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但这时期的糖是用大米、小麦等粮食制作的,在还没有实现淀粉自由的古代,注定了糖的产量不高,因此饴糖只在王侯将相之间流通,平民百姓是没有这个「福分」享用的。蔗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期,已经能对甘蔗进行原始粗制加工。到公元10世纪,当时全世界四大产糖区,除了印度和中国,另外两个位于两河流域和尼罗河峡谷。在唐中期,由于滴漏制糖法的出现,民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糖坊,大规模制作土白糖的方式逐渐普及全国。虽然白糖的价格依然高昂,属于奢侈品之一,但底层百姓总算有机会吃上糖了。而同时期的欧洲人却离糖还有一定距离。你很难想象,如今极度依赖高糖的西方国度,要到10世纪往后才第一次接触到白糖。直到罗马人踏上黎波里平原,尝到糖的那一刻,整个世界变了。一些精明商人不断从伊斯兰地区,将紧俏的糖通过陆路和海路运到西欧,并开始规模性引入甘蔗种植。即便如此,受限于产量和运输等问题,此时的欧洲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享受。在16世纪以前的欧洲,蔗糖和来自遥远亚洲的香料一样,都是极为贵重的稀罕物,只能在权贵阶层和上流社会中流传,普通人无缘得见。真正令蔗糖风靡起来的是它的灵魂伴侣,茶叶。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从中国和日本倒卖到欧洲后,掀起一阵热潮,天价运费使得茶叶的价格非常高,甚至堪比黄金。特别是红茶搭配白糖后,成功激发了英国人「嗜茶如命」的隐藏属性,怎么都停止不了。英国人为什么要在红茶中加糖?很简单,就是为了炫富。在上流阶层看来,把茶叶和蔗糖这两种昂贵珍品组合起来,可以达到双重炫富目的,在没有超跑和名牌手袋的年代,已经足以让普罗大众羡慕嫉妒了。更何况,把洁白的糖加到热气腾腾的红茶里,确实有一种权力和财富交织的甘甜味道,能令人上头。惬意,优雅,英国下午茶成为贵族生活品质的象征,但甜蜜的背后,却是千万黑奴的累累白骨和血泪斑斑。1493年,哥伦布开启第二次航行时,第一个将糖带到了「新世界」,在大西洋东岸的马德拉群岛,开垦了西方第一个甘蔗种植园。从1525年开始,就陆续有大量的糖从那里运回西班牙。16世纪末,从巴西出口到欧洲的糖每年超过1万磅。眼馋许久的英国,不想让西班牙和葡萄牙独占蔗糖这块大蛋糕,于是在加勒比地区的牙买加、古巴等地也大量开辟种植园。地方是有了,但要实现甘蔗的大规模生产,还需要大量劳动力。最初到加勒比种植园工作的白人,有三分之一都是犯人,其余大多是被忽悠过来的年轻人。由于白人劳工的脾气比较傲慢,不怎么配合工作,而且为了国际声誉,这些殖民者还不能对白人群体过分打骂,所以蔗糖产量一直上不去。蛋糕明明就在眼前,能看不能吃,让种植园主们心急火燎。他们猛然想起,早在7世纪,阿拉伯人就动用了大量奴隶来种植甘蔗,这些奴隶听话老实,而且还不用付工钱,只要喂点粗粮,就能实现牛马式的循环工作。于是,欧洲殖民者掀开了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页,黑奴贸易。历史学家埃里克.威廉斯这样形容:「哪里有砂糖,哪里就有奴隶。」在面积只有430平方公里的巴巴多斯岛上,英国开辟了超过900个甘蔗种植园,到处都密密麻麻种满甘蔗。这种模式很快复制到整个加勒比海的各个岛屿上,成千上万的黑奴被带到此地,然后充当开荒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一个「三角贸易链」——奴隶贩子用盐、布匹、朗姆酒和枪支等欧洲工业品,从非洲各酋长手上换到大批黑人奴隶,然后经过海运卖给美洲种植园主,最后拉走种植园中的原糖,在欧洲精炼并高价卖出,再换回欧洲工业品。到19世纪30年代,大约有1200多万非洲人被运至新世界为奴,大部分被用于耕作和精炼糖。看似无暇的白色蔗糖,底色全是红的。在殖民地如愿实行大规模种植后,蔗糖和茶叶的产量大幅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在1630年到1680年间,糖的零售价降低了一半。18世纪之后,糖和茶的价格已经降到中产阶级能接受的程度了,甚至从1805年开始,糖渐渐成为英国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英国底层百姓变得比贵族们更加嗜糖,一日三餐不可缺少。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蔗糖消费增长了10倍以上,蔗糖廉价化也为欧洲人开辟了除粮食以外的另一条热量供应来源。19世纪初,英国人每年摄入大概9公斤的糖,平均到每天是25克,正如史书所说的:「大多数英国人觉得,茶里不放糖,就像酒淡而无味。」这种消费方式的变革,被历史学家称为「蔗糖革命」。蔗糖革命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帮欧洲人养成「嗜糖」的习惯,它甚至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到来。首先廉价糖的大面积普及,会把粮食价格打下来,这让以粮食为营生的农民们感觉种地没什么赚头了,于是纷纷进城市谋生,导致英国城镇人口飞速上涨,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变得廉价后,作坊主们会自发扩大生产规模,想着赚更多的钱;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产生对技术革新的需求。于是工业革命应运而生。这才是「蔗糖革命」的本质,把人类从大规模的农作中解放出来,然后投放到工业发展上。尽管规模化种植,使得蔗糖不再「珍贵」,却也让它成为具有战略价值的「独特商品」。殖民地产出的蔗糖、橡胶以及烟草等大宗商品,是当时欧洲一众强国的重要收入来源。到17世纪到19世纪,糖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几乎与20世纪的石油相当,因此糖也有着「白色黄金」称号。为了争夺世界贸易和殖民地的控制权,从十八世纪开始,英国和法国开启了以争夺殖民地为中心的「第二次百年战争」。英法两国之所以打得火热,一个重要原因是瞄上了西班牙的奴隶供应权。要知道,西班牙凭借南美的广阔领土,一直对蔗糖生意蠢蠢欲动,但无奈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毕竟西班牙在非洲没有殖民地,没办法亲自下场获取奴隶来当牛马,只能靠英、法、葡、荷等奴隶贸易国来提供。这时期的西班牙作为大金主,已经成了各国香饽饽,在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十八世纪的欧洲战争频发,简直乱成了一团。无论是早期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随后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还是十八世纪中期爆发的英荷战争、七年战争和法荷战争,几乎都与这份「蔗糖合同」有关。当英国成为七年战争的最大赢家后,意味着它终于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主导权,来自各殖民地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大不列颠正式富起来了。仗是打完了,但英国却不想结账,而是把七年战争的巨大开销扔到如火如荼的北美殖民地头上。北美民众还来不及恼火,英国又开始对北美生产的糖浆征税,并在随后十年里陆续通过许多法律,比如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货币,禁止进口其他国家的朗姆酒,加大对走私打击,还制定严苛的印花税政策,要挖断当地殖民者的财路。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再也忍不下去了,新仇旧恨一起算,然后随着莱克星顿一声响,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1775年写道:「我们不该羞于承认,糖浆的问题是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因素,很多大事件都是由小因素导致的。」独立后的美国经过百余年休整,一点点强大起来,顺便把英国从龙头老大的宝座拉了下来。因为糖,英国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辽阔版图;也因为糖,大不列颠被曾经的小弟一举拉了下来,实现弯道超车。到1833年,由于内部派系斗争,英国被迫在全部殖民地废除奴隶制度。欧洲各国本来不想跟进,甚至暗自窃喜少了个劲敌,可在拉丁美洲全面爆发独立战争后,迫于英国主导下的「国际压力」,大家都只好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奴隶贸易是废除了,但蔗糖生意依然火热,而且供不应求,导致全球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用工荒,劳动力来源问题又一朝回到解放前。在利益推动下,资本家们总会有各种「奇思妙计」。既然奴隶不能用了,那就从贫穷、落后的国家招募廉价劳动力吧。于是,一只无形、令人窒息的黑手伸向华夏大地。1846年,英国资本家在厦门开设德记洋行,当时俗称卖人行,也就是专门做贩卖契约华工的生意。他们用坑骗利诱和绑架等手段,强迫国人签订远洋劳动的卖身契约,然后大量向夏威夷、秘鲁和古巴的种植园和制糖工厂贩卖华工,俗称「卖猪仔」。当时一名黑奴的价格是1000元,而一名契约华工只需400元。低廉售价和高效的生产率,让华工成为黑奴的完美替代品。这些被卖到国外的华工虽然不是奴隶,但所受待遇和奴隶也没什么两样:在漫长海途中,成百上千的华工像沙丁鱼一样蜷缩在底舱里,加上气候炎热和风浪颠簸,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死亡率一度高达45%,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地狱」。到目的地后,华工们每天吃着如同猪食的食物,根本负荷不起高强度劳动,加上种植园主的各种虐待,最终饿死、累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据史料估算,从1845年开始往后的三十年内,被卖到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契约华工超过五十万人,其中古巴和秘鲁加起来有26万人。到1880年,古巴的华工数量只剩4万人不到,华工的死亡率达到75%。可以说,在当时的每一粒白糖里,都浸透着亚非拉人民的鲜血。如今蔗糖的生产早已由工业流水线取代人工,曾经奴隶和契约劳工在种植园里所受的残酷场景,也一去不返。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欧洲史,包括一些出版书籍在提到欧洲时,总会披上一层朦胧的美好滤镜,讲艺术谈文化,介绍各种风土人情和恢弘古老的建筑,却巧妙遮掩了背后的庞大罪恶链条,一点点淡化遗忘。可中华民族曾经受过的苦难,不能被这样轻易一笔带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全文完,如果你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请给个在看和点赞,或者转发到朋友圈也行,谢谢支持。部分参考资料:1、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2、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3、克莱尔·勒格罗:《糖的政治力量:从欢愉到统治》4、季羡林:《糖史》5、詹姆斯·沃尔韦恩:《糖的故事》6、中国糖业协会:《“糖,何以称为战时硬通货?”》7、刘丹:《中国古代糖史研究》8、威廉.伯恩斯坦:《贸易大历史:黑奴买卖与要命的“蔗糖人口学”》9、西蒙·沙玛:《英国史》10、陈勤:《简明美国史》11、尼克·邦克:《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 —— END ——往期文章《美国是如何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