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三
来源 | Vista看天下
ID | vistaweek
最新的一批打工人已经上了好几个月班了,还没顾得上拯救浑身的班味儿,先从每天的高强度沉浸式角色扮演中败下阵来。
当他们从长满清澈大学生的校园走向职场,集体发出尖锐爆鸣:每天都在假装大人!!
表面上,00后西装革履走上商务谈判桌,正襟危坐洽谈大合同,一切看上去云淡风轻、没有丝毫怯场。
对面上了岁数的合作对象也不得不面对年轻人的来势汹汹。
突然,00后老板提出要暂时离席,疾步走出会议室的时候面色紧绷,像是脑中计算出了一个ROI更大的新投资模型,牌桌上的局势需要随时调整。
屋里的50后60后对着00后亲自敲定的会谈饮品——4块的柠檬水若有所思,盘算着年轻人是出去商讨什么机密的新对策。
@怦然心动
然而镜头一转,偷溜出会议室的00后老板笑得要扶墙。
手里攥着喝见底的蜜雪冰城,嘴里念叨着“我这种货色也能当老板?”。
咬紧牙关硬装到这会已经是极限,再不赶紧出来,表情管理就兜不住了。
小时候梦想着成为大人,等到了开始工作的年纪,试图融入大人群体的年轻人们 be like ↓
发自己假装大人经历的帖子总能一呼百应,无数人分享自己伪装露出破绽或是伪装半小时得用发疯半天来对冲的事迹。
所有以为自己格格不入的人猛地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在假装大人啊。戴好大人面具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与工作属性和职场氛围相匹配的衣服穿了起来,成人世界的要素逐渐显现。
但很多人依旧觉得,自己跟大人这个身份之间的关系比远房亲戚还疏远。置身工作场合或情景时,时不时觉得误入了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一边尽力扮演工作角色,一边发觉扮演的痕迹重到自己都觉得好笑。有网友晒出自己当老师后整顿寝室纪律的聊天截图,语气铿锵有力。学生们纷纷乖巧回复收到,上传下达中透着新上任老师的威严。然而再定睛一看,小猪佩奇头像还是让纸糊的老虎现了真身。这位网友说自己三个月前还是学生,做了很久心理建设才发出这一段话。
严查、屡教不改、严肃处理、别怪我不留情面,原来这些词不是威慑学生的,而是给自己加油打气的。不久前还是早八起不来床、熬夜赶论文头秃选手,没反应过来就成了辅导员。
发通知、下命令之前得仔细捧读聊天记录,认真研究自己的辅导员是怎么发言的。
跟家长发消息更是再三斟酌,心里发虚、说话没底,像偷拿大人手机的小孩。
别人都是科技狠活、灵修冥想齐上阵,来让自己外表、心态上变年轻,勇闯职场的00后想一键获得老气。写邮件的时候上网找模板,生怕有一点细节暴露出不稳重。行文分寸怎么把握、结尾祝福语的顺颂商祺是什么格式、要不要加已读回执,每一个点都想确认到位。
发出去之前再看三遍,生怕表现得不稳重,反复纠结邮件发送人是不是看起来像个大人。线上沟通还能勉强维持自己的“大人人设”,线下简直是个“照小孩镜”,一个不小心“小孩尾巴”就露出来了。
一批乍当老师的网友们,刚学了没多久的大人行事规范完全敌不过条件反射。一听到有人喊老师好,下意识藏起手机,左顾右盼定位危险源、寻思着减少自己存在感,看了一圈才意识到老师竟是我自己。
上课突然来一句“家人们”,想给学生交代学期任务说成“我们这个赛季时间很紧张”,面具没戴好的网友们恨不得掘地三尺把自己埋了。
下课时学生全体起立,台上的老师动作流畅深深鞠上一躬,脱口而出一句老师再见。
以前老师的职业病是咽喉炎、腿部静脉曲张,现在得加上面部神经失调。发火整纪律、给一屋子小孩教知识的时候,一瞬间成人面具无来由地剥落。不敢相信自己正在此情此景下做着教书育人的事情,会有种极其好笑的奇妙感。
所以如果看到年轻老师冲出教室奔向卫生间,他们更大概率是去笑个过瘾的。
大家不仅在表情管理上苦下功夫,心理素质也被时刻捶打。明明光明正大开店,一听人喊“老板”就心虚,“店是我的”这个事实还没进入潜意识,好像店是偷来的一样。当上警察也并不意味着底气十足,刚上岗时心虚到觉得自己像罪犯。
很难把从小叫到大的警察叔叔跟自己联系在一起,总觉得自身各方面还差得远。
很多撰写合同、构思策划、统筹活动的职场新人们,心头时不时涌上这样一股情绪——自己都还没适应大人身份,却已在大人世界里被安排好了对应的事情。假装大人的一种心态是觉得自己难堪大任的心虚,另一种则是借由身份标签被看见、被认可的欣喜和感动。以你之姓冠我之名对年轻人来说早就过时了,但你要是把他们的姓冠在职业前面,他们保准能乐一天。晚上睡觉前,猛地坐起身,“不是,今天病人叫我李大夫诶”。
第二天早晨都不用被闹钟叫醒,嘴角上扬自然醒,昨天听到的“王工,麻烦看下图纸有没有问题”单句循环一百遍。
当然,为了展现专业的职业态度和宠辱不惊的职业品性,面上要保持镇定。
总跑卫生间真不是在摸鱼,职场新人明明是在为了更好的工作面貌而努力。
老油条们每天1/3时间呆在厕所获得快乐,小年轻们勤跑厕所收敛快乐。一接收到张律师这仨字谱写的美妙音符,张伟就跟八音盒上的玩偶小人似的舞起来,浑身有使不完的牛劲儿。
少不更事时觉得张伟是菜鸡和炮灰,如今再看,他才是最靠近大众的那一个。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无论是心虚地假装大人,还是骄傲地假装大人,其实指向的是同一件事——
觉得工作内容需要很优秀的人来做,自己能力不够、道行尚浅,所以心虚。
觉得工作任务代表了一定的水准和门槛,自己如今身处其中感受光环的照拂,所以骄傲。
这份工作要求是很高的、别人对这个位置上的人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工作没多久,刚从学生身份转变为零经验的全职打工人。刚当XX那一年、一开始、第一次,是评论里高频出现的时间状语。在刚步入职场的阶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事、环境赋魅。
入职之后发了本公司文化手册,里面写着看起来很厉害的各种数据:公司市场渗透率近些年连年攀升、前年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对竞对企业的反超、去年又把第二增长曲线做成了行业标杆。
每个人也都不由自主地目光投向他人,暗暗思忖自己得多努力用多少年才能达到人家现在的样子。他们或许是隔壁组每天看起来都没有倦容的总监,3小时的会议时刻保持逻辑缜密、犀利指出第49页PPT里市场洞察上的纰漏。也可能是对所有人都很温和但决策果断赏罚分明的部门领导,堪称成熟有魅力姐姐典范,放到社交平台上能轻松完成一通乱杀。
新人们偷偷观察前辈们如何跟甲方对接,学组里老人向上管理、平级沟通的说话办事方式,好让自己更顺畅地跟所处的环境接轨。
结果渐渐发现周围的人其实也没那么厉害,大家不过都是普普通通想赚点钱的打工人罢了。
不敢在职场发出声响、暴露自己的羞耻症褪去,所属环境的本来面目哐哐砸在眼前。
原来世界是个盛大的草台班子,每个人都在七拼八凑匆忙装点好的台子上演戏。没有那么多挥斥方遒和运筹帷幄,摸着石头过河是除天才外所有人的工作常态。
踏上工作岗位前想象着人人各司其职,靠真才实学行走天下,撑起业界一片天;
不多久就会迎来一场幻灭,不少人只是嘴皮子功夫和包装自己的本事厉害,要不就是趁着好时机卡住身位。建设美丽家园只存在于涉世未深的职场新人愿景中,地球人不把地球淹了就已实属走运,毕竟人体四分之三是水,人均水货无疑了。
就跟《装腔启示录》里演的一样,光鲜行业里一地鸡毛、唬人表象下全是花拳绣腿的假功夫。行业深耕三四十年、德高望重的律所老板,明明是自己的疏忽和侥幸,出了差错找小员工背锅。
上司信心满满接下大案子,你以为她是这方面的专家,结果她得从头开始学公司法。在红圈所的网友说工作十年的带教律师,有时候会搞错一些法条常识,职业态度也很难说得上有素养。卷进投行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一边当小跟班看着所谓精英在高端局上虚伪应酬,一边看领导把实习生三天写的行业研究报告卖给资方当投资意见。即使身处行业鄙视链顶端,完全不等于跟混乱、业余、虚浮划清界限。
《装腔》的编剧是上过班的,描摹的都市男女情爱有不切实际的成分在,但呈现出的职场草台班子细节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一一对应。
有网友是搞设计的,所在工区摆了一溜精装版的书,似乎潜心研究黑格尔的《美学》是每个人的追求,要在工作中实践自己所推崇的艺术理论。
然而实际上一有活,大家就熟练套用几个模板,机械般输出海报、插图,精进技艺要不得一点。我有个朋友在内容型互联网大厂负责某个垂类的运营,需要挖掘契合的博主进行定向扶持。
倾斜大量流量一段时间后有博主发现自己的数据相较之前没有起色,内部核对半天才发现推流操作一直有个步骤搞错了,只是以前合作的博主没有反馈而已。
她跟我说,别看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几句堆满赋能链路的行业黑话,不清楚自己所在垂类具体用户画像的大有人在。
很多进入大厂、500强、名企的毕业生们,一路过关斩将,怀揣着好学生心态全身心投入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
却逐渐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转靠的不是最聪明的脑瓜最拼命的身体最有效的决策,而是所有人一块攒了个局让自己显得有事干。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打一星都嫌多的剧、把潜在消费者反向赶跑的品牌营销手段。你以为他们每个环节反复打磨、广泛汲取多方意见、提前做好充足预案。
结果投入大把资金搞出来个大学生课程作业,引得全网对草台班子一次又一次达成共鸣,“这钱也太好赚了”“让我上我也行”。
虽然总自我调侃“对小朋友来说太幼稚,对自己来说刚刚好”,在网上争先尊称10后为小孩哥小孩姐,但刚进入成人世界的年轻人,对每一份外界的认可和托付都放在心上。跟责任心、上进心一起到来的往往是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和不自信。
生怕给同事添麻烦、耽误团队进度、被认为能力欠缺,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学习状态,早日成为理想的大人。
远看,他键盘敲得劈里啪啦,一个项目复盘写出了招股书的架势,把整个项目组的人搞得人心惶惶。
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工作能力六边形全点满在给上司看的周报里了,也就没那么焦虑紧张了。
远看,她在汇报上有条不紊展示调研结果,颇得领导赏识,其他人也都只能跟着卷。
直到某天,发在工作群里的资料结尾出现一行“祝您在汇报中一切顺利,如有疏漏请反馈”,被迅速撤回。
chatGPT在职场大显神通,反射出不少人在职场里的敷衍、马虎、潦草,而另一边还在亲身当生产力的人很难不被搞到心态,开始摸索自己和AI的共存模式。同事的实际状况或许能被察觉,领导的“裂缝”似乎很难露出,毕竟他们已经是“完成态”。不过,再往上看,领导的领导给领导画大饼,领导向领导的领导装模作样汇报团队产出,味儿对了。
不是站得不够高,都是地球人,怎么也飞不出草台班子的花花世界。《装腔启示录》里看起来混得风生水起的领导,实则情绪比底层员工还不稳定、每天狂吃高热量食品,健康状况一塌糊涂。见得多了之后,一开始那种容易被其他人影响的应激状态逐渐恢复稳定。专注于眼前的事和自己的小天地,不再轻易被职场上的一时浮沉所左右。有人在努力想要证明自己的艰难阶段得到了老员工的宽慰。他们劝这些处于新手期的小朋友别太紧绷,别害怕出丑,别太约束自己。“大家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犯错是必经之路,哪怕工作二十几年了,还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呢。”“就算再觉得自己不行,不也和你觉得自己比不上的人呆在同一家公司吗?”
跟业绩和同事领导的夸奖比起来,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处理好自己跟工作的关系,其实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更重要。
真正意识到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之后,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不再因行业职业、权势地位对一些人一些事有厚重滤镜,不再对周围环境灌输的价值倾向、人生指南言听计从。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社会角色的规训,拥有了更多勇气。
这种勇气不是教人对抗社会的野蛮力量,它本质是一种对精英叙事、成功叙事祛魅之后学会的特殊知识:让我们知道在生活、工作中该避开什么,不该过度焦虑、担忧什么。它并不能担保在草台班子里把戏唱好,却能在每次想打退堂鼓、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让我们又多一分坚持下去的动力:
“人生不过三万天,世界不过是个巨大幌子下的草台班子,大家争来争去都是猴子打架,大胆去做别怕,别先自己吓自己。”
打架打输了又有什么关系,就像毛姆说的,没有人会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东西。或许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它跟普通人更搭边,不需要日照金山、异域风情、另一个大洲的旅行也能实现。享受的是自己视角主导下的世界,而不是试图在草台班子里演习享受状态。与其说假装大人是一个fake it until make it (假装它,直到成为它)的过程,不如说是fake it until be yourself(假装它,直到找到你自己)。或许每个人几年之后都会觉得“有点不认识我自己了”,希望这是充满雀跃的向前展望,而不是失落满怀的回头凝视。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从新的视角看见自己
探索自我,接纳自我
寻找并触达你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