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三季度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155.37亿元,同比增长47%。不少分析机构看到营收数字直呼“炸裂、狂飙”:增速比一季度的58%、二季度的66.3%还要猛,比市场预计的537.7亿元多了150亿元。资本市场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财报公布后,拼多多最新市值达到1834.2亿美元,逼近阿里巴巴。拼多多最主要收入来自在线营销服务(电商广告)396.88亿元,同比增长39%。而交易收入(面向海外的跨境平台TEMU)291.53亿元,同比增长315%。海豚投研认为,TEMU的成绩单彻底打开了拼多多第二增长曲线。且TEMU的GMV超越Shein也只是时间问题,按照Shein目前600多亿美元估值,TEMU说是再造拼多多也不为过。而创业者冯大辉在自己公众号上分析,TEMU之所这么能打,是因为团队厉害,“过去多年积累的供应链基础,而且是多多买菜业务锤炼过的团队带领,擅长打硬仗,出海之后,针对传统外贸和跨境电商的痛点进行了大量针对性创新。供应链的成本,团队的学习成本和组织成本远低于其它公司”。在成本端,拼多多总运营支出为253.541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原因是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在人力成本和研发开支控制继续收紧,两者合计占营收的5.2%,比上一季度的6.3%还要少,等于把人用到了极致。《财经》杂志引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员工人数保持在1.3万人左右,是阿里的1/18、京东的1/35。这体现拼多多业务的高度聚焦,除了电商和买菜,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业务,相应人力开支也就少。《财经》杂志还算了一笔账,基于2023年前三季度1588亿元的总营收,拼多多员工前三季度人均创收1222万元,是同期京东的7.07倍,预估是阿里的4.17倍;人均经营利润是京东的55.8倍,预估是阿里的5.81倍。拼多多财报公布后,马云在阿里巴巴内网帖子上发声: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并且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外界对于拼多多的增长,谈论最多的是:在下行环境下,消费者精打细算、对价敏感,购物更看重性价比,有此定位的拼多多受益。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也在改变。据上观新闻调研发现,与2019年相比,中国人买吃的多了,穿的少了,用的少了。而拼多多以“拼水果”起家,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它的认知也是卖便宜实惠的吃的,既然中国人用于食品的支出增长了,拼多多是不是也因此受益?当然,目前没有看到拼多多上各类目具体的增长及占比情况,这只是一种分析。过去,一谈到拼多多,多是“五环外”、“下沉市场”,而拼多多这两年通过百亿补贴的加持,进入更多中高端消费群的视野,扩大了高价值用户群。还有分析认为,拼多多的狂飙,受影响更大的是京东而非淘宝。因为拼多多和京东在标准化产品领域对决,标品最适合比价,款少,型号透明。消费者对标品的购买决定中,价格权重最大。百亿补贴下,把原本属于京东的份额抢走了。对于拼多多(及其他消费品牌)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投资人黄海在今年早些时候发文,他并不认为是“消费降级+口红效应”。他认为,目前大环境只是耐用消费品(如地产)低迷,包括拼多多在内,都属于日常消费范畴。“日常消费是追求当下的满足,客单价相对低;耐用消费是把满足感分摊到更长时间来兑现,客单价更高。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买房,把钱省下来去旅游、听演唱会、住酒店、吃火锅,耐用消费和日常消费这两者甚至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面对如今的经济和消费环境,如何在低价、性价比之外找到新突破口,是很多老牌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关心的问题,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当拼多多。日本知名消费社会研究者三浦展给出的建议是:尽早为高龄化、老龄化社会的消费特点做准备;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加华资本创始人宋向前则提出了更具体的方案:企业在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同时,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让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反向塑造供给,创造柔性供应链和可重塑的品牌。朋友,对于拼多多的三季报,以及中国消费趋势,你有哪些独到的看法,评论区见。铅笔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产品——媒体VIP会员,核心亮点是:以一顿午餐的价钱,聘铅笔道为你的年度媒体顾问,1年6次专属顾问时间,做你媒体圈的贴身朋友。详情可以查看链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