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小事,我猛然明白了为什么咱们的孩子不够独立
我好像经常写文写成“连续剧”哈。
今天要讲的事,跟前两天的文章有点关系。
这周二,我借李湘送女儿来英国上学的新闻,写了篇“要不要送孩子留学,什么样的孩子才适合留学”的建议。
很多亲们留言表示,糖糖妈说的真是掏心掏肺的大实话,留学机构绝对不会告诉你。
确实如此,我分享的都是自己海外十几年经历的肺腑之言,错过的朋友等会儿可以去文末找链接。
不过先别走开!
今天的内容虽是“留学文”的后续,在育儿上却应该作为前篇。
01
周二文章发出去以后,“炸”出来一个跟我20多年没联系过的初中同学。
她说正打算为14岁的儿子办出国呢,看完我写的又犹豫了,因为感觉孩子“不够独立”。
他们家经济条件很好,费用不是问题。
想送孩子出国主要是因为孩子“自理能力差、遇事没有主见”,尤其作为男孩子“优柔寡断”,所以想接受一下“独立教育”。
引号里那些都是同学的原话。
她当然不是想黑自己的娃,也确实在积极寻找改善方法。
但当我问她,有没有跟孩子商量过,孩子本人什么意见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
作为老同学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不留情面”地指出:“那你尽力的方向可能搞错了!”
西方的孩子比较独立,这是大家公认的。
他们不但自理能力强,而且有自己的见解、敢于挑战权威、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会说,是因为西方人比较民主,尊重孩子的个性,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这些都没错。
我以前也写过,英国孩子最小3个月就上幼儿园了,不到1岁就分房睡了,学校老师也鼓励自由意志。
但这些都是表象,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再分享一件最近发生的小事。
02
这学期糖糖姐姐升入5年级了。
他们学校规定,5年级开始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学,但需要家长先跟老师打好招呼。
我反正要接送弟弟,就没放在心上。
但有天我下班遇上堵车,到学校已经晚了,从端端他们低年级部穿过大操场再走到糖糖那边,至少还要五六分钟时间。
我灵机一动,给校办打电话,请他们转告老师放糖糖自己走到弟弟这边来。
接电话的老师说:“我这就去告诉班主任,不过今天还是麻烦您过来接一下,晚点没关系,因为我们也得先跟孩子确认下。”
我没多想,接了弟弟就赶紧往高年级跑。
等我们到了,果然其他孩子都走了,糖糖、班主任、校办老师都在门口等着我。
老师见着我就说:“我们刚才问过孩子了,她说愿意放学自己走,那以后我们就放她自己出门咯。”
说完又跟糖糖确认一句:
“你准备好了对吧?自己可以对吧?”
糖糖调皮地比了个耶,还跟老师击了下掌,就开心地跟我走了。
这事前后也就几分钟,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即使家长已经明确要求过了,老师们却还是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这让我想起以前带孩子出门,他们经常跟收银员啊、服务员啊、或是其他家长闲扯几句,都是些很孩子气的话,大人们却大多都会热情认真地回应。
有一次,端端才三四岁,在一个室内游乐场摔倒了,气哼哼地跑去拽一个工作人员的衣服:“这个地太滑了,小朋友会摔跤。”
我还没来得及有任何反应,牛高马大的工作人员立马蹲下身来,温柔地安抚到:“对不起哦,我记下你的意见跟我老板说。我带你去更容易的地方玩好不好?”
其实我们家孩子一点不“社牛”,但都有自己的主见、不害怕跟大人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都是独立意识的体现。
但与其说英国人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如说他们本质上是“没把孩子当成孩子”。
哪怕一个几岁的小屁孩儿,也被当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来对待。
而咱们的文化里,家长更习惯“指导教育”或“保护包容”孩子,缺乏跟孩子的平等对话。
当我们抱怨一个孩子“不够独立”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有没有“允许他独立”呢?
03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在孩子独立的道路上设下这些“路障”呢?
无限付出,大事小情都帮忙代办
很多家长一边抱怨孩子依赖性强,一边却大包大揽,把本来应该孩子做的事,都当做自己的责任。
我生完端端休产假的时候,曾经带糖糖回国上过几个月幼儿园。
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几乎只有糖糖一个人是全程自己背书包提水壶的,其他孩子的大包小包基本都是家长代劳。
有个奶奶看我每天甩手走在旁边,还替糖糖抱不平:“妈妈不帮她背一下吗?那么小等下背都压弯了。”
结果糖糖抢答:“才不会,我力气超级大!”
她这话把周围家长都逗笑了,说这个小姑娘真不娇气,我这个妈妈当得轻松啊。
其他小朋友不服气地说:“我力气也大啊,我也背得动啊。”
家长们却纷纷表示:“你哪里背得动,小朋友压多了长不高的!”
大家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小朋友“自我意识”萌芽以后,是非常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并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们却总怕孩子受累、嫌孩子慢、或者不愿他们走弯路。
小时候帮忙穿衣背书包,长大了帮忙买房找对象,恨不得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做了。
还有些家长也很有意思。
这样的对话大家一定不陌生:
A和B你想选哪个啊?
我想选A。
A不太好吧?你看B多好啊!
那选B吧。
好咧,你看,我都是先问过你的哦!
生活中不会这么直截了当啦。
但是大家想想,我们有没有表面上给孩子提供选项,实际上却各种引导劝说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呢?
实际上人人都天生就有独立意志,但如果大人“总把孩子当成孩子”,会无形中打压阻挠独立人格,让孩子变得缺乏主见、不会选择。
大人的事跟孩子无关,不让他们参与
咱们中国家长潜意识里,孩子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家里其他的事都不要管。
我小时候有个朋友,一直以为她爸爸在外地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来。
直到上了中学,她才无意中从妈妈同事那里得知,原来自己的父母已经离婚了!
她知道真相以后特别震惊,质问妈妈为什么要瞒她那么多年。
她妈妈非常委屈:
我都是为了你啊!为了不影响你学习,多苦多难我都自己扛,你知道这么多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你怎么还来埋怨我?
朋友也非常崩溃:
我不知道啊!你们都瞒着我我怎么知道啊?难道我连知情权都没有吗?
本来是相依为命的两母女,却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巨大的隔阂。
妈妈心寒女儿不够体谅,更加坚信了“小孩子就是不能理解大人”;
女儿不满妈妈不够信任,一味把自己当成孩子,根本不尊重她还给她戴上道德枷锁。
我有一年回国,还遇到了朋友的妈妈,跟我一顿抱怨女儿还不找男朋友,挑三拣四,让我劝劝她,这么大人了还不懂事。
朋友却说:
我选的她都看不上,她选的我也看不上。
这位阿姨就是典型的太把孩子当孩子,嘴上说着“这么大人了”,内心却始终认为孩子没长大,需要大人保护、把关、帮她做主。
家里的事大人说了算,孩子没有发言权
这一点也是非常普遍的。
很多家长都不太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比如说,要买什么样的家具、怎么装修房子、去哪里度假,等等,一般都是大人说了算,很少问孩子的意见。
因为很多人觉得,孩子又不懂,更不会划算安排,连钱的概念可能都是模糊的,他们的意见只能让事情更复杂化,提了也没用。
其实有没有用是后话,让不让发表意见才是关键。
英国人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
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非常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
很多英国家庭还有定期召开“家庭会议”的习惯,小到下周吃什么菜、放假去哪里玩,大到家庭理财规划等都跟孩子一起商量。
孩子的想法也许幼稚不切实际,但是却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家长借由一次次听取意见、一起研究意见、找到哪里合理不合理,孩子才会有机会一步步优化自己的思维逻辑,进而得到独立思考、独立处理、独立完成的能力。
常常有人问我,怎么老外一个年轻爸爸妈妈带几个孩子都游刃有余,而咱们的年轻父母不依赖保姆老人都没法带娃了?
这可能正因为,我们太习惯把孩子当孩子,以致于很多人自己都生了孩子心理上却还没有长大。
一个心理上还是孩子的人,更会延续上一代“要替孩子做主”的心态,又怎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呢?
所以啊,有时候不是孩子不独立,而是我们当大人的不给孩子独立的机会,也无形中剥夺了他们独立的能力。
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别人学习,先从“不把孩子当孩子”做起。既要引导和建议,也要平等和尊重。
我自己其实也还经常带着惯性思维,没太注意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在知道家长意思以后还询问孩子意见,会让我印象深刻。
亲们又有哪些经历可以分享呢?
咱们互相提醒,一起进步吧!
1
END
1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