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而感动。也希望有更多对张桂梅事迹感兴趣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抛开先行的偏见,用自己的观影感受,给出最真实的评价。

话题互动:

你会去看《我本是高山》吗?

推荐阅读

明星离场,主播停播,
今年双11他们为啥不割韭菜了?
点击观看
↓↓↓
如需商务合作后台回复【商务】
如有转载需求后台回复【转载】
更多文娱产业背后的经济逻辑,来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萧萧千禧梦 第九章 斗将之痛(2)童年追忆 (一)传茶叶头部主播丹妮售卖假茶被抓:年赚2亿,已停更停播一个月中国34岁网红海中遇难,关于他的争议却从未停止音乐10部豆瓣高分电影,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免费在线观看自建品牌成头部主播标配?辛巴、东方甄选、疯狂小杨哥齐下场什么是“主旋律”电影?音乐|《长兄》我心旋律年代剧播一部火一部,但《大宅门》再也不会有了波澜不惊的国庆档,主旋律难敌情绪爽片“现在啥也不用卖了!”头部主播围攻李佳琦郑和/航海家、外交家/明朝太监-宦官什么时候有的?新现实主义宝莱坞黑色电影,与意大利超级英雄电影降本/升级成主旋律,智能座舱迈入发展“新纪元”公交战神盖地虎商业地产的2023“年终总结”,藏在这些主旋律里国企干部主动向境外传递情报!办理全家移民引发关注→内地第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果然够劲爆陈凯歌拍得好主旋律电影吗?10部难得一见的高分电影,每一部都很精彩!(直接观看)头部主播消亡史如果国庆档只看一部电影,我推荐《莫斯科行动》尼古拉斯凯奇在西澳拍电影,亲自去亚洲杂货店,与村民合影重磅!工信部主办中国5G发展大会来了,5G-A/RedCap/工业落地进展一文速览基金委两大学部主任(兼)最新任免!相隔百年的两座教堂为何不同?9.11遇难者纪念碑;威尼斯运河上的争议之桥|历史月报 Vol.6《我本是高山》的争议,仅仅是性别问题吗?超燃!他竟然来悉尼开演唱会了!盘旋在每个人青春里的旋律!前奏响起,华人的DNA要动了!附座位票价明细!淘宝TOP级主播陷售假风波,抖音垂类头部主播售假被抓!频频翻车背后,流量不是“护身符”「云集」书影婆娑 - 电影沙龙 第六期:一人一部电影分享会汪海林:很多电影人拍了一辈子电影,仍旧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2023年最佳新闻图片回顾:悲喜交加,战争灾难成主旋律如果一年只看一部纪录电影,选它2024年澳洲签证及移民改革政策汇总!削减净移民成主旋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