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违法开除”事件,谁是弱势群体
近日,一则话题为“女高管违法开除员工”的网络视频引发舆论关注。1月8日凌晨,涉事企业北京尼欧克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否认了“违法开除”这一情节。
声明称,第一,公司人力员工井某与前员工孙某因解除劳动关系发生争执,井某情绪激动发表不当言论,已责令其停职反省并严肃处理;
第二,公司与前员工孙某已经于2023年12月1日解除了劳动关系,程序依法合规。
井某所在的北京尼欧克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
据九派新闻报道,海淀区劳动监察大队一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表示,孙某未就其反映的诉求投诉或仲裁,双方已就离职补偿达成协议。
从上述披露信息来看,这是一起正常的试用期解除劳动关系的案例。但为何引发争议,甚至引起网友的极度不适?
原因在于视频中,涉事公司人力员工井某几句充满挑衅意味的话:“我就是要违法开除你,你能拿我怎么样......我告诉你,我就是违法了,怎么着?我违法你管得着吗?”
井某/北京青年报
依据公司声明,该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而且发生在一个月以前,而劳动者为什么与公司人力发生争执,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的是,涉事公司在劳动用工上打了擦边球——试用期用尽了法律规定的最大限度6个月,而且试用期解除劳动关系发生在最后一个月——这是合法的,却有点不地道,所以没法追究企业,劳动者顶多去职场软件上吐槽。
可是,有人能够如此直接地表达对于法律的轻视——“我就是要违法!”这着实令人震惊。
这也使得本事件从一个普通的劳动争议上升为复杂的社会议题,其中可能包含着我们对待法律的态度——普通人如何看待法律?是尊重、敬畏还是把法律当作工具,选择性使用?
议题还有,劳资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现在的状况是资方太强还是劳动者被过度保护?民营企业和劳动者,谁是弱势群体?
这条些许令人不适的视频,可以引发我们思考几个问题。
人们对法律的态度
如前所述,涉事公司人力的不当言论表现出对法律缺少基本的尊重。
民营企业,呼唤良善的法治和市场环境,渴望对于产权的保护和主体身份的平等对待,然而,此事件中的公司自己站在甲方立场时,却没有对于法律的敬畏和尊重。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很多,许多身陷囹圄的被告人,平时对法律不屑一顾,走投无路了才想起法律,心态与这位当事人如出一辙。
法律对“我”有用的时候,“我”呼唤法律,渴求正义;法律对“我”无用甚至还妨碍“我”的时候,“我”就计算成本:假如违法成本不高,“我”就可以背弃法律。这真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
招聘APP显示,井某为人力资源总监/@天眼查
再深一步,这涉及到一个关于法律的灵魂拷问:法律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法治理想?
如果把法律当作工具,那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使用,以实现最终目的。
律师要是把法律当工具,就可以操纵或利用法律规则和程序,为自己的当事人追求最大利益;法官要是把法律当工具,就可以在判决案件的时候,以特定结果为导向进行推理,为此还可以将法律规则进行创造性解释;公司人力把法律当工具,自然也可以自行取舍,有利者为我所用,不利者公然违反,只要代价小于成本。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人都是功利主义的追随者。
他们眼里到底有没有法律呢?有,似乎又没有。
他们得懂法,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守法成本和违法成本,可是,在他们的精明算计和巧妙规避后,法律本身所蕴含的对于公平公正的追求早已落空。
在这些情境中,法律的功利主义已经使得它背离了法治的形式要求:法律应当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平等适用于所有人。它本身传达了人类对于安全、合理、公平等等的良善想象。
《不完美受害人》剧照
法学泰斗江平教授曾经总结我国的法治道路,也许要经过法律实用主义、法律虚无主义,再到法律经验主义,最后才能达到法律理念主义。
回到本案中,我们当然应该谴责当事人对于法律的蔑视,如果违法也应追究其责任。换个角度,看到网民们对于视频中不当言论的激烈反应,倒是给我们的法治事业增添了信心。我们看到了如果一个人蔑视法律、对法律阳奉阴违、予取予夺,社会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会对此作何反应。
他们的愤怒,也正是我们的法治信心的来源。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最好的法律不仅仅是印在纸面上的条款,也不仅仅是写进判决书里的文字,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中的行为准则。
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
本事件还涉及到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问题。由于现实中往往是“企业强,工人弱”,劳动法正是在这个逻辑之上对劳动者进行保护的。
劳动合同不同于民事合同。在民事合同中当事人地位平等,所以依照自由意愿,协议的实施和解除是合理的行为。
可是,如果把这种理论逻辑转换到劳动合同,则明显偏离了社会正义的路径,因为劳动关系的双方明显是不平等的。
在劳动法看来,劳动者与雇主具有差异明显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劳动法就是要去纠正从这些不平等产生出的不正当结果。所以,当企业决定解雇劳动者的时候,就必须要求用人单位解释解雇事由、设计解雇程序以及提高解雇待遇,这就使得企业想要解雇劳动者不那么自由,或者说必须付出代价。
天眼查官网显示,北京尼欧克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参保人数仅有10人/@天眼查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使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原有的利益格局和力量对比有了重大变化,对于那些用工不规范的企业,劳动者基本上就是一告一个准儿——企业肯定输,这也倒逼大量企业去完善自己的用工制度。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过于依赖《劳动法》未必对劳资关系有利,因为实际上劳资关系的运行还包含着默契、容忍、承诺和信任等非契约要素,如果这些要素被正确运用,那其实更有利于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以往总是有人强调劳动者、工会、用人单位的素质低、发展水平低,所以才需要国家的介入,但国家权力也是有边界的,否则,劳资双方就不可能建立有效解决问题的机制。
谁是弱势群体
劳动者和企业之间,谁是弱势群体,似乎一看即知。但如前文所述,我们也要注意到,近些年因法律规范的逐渐完善及大量的不规范用工现状,用人单位败诉率很高。
一方面,因为仲裁、诉讼的费用大幅降低,劳动者维权的成本下降,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再不会由于经济困难而放弃维权机会。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滥诉现象的产生,有的劳动者面对低成本的诉讼,随意提出索赔主张,一旦对判决不满意即提出上诉。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企图利用“一调一裁二审”的诉讼周期拖延时间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就像视频中公司人力所说,“咱们慢慢打官司,劳动仲裁一审二审,我有的是人慢慢等你,看谁能耗过谁”。
所以,谁是弱势群体呢?答案似乎不能一概而论。
谁是弱势群体,答案不能一概而论/《尘封十三载》剧照
根据最近涉事公司董事长的回应,此事件中的被开除员工孙某可能涉嫌“学历造假、简历造假”,此前一路讹了多家公司,是“惯犯了”。而按照孙某的说法,公司又用盗版软件,又搞圈子文化,乌烟瘴气。所以,正义感很可贵,我们应该更为慎重地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是国家蓬勃发展、变化最快的几十年。劳动者亲手建造起了一个个城市,亲手服务了一个个项目,没有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就没有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可是劳动者个人权利的保障还远没有做到完善,如果不进行反思和改变,劳动者的境遇就很难被改变。而这也正印证了“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END-
编辑 | 向 由
值班编辑 | 敬月光
排版 | 菲 菲
南风窗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生活不ending,人生后日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