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傻,美帝的滑,与俄罗斯的拉胯
蛋总被关了一个星期,不过倒没闲着,吃瓜吃到撑,有国产瓜也有进口瓜。国产瓜中,最令大家目瞪口呆的是李易峰的瓜。
但我有个朋友死活不相信李易峰PC,更不相信过程中他还戴墨镜,更别提肉搏战一挑七。我想说服这位朋友,可是我没有证据。你们谁有麻烦走私发我一份,替朋友谢过了。
进口瓜中,最令人瞩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西欧封建残余势力和殖民残余势力及其孝子贤孙的滑稽表演,另一个是俄乌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
最近,俄罗斯在军事方面表现十分拉胯,无论是战略布局,还是战场表现。北方,俄军全线退出了哈尔科夫州,南方赫尔松的防线也岌岌可危。
上图中,蓝色部分是乌军重新控制的区域。俄军拉胯的另一明证是普京撤掉了负责顿巴斯指挥作战的将领罗曼·别尔德尼科夫。
而且撤职的原因也很直接,要为俄军在伊久姆的溃败负责,接过指挥棒的是中央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宾将军。这表明普京对俄军的表现也很不满。
伊久姆是哈尔科夫州的一个城市,处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地理中心,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枢纽。
伊久姆进可攻退可守,所以自俄乌冲突进入第二阶段以来,就是整个战争的焦点,俄罗斯在这里部署了重兵,囤积了大量物资。
俄军打得不好,另一明证是普京的小迷弟车臣领导人卡禄山,错了,卡德罗夫公开表达了不满:成千上万俄军溃败,扔掉了大量武器弹药和伏特加……
卡德罗夫还发表高论,说如果我有权力,我愿意在全国宣布戒严,并使用任何武器攻击恶魔,因为今天我们正在与整个北约集团交战。
总之,俄军打得拉胯是客观事实,而且拉胯程度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包括普京本人。我们来复盘一下这场冲突。
这场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冷战结束后,华约不在了,但是美国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先后进行了五轮东扩,在亲俄国家搞颜色革命。
2014年之前俄乌关系算是不错的,不然经历了2004年的颜色革命之后,亲俄的亚努科维奇也不会当选为乌克兰的总统。
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后,奉行全面的亲俄政策,并力主把不结盟政策写入了法律,从法律层面规定了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和欧盟。
而转折也来自于2014年的另一场颜色革命。2013年底,亚努科维奇叫停了与欧盟的经济合作谈判,并积极推动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共同体。
这个举措,引起了国内亲西方势力的不满。欧美趁机介入,添油加醋煽动颜色革命。2014年初,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而期间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维多利亚·纽兰和时任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直接前往独立广场,对反对派表达支持。
迫于压力,亚努科维奇被迫同意提前大选。但在西方的煽动下,亲西方阵营并不接受这个结果,要求亚努科维奇当即离职,并号召围攻总统府。
在这种情况下,亚努科维奇被迫出逃,经顿涅茨克辗转到了俄罗斯。而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这时候出手显然是最佳时机。
因为亚努科维奇毕竟是合法的总统,反对派通过颜色革命推翻他并不占理,何况他国内支持率也不低。据说亚努科维奇还曾邀请俄罗斯出兵平叛。
大家记得不,今年初哈萨克斯坦形势急转直下,托卡耶夫邀请俄罗斯为首的集安组织出兵平叛,俄军作为先头部队,当天就控制住了形势。
可是2014年俄罗斯错失良机,不但没有扶持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而是通过独立公投的方式拿走了克里米亚。
这样一来有两大恶果,一方面,让美国拿到了把柄,美国随后实施了严厉的制裁;另一方面,也把乌克兰彻底推向了西方怀抱。
2014年12月23日,乌克兰议会通过波罗申科提交的新法案,放弃不结盟地位,决定深化和北约的合作,努力达到加入北约的标准。
从2014年开始,美国虽然纠集了盟友制裁俄罗斯,但欧盟毕竟有默克尔这样的定海神针,俄欧关系不但没有恶化,反而进一步加深了。
表现之一就是俄德两国扛住了美国的压力,不断推进北溪二号工程。对比现在的欧洲政客,默克尔的确堪称一位政治家,战略眼光独到,不说硬话,不办软事。
乌克兰这个国家,早就被美国盯上了。对于美国来说,控制住乌克兰,不仅仅让俄罗斯极为难受,更能死死地控制住欧洲。
为啥这么说?乌克兰不仅仅是欧洲的粮仓,还是欧洲的马六甲。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中,有70%~80%要过境乌克兰。
对于美国来说,掌握了乌克兰,就掌握了俄罗斯现金流,也相当于掐住了欧盟的能源大动脉。如果让北溪二号通气,美国就失算了。
在北溪二号问题上,美国、乌克兰以及中东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利益高度一致。除了美国,这几个都是坐收过路费的。
波兰有多刚?直接派军舰和军机干扰北溪二号的施工,甚至派渔船冲撞施工作业船。因为北溪二号如果通气,俄罗斯的天然气可以完全绕开乌克兰和波兰。
乌克兰也很刚,一方面积极争取加入北约,一方面极力拉拢美帝支持,并在乌克兰东部部署大量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
默克尔还是致力于德国和欧盟长远利益的,极力推动北溪二号。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北溪二号即将通气之计,默克尔卸任了(2021年10月26日)。
2022年初,迫于美国压力,德国新政府叫停了北溪二号,这下俄罗斯算是吃了暴亏,未来的现金流没了,前期投入也打了水漂。
更气人的是,乌克兰一边积极反俄,一边坐收过路费。关键是每年收的过路费(几十亿美元),刚好等于乌克兰的军费。
新一轮的俄乌冲突,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爆发。俄罗斯企图对乌克兰发起闪电战,美欧也对俄罗斯发起了经济闪电战。
结果错进错出,俄罗斯的军事闪电战没能得手,美欧的经济闪电战也没能得手。欧洲启动能源去俄化,俄罗斯启动了经济去美化。
从军事角度,俄罗斯的确很拉胯,闪电战高开低走,三月底转为持久战,全面进攻也变成了重点进攻,现如今又要转为重点防御。
拉胯的原因,我们这里分析一下,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俄罗斯在经济上的拉胯。虽然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之一,但金砖五国,无非是一块金和四块砖。
俄罗斯的经济,虽然曾经实现了连续八年7%的高增长(2000~2007年),但那都是伴随高油价实现的,俄罗斯实际上陷入了资源诅咒的深渊。
简单来说,俄罗斯是用核弹头武装起来的大号沙特。俄罗斯政府内心也是门儿清,谦虚地说油价撑起了俄罗斯经济的半边天。
但是俄罗斯的经济学家不这么认为,哪是撑起了半边天,是撑起了几乎所有的天好不?一旦油价不行,俄罗斯经济立马被打回原形。
一国的出口结构,反映出该国的经济结构。俄罗斯的出口结构中,大多是矿物产品和初级工业品。
2012年~2013年的国际石油均价每桶站上了百美元大关,俄罗斯的GDP也达到了顶峰,2013年是2.29万亿美元。2016年又跌至1.28万亿美元。
从经济总量上看,俄罗斯的GDP不如韩国,跟巴西和澳大利亚相当,也不如我国的广东和江苏,估计很快也会被我国的山东超越。
经济总量上不去,军费就上不去。军费上不去,军工产业就上不去。军工产业上不去,人才流失就严重,产业链也变得千疮百孔。
俄罗斯的军工产业,依然是在吃苏联的老本。军费和军工产业上不去,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就滞后。
俄罗斯有没有先进的军事科技?当然有,无论是先进战机、精确制导、隐身技术、无人设备、战场预警、高超音速武器等等。
可惜了,军费不够,导致采购不足,进而导致产能跟不上,也导致训练量不足。所以刚开始的闪电战,俄罗斯导弹打得还是挺不错的。
可惜了,由于库存不足,导弹打一枚少一枚,只能优先打击重要的军事目标。对于军事目标,也无法实现饱和式攻击。
所以俄罗斯一波导弹攻击之后,就开始用战机轰炸。刚开始还有远程精确制导炸弹,后来就靠低空抵近轰炸了。
低空轰炸很快就遇到问题了,那就是战机要面临西方支援乌克兰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威胁。所以导致俄罗斯先进战机不断被击落。
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也在第一阶段亮了相,的确很震撼,但是也只是亮了个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库存不多,且产能跟不上,生产速度跟不上消耗速度。
俄罗斯现在并不缺钱,因为石油价格暴涨,上半年财政还出现了盈余。但问题是产能、产业链的缺口仅靠钱是买不回来的。
按说俄罗斯打乌克兰那是绰绰有余,可是乌克兰的背后是整个北约。俄罗斯高开低走之后,北约发现了大毛的虚弱,所以变本加厉援助乌克兰。
一方面,给乌克兰军队提供培训,另一方面提供越来越先进的武器。还有,北约给乌克兰提供的情报也令俄罗斯非常头疼。俄军在乌军面前,变成了小透明。
所以卡德罗夫说得对,与俄罗斯作战的是整个北约,乌克兰只是北约的代理人。北约正在借助乌克兰消耗俄罗斯。
国力不济,军费不足,导致俄罗斯能投入的兵力也捉襟见肘。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陆军有150万人,经过30年孜孜不倦地裁军,只剩下25万人。
可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投入就高达20万人,家底都翻出来了。数量下去了,质量没提上来。20万人到了乌克兰战场,并没有多大优势,反而成为乌军游击队的活靶子。
俄军在战场进展不利,越早战略收缩越有利(止损)。因此俄军撤退不是早了,而是晚了。你看我们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多么英明神武?
一鼓作气打得对方落花流水。实现战略目标后迅速后撤,避免陷入长期战和消耗战。老山轮战,那是在有利地形下消耗越南。
虽然俄罗斯在军事上进展不顺,但现在说战争结束还言之过早,因为俄罗斯经济还行,能扛得住这个消耗。北约在消耗俄罗斯的同时,俄罗斯何尝不是在消耗北约?
俄罗斯经济的基本面形势有利,主要是大宗商品尤其是油价气价粮价行情很好。油气欧洲不买,但是有人愿意买啊,甚至有人买来再转卖给欧洲,当起了倒爷。
何况欧洲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前一段时间俄罗斯对欧盟说,对不起,我这设备故障且无法维修,因此不得不停气。
德国害怕了说,设备我随时可以给你。俄罗斯说:不是内个设备,是加拿大的设备。德国又说:那我去帮你催催。
由于能源的匮乏,欧洲能源价格暴涨。欧洲国家撕掉了虚伪的面具,放弃了双碳目标,再次启动了燃煤发电。
俄欧关系紧张,能源严重匮乏,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就在这时候,美国又开始施展吸星大法,通过加息吸引美元回流。
这就导致了欧洲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增大,欧元不香了。昔日一欧元兑换1.2美元,现在欧元只能兑换1美元,甚至0.98美元。
对于西欧工业国来说,石油天然气不仅仅是能源,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德国工业包括汽车、铝、玻璃、化工、建筑等各行各业都要用到天然气。
比如玻璃行业巨头肖特公司,是生产中硼硅玻璃的世界寡头。其生产的中硼玻璃和高硼玻璃被广泛用于制药业,作为药品、疫苗的容器。
德国肖特在全球疫苗玻璃瓶的市场占有率可达50%,而肖特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德国美因茨,也是天然气消耗大户。
化工龙头巴斯夫,其中在德国国内的生产厂家共有60多个,最大的化工厂位于路德维希港,该厂天然气总需求约占德国全国的4%。
天然气价格暴涨,发电可以改用煤,但是化工厂只能干瞪眼,这简直要了企业的老命。企业也不能干瞪眼等死啊,资本家等着数钱呢。
怎么办?只能转移到一个社会条件稳定、营商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的地方。遍观全球,也只有东方某神秘大国了。
7月19日,巴斯夫欧洲公司做出了重大投资决策,全面推进其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体化基地项目,投资额100亿欧元,9月6日首套装置已经投产。
德国资本,也开始外流。其中对华投资达到了历史新高。大众的新疆工厂,也扛住了美国压力,要继续开工生产。
随着营商环境的恶化,欧洲又开启了一波去工业化浪潮。欧洲把自己绑在了北约的战车上,也正在为自己不明智的行为买单。
现在欧洲最困难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冬天怎么过。聪明的商家已经开始提前动手,在超市里出售劈柴,3.29欧元一兜。
白俄罗斯挺仗义,为了欧洲人民的冬天操碎了心。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亲自上阵,一边劈柴一边说,我们不会眼睁睁看着欧洲人被冻坏……
而美国真是老滑头啊,煽风点火之后,不仅抢占了俄罗斯空出来的欧洲能源份额,还趁机收割了一波欧洲。
所以当今世界四大看点,除了俄乌冲突之外,那就是小冈本、小汉斯和大阴帝国谁先扛不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当前,美元兑日元快破150了,半年前还是100出头,这贬值速度也太快了。而且小冈本头上还顶着十几万亿美元的国债,国债总额是GDP的2.26倍。
大阴帝国问题也不少。英镑大幅贬值,八月通胀率9.9%。这加速了苏格兰独立的进程,已经决定要在2023年进行独立公投。
而这节骨眼上,英联邦共主、大阴帝国吉祥物离世,让英国形势雪上加霜。搞不好明年大阴帝国就变成了小阴帝国。
俄罗斯战场形势不利,但是经济基本面还行。源源不断的油气生产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有了现金流能买东西,也能激活国内军工产能。
从哪儿买东西呢?当然从世界市场。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7月,俄罗斯同东方某神秘大国的贸易额增加了29%。毕竟,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当前,世界局势波谲(jué)云诡,危与机混杂。俄罗斯战场不给力,一些中小国家心事不一,有的紧张,有的兴奋,有的蠢蠢欲动。
比如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看到俄罗斯无暇他顾,现如今已经放飞自我了,在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内大打出手。
最近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再次大打出手。阿塞拜疆的背后,就是土耳其。而亚美尼亚的背后,则是俄罗斯。
阿塞拜疆出手之后(9月13日的凌晨),亚美尼亚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大毛那里求助,大毛挺仗义,说:等我收拾完乌克兰、立陶宛、波兰就去收拾阿塞拜疆……
俄罗斯战场不顺,叙利亚日子也挺难过的。一边看着美军大摇大摆偷石油无计可施,一边要随时准备挨以色列炸,一边还要忍受埃尔多安时不时的来一炮。
需要注意,俄罗斯虽然在俄乌战场牵制了欧美力量,但自己的力量也被战场给拖住。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俄罗斯在战场上的撤退,还要看到俄罗斯在全球的战略收缩。
中俄既然是上不封顶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伙伴出现了战略空白区,我们就得迅速补位,尤其是中东和中亚,所以上合和金砖的扩容势在必行。
最近传来不少好消息,除了中蒙俄燃气管道立项,最令人振奋的就是商讨了20多年的中吉乌铁路立项,俄方不再反对,计划明年开工。
还需要提防的是远东方向。俄罗斯把大部分陆军兵力调往了乌克兰,远东必然空虚。加上俄罗斯表现乏善可陈,要提防小冈本蠢蠢欲动。
还有北极航道,俄罗斯力邀中国参与开发,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坚定维护北极的航行自由权啊。
俄罗斯在困境之中,我们不仅不能落井下石,必要的时候还得奶一口,毕竟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中俄是战略背靠背的关系。
俄罗斯战场拉胯,战略收缩是无奈的现实,留下的空白我们该补位就得补位,你不补就会让美国钻空子,所以我们不能错失良机,这对中俄都有好处。
此外,中俄关系当前处在最好的阶段,毕竟中俄关系靠美帝。中俄关系有没有恶化的可能?当然有,中俄关系的基石(也就是美帝)一旦碎了,中俄关系就会变糟。
下面这位知乎网友一下子道出了天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