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81份预嘱背后,数百万求死不能的老人

181份预嘱背后,数百万求死不能的老人

社会







谁能决定我们离开世界的方式?我们即将开始谈论的话题,是一群被死亡为难的老人——他们可能被隐瞒病情、接受过度医疗、违背意愿延长生命,或者经历着医疗无法解脱的痛苦却求死无门……


这些人真实存在,却总是被主流所忽视。


“如何死去”是一个残酷的问题,一个人的“死”也是整个家庭的命题。在医疗进步的当下,大多数人都信奉抢救到底才是孝,子女们将亲人送到医院,尽可能的抢救和延长其生命,这样才算竭尽全力了。数百万人不得不在过度医疗的痛苦中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那么,我们能否有更好的选择?当我们罹患癌症,走到生命尽头时,如何在死亡面前保有尊严?


2022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通过。第七十八条是关于生前预嘱制度的内容——如果医疗机构收到了符合条件的生前预嘱,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应当遵照其生预嘱实施医疗措施。


所谓生前预嘱,是指人们在意识清楚时做出的预先安排。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可以用生前预嘱,提前规划自己的死亡。


这项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但这只是第一步,制度真正落地,非常困难。不止一位医生提到,即使有生前预嘱的存在,如果没有家属的签字,他们也无法执行。医生们既要满足家属的期待,又得保护患者本人的隐私,他们面临一道巨大的难题——如何开启一场家庭之间的艰难对话?


在深圳立法之前,重庆璧山区的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内部,医护办主任喻秀丽和她的医护团队,从2017年开始推行生前预嘱,这场看起来超前的实践,已持续了七年。

 

这些年,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累计有 181位老人签署了生前预嘱,完成实施128人,签署率达54%。


我们好奇为什么生前预嘱的实践能在这里推行成功?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找到了项目的发起者和执行者。我们发现,生前预嘱远不止签字这么简单,作为安宁疗护的其中一环,它需要一群专业且良善的人,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去关照生命。喻秀丽和她的医护团队,开启了一场重要且艰难的实践。








求死不能的老人


对于曾经的护士长喻秀丽而言,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


这一年,一位老人的家属找到她,向她诉说父亲临终的最后时刻。她的父亲喻秀丽很熟悉,老人97岁了,曾经是一名军医,行医60多年,平时干干净净的,特别优雅。他在养老院住了两年多,一天夜里,突发肺部感染,病情急剧恶化。


联系家属的电话是喻秀丽打的,当时她判断老人可能不行了,建议家属将其转入三甲医院。在她看来,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养老院没有生命支持系统,老人要活,只能送进ICU。


进入ICU后,医生给老人上了呼吸面罩,浑身插满管道。期间,老人清醒过来,觉得不舒服,很挣扎,怕他挣扎误拽了管道,双手也被绑在床上。老人太难受了流着泪呜呜地喊着女儿,他说他要回到养老院,他不要这样。


女儿不舍父亲离开,还是寄希望于医学。ICU病房,不允许家人陪伴,一天只准家属探视半小时。她只能看着父亲在ICU孤独离世,没有交代后事,也没有告别。


老人的女儿很痛苦,她哭着对喻秀丽说,不该把父亲送去医院,让他受到这样的折磨,没能让父亲体面离世。她也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余下的日子她将抱着父亲离世的遗憾度过终生。


这番话震撼了喻秀丽的内心。“这个事情太残忍了,我做错了么?”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们,平均年龄有87岁,死亡对于他们并不遥远。“难道我们的老人都要送到ICU去过这一关吗?”她想。


那是喻秀丽进入养老领域的第三年,此前,她在重医大附一院做了11年的护士长,2012年这家三甲医院筹建护养中心项目,她被调到这里担任医护办负责人。当时国内的养老院尚在起步阶段,要做一家什么样的养老院,她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清晰的路径。


起初,她的想法很简单,老人不能死在养老院,这关乎于对外的口碑,也避免与家属产生纠纷。一旦老人病情发生变化,大多数时候她束手无策,只能把老人推向医院。


但这位老人的出现,直接促使她思考,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到底需要什么?怎样做才算善待老人?


这个问题也困惑着何海燕,她曾在医院的重症病房工作10年,最熟悉抢救,见了太多求死不得的病人。


她照顾过最长的一位患者,住在重症病房11年。老人就像植物人一样躺着,生命末期,身体与医疗器械相连,孤独地等待死亡。


在最后一刻,有的家属不放弃,还要求医生继续抢救。有一次何海燕和她的同事轮流对病人胸部按压了3个小时,但最后还是失败了。抢救是一场暴力争夺。多轮抢救可能会带来什么?不外乎强力按压下的胸肋骨折、重复电击后的皮肉焦糊。


当时何海燕很少去思考患者本身的需求,传统医生护士的养成教育就是“一路救到底”,要把医疗权交还给病人自行决定,对医护人员是很大的冲击。


进入养老领域后,她的观念逐渐改变,死亡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怎么度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会问她:我的时间不多了,该怎么办?一些老人会出现厌世情绪,故意不吃饭。人老了会恐惧死亡,这样的担忧时时刻刻折磨着他们,面对这些何海燕不知如何解决。


当最后关头,除了送进医院,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要想寿终正寝怎么就这么难呢?”她不禁陷入思考。


      图/何海燕在给老人做治疗   


2017年,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在社交媒体公开了一封致儿子儿媳的信,引爆了这个大哉问。她写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尊严死”愿望,不进ICU,不插鼻胃管,反复强调:在我能做主时让我做主。


琼瑶口中的自主选择权,被冠以“善终权”的名字,2019年以法律的形式在台湾落地。这是亚洲第一部医疗自主权利法。它关系到一个人是痛苦还是安详地离开人世,生命末期的医疗权本应掌握在患者自己手中,这是生命权的一部分。


在中国大陆,生前预嘱经历了至少16 年的民间摸索。2006年,一个名为“选择与尊严”的公益网站成立。网站的创办人罗点点有着多年的从医经历,她邀请法学、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对一份美国的生前预嘱模版加以修订,制作出中国大陆首个生前预嘱模板《我的五个愿望》。


这份文件的要点包括: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谁来帮助我。


受制于忌讳死亡的传统观念,生前预嘱的知晓者寥寥。


这件事发生之后,喻秀丽和何海燕试图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她们向重医大附一院本部寻求帮助,在医院有李嘉诚基金会捐资的宁养院,每年针对肿瘤末期的病人提供一些医药服务。一位有经验的护士长向她们推荐了一个人——赵可式。


赵可式是台湾地区《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在台湾地区推行安宁疗护理念的第一人。她已经为这件事奋斗了30年。为的是让人死前能得到免除痛苦的科学治疗,非延长痛苦的过度医疗。


何海燕由此知道了“安宁疗护”,被大家熟知的名称是临终关怀。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将安宁疗护纳入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但在中国,这一切尚在艰难起步。直到2017年2月,“安宁疗护”一词才出现在国家部委文件中。


安宁疗护到底应该怎么做?当时赵可式教授已经70多岁了,要请到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5年年初,十几人的安宁疗护小组组建起来,何海燕担任安宁疗护的护士长,开始带领成员们在网上学习,也走访各家医院,摸索安宁疗护的做法。


新筹建的安宁疗护室位于护养中心的二楼,和其他区域不同,这里是一个标准的病房,该有的医疗器械全部都有。但同时这里比普通病房要更温和,更明亮,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


入住安宁病房,不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既不加快也不延缓死亡,接受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人可以有尊严,有温暖,有陪伴地告别这个世界。


起初,愿意接受安宁疗护的家属少之又少。在谈心室,她们试着和老人的家属沟通,谈话小心又谨慎。话题从老人的身体近况开始,慢慢引入治疗方案,试探家属的意愿,如果感到不对,谈话马上就停止了。


直到有些家属在三甲医院陪老人治疗了几个月,痛苦仍无法得到缓解,觉得这段时间的治疗就是折腾,最终选择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的安宁病房。


这样,她们开始有了第一个老人,第二个老人。



   图/入住安宁病房的老人   



第一场生命讲座,以及吃螃蟹的勇气


从筹建安宁疗护室开始,何海燕把思考和尝试全部都投入了这崭新的事业。


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安宁疗护,团队少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全靠自己摸索。


2017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护养中心邀请到了美国一位华裔护理学博士前来传授经验,这位博士也是赵可式教授的同学,他主动提出要办一场生命讲座,包括对生前预嘱制度的介绍。


在养老院里公开谈论死亡,是一件冒险的事,要不要做?何海燕和喻秀丽都很犹豫。“我不敢讲,怎么敢讲呢,一说出口老人都要吓死了。”喻秀丽提出自己的担忧。紧接着,她和赵可式教授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赵可式给了她极大的鼓励,他说要一心一意做安宁疗护就要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第一场生命讲座如期开展。讲座开始的前两天,喻秀丽和同事们在老人间宣传,这些老人年纪虽大,但身体尚好,属于能自理型。喻秀丽记得,当时二楼的大厅坐满了人,比预想来的还要多。


讲座由播放一段影片开始,影片里的老人在ICU,全身插满管子,无法说话,也无法主动进食,只能日复一日地躺着。观影结束后,博士问现场的老人,当生命到了最后一刻,抢救没有效果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想怎么办?你想谁陪伴你?你想和你最爱的人交代什么?


话题一步步引入,如果最后的话没有说出口该怎么办呢?“不能直接说死亡,要说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生命我做主。”


何海燕回忆,当时现场的老人表情很严肃,讲座快结束时,护士们发放了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宣传册,老人们领着小册子就走了。


此后的第一天第二天很安静,到了第三天,开始有老人主动到护士站问:“生前预嘱是什么样的?怎么签?”


话题持续在老人中间讨论,和他们聊起来,何海燕发现老人们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害怕到时候昏迷了,没有准备,给子女添麻烦。


也有一些老人很生气,说“我们来这里养老,他们跟我说死。”怕老人们有过重的心理负担,何海燕和医护人员没有过多去解释。


      图/给老人讲生命教育   


就在这个时候,居住在安宁疗护病房的一位老人,由于长期经鼻气管插管,引发了又一轮肺炎,比以往几次都要凶险。何海燕第一时间联系老人的丈夫,询问要不要对其使用抗生素。让何海燕感到意外的是,讲座当天,他以家属的身份去听了那场讲座。这一次,他没有着急下决定,他想要和何海燕谈一谈。


他的妻子住进安宁病房之前,在ICU抢救过一轮,插了各种管道,上了呼吸机,情况稳定下来,但人已经不能说话,没有太多的意识。一般情况下,大医院床位10天左右一轮转,不手术、不做放化疗的,医生会跟家属沟通转下级医院或出院回家。考虑再三,家人们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的安宁病房,老人一住就是两年。


护养中心的地理位置在市郊区,那两年的时间里,老人的丈夫天天坐公交车来养老院,陪着和老伴说话,给她按摩身体。隔一段时间,老人就需要吸痰,否则就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吸痰的过程人会很痛苦,长期下来,脖子粗了一大截。


很多次,危险悄然降临,何海燕记得,每一次她问家属要不要用抗生素,这位丈夫都要纠结好久,最后的回答总是:“还是用吧,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就不用了。”


谈话室里,他几次落泪,心里很纠结。他提到听完讲座后,失眠了好几天,他想让老伴以安详的方式离开。


他决定拔管。


拔管后他日夜守护在老伴身边,两天后妻子离世。随后,他也搬进了养老院。入住的第一天,他就要求签订生前预嘱,他说不想重蹈妻子的覆辙,:“当年从 ICU 转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意识不清,不可能表达啥子想法了。”


这位老人也成为养老院第一个正式签署生前预嘱的人。


这给了何海燕和喻秀丽极大的信心,她们决定将生前预嘱推广下去。同时,何海燕意识到自己对于生前预嘱的了解远远不够, 2019年,她前往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实地参访,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新知识。


在深圳立法之前,国内民间对于生前预嘱的推广,用的最多的就是“我的五个愿望”,这是简易的版本,并不具备医疗的操作性。真正能运用在医疗操作上的,国际上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简称ACP)


生前预嘱如何具体落到临床实处,这是一个远比想象庞杂的问题。和遗嘱不同,遗嘱是对身后事的处理,而生前预嘱则是在生命终末时期对于医疗手段的选择。


如何制定医疗细则,何海燕和团队们成立了研究小组,查阅文献,了解最新的政策。ACP 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已有长足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她们逐一对照,修改。


目前,护养中心有两个版本的生前预嘱供老人选择。详细的那版,待勾选的医疗措施有近 30 项。内容包括:有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心肺复苏等创伤性抢救措施;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进行或者不进行原发疾病的延续性治疗等。如果老人对某些医疗措施缺乏了解,何海燕和医护人员会加以说明。


住在护养中心自理区的老人主动要求签署生前预嘱,他们显得很干脆,摆手道:“到了那一刻,不要痛苦,就安静的走。”一些老人告诉何海燕,自己现在还能自理,要是真动不了的时候,也要住到安宁疗护室这里来。


如果他们能在这里走得体面,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图/护养中心   


事情到这里,进展都很顺利,之后在一个关键地方卡住了——怎么才能让老人的家属也接受?


现实中,医生不愿去推广“生前预嘱”,最大的麻烦是如果他们按照签署人的意愿执行了,一旦有一个子女不同意,就会带来医疗纠纷,医生们往往为了避免“麻烦”,就会尊重子女的意愿。这就是最无力的地方,也是医护人员们的集体苦恼。


说到底,在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影响下,个人的自主权是非常难的,当面临重大决策比如健康问题时,父亲或儿子常被视为家庭的主要决策人。病人常在家庭系统中被视为“丧失能力”的个体。


我们是怎样不知不觉地引导他人决定死亡的呢?何海燕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工作会在专业和伦理层面,向她提出那么大的挑战。

 


开启一场艰难的对话


对于不少终末期患者的家属而言,替家人进行重大的医疗决策,往往比自己抉择还要艰难。他们面对的是:要不要为临终的家人做气管插管?孝道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医生试图开启这场对话时,会有多艰难?何海燕深有体会,她差点被一个家属追着打。


有一次,何海燕遇到一个老人家属来护养中心做咨询,家属说父亲90岁了,肾功能衰竭,他不愿意再去医院给老人做透析。何海燕刚想为他介绍,“安宁疗护”四个字一说出口,家属就炸毛了,他大声诘问:“你还是专业人员,为什么要跟我提安宁疗护?”


看情形不对,旁边的同事急忙把她拽走。后来,她才知道这位家属把安宁疗护理解成了放弃治疗。


这是中国医疗普遍面临的困境,这种医患沟通的艰难在于,患者、家属和医生之间缺乏医事三方协商机制,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互动方式。


多年的临床工作,养老院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知道,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了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养老院开始建立更多的途径。


当老人入住养老院时,医护人员会为老人的身体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检查各项体征,身体状态,能否自理等。她们在《入住需求登记表》中设置了关于生前预嘱的问题,内容包括是否了解生前预嘱,想要了解么?如果家属拒绝,话题不会开启,如果家属勾选了“想要进一步了解”,医护人员才会展开介绍。


她们还在安宁疗护专区设置了展架,上面附着二维码,家属看到扫描后可询问更多信息。生命教育讲座也延续下来,老人和家属都能够参加,每 3 个月举办一次。

 

      图/护养中心内关于生前预嘱的推广   

      图/护养中《入住需求登记表》设置了关于生前预嘱的问题


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


2018年,经过多次努力,喻秀丽把赵可式教授请到了养老院,为医护人员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培训。说起这个,喻秀丽兴致勃勃,一双眼睛带着笑:“高兴得不行,非常宝贵的机会。”


团队第一次有了系统的学习,她们开始意识到生前预嘱远不止签字这么简单,作为安宁疗护其中的一环,它需要一群专业且良善的人,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去关照生命。


如何和家属沟通?喻秀丽把医护人员聚集起来,她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的老人命悬一线,我能做什么?这个“我”不仅是医生,更是老人本人,还有老人的亲人们。


如果遇到亲人有这样的问题时,我的选择是什么?“这个选择不是谁做主,而是双方协作。”喻秀丽说。医生有专业的建议,家属充分考虑自己的条件、对风险的接受程度等等,最终笃定自己的选择。


这个时候,和家属的沟通不再只是讨论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需要更多的考虑如何消除信息差,卸下家属的心理负担。

 

她们把台湾做安宁疗护的经验带到工作中,沟通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当老人发生病情变化时,医护人员就要进行团队会议,讨论病情,治疗方案,明确目的。紧接着,召开家庭会议,在台湾,家庭会议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都参加。

 

但何海燕不打算这样做。她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当众多子女发生矛盾时,老人往往无法做出表态,怕得罪孩子,这是老人们普遍的想法。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先跟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的真实意愿后,再召集家属,进行一场谈话。

 

谈话在一个独立的房间展开,何海燕往往不会在一开场就让家属下一个决定,而是先从老人的病情说起,用专业的视角去评估老人身体的情况,接着,开始引入安宁疗护的理念,告诉家属能做的选择,真正到生死危机的那一刻,可以选择转到医院,也可以选择住进安宁病房,让老人走得更舒服一些。

 

何海燕发现,大部分家属其实能够接受这一理念,也思考过 “今后要不要给家人插管、心脏复苏”等问题,但只是想想而已,总觉得还没到那个时候。

 

她们要做的就是在老人发生病情变化时,适当的提醒家属早做安排,并借此机会告诉家属老人的意愿。如果家属和老人的意见相左,何海燕强调不要去否定家属的选择,“因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考虑”。

 

她提到一对老夫妻,夫妻感情很好,婆婆的老伴有身体疾病,先于她住进养老院,这一两年老伴身体状态越来越不好,婆婆有让他住进安宁病房的想法。但子女不同意这么做。婆婆偷偷告诉何海燕,老伴有一笔不错的退休金,他活着就能领到钱。这时候,何海燕不能过多的参与,她只是给出了一条建议,想想如果在爷爷清醒能表达的时候,面对现在的情况,他自已会做怎样的安排?

 

一次家庭会议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注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和家属建立信任关系,则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

 

童立纺在重医大附一院做了11年护士,2013年她调来养老院,成为护养区的护士长,负责自理区的老人的日常照料。她身材小巧,长着一张娃娃脸,给人以亲切感。同样是护士工作,来到养老院后,童立纺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她最大的工作量来自于和家属的沟通。

 

她的手机里有几十个聊天群,入住养老院后每个老人都有一个独立的家属群,群里至少有两个专业的医护人员,社工和老人的家属。每天,老人在养老院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用什么药物治疗等等细节,童立纺和同事们都需要让老人的家属知晓。

 

童立纺讲到沟通的及时性和必要性,“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的变化往往发生的很快,经常听见家属说老人昨天都好好的,今天怎么突然就……?

 

家属隔得远,就更需要沟通。这种远程沟通稍不留意就会产生误解。

 

童立纺翻出手机,向我展示了一段与家属日常沟通的情景。一位老人的家属在群里询问老人吃药的情况。医护人员拍了一张药的图片,并告知药品的名称。这个时候,家属开始质疑说这个药不能和其他的药一起吃。

 

童立纺告诉我,她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家属,很忧心老人的情况,也通过上网了解了许多药品的知识,因此会提出更详细的问题。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因此,她会详细的解答,以消除家属的误解。

 

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老人的身体不会一天比一天好,而家属往往会保有这样的期待。比如他们会说老人能恢复正常生活了,或是一天比一天好。童立纺觉得不能让家属太过于沉浸在这种假象里,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家属会更难以接受。

 

她需要适当的降低家属的预期值。她提到沟通的技巧,“我会对他说,老人高龄基础病多,随时发生病情的变化,虽然我们无力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会竭尽全力守护老人的生活。”

 

在童立纺看来,和家属站在一起,获得家属的信任,主动表达善意,告诉他,你真的是在为了老人努力。

 

      图/何海燕和家属沟通   



学习有关死亡的一切


2016年,何海燕刚刚做安宁疗护时,接待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90岁了,没有其他亲人,只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儿是一位脑瘫患者。


入住安宁疗护一段时日,在和老人日常的接触中,何海燕得知了他口中的女儿。女儿9个月时,突发了一场疾病,当时他忙于工作疏忽照顾,女儿最终落下了残疾,这件事成为老人心里最大的痛苦。40岁那年,妻子因病离世,给了他又一次重大打击。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无力照顾女儿,不得不把她送去福利院,并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投了进去,用于女儿半辈子的开销。


老人已经无法去看女儿,只能躺在床上,看着女儿的照片落泪。


这天,老人突发急性肾衰竭,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老人没有监护人,何海燕在他的耳边问:要不要去医院。老人拒绝,说就这样让我走吧。他哭着喊女儿和妻子的名字。


何海燕知道,老人想女儿了,她想帮老人实现最后的心愿。


她辗转找到福利院,把老人的女儿接出来。又去打印店打印了一张老人妻子的照片,去花店买了一束玫瑰花。


老人的女儿说不清楚话,去见老人的路上,何海燕反复教她,说“爸爸”。当女儿来到老人的面前,喊出模糊的一声“爸爸”时,老人高兴地留下泪水。他亲着妻子的照片离世。


何海燕守在老人身边到最后一刻,她哭了。那时候的何海燕还不真正懂得什么叫死亡教育与哀伤辅导,从送别老人开始,她渐渐意识到,死亡不仅仅是逝者如何有尊严的离去的问题,还关乎于生者如何好好生活。


何海燕清楚,如论这里的照顾多么专业细致,也比不上亲人的陪伴。有时候就算家属把老人送进养老院,送进安宁病房,他们依然是不安的,会感到愧疚,负罪感不断折磨着他们。


而让家属看见老人体面的离世,知道老人没有遗憾,对家属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护士长童立纺曾照料过一位患晚期胃癌的老人。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养老院封院长达70天。一连几天,老人的病情不稳定,原本他的女儿计划来看望,也被封锁在小区无法出门。老人得知女儿不来,生气不愿意吃饭。女儿知道后,急得不行,只能求助于童立纺。


童立纺贴在老人床前轻声细语,像是哄年幼的孩子:“不吃饭可没力气打败小怪兽哟”,老人被逗乐了。她喂老人喝下一碗粥。


当天晚上,老人的气息越来越弱,童立纺赶忙给家属打视频电话。老人循着声音的方向转过头去,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随后,她和同事为老人清洁身体,做最后的告别。


办理完老人的后事后,这位女儿找到童立纺,对她说,谢谢你喂的那碗粥,替她这个女儿完成了最后的孝道。


“当亲人离世,跟家属说‘节哀’,不要伤心是不对的,要让他们的爱得以表达,情感才能得以释放。”童立纺说。这是她近几年才明白的道理。

 

除了把专业度展示给家属,护养中心的医护人员们还想做更多,为了让家属好好地和逝者告别,她们把老人平常生活的照片打印出来,送给家属以寄托哀思。团队们还会组织家属进行“四道人生”告别仪式,即道谢、道歉、道爱、道别,引导家属把感谢、遗憾、内疚、不满的话都说出来。让逝者和家属生死两相安。

 

一些老人住进安宁病房,家属会瞒着病情,只跟老人说来这里“疗养”。人一旦老了,他人就容易把他当病人看,只盯着他的病,但老人也是一个独立的人。

 

童立纺服务过一位93岁的老人,他是一名教师,晚年得了肺癌,经过很多轮的治疗。送进病房时,老人很清楚,自己活不长了。他想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但家属叮嘱不要告诉他,怕他承受不了。

 

和老人接触后,老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去。童立纺和家属反复沟通,替老人传达心愿,家人最后释怀了,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尊重老人的意愿,最终实现了老人想要的“善终”。

 


并不是每个老人的遗愿都能实现。


童立纺记得一位婆婆,她最后的愿望是希望她的儿子来看望她。早年,他们母子关系恶化,有20年之久没有见面。她唯一想做的就是跟儿子当面道歉。


童立纺拨打了这通电话。电话那头,老人的儿子语气冷冰冰地,表示自己不会过来看望,也不接受道歉。


挂掉电话后,童立纺感到很为难,理解老人的另一个角度也许是——她也是一位母亲。意识到老人时日无多,她跟老人说孩子在外出差太忙,无法赶过来,让她好好休养。老人听后,舒展出了笑容,这句话也成为支撑她走下去的信念。


在护养中心工作的这十几年,童立纺对护士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她说,以前在医院工作只是机械地打针、输液,现在还要有情感投入。


这里的护士们做的工作更多、更细。除了日常护理,她们还要忙于各种琐碎的事情,比如替老人取快递;陪老人去医院拿药,并帮他们核对医保账单。有老人吃鱼卡住鱼刺,她们马上就要联系医生处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在这一点一滴中建立。


护士们把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与老人的家属们长期保持更密切的联系,当老人离去时,有些家属会在群里发扑告,感谢医护人员的的付出,童立纺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图/和老伴一起挑选老人过世后的衣服



不该是孤零零地一棵树


这些年,住在护养中心的老人有181位签署了生前预嘱,他们的预嘱被保存在各自的健康档案里。一旦老人的病情发生变化,医护人员联系家属召开家庭会议,把老人的预嘱原件拿出来,让家属认真读一读。如果家属也认可,就会派一位“代理人”代表全家的意愿,签上名字。


到目前为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尚未出现家属反对老人签署生前预嘱的情况,也没有遇到家属在老人弥留之际拒绝执行其生前预嘱的情况。


这种较为顺利的推进过程,是鲜见的。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从 2019 年开始推行生前预嘱,两年后已基本搁置。南京雨花和怡韩府山安宁疗护中心主任纪光伟从事这项事业多年,他告诉我,2023年8月,他们团队试图做生前预嘱的推广,从100位老人中筛选了30位,进行家属谈话,但最后没有一个人有意愿签署。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个常见的误读是,人们认为在生前预嘱中拒绝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措施,就意味着变相的放弃治疗。


何海燕清晰地记得,当她们在给老人做生命讲座时,曾有老人直接问:我能不能采取“安乐死”。更有一些老人在签署生前预嘱后,拒绝吃药,消极治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的认知有偏差。安乐死是为了解决痛苦而解决人,而生前预嘱并非提前结束生命,它是一道开放的选择题,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


“生前预嘱的内容并不是放弃最后的救治,我们是用各种被老人及家属能接受的方法为人解决痛苦,维护尊严。每种遵从内心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 何海燕说任何时候,生前预嘱都可以修改,以自己的意愿做出调整。


目前除了深圳地区立法外,其他地方签署的生前预嘱并不具备法律效益,从这点来说,护养中心的医护人员们不仅背负着道德与伦理压力,也可能“惹祸上身”,面临法律纠纷。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何海燕时,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告诉我,要想生前预嘱真正落地是非常难的,每个环节都要打通,整个团队的思想要高度同频。护养中心目前有两名在编医生,当生前预嘱开始实施的时候,医生无疑是心理负担最重的人群。打通生前预嘱“最后一公里”就是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把医患沟通做好做扎实,万一有家属来告,也由我和领导们顶着。”何海燕曾这样告诉医生。

 

      图/何海燕在指导工作   


在一些生前预嘱发展多年的国家和地区,签署后的文件会被录入医疗保健系统,每一次入院时也会提前询问患者对临终抢救的意愿。这样,接诊医生可以结合临床诊断和患者的预立指示,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不仅是医生的权利,也是医生的义务。


我国的生前预嘱还处于起步阶段,暂未有更多配合生前预嘱的其他医疗相关细则出台。


站在今天回顾护养中心实践生前预嘱的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有一些特殊之处——护养中心隶属于三甲医院,老人们有就医的绿色通道,包括生前预嘱在内的医疗文件会及时传递给医生,无需进行额外的验证。


此外,与医院的医护人员相比,护养中心的医护人员与家属有长期的联系,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他们已经在日常中,同老人和家属就生前预嘱做了充分讨论。


何海燕提到,入住护养中心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在87岁,普遍知识层面较高,老人的观念很新,更容易接受。而老人的子女们年龄也都在60多岁左右,这个年纪对生死有更多的体会。


一个现象是,何海燕了解到,很多家庭都曾经历过家里亲戚被送进ICU的体验,目睹过亲人所忍受的巨大的痛苦,受到触动,渐渐对死亡脱敏,不愿意自己也承受这种痛苦。 


生前预嘱运行的过程中,关键因素还在于人。近几年,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试图推广生前预嘱理念,一些三甲医院的医生们一听就赶忙拒绝,“要是被别的病人看到,就会担心医院是不是不再救治我了,那不得造反啊”。


立法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什么人可以签署生前预嘱?如何判断他是否具有足够的决策能力?签署者如何得到所需的专业信息?谁来协助他理解这些信息?如果家属不同意执行生前预嘱如何处理?


这是一条曲折无垠的道路,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关乎伦理,人情,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如何有尊严的死去,生者又如何好好生活?


如何让护养中心的经验复制?这是喻秀丽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些年,她带领团队外出宣讲,将生命教育带到社区,带到医院,带到工厂,甚至带到幼儿园。生前预嘱不应该是孤零零的一棵树,它要与安宁疗护、生命教育一起,构成一片森林。


当我问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时,何海燕这样回答:我们常常问自己,他希望怎么样?怎么样能满足老人最后的心愿?对老人的离开,我们准备好了吗?当老人离去,所有人还有没有遗憾?活着的人没有遗憾了,可以好好生活,这就是最好的告别。



5 / Jan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周婧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数十年未见”,都柏林市中心爆发打砸抢烧,数百人参与骚乱【智讯·破产和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最新资讯+11份干货速递(2023.11.22 星期三)纽约感恩节大游行,数百万人涌上街头,亲巴抗议者被捕(视频多图)11场演讲、2场圆桌论坛、1份系列报告发布!芯师爷2023年度硬核芯大会圆满收官!最近出门注意!墨尔本街头爆发大型抗议活动,数百人当街互殴,惊动州长!警方加强巡逻…大雾旧金山努力解决无家可归,数百人等待庇护所暴风雪袭击加拿大,数百航班受影响取消!借用再惠的“数智大脑”,数百万中小餐企,正在抖音、小红书上崛起五六年匈牙利反苏起义记念碑吐槽:皮肤科大夫奇缺;HRA/HSA/FSA变为原始人,Optus “No”今晨突发大面积故障!电话和网络服务中断,数百万澳人受影响苹果、AMD和高通GPU被爆存在漏洞!只需十行代码即可窃取数据,数百万台苹果设备或将受到影响刚刚!邹至蕙公布首份预算案!地税涨幅降至个位 “每天不到$1”刚刚!纽约2辆地铁相撞,至少24伤,数百人紧急疏散...大清洗!川普声称“若当选将执行最严厉移民政策”:驱逐数百万人、落地生根也不能幸免肯塔基州装化学物品列车脱轨引发大火,数百居民疏散!南加电子福利转账卡盗刷激增,嫌犯专盯低收入者!曼哈顿唐人街大火15人伤,数百人救援澳洲女子信息遭泄露,竟还要赔偿$180万!数百万澳人遭受相同风险,一不小心可能就遭殃一大波上市公司老总集体“离婚”了!我才发现,现在最赚钱的老板,都是跑路的老板......谷歌裁员3万人大逃杀,数百员工已被AI淘汰!IMF主席断言全球40%岗位遭冲击,1/5码农悬了休斯顿机场遭受冬季风暴重创,数百架航班取消或延误有病?!加拿大小哥在公墓上演“吃播”,数百人雨中围观!警察赶到后...Optus今晨突发大面积故障!电话和网络服务中断,数百万澳人受影响2023花都丝语 之一 人和鬼薅羊毛!KITS 在线免费配眼镜,数百款镜框可选!让人欲罢不能的品牌联名背后,需要哪些专业人才?警惕!大批华人用微信、支付宝换汇出事,数百银行账户被冻结!大使馆发文!新税级公布!税收起征点将提高这么多,数百万工人都能节省开支!1份报告,4个维度 ,18个指标,带你了解全国各行政区域新能源发展情况将进酒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将削减19个学位课程,数百名学生将受影响!英国一地紧急疏散居民,数百人连夜住进清真寺?!伦敦鸡尾酒近£2000一杯引争议罕见!加拿大小哥在公墓上演“吃播”,数百人雨中围观!警察都闻讯赶来...1碗粥+1份小菜+1个鸡蛋+1个包子=1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