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微小的感动,你还可以在童谣里找到
在10月26日结束的“城市与我们:流动的公共”三联人文城市年度论坛中,电影研究者戴锦华、建筑师张永和、哲学家汪民安、城市规划专家李晓江、多媒体艺术家费俊、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周榕、人类学家项飙、音乐人小河8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观察视角出发,带来了他们对于城市中公共空间和公共性的思考。
是什么,让我们一次次地回到小城?音乐人、美好药店乐队主唱、“寻谣计划”发起人小河分享了他历时多年进行的“寻谣计划”,当无数人涌入大城市,小河呼吁人们不忘小城、回望小城。一个人和故乡小城的情感连结,将给予人长久的灵感与滋养。
小河以他在北京找到的第一首童谣《卢沟桥》,与在湖南永州采集到的《打水歌》为例,分享了在“寻谣”过程中找寻到的人与音乐的连结,以及新建立的人与音乐、人与人的连结。在小河看来,很多声音不是为了歌唱而存在,而是与人的情感、生活,与他们的需要息息相关。
如何令民间音乐重新焕发生机?如何从更多维度让人们发现童谣的价值,让歌谣重新回到孩子身边?2018年至今,寻谣计划作为一项公共艺术实践已陆续走过北京、长沙、杭州、上海、佛山、宜兴、普者黑、拉萨等地,寻访1000余位老人,采集600余份民间音乐样本,举办20余场童谣现场音乐会,活化60余首童谣。在小河看来,“寻的不止是童谣 ,更是我们失落的美好”。
以下是小河的演讲全文——
「寻谣计划」发起人小河分享现场
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是什么,让我们一次一次地回到小城”。我们先来看一段语音的录屏,语音录屏里的声音来自我们寻谣计划在北京、2018年发起的时候,找到的第一位给我们唱童谣的老人何大爷。
这是2018年到今天,我们不间断进行沟通的一个语音剪辑。从这段声音里面,我相信大家可以听出来,何大爷5年来从声音上的变化。在我们找到的每首童谣背后,都有一个这样的老人在真实地承载这首童谣。
下面我的视频片段展现了一首名为《卢沟桥》的老歌。
卢沟桥 卢沟河
卢沟桥上狮子多
桥上狮子数不清
桥下芦花一片白
何大爷演唱童谣《卢沟桥》视频片段
拍摄:FIGURE
何大爷就出生在卢沟桥边的一个村子,然后给我们唱了这首《卢沟桥》。当时我第一次听到《卢沟桥》这首歌的时候,完全可以用震惊两个字来形容,因为这首童谣完整了我心目中的北京。
我在北京25年,除了繁华热闹,原来还有应有尽有之外的另一个样子的北京,我在这首童谣里听到了。当时,我们在卢沟桥边唱这首歌的时候,这个歌词就带给我一个特别特别美好的北京。我相信那是很多,甚至是北京人心目当中的那个故乡,或者是心目当中的北京。
卢沟桥在那个年代是真的有骆驼经过,何大爷经常是跑着去上学,在桥上就会遇到骆驼队运煤或者运其他物资进京。所以也能经常听到骆驼脖子上挂的驼铃声,叮咚叮咚在这个桥上响。
此外,也有一些顽皮的孩子会数卢沟桥上的狮子到底有多少个。因为经过太多岁月,很多狮子已经面目模糊了,加上工匠们在母狮子脚下或者背上雕有的小狮子。卢沟桥到底有多少狮子?这个谜语也藏在了这首歌里。当然最美的还是最后一句,桥下芦花一片白,“白bái”北京话念“白bó”,所以刚才听到何大爷在唱一片“白bó”。
2018年至今「寻谣计划」已陆续走过
北京、长沙、杭州、上海、佛山、宜兴、普者黑、拉萨等地
供图:小河
我们在发起寻瑶计划的时候,怀着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找到这样的童谣。因为最开始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是否可以找到它们。大家观念中多有这样一句话,“好的东西一定会流传”,但是事实是,好的东西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它也在丢失。
在项目的首站北京我们收获了很多信心,何大爷的童谣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这也让我们相信,除了北京之外,在全国各地一定还有像何大爷一样的老人,一定还有像《卢沟桥》一样的歌谣,被人们所忽视,等待着我们去重新发现。
从2018年到今年,我们走了许多站。我在这里要特别去分享其中一站,就是2022年夏天我们在湖南永州的这一站。这一站的这首歌比较特别。这首歌是传统童谣,但它的后半部分其实是新创作的。那是由谁来创作的呢?是由我们去年在大元寻谣的时候,和村子里的孩子们、还有一些返乡的大学生共同创作的。大元社是刘休和周燕老师回到家乡发起的非盈利机构,希望通过艺术、自然与家庭教育为村庄赋能、为孩子们赋能,我们也是因为这个项目去到的这个村子,所以等于说后半部分的词其实是孩子们来写的。
孩子们都是汉族,但在大元村的山腰上住着两户瑶族人家,黄奶奶和冯爷爷。很多人都说黄奶奶特别会唱歌,但我们去了很多次,也想尽各种办法,给黄奶奶带了很多她喜欢的好吃的,但黄奶奶却一直就是说自己不会唱歌,我一农民我怎么会唱歌。
基本上我都快相信这是一个事实了。有一天,黄奶奶说,我不会唱歌你们走吧,然后她就牵着牛上山去了。正当我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没一会儿却隐隐约约听到背后的山上传来了隐隐的歌声,而且那个歌声是我听不懂的一种语言。第一个在我脑海中出现的想法就是,黄奶奶在唱歌。
大元村山腰上住着的两户瑶族人家,黄奶奶和冯爷爷
摄影:大琳
所有人都转过头,慢慢地靠近那个山,其实有点像捕猎一样。不想去打扰,但我们一定要看看是不是黄奶奶在唱歌。我们跟上了黄奶奶的脚步,终于在树林里发现,黄奶奶坐在一个石头上,一手牵着牛绳,在轻轻地吟唱一首童谣。那一刻,我觉得,此时此景的歌声不是为了生产一张音乐唱片、也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这个歌声就来自于这片山林,这个放牛的人。这个歌声就属于此刻,属于一个阿妈和一头牛在山坡的时光,还有穿破树林的缕缕阳光。
这个经历给了我一种特别大的鼓舞。如果我们说人类的音乐可以分类的话,我们现在听到的手机里的音乐,只是人类音乐中很小的一部分。有很多音乐是在生活中、是在大自然中,并不是为了去特意创作一首歌谣而产生的。而是跟人的情感、生活,跟他的生命、跟他的需要有关的。
黄奶奶坐在石头上,一手牵着牛绳,轻轻地吟唱一首童谣
摄影:大琳
我们偷偷录下了这个片段,然后找孩子们说,这首歌太好听了,你们来给它填词吧。如果我们只唱奶奶的这段,而孩子们没有加入,我觉得这首歌就只完成了一部分。其中的一些孩子已经上过学,所以他们就也来一起加入了他们的想法。
后来我们就拿着录下的那些音频画面找到黄奶奶说,黄奶奶你说你不会唱歌,你看这个是啥?后来,黄奶奶终于被说服了。等到她来现场和孩子们一起再唱这首歌的时候,一开始是穿着便装来的,但她在胳膊下面夹了一套真正的盛装,瑶族的传统服装。黄奶奶起初不好意思穿,我们鼓励她穿上,所有人都觉得太美了。
穿上瑶族传统服饰的黄奶奶,在现场和孩子们一起唱歌
摄影:陆晔
这个现场的小音乐会我们做完了以后,整个团队包括所有那次参与的人都忘不了这首歌。以至于去年我们去参加了《我们民谣2022》这个综艺节目,就把这首歌强烈推荐给了节目组:如果有可能,一定要邀请他们来唱这首歌。这首歌是寻谣计划做了这么多年,所发现和完成的一个特别不一样的作品。最后,节目组完成了我们这个心愿。在去年的秋天,大家突破千辛万苦,来到了长沙录制这个节目。
红鸡公 尾拖拖
三岁奶仔学唱歌
不是姨娘教我的
肚里聪明唱耍歌
我到山上克打水
你到山下克赶圩
喝滴都是一条水
走滴都是一条路
综艺《我们民谣2022》后台留念
摄影:yuwei
这就是那首《打水歌》。它肯定不会火,但这首歌给我们所有大元的孩子、包括参加那一季寻谣的人一种非常强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化解年轻、年老,过去、现在,甚至是瑶族还是汉族的不同。在这首歌里,我们大家变成了一体,完全不可分割,甚至是极其完美的一种存在。
下面我要给大家分享专辑《回郷记》背后的故事。寻谣计划这5年来,在全国各地搜集到了很多民间音乐样本。2019年,寻谣计划去到了温州,参加左靖老师在徐岙底的一个乡建项目。当时我们就结识了钟永丰老师,钟永丰老师从很多年前就参与到乡建的工作当中来,而且他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作词人。所以由左靖老师牵线,我们就一同开展了这个项目:根据一些真实的返乡青年、创业青年,甚至是一些民间匠人的人物故事来去编撰歌词。永丰老师负责歌词,我来负责编辑民间采集来的音乐样本,把旋律配上,然后重新创作一整张专辑,我们就叫它《回郷记》。
钟永丰与小河共同创作专辑《回郷记》
供图:小河
我这些年来一直觉得,民间音乐没有办法去继续生衍、或者是继续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歌词有关。你一听它的歌词,发现它唱的可能还是过去的事情,甚至是非常具体的某些事情。当这些歌词不再能触动听者,那么旋律也会被遗忘。这个旋律就非常的无辜,也很可惜。
我觉得旋律是一个真正无形无相的、就像方言发音一样珍贵的文化遗产。所以这个项目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去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让这些旋律也能够再走到明天、去到更远的地方。
我们目前已经创作了7首这样的歌,包括与闽西玉扣纸制作和匠人相关的歌曲、红曲酒和制曲工人的相关的歌曲等等。这其实寻谣计划延展出来的一个项目,希望在未来能够作为一张完整的专辑带给大家。
专辑《回郷记》中的鬼叔中《玉扣纸2》截帧
摄影:左靖
大家可能经常能听到周围有这样一种声音,就是说今天人的审美退步了。但我觉得其实无论是一个人的审美、还是一代人的审美,都不能单拎出来说,因为它必定是跟这个环境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寻谣计划5年来采集的这些东西,我们能不能让它们变成丰富市场的存在?我们自己有没有办法去拓展一些产品或者渠道,让人们听到这些童谣?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尝试。2018年我们在北京寻谣完了之后,漫画家王烁就根据我们在北京寻谣了解到的这些老人的故事,创作了一本图像小说。为什么叫图像小说?它是有故事、有叙事性的。
漫画家王烁的图像小说《寻谣记》
供图:小河
打开这本书,你发现有童谣,有画,有小故事。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你搜一个童谣只有歌词和乐谱。像这样子的创作,我觉得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本书我们2019年做出来之后,有很多年轻人去看,并且开始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大家反馈说这让童谣有了新的受众群。
另外,我们找到这些歌,最重要的是让这些歌重新回到课堂、回到孩子们的身边。那寻谣计划其实作为一个公共艺术项目,而不是作为一个保护音乐的项目,我们也特别地强调,在寻谣计划中,人与人之间链接互动非常很重要。所以我们会带孩子去寻谣,带孩子们走进民间的那些乡村,让他们亲自去跟老人们交流。
寻谣计划将童谣带到杭州云谷学校
供图:小河
我自己除了寻谣计划之外,还有一个工作其实就是作曲。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向合作方推荐我们找到的童谣。例如在张律导演的《漫长的告白》和《白塔之光》两部电影作品里,都用到了童谣《秋柳》;在周可导演的戏剧《坏小孩》中则用到了我们2020年在上海寻谣找到的《蜜蜂嗡嗡》。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寻谣本身,还是这些再创作后的跨界运用,这是音乐都让我们一次次回到小城。为什么要回到小城?就好像一开始大家听到的何大爷的那个语音,我想,令我们触动的、就是那些生活中细小的感动,那久违了的美好。
寻谣计划所找到的童谣,也用在了电影和戏剧中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 李伟/ 吴琪/ 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 陈文/ 崔灿灿/ 董功/ 董灏/ 段煜婷/ 何健翔/ 何勍/ 何哲/ 何志森/ 姜珺/ 姜宇辉/ 金秋野/ 雎安奇/李迪华/ 李涵/ 李虎/ 李伦/ 李翔宁/ 李晓鸿/ 李振华/ 梁琛/ 梁永安/ 龙瀛/ 刘珩/ 刘悦来/ 柳亦春/ 鲁安东/马泷/ 马寅/ 毛继鸿/ 毛尖/ 倪阳/ 聂荣庆/ 庞伟/ 宋壮壮/ 沈志军/ 苏丹/ 孙海霆/ 孙莉/ 孙倩/ 唐克扬/ 陶冶/ 童明/ 汪莎/ 王辉/ 王南/ 王子耕/ 吴洪亮/ 夏至/ 严飞/ 严明丹/ 闫士杰/ 姚东梅/ 易海贝/ 易立明/ 章明/ 赵元超/ 支文军/ 朱竞翔/ 朱小地/ 庄慎/ 张宇星/ 左靖/ 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于2020年创立的内容品牌。
以第一届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2021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以“重建联结” 为主题,来思考和回应社交隔离之后,如何回到人与人的交往和关联。
2022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启动。
应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趋势,设定主题为“跨越边界”。进一步探索了多元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试验性地激发新一代的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及公众来参与人文城市的建构。
2023年,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
如同种下一颗种子,人文城市奖及人文城市季孕育起一个以“人文城市”为IP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此为起点,三联人文城市希冀联合更多元的参与者,共同培育人文城市共同体的生根发芽。
三联人文城市,以“人” 为尺度,
关注我们的城市与城市中的我们。
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