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一个数字可以是一座里程碑。
对于手机,100万台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2007年的美国,苹果用74天售出了100万台iPhone。AnandTech的评论是,它可能并不完美,但它无疑是在正确方向上前进得最远的设备;SF Gate则表示,iPhone可能意味着一个行业“转折点”。2023年的中国,另一个100万台,同样让人关注——荣耀今年的折叠屏产量,已经达到100万台。iPhone改变了世界手机的格局,荣耀折叠屏同样改变了历史。小小的手机,毫无疑问,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前沿高科技密集的集合体,而折叠屏又是其中最前沿和高端的技术产品。荣耀让人刮目相看,三个月时间,连续发布三款旗舰级、轻薄化的折叠屏手机,并陆续带来了蝶翼铰链、鲁班钛金铰链、航天级镁合金轻薄材料、自研盾构钢材料、钛合金 3D 打印工艺以及青海湖电池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看到有媒体评价,在折叠屏领域,荣耀创造了新的“iPhone时刻”。但不一样的是,荣耀这座里程碑的意义,还远在一家企业的自我突破之上。(一)不到一年,折叠屏手机产量突破100万,首先证明独立三年、智能智造工厂的荣耀,已经具备了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的大规模制造能力。但如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下来看荣耀的100万,它其实是回答了这样一个近年来一直被讨论的问题——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今天,中国制造如何保持全球竞争力?“中国制造卖全球”,这曾经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前三十年,中国制造竞争力的体现。过去几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标志的多边体系正在发生逆转。“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岛链化时代”来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正加速重构。这意味着原本中国制造的生态位也要重构。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制造如何继续保持全球竞争力,成了中国企业们一直在思考和探寻的问题。答案,总是在摸索中产生。不过,如果综合来看最近连续发生的,让关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人感到兴奋的几件事情,或许答案就在其中。华为在遭受打压后涅槃重生,麒麟芯片回归,让不久前Mate60的横空出世,惊艳了世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不难看出,中国制造提升自己的全球竞争力,已经形成了两种路径。它们的关键词分别是“韧性”与“张力”。一种,是华为这样的从掌握核心科技到搭建安全自主的产业链。曾经,华为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随着美国制裁持续加码,华为开始逐步推进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实现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本土化。毕竟,一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与最全的产业链门类、产能,产业链韧性位于世界前列,二来华为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又带来了加持。Mate60,就是中国产业链和中国制造韧性的体现。最近刚刚下线500万台自主设计制造新能源车的比亚迪,也是如此。但还有另一条路径,那就是中国制造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比如上海宝钢股份1580智能车间,是宝钢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国内钢铁业步入“冬常态”之际,进行的一次“工业4.0”试水。它既是上海智造的代表,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个标杆背后既离不开宝钢自身的自主创新,也得益于全球的分工协作。故事的主角除了宝钢,还有一家德国跨国企业、工业4.0的发起者——西门子。再比如国产大飞机,在全球范围开放式地寻找优秀供应商提供产品部件和服务,并由主制造商进行定义和集成的飞机,这也是航空界认为的“国产”。C919就是这样的集大成者。三年前,荣耀被迫从华为出走,踏上了一条不同于华为的道路,无论是从技术路线,还是发展模式。技术路线上,与华为的更注重数字基础设施不同,荣耀沿着极致的工程技术路线前行。华为用芯片、操作系统、算力底座为各行各业赋能,荣耀则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智能终端产品上不断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新体验。而在产业链的层面,荣耀积极协同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不断挖掘智能终端入口价值,共享发展新机遇。在硬件创新上,荣耀通过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联合开发与创新,充分释放了硬件特性和潜能。也正是因此,荣耀得以向高价值领域不断突围,它所探寻的中国制造业边界,正在重构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新故事。这是中国制造应有的张力。显然,中国需要华为、比亚迪这样的技术自主雄心,也需要荣耀这样立足全球、面向世界的代表。(二)对于中国手机产业乃至中国制造,荣耀的这个100万意味着什么?回顾中国品牌的折叠智能手机发展,从初代单个型号10-20万量级上升至如今普遍的30-50万量级,这是走过了产品化的0到1,是从实验室逐步走向市场的尝试阶段,而当单个系列产品规划规模突破100万台量级,就代表着中国的折叠智能手机已经开始进入了真正的产品化阶段。产品化意味着大规模生产的到来,未来的折叠智能手机零部件将从高度定制化和半自动化生产,转变为部件供应的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实现产品制造的工序减少、良率提升,从而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折叠手机的综合成本,推动折叠智能手机的价格进一步下探,惠及更广大的消费者。同时大规模生产,意味着供应商的订单增加,而创造更多的营收,有更多资源可以投入研发,促进产品升级,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要知道,智能手机产业是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一个尤其需要全球产业链协同的领域。作为一个长链条产业,智能手机关联了数个千亿级甚至万亿级行业,涉及上下游的制造、配件、芯片、软件开发等,都与智能手机行业本身形成唇齿般的深度依靠,其背后考验的是产业链完整度和协同能力。荣耀虽然从一开始就立足全球产业链,用不到一年时间实现折叠屏百万台产量,即是荣耀携手全球最优秀产业链的成果。但其中,也有着众多中国企业的身影。就比如玻璃这个看似简单的材料应用,其实大有文章。苹果在2020年发布的iPhone 12系列,首次采用了耐摔性高的超瓷晶面板,背后其实是康宁特供给苹果的2D纳米微晶玻璃。但这种玻璃不对中国企业销售,所以荣耀和成都光明光电联合起来,仅花费了8个月时间,便打造出了3D纳米微晶玻璃,在保持优异的纳米微晶玻璃性能的同时,还实现了明显更加自由的可塑性,推动了国产高端玻璃面板技术与国外并驾齐驱。再比如显示模组。以前手机屏幕一直是三星独大,但现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柔性AMOLED的产业集群,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和天马都具备大量供货折叠智能手机项目的能力。华为和荣耀从开始一直选择与国内屏幕供应商深度合作,在产品亮度,色彩,护眼技术上共同推动产品升级。除此之外,在电池、中框、铰链、铰链盖、后壳盖板等折叠智能手机的关键部件方面,荣耀也不断与产业链上中国合作伙伴共创共享,率先使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攻克高强度低密度的新型材料;并通过精度更高的CNC削切、3D打印等提升精密工艺制造。在国际权威研究机构Omdia看来,荣耀已经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一个经典案例。折叠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正在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尤其是在先进材料研发,精密加工技术,智能制造设备领域,推动中国产业向精密化、高端化、智能化的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全球竞争力。正如苹果造就了苹果链,现在,背靠中国、面向全球的华为链、荣耀链也正在不断生长。价值的齿轮开始转动。作为“链主”,荣耀将消费者需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工业制造等各个场景进行贯通和串联,一方成功,全盘皆活,实现了中国和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可以说,荣耀的100万台所代表的产品化、规模化,是中国折叠屏产业、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化、规模化,更是中国产业链不断向全球渗透的体现和跃升的缩影。(三)荣耀独立创业的第一天起,目标就不仅仅是活下去,而是走向星辰大海。用荣耀CEO赵明的话说,荣耀一开始就是由一群不相信命中注定,不甘心被别人定义,有着共同信念和追求,渴望打造消费者体验最好的产品,再次拼出一个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的人组成的。2023年第三季度,多家数据机构发布的中国市场排名中,荣耀均为第一,实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与折叠屏市场的双登顶。而在海外,荣耀迈出全球化步伐短短两年,在海外市场增速超过200%,多国市场份额突破10%,并在两年内实现了盈利性增长。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在2023年Q3欧洲手机市场中,荣耀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手机品牌。其实,荣耀天生就是一个全球品牌,品牌建立之初就迅速覆盖了全球74个国家与地区,之后不断推动在全球重点市场突破,甚至2017年就在手机行业曾经“霸主”诺基亚的家乡芬兰成为市场第一。但对于新荣耀而言,2022年是“海外市场全面启动元年”。这一年,在德国柏林,荣耀正式面向全球市场推出“折叠屏+全能旗舰”的双旗舰战略,成为荣耀打响全球化进击的重要“里程碑”。由此开始,荣耀从欧洲市场、从高端产品打造的强科技品牌形象,不断获得了高端市场认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和LinkedIn领英近日联合发布“GlocalINTop50中国全球化企业”中,荣耀也是其中一员。在荣耀独立三周年之际,赵明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世界很大,中国荣耀远远不够,我们要打造世界荣耀。”这一次荣耀要打造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世界荣耀,更是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们的全球竞争力和世界荣耀。中国制造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科技赛道上的进步,就能提升中国产业链集群竞争力、供应链效率、产业工人技能和品牌影响力,进而打造高价值创新链的阶段。这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潮之中,中国制造要将全球化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从输出产品转向输出工业能力。中国智造需要自我超越、自我进化,走向产业链生态崛起,走向产业链集群的新一轮全球竞争,形成更强的全球竞争力。这意味着,中国需要一批在关键技术、高端品牌、新全球化等维度持续深耕和突围,并通过产业链协同来带动整条产行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迈进的领头羊。在此之前,华为、比亚迪们,已经向浪潮之巅不断发起冲击,现在,荣耀也是其中一员。从中国荣耀到世界荣耀,也正是未来中国科技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应有的模样。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哥(ID:ntan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