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首译者杨苡: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人生姿态
纪录片《吾家吾国》中曾讲述过这样一位老人:
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她的一生,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大事;
她师从朱自清、沈从文,又与巴金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她一家人都是翻译家,而且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奇迹;
她不是世俗眼中的名人,但她的一生都在名人圈里度过。
这位老人,就是《呼啸山庄》译名首创者杨苡(yǐ)。
杨苡的人生岁月,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年代。
她经历了总总浮沉和坎坷,几度起落。
可不管命运如何疾风骤雨,她始终以稚趣洒脱的活法,谱写着自己的传奇。
2023年1月27日,103岁的杨苡先生离世了。
除了伤感,我们更多的是崇敬与怀念。
百年风华,呼啸而过。
杨苡先生漫长而丰富的一生,让我们明白:
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人生姿态。
1919年,杨苡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大家庭,祖辈身份显赫,父亲杨毓(yù)璋(zhāng)曾是中国银行首任行长。
不幸的是,她出生不久,父亲就病逝了。
从此,这个庞大的家族逐渐走向衰落,但好在家里有些底蕴,所以杨苡依旧衣食无忧。
在8岁的时候,杨苡便进入了中西女校读书。
在那里,她过着大小姐般的休闲生活,不是上家政课,学礼仪,就是看话剧,看电影。
总之,这些斑斓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杨苡爱玩的天性得到了释放。
有一次,杨苡写了一篇《评中旅剧团的演出》文章,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得到了中旅剧团的邀请。
为了长见识,她就跟着当记者的表叔去了剧团。
正是在这里,她认识了在《茶花女》中演女一号的唐若青。
从此,杨苡便开始了狂热追星。
只要有演出,她就让花店给唐若青送去一朵白茶花。
久而久之,因为这事,她被说成了“捧戏子”。
但杨苡并不在意,也没觉得不妥。
毕竟在她看来,人活着,自己开心就好,不一定要别人来认可。
后来,唐若青堕落时,杨苡还专门写信劝说。
只可惜,直到剧团离开天津,杨苡也没有收到回信。
虽然第一次追星经历给杨苡留下了遗憾,但这并没有打击她的热情。
她又开始狂追好莱坞明星瑙玛·希拉。
为了表达一个少女热烈又理智的仰慕,冲动之下,杨苡竟然给瑙玛·希拉写了一封英文长信。
令她没想到的是,大明星回信了,而且还寄来了亲笔签名的六寸照片,这让杨苡欣喜若狂。
同样地,她还给自己崇拜的作家巴金写过信。
只不过,这次杨苡把“星”追成了挚友。
相信,这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令人惊奇的。
然而,对于杨苡来说,她只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取悦自己。
有趣的人,大抵就是这样。
他们不曾循规蹈矩,更不会用世俗的眼光,来左右自己。
相反,她们注重内心自由,崇尚有趣灵魂,更愿意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937年杨苡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南开大学。
然而,就在她开学之前,“七七事变”爆发了。
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被迫西迁,在昆明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彼时,杨苡因为发表了抗日诗《失去爸爸的孩子》,被日本人当成了“眼中钉”。
迫于形势,杨苡不得不离开天津,前往昆明到联大求学。
烽火硝烟中,杨苡跟随联大师生,从天津一路辗转,最后抵达昆明。
此时正值联大最艰难时期,学生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清苦,杨苡也不例外。
她的房间不仅简陋到只有一张床和一套破旧桌椅,而且每逢下大雨,就会变成“水帘洞”。
尽管如此,杨苡也没有伤感失落,反而对一切事物感到新奇。
兴致乍起时,她会在一片雨声中唱起在中西女校学的英文歌,而且一边唱,一边在小木床上扭来跳去。
王小波说:“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
一个有趣的人,哪怕外界环境再糟糕,她也会从中找到可喜之处。
读书期间,杨苡迷恋上了昆明的云、山、水、树、还有几座庙宇。
作为一个租界长大的孩子,她觉得这一切都美极了。
哪怕是一片树叶的摇曳、一朵小花的绽放,都能激发起她的幸福感。
正如1940年她在联大莲花池畔留下的诗句:“我爱日月,晨之晴朗,夜之朦胧,更爱看一条雨后出现的彩虹!”
在这个流亡岁月里,杨苡发自内心地热爱着生活。
平日里,她不仅和同学们一起淘米做饭、逛街、看话剧,还时常参加文协座谈会。
在她看来,与其满腹牢骚,不如把琐碎的日子过得生趣盎然,滋味无穷;
所谓艰苦的生活,不过是另一种“好玩儿”的人生体验。
只要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就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是杨苡一生最惬意美好的一段时光。
只可惜,她在那里仅读了两年。
因为意外怀孕,杨苡不得已中断了学业。
而休学在家的日子里,杨苡总是忙于带孩子和操持家务。
这让她一度陷入了迷茫。
好在这时,巴金写信鼓励她:
人不该单靠情感生活,女人自然也不是例外。把精神一半寄托在工作上,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面,也是美丽的。
杨苡豁然开朗。
很快,她找到了人生方向,并且立志把翻译作为终身事业。
从那时起,杨苡便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有时还会在杂志上发表一些翻译诗作。
恰是那一年,哥哥杨宪益告诉她,梁实秋完成一个译本《咆哮山庄》。
怎料,杨苡听到后,笑到岔气,并直言此名“滑稽”。
哥哥杨宪益听她口气如此之大,便说了句:“有本事你来!”
哪曾想,天生不爱服输的杨苡立马当真了。
于是,这部以“呼啸山庄”为译名的经典作品就此问世。
自此,杨苡也走上了翻译家之路。
除了《呼啸山庄》,杨苡一生中还翻译了《永远不会落的太阳》《伟大的时刻》等一系列作品。
因翻译的质量好,语言美,她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100岁那年,杨苡更是荣获了南京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但尽管如此,杨苡却始终把翻译看作是“游戏”。
有一次,她无意间看到一本杂志上的文章和自己翻译的一模一样。
于是,她得意地去告诉了丈夫赵瑞蕻(hóng)。
不曾想,自己却遭到了丈夫的嘲笑:“人家抄袭你,你还笑。”
但杨苡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恰恰是说明自己翻译的足够好。
就像她所说的:“翻译就是一种玩法儿,真是够快乐。”
不可否认,一个活得有趣的人,总是会把一切看的很开。
正因如此,跟翻译打了一辈子交道,杨苡依然乐此不彼,并创造了不凡的成就。
杨苡百岁生日时,她的一位老友说:“当年在中西真是好啊,就是我们玩得太多了。”
而杨苡却一脸不可思议,反驳道:“怎么会,我还没玩尽兴呢!”
不得不说,杨苡一生都把“好玩”放在第一位。
小时候,八叔家的四哥让杨苡喊杨宪益dear哥。
因为不会说英文,杨苡就将dear说成了der。
由于发音和“咯噔”很像,所以大家都把她当成了笑话。
但杨苡觉得“哥der”叫起来很有趣,便从小喊到老。
哪怕杨宪益90岁大寿时,她仍在充满童趣的贺卡上称呼一栏写着“亲爱的哥der”。
杨苡的一生,从未因年龄舍弃自己的童趣。
即使到了晚年,她家里的沙发上和柜子里还都摆满了可爱的洋娃娃,和各式各样的猫头鹰。
不仅如此,当有客人来访时,杨苡还会像小女生那样描眉毛、涂口红。
任凭岁月呼啸,杨苡始终保持着少女情怀,而且她的眼里总饱含着孩童般的好奇。
97岁那年,杨苡凭借新学的理财思维,一口气买了10枚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币,送给孩子们。
年近百岁的她,还会跟年轻人一样,喜欢追热播影视剧,爱刷朋友圈。
尽管韶华已逝,但杨苡依旧活出了青春的生命状态。
所以,她在103岁时还是会被晚辈们喊作:“可爱的小女孩”。
作家法国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了解生命且热爱生命。”
无人能抵岁月流逝,因为那是生命不变的真相。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只是一段漫长的等待衰老的过程。
从少年时的天真烂漫到晚年时的顽皮可爱,杨苡始终用她永不褪色的稚趣涂抹岁月的弧光。
翻译家黄荭(hóng)曾评价说:“杨苡所经历的百年沧桑,从来不曾抹去她身上一直存在着的天真一面。”
回首杨苡曾经走过的岁月,生于动荡年代,经历家道中落,也曾颠沛流离。
但可贵之处,是她历经百年的世情苦难,却依然葆有童心未泯的热情。
时代是残酷的,大家族是悲剧的,但杨苡却是幸运的,人生也是足够精彩的。
她用“天真”的人生底色,换来了有趣的百年人生。
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想我这一生就如同浸透了浓郁的果汁,确实不虚此生,果实累累。”
人这一生,最要紧的,是把日子过得有趣。
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不断绘就生命的底色,才不辜负来这人间一趟。
活得有趣,这大概就是杨苡先生长寿丰盈的秘诀了。
作者 | 子乔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