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测血糖、鉴宝石,就等把它塞进手机里了。。。
高端技术我们普通人怎么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
相信不少差友应该都能冒出这两个答案:便宜 + 便捷。
好巧不巧,在最近的青橙奖( 这奖专为发掘 35 岁及以下中国青年学者 )名单中,世超就注意到了一个潜在的技术。
推进顺利的话,还真可能会给咱再添一个高科技工具,让手机啥的电子设备,能再多一种新的传感器。
到时候,说不定用手机拍张照,都能辨别饮料含不含糖、鉴定宝石的真假,甚至无创精准测血糖,也将成为可能。
而这个新的 “ 传感器 ” ,就是浙大青年教授杨宗银,搞出来的迷你光谱仪,跟瓶盖一样的大小,价格也从上万块钱打到了 50 块。
Science 的编辑就连用了三个最,来形容这个成果: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合成,最高超的实验技巧,最巧妙的算法。
剑桥大学也搬出 “ 超越了牛顿光学实验的极限 “ 这样的溢美之词。
而网友们也在青橙奖名单出来后,把杨宗银推上了知乎榜一。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价,其实还是要把光谱仪这玩意儿做小,实在太难了。
而这和光谱仪的原理,脱不开干系。
这么说吧,当年牛顿发现白光在通过三棱镜之后,会被分散成不同颜色。
有了这个灵感之后,科学家们也把光打在了各种物体上,用三棱镜去分析它们透射或反射出来的光线。
结果真有了新的发现,在不同物体色散出来的单色光,在强度上也都不太一样。
而把这些不同强度的单色光画成图像,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光谱图。。
即使是不同品类的牛奶,光谱图也都有细微的区别
而光谱仪做的事儿,就是捕捉这些物体的光谱特征,画出特定的光谱图。
根据这些特征,专业人员们还能对物质的结构、成分啥的进行一波分析。
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光谱仪也已经不局限在可见光了。
像是红外线、紫外线还有 X 射线等等不可见光,也都有了对应的仪器。
如今,光谱仪的应用范围也是相当广泛,就比如它能检测半导体中硅的纯度,也能检测我们的皮肤增生、头发损伤啥的。
反正是上到天文、半导体、汽车领域,下到食品检测、化妆品分析等等等等,光谱仪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不过这些传统的光谱仪,最底层的逻辑还是牛顿的色散原理,像棱镜、光栅这种笨重的元器件肯定少不了。
要想在这个基础上去缩小光谱仪的尺寸,基本上是没啥戏了。。。
唯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动刀最底层的原理——除了用棱镜、光栅,还能怎么把特定波长的光给分离出来。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就有不少科学家们专攻这个方向了。
到现在,除了最基础的色散之外,还多出了计算重建、傅里叶变换、窄带滤波这些方法。
科学家们也根据这些方法,整出了不少微型的光谱仪,像是有可以手持的,或者巴掌大小的等等等等。
但有点遗憾的是,这些微型的光谱仪都是用在特定领域的,而且因为技术难度的原因,价格甚至比传统的还要高,随便小小一个就要十多万。
而杨宗银也是个老机械爱好者了,在发现这个赛道后,立马就开始了微型光谱仪的研究。
并且因为有着跨专业的学术背景,本科机械系、硕士光电系。
所以他打算从头手搓一个微型光谱仪,包括最基础的零件设计,以及里面的核心光学元件。
但这可不像手搓一个键盘啥那么容易,毕竟还有好大一部分技术问题等着搞定呢。
根据杨宗银的说法,其中最难的部分是里面的分光、探测元件。
为了搞定这部分,杨宗银把目光,瞄准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窄带滤波方法。
他计划弄出一条窄带,让光穿过它,就能被 “ 过滤 ” 成各种颜色的单色光。
然而就是这么个玩意儿,花了他八年的时间。
在博士的前三年里,光是做失败的器件,就有 150 来个,遇到瓶颈的他,还搁置了一段时间。
终于在 2018 年,他整出了那个理想的窄带。
它也有个拉风的名字,叫做:彩虹渐变半导体纳米线。
它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粗细,但捕获起光线来,效率却奇高。
这是因为纳米线各段的材料,都是完全不同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渐变。
线一端是 CdS ( 硫化镉 ),另一端是 CdSe ( 硒化镉 )。
中间填上的,则是两种材料的过渡,也就是让化合物中硫元素慢慢减小,硒元素慢慢增多。
这样一来,能响应不同波段的材料,就像是彩虹一样聚在了一条线上。
根据杨宗银的说法,只要替换上合适的材料,光谱仪就能像圆珠笔换笔芯一样,把工作波段从可见光,拓展到中红外光上。
反正保证整条纳米线是渐变的就行。
而在成果发表之后,杨宗银也没停下来,他还打算把研究出的微型光谱仪,塞进手机或者手表里面。
根据 DeepTech 的消息,经过最近几年的改进,新微型光谱仪的制备流程,已经逐渐标准化了。
估计造一个这样的光谱仪,成本只要十块钱不到。
当然,由于还是实验室的成果,世超估计距离大规模的量产,还得静下心再等等。
不过就现阶段来说,这成果已经是巨大的飞跃了。
包括杨宗银自己也很期待,未来大伙们会用微型光谱仪做出哪些应用,整出哪些花活儿。
而世超觉得就像当初计算机的历史一个样。
在计算机还用电子管的时候,一台机子就要占掉两个教室的空间,而且应用领域也很狭窄,都是一些军事场景。
但后来晶体管出现,直接在计算机领域来了场革命,随着芯片领域的发展,计算机的体积和成本也跟着一路猛降。
到上世纪末尾,计算机就已经进入不少普通人的家里了。
而世超也相信,等技术发展成熟之后,微型光谱仪集成到我们的电子产品中也都是洒洒水的事儿。
撰文:松鼠 编辑:江江 & 面线 封面: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