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给你一次做诚哥的机会,你会珍惜吗财经2024-01-12 11:01昨日,嘉实旗下的基金经理王贵重表示,“对港股头铁的核心原因就是便宜,而大的机会一定来自于大的分歧,港股是外资怎么看中国的呈现,外资觉得我们会像日本,但我觉得我们和日本完全不同,会从地产驱动,转向科技制造驱动。 王贵重称,记得上学的时候读李嘉诚,他的核心发家都来自于英国资本抛弃香港资产的时候,这次轮到我们了,历史会重演吗? 与此同时,今日东京交易所的总市值已超过了上海交易所,这是个值得思考的时刻。一、外资撤离,李嘉诚抄底香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巴菲特加大投资日本五大商社,辜朝明认为中国将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忧加大后,港股和日经走势的背离,即是外资用钱投票对我们最直观的看法。 甚至乎,2024开年6个交易日,日经指数涨超6.5%,日经225逼近36000点大关。而A/H股的低迷,吸引了更多国内资金涌入日经ETF。 华夏野村日经225ETF,本周成交量为17.72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是过去一年平均的10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日经ETF的溢价率已来到9%的水平,这是十分夸张的水平,这也说明市场的钱越来越按耐不住了,即使承担9%的溢价风险,都不投现在低估的A/H股。 那么,这也侧面证明,假设A/H股低迷的时间越长,就会有越多资金通过ETF的方式流去其他市场。所以,A/H股反转的越早,反弹的幅度才有机会越大,否则钱都跑了,还有能力买的资金也不在了。实际上,港股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样是地缘政治驱动拥有港股定价权的外资撤离,导致港股出现非理性的下跌。 在外资带有宏观因素的撤离下,这会使得市场的估值体系失灵,就像现在的港股一样,即使看着公司基本面不错,估值也很便宜,但为何就是涨不起来,外资宁愿买日本的公司,也没人买港股呢? 回顾历史,1982年时的港股就面临过这样的情况,这也是李嘉诚大抄底香港的其中一次。 首先,1982年正处美国加息周期,美联储利率提升到11.5%,其他经济体也处在经济衰退之中。 重要的是,这一年中英双方首次就香港问题开始谈判,在香港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大,以及美联储高利率的吸引之下,使得外资恐慌抛售港股,港股在半年内就跌去了44%。 这也使得英资大规模撤离,导致香港一片萧条,全港的资产在半年内大缩水。在外资大恐慌之际,李嘉诚开始进场抄底,因为他意识到内地一定会支持香港的发展,这也如李嘉诚亲口所说的,在大环境下顺势而为。 李嘉诚的判断,因为早在1978年时,内地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就要利用外商投资,而香港是很重要的外资窗口,在当年就邀请了一批香港地产大佬北上参加典礼。其中就包括李嘉诚,当时他就意识到改革开放是产生长达几十年巨大经济效益的机会。 并且,李嘉诚在香港几次的抄底,几乎都与内地有关系。 回看李嘉诚的发家史,早在1960年代末,内地有一轮移民香港潮,但1967年,一些因素波及到香港,这也使得外资人心惶惶的出逃,抛售资产,也是香港经济危机的一年。 在当时,李嘉诚用全副身家买入各种廉价地产,包括旧楼、地皮、烂尾楼等。 直至1970年时,香港政府通过加大支持工业化和出口的政策,改变了经济结构,这推动了贸易和国际业务,使得香港经济复苏,而李嘉诚通过几年的抄底,共拥有190万平米的地产,一年租金收入就有400多万港元,李嘉诚的资产价格翻了几番,成为四大地产家族之一。 回到刚提到的1980年代,中英谈判时,外资开始撤离,房价再次暴跌,李嘉诚再次迎来一次抄底香港的机会。 再次开始大笔收购,以29亿的价格收购了港灯集团,港灯拥有香港大量的物业,是绝对的优质资产,随后1980年代的石油危机,李嘉诚再收购了加拿大巨头赫斯基石油公司,并在加拿大股市上市。 李嘉诚通过多次外资恐慌抛售香港资产的机会,在几次香港经济周期低谷时大举抄底,包括趁乱收购和黄,最后成为亚洲首富。 而李嘉诚抄底的三个特点,一是判断行业,1960-1970年代,当时香港富人主要集中在金融、航运、贸易、能源、工业灯多个行业。 而现在巨富都集中在地产,当时的地产商并不突出,可李嘉诚通过对内地坚定支持香港经济的特点,包括看到香港的出生人口和净流入人口在快速上升,意识到地产行业的巨大机遇。 第二个特点是会判断局势,总能从不稳定中找到机会,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对大势和政策的判断,例如1967年因文化学术导致香港经济混乱,他认为混乱只是暂时的,所以敢豪赌收购低价楼。 第三个特点是会判断大市,在楼市和股市都高涨时,就要抛售楼盘,储备现金,等到楼市低迷时,疯狂囤地,同时收并购拥有土地的公司。 例如,1973年时,港股大牛市,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增发5次新股,在大牛市时募集了大量的现金流。两年后,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以及美元和黄金取消直接兑换关系,这使得全球经济进入不稳定期,港股大暴跌,李嘉诚借此又大量购入低价的土地。 在1980年代,长实净利润来到14亿元,是10年前的30多倍。 更具体来看,历史上港股多次低点,就是李嘉诚出手的时候。 二、够低估的港股,但难以下手李嘉诚的多次抄底,都是建立在宏观因素和政策稳定的情况下才勇于出手。 回到现在的港股,从估值上看,分位点来到近十年的1.73%,是近十年里最便宜的时候。从赔率上看,每当历史出现这种低位时,恒指的大级别反弹都是40%起步的,但为什么没人敢抄底? 从外资担忧的角度出发,与1980年代也有些相似。 1、美国加息,美国市场收益率跑的更好。2、对未来的政策担忧,产业结构的调整。3、地缘政治驱动。 首先,抛开美国加息不谈,虽然今年降息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港股未受到刺激影响,短期的涨跌已与利率和汇率关系不大了。且美股市场的确跑的更好,资金都是逐利的,当一个市场跑的更好时,产生的吸血效应会越来越大,例如美股和日经。 第二点来看,结合开头所提到的,外资觉得我们会像日本一样,可能走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道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担忧。 这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里,产业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地产,但现在把地产拔掉之后,仍未找到新的带头马车,例如出口和消费仍然不是强劲的。 尤其是在科技上也被封锁,现在就像一家公司没有主营业务一样,这是外资看到的,会不会踏上日本老路的担忧之一。 而回顾日本过去30年的老路,虽然遇到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也不愿意借新的钱,但日本并不缺少高科技的企业,而这也是外资做多日经的理由之一。 例如,2023年日经225涨幅翻倍的6支大市值股票里,其中4支半导体公司。从外资的角度上看,买日经也是买与美国半导体相关的科技股+日本通胀,工资上涨所驱动的消费股为主。 那么,能否从地产驱动,转向科技制造驱动呢?这一点相信可以做到,但时间上谁都不好做判断。三、结语所以,最后看回李嘉诚曾经抄底香港的经验来看,重点即是市场政策向好,且稳定的,加上顺势而为的行业。 历史上看,外资的出逃是会导致港股出现非理性的下跌,非理性的估值。但要反弹或是反转时,同样要有很强的基本面,以及政策大势的支持。否则就可能出现,现在看着公司PE很便宜,结果到时候实现不了那么多利润的情况。 那么,现在具备李嘉诚的世纪抄底要素吗? 似乎仍未出现,至少要素之一的顺势而为不成立,拥有定价权的外资是逆势的,而外资的转向离不开强劲的基本面支持。所以,即使内外资知道便宜,但都不敢下手的原因,况且现在还有美股/日经跑出超额收益的选择,港股就被边缘化了。 加入【丫丫港股圈】知识星球,您可以获得: 1、重要财经新闻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针对它对企业/行业/股市形势的影响。 2、有价值的第三方报告 + 纪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鉴与学习参考。 3、每一周至两周一篇分析员的股票报告,深入剖析投资逻辑和基本面因素。丫丫商务合作微信:wushuxi_(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丫丫内容投稿:[email protected]今年A股的五朵金花?今日的美团,昨日的阿里?当我们在讨论腾讯回购时,在讨论什么?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