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是张雪峰宣告“文科之死”,而是“人文精神”从未扎根

不是张雪峰宣告“文科之死”,而是“人文精神”从未扎根

公众号新闻




网红张雪峰称,“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事实上,对“文科无用的口诛笔伐屡见不鲜,2021年央行工作论文更是认为“文科误国”。


但这些争议言论只是体现了教育大跃进的功利主义思维,不仅遮蔽了中国文科生比例并不高的事实,更无视了真正的问题——“人文精神”从未在当代中国扎根发芽。


全文共 4141 字
阅读约需要 10 分钟



近期,网红考研辅导张雪峰的争议言论频出:“这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干一件事,就是把他打晕”。不多久,他又断言:“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


这番言论立即引起热议。张雪峰的反对者认为,文科没有那么不堪,是“无用之用”,未来AI时代将淘汰大量人工,文科生凭借创意和服务更能大放异彩;而支持者始终认为,新闻传媒、文学、历史等文科毕业生的经济收入,确实不如理工科,更有甚者认为“中国文科就是死记硬背”。


在这个话题上,网上始终吵得很厉害,也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自身即从事“服务业”的张雪峰,凭借吸睛言论,最终获得大批流量。


专栏作者:徐颂赞

剑桥大学博士生

致力于中西文化和教育比较研究,出版有《他者与我者之间》《神明考古学》等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十多篇,曾获台湾政治大学“陈百年先生学术奖”、美国杜克大学“雅歌文艺奖”等,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无用之用”还是“文科误国”?


其实,听到这些言论,让人有一种恍惚感,仿佛中国已涌现出过多有原创贡献的现当代思想家、文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而已到了不需要更多文科生的地步。


但稍微近看,原来大家讨论的是因为文科赚钱不多,而劝学生们投奔理工科(细究起来,应该还不能包括冷门有难度的纯理科,而是专指热门的商科和工科)。



“文科”越来越被视为一种非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的“麻烦”,甚至还出现了“文科误国论”。


其中尤以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报告为甚,报告中称东南亚国家因为文科生太多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认为中国应该吸取教训,重视理工科教育。这则报告又被很多媒体和网友引用,用来影射中国文科生过多会对经济发展不利。


与此同时,文科生们纷纷为文科辩护“无用之用”,似乎更像是某种自嘲式的自我肯定,不能真正抵消来自理工科的经济效益,以及长期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剧烈反差。


▲央行2021年的一篇工作论文称文科生太多是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引起争议



文科教育正在面临全球危机


“文科无用”的论调,不独在中国,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频频出现。


从个人来说,我是一个文科生,完整经历过中国大陆、台湾、英国的文科教育,也通过访学的方式经历过美国的文科教育。虽然在这四个地方,文科教育的风格都不太相同,但也都面临着文科退潮的危机。


早在201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即“教育部”)就传出“裁撤人文社会系学科”的通知,引起轩然大波和学界抗议,导致官员出面道歉和解释。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日本文科教育退潮的大趋势。前段时间,竟有日本出版社编辑在讨论“读书”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亚文化”,简直胆战心惊。



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容乐观。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入学的大学文科生数量就开始大幅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读科学和计算机的大学新生快速增长。


文科缩减的背后,和大学的迅速扩张和社会经济环境分不开。在经济繁荣的年代,大量大学在财团和政府经费的支持下,快速创办或扩张规模。与之相应的,为了成为综合性大学,不惜设立很多人文学科。等到经济环境不好时,自然又首先向文科开刀。


作为文科教育“终点”的博士,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教职问题。耶鲁大学在2021年发表报告,称将缩减20个文科专业的博士生规模,这项改革举措是基于2005年到2010年耶鲁文科博士毕业生大概不到一半人能拿到终身教职,多数人即使拥有耶鲁文科博士学位,也在就业市场上力不从心。美国顶尖大学的文科教育已是如此,其他大学更是危机重重。


一个以人文为贵的时代,正在大幅度退潮。




相较于发达国家

中国文科生比例并不高


社会上存在一个刻板印象,就是误以为中国文科生太多。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文科生所占整体学生的比重,事实上比美国、日本、英国等传统发达国家低许多。


根据新财富杂志在2021年的统计,中国本科阶段的文科生占全体毕业生52.2%,低于美国相应的64%、日本的64.7%。而真正的纯文科,比如哲学,中国的学生比例(0.1%)远低于美国(6.6%)。同样,学习纯理科(比如数学),中国比例(6.5%)也低于美国(11.9%)。中国真正大幅超过的是工科的数据,达到了32.8%,远超美国的9.5%,显示出中国学生对工科的追捧,以及注重“应用”和“建设”的工程师在中国社会的重要角色。


▲中国、美国、日本大学各专业毕业生分布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教育部网站、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图表来源:新财富杂志


这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数据,试想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国几乎砍了文科的半壁江山,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绝大部分被撤,人文学者流离失散,中国曾一度成为全世界文科最少的极少数国家之一,然而一个消灭文科以后的社会生态会更好吗?


这种教育领域的“大跃进”,非但没有消失,如今还继续在文理之争的社会讨论中反复出现。



警惕“教育大跃进”思维


如果说经济领域的大跃进,就是全民大炼钢铁,从数据指标上赶英超美。放到教育领域,就等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为读了数理化专业,就能武功盖世、人生幸福。这种简单化思维,比讨论文科好还是理科好来得更加可怕。


从种种新闻热点可见,“大跃进”的思维在家长和学生的思考方式中根深蒂固,而这恰恰是人文教育匮乏的结果。这就导致一股脑学理工科,哪个热门学哪个。二十年前学计算机,十年前学电子商务,现在学人工智能。


▲张雪峰及其受众仍未脱“大跃进”思维


中国现代教育上百年,前半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维持皇权和儒家本位,没有触及真正的人文教育;后半段又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维,为了尽快在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侧重的始终是理工科(特别是工科教育),或者理工科思维指导下的文科教育,注重行政管理、结果导向、数据导向,并没有真正花精力弄明白真正的人文教育。


因此,不要把这种异化的文科教育,或僵化的教育体制,归类到“文科不行”的错误逻辑上,因为我们始终缺乏真正的人文教育。



真正的人文教育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真正好的东西,常常脆弱易逝,需要良好的培育环境。


三代培养贵族,但三代不一定养得出好的人文教育,特别是方向错误时。这种培育环境,通常只有在比较文明或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自觉生长和呵护,需要慢,需要耐心、耕耘和等待。而浮躁、功利和不稳定的社会通常不会重视人文教育,更重视“即时满足”的快感和投机心理。



人文教育要良好发育和发挥价值,需要三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第一,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能自由思考、分析和批判,没有思维限制,更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和灌输;


第二,始于分科,但终能抵达哲学原理的普遍层面,而不仅仅停留在某个具体学科或特殊研究对象的层面上;


第三,有相应的社会条件,欣赏并鼓励人文社科毕业生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尊重智慧产权,而不是忙于抄作业、复制粘贴。


想一想,如果一个大学充满政治教条和思想灌输,如果一个专业始终不能上升到普遍原理,如果一个社会非常浮躁,充满“捞一把”或“赚一笔就跑”的市场心理,在这些环境下,人文社科教育的毕业生肯定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将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久而久之,就业环境也从“内卷”被进一步扭曲成“靠舔”。这样的环境,不只是人文教育的悲哀,更是全社会的德性衰败。




什么是坏的文科教育?


好的人文教育既然很难达成,但至少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坏的教育。坏的文科教育千奇百怪,但总结起来无非也只有几条。


第一,思维不精,喜欢寻找固定“答案”。很多人容易陷入“找答案”的目的论,不能享受寻找和回味的过程,也就会忽略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很难产生对问题本身的多元理解,最终还是走不出某种固定思维,甚至很满足停留于此。这应该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参考答案”驯化出来的习惯,最终导致思维程度不高,不精确也不精良。


另外,除了要有开放的思维,还得要有逻辑。活跃的思维会帮助学生找到很多新点子,但把这些点子串联起来,形成新的叙事、新的表达,就需要逻辑。如何从这一句,推向下一句,以及为什么要说这几句,这几句对于更大的普遍问题有什么样的重要性?这些都需要逻辑,否则,就是一堆虚无缥缈的废话。


第二,表达和写作程度不高。没有精良和有逻辑的思维,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就没有真正的表达。很多中国学生,哪怕是文科生,他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可能水平也远远不够。这可是文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性格内向还是外向,两者总得占一样。



第三,缺乏使命,没有自己的“大问题”。很多学生总是能轻易看到别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唯独没有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说生活层面的问题,而是指人生的方向问题。不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和负担,归根结底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所在。没有这根“定海神针”,就没有主见,容易跟风、人云亦云。这是“大问题”是根本性的,没有它,就没有方向和动力。


第四,人为切分专业,不懂得融贯。Liberal Arts贵在自由、博雅,它打破界限,而不是固守界限,强调从专业到跨专业,从学科到跨学科。文科生不应该陷入专业切分的框架里,这些人为切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但是对于社会和工作而言,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多了解其他专业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融通贯穿起来,甚至能在自己专业之外,额外补充几种技术,比如结合文化创意和互联网,结合社会学和商业咨询,结合文学和品牌传播,文科生一样能在保持自身兴趣和志向的同时,获得商业回报。可怕的就是不懂得变通和融贯,陷入自己的舒适圈。



真正好的文科教育,会让学生提出新问题,发现看待问题的新眼光,甚至发现新的提问方式,并对自己看待问题的眼光本身产生新眼光。在这样不断的回合里,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会非常多元,不会限制在某个角度和固化思维,从而他看待自我、社会,甚至以后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角度,都是多元、新鲜、不自我限制的。



文科生的出路,可能在于“天命”


文科生需要自救吗?需要。但自救的办法不在于赶紧学敲代码,特别对于那些原本就喜欢人文社科的人而言,转学理工科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幸福。对社会生态而言,也不一定有益。那么,在文科教育大幅退潮,人文教育又普遍不足的当下,文科生该怎么办?


文科生要做的,可能还是要追求和清楚自己的“天命”所在。“天命”不是“兴趣”那么简单。一个人的“兴趣”是会变的,就像青春期男生女生的荷尔蒙也会变,并不稳定恒久。但“天命”却不变,这是一个人从灵魂深处涌现,如同宗教信仰一般深深扎根在生命深处的东西。你忘不了、放不下,只能去做,不然你就会睡不着、吃不好,整天不开心。但你一旦去做,又要冒很大风险,但是很快乐,像个傻瓜一样醉心其中。


对学者来说,就是韦伯说的“学术作为天职”;对企业家来说,就是“企业家精神”。



文科生要做的,不是担心学业和就业,而是担心自己有没有找到这个“天命”。有了“天命”,一切好说,你会自己分析自己,不再焦虑和犹豫,而是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要走的路。这个时候,所有外部话语和社会争论都烟消云散,你要做的只是围绕自己去下功夫。

来源 | 致极学院,文章中图片均来自公众号原文。

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入月捐计划,支持研究院独立发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夏婳:两情难相知(四十三)聊点科学(2)——宇宙起源他们给母校打的分,张雪峰看了都得逐条学习张雪峰就是管不住嘴啊印度将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负担”?张雪峰向哈尔滨这所高校捐赠100万!之前曾道歉又一个张雪峰火了,专门教大专生反超清华不是中国的文科不行,而是文科生不行!红色日记 批评高潮 2.16-28德国华人福利来啦!华人专属 “黑五” 礼包免费领!张雪峰犀利发言!华人孩子原来早就有先天的优势.....风波之后的张雪峰:倔强的「寒蝉」为何文科生事业走得远?什么文科才是好文科?5个就业优势告诉你张雪峰回应“文科都是服务业”关注俄乌战争,要紧的不是“打多久”,而是演进逻辑中国要干一件新的大事,一群国家将受益,而最大的变量不是美国,而是…早报|专家称各地应落实带薪休假促进旅游;张雪峰向哈理工捐款100万;广州W酒店或将停业;苹果官网大降价可退差价这些宣告“跨界储能”的企业,没能跨进2024年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核心素养不是简单地把课教好,而是从教“学”到育“人”“反向”张雪峰,教大专生成功逆袭985张雪峰宣布:将捐款100万!杨伟民最新演讲:“先立后破”不是针对企业,不是针对消费者,也不是针对市场的,而是对政府经济治理而言“反向”张雪峰火了,专教大专生偷塔985?点赞!张雪峰将向母校郑州大学捐款300万元李零教授获“汪得迈中国学奖”,“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是世俗、人文精神强”8点1氪:吉祥航空回应外籍旅客优先登机;张雪峰回应“文科都是服务业”;广州地铁内将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彭丽媛至哀总理; 哈喽喂看差异说说李克强的两岸关系政策青少年精神科门诊量暴增,寒假里,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弯道超车”,而是……资讯:字节跳动目标院校曝光、张雪峰成功预言24考研报名人数下降、香港推金融科技双向实习计划...刘强东内网称会走出谷底;官方回应杨丞琳说河南人爱骗人;​华润集团曝光四家假央企;张雪峰回应“文科都是服务业”...张雪峰真的太会收买人心了!​张雪峰,说出了那个害苦中国人的致命偏见生3个孩子给8万红包!张雪峰回应花式催生:是公司2号员工,承诺生一个红包翻一倍文科博主起诉张雪峰,能赢吗张雪峰“妄语”背后的真问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