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繁花》爆火:为什么上海重返文化C位?|混沌文理院讲师许纪霖

《繁花》爆火:为什么上海重返文化C位?|混沌文理院讲师许纪霖

公众号新闻


城市既是现代人安身立命的精神空间,也是现代商业文明的渊薮。上海作为中国新商业文明生长发育的重镇,深刻认识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核,是题中之义。


许纪霖教授应邀为路灯社撰此雄文,从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讲起,回溯上海的文化传统,分析上海的城市性格,看上海之为上海的原因。


作者 | 许纪霖 混沌文理院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本文转载自路灯社约稿,“许纪霖之窗”发布文章,不代表混沌学园观点,混沌君略有删改


上海被称为魔都


她是阴性的,魔性十足,就像《繁花》中变化无常的上海女性。


上海又是阳性的,柔中有刚,在血脉中继承了江南侠客鲁迅的基因,每每在历史紧要关头,会站出来,扭转命运的齿轮。


一个有阴有阳、刚柔并济的国际大都市,究竟如何揭开她的神秘面纱,从历史与现实的轨迹中,窥见其真貌呢?


还是从电视剧《繁花》说起吧,繁花热让这个冬天的魔都有了些微的温度,黄河路、进贤路、和平饭店打卡的民众络绎不绝,向不朽的传世小说作者金宇澄致敬,向成功改编为电视剧的王家卫致敬,向这座魔幻的城市致敬。


精读过小说《繁花》的文青,会不认同王氏连续剧,因为王家卫抽取了小说中的只言片语,演绎了繁花中的一条脉络、一个时间、一个空间。


从985名校毕业的新上海精英们,也看不懂电视剧《繁花》。她们对魔都的想象,来自于王安忆的《长恨歌》、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和邵艺辉的《爱情神话》,充满了传奇、高雅和罗曼蒂克,那是一个空气中都带着玫瑰花香的楚门的世界。


王家卫让她们失望了。看到的是黄河路上残酷的商战、进贤路里小市民的撕逼,还有上海小女人的咋巴。


这是魔都吗?这是梦幻中的东方巴黎吗?


然而,老上海人认王家卫。从游本昌、马伊琍、陈龙这些满口俚语的乡音中找到了熟悉的烟火气。魔都不只有霓虹灯和梧桐树,还有霓虹灯光亮照耀不到的亭子间、七十二家房客,为一毛三分钱水费分摊不均而打官司,吵得昏天黑地。


王家卫拍出了另一个上海,一个野蛮生长期的上海,一个小市民的世界。


这样的野蛮生长,历史上曾经有二期,第一期是清末民初,第二期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也就是魔都的二次开埠。


三十年代的海上旧梦,今日魔都的婀娜多姿,其前世今生皆源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狼性。文明的父亲,便是野蛮。


上海是小资的天堂,也是小市民的世界,充满了烟火气和市侩味。每一个地道的上海人,都有两张脸:浪漫的小资和功利的小市民。缺了一面,都不是典型的上海人


小资是雅,小市民是俗。但魔都的文化,正是在雅俗之间:为雅为俗,化俗为雅,雅俗共赏。


老上海人在《繁花》的字里行间和飘忽的镜头夹缝中,认出了自己。


冰火两重天。《繁花》热,只是在老上海人中燃烧,而为新上海人所不解,更被全国观众冷遇,不奇怪。因为他们不曾经历过那个野蛮生长的岁月。而老上海人,在《繁花》中看到的,是记忆中的城市成长史,也是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


在外滩、新天地和陆家嘴打卡的外地游客,居住在联洋社区、仁恒滨江和古北新区的沪上新贵,也生疏于《繁花》的小市民世界。新的社区彼此陌生的独立生活,消解了石库门里弄相爱相仇的邻里关系——这正是《繁花》中葛老师的租客们的真实相处。而老上海人的童年记忆,被王家卫残酷地唤醒了,既亲切,又残酷。


不同空间的上海,不同时间的魔都。假如说王家卫有什么BUG,他的空间感是对的,错的是时间感。王导对上海的空间元素有超一流的直接把握,但对九十年代的上海毕竟生疏隔膜,剧本是上海女生秦雯编的,但还原到屏幕上,墨镜王唯有靠《上海滩》式的港味民国想象魔都的第二次开埠。


他毕竟是聪明的,设计了一个小说中没有的爷叔。这个爷叔,是民国时期跑交易所的生意人,也是上海商业精神的肉身。他是和平饭店的常客,也是这所城市的主人。曾经沉寂了半个世纪,借着上海二次开埠的春风,重新杀回了远东第一大饭店。


爷叔这个形象在《繁花》中是画龙点睛,因此让电视剧有了灵魂。他将民国与90年代的上海链接在一起,跨过中间的歧出阶段。没有爷叔,便没有黄河路的宝总,而没有宝总,爷叔在精神上也是死亡。这两位上海商业精神的代表,将新旧上海,全线贯通,有了一部穿越时代的直通车。


难怪网络上出现了一张爷叔背影的图片:2024,祝你有一个爷叔。


爷叔就是上海历史的化身。一个城市,有好的基因、好的历史,在城市竞赛起跑线上,不用抢跑,就等于赢了半个身位。


要论闯,深圳永远领先时代,80年代是来料加工,21世纪转型为中国的硅谷、民企的中心。纵然深圳经济上驰骋天下,文化上依然年轻幼稚。经济的崛起,一代人足矣,而文化的大都市,非三代人之后不可。


比较深圳,上海的崛起,虽然晚了12年,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人们只看到浦东陆家嘴的摩天大楼、金桥、张江的高科技,其实,魔都的最大魅力依然在浦西,在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梧桐区的高雅街区、新天地的时尚地标。


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这底蕴,正是爷叔所象征的近代的上海。


近代上海,给魔都的二度开埠和崛起,留下了什么样的城市文化传统


作为一座口岸城市,上海的诞生和崛起,就是全球化的产物。


就像外滩有万国建筑、梧桐区有法式别墅,影响上海的外来文化也非常复杂,有西洋的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和犹太的文化,也有东洋的日本文化。世界上各种异域文化云集上海,共同塑造了近代上海的城市文化传统。


在中国人当中,上海人对工作最为敬业,非常拼命。上海的城市节奏,要比其他城市要快很多,许多新移民到上海来,最初碰到的最大困难,不是饮食吃不惯,而是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太快,跟不上。甚至走路节奏也跟不上。


上海人工于算计,处处体现出细微末节中的精明。这个精明,就是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


在国人当中,上海人相对来说最有职业感,讲信用。


在上海人的血脉当中,有紧张的一面,又有潇洒的一面;有世俗的一面,又有超脱的一面。一张一驰,颇有平衡感和对冲感。


近代上海的文化传统,虽然洋风很盛,但依然有自己的本土传统:明清以来以江浙为代表的江南文化。江南文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清代考据学派所代表的理性传统,另一个是苏州评弹、绍兴越剧为主流的才子佳人传统。


江南文化的这两种传统,近代以后与外来的西洋文化有奇妙的对应:考据学派的理性传统与基督新教文化结合,形成了上海人特有的理性、世俗和实干精神;才子佳人的浪漫温情与天主教拉丁文化化学反应,使上海人对生活比较细腻精致,懂得生活,享受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繁花》之中,魔都文化的张力,在阿宝、玲子、汪小姐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时光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城市的基因,依然顽强地代代传承,唯有上海才是魔都,唯有上海人才有魔幻、古怪的性格。


进一步追问的话,上海的城市文化性格,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的城市游走者,我的回答很简单,三句话,十二个字: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务实浪漫。


先说海纳百川。


上海文化包容万象,八面来风,中西兼容,南北通吃。作为一种洋径浜文化,不中不西,又亦中亦西。上海文化,一字而蔽之,那就是一个“海”。海何其辽阔,何其博大,容纳得了百川。百川入海之后,就不成为川,而汇合成一个文化大海。白昼夜晚,千变万化,美仑美奂,魅力无穷。


就像纽约,上海是一个移民的大熔炉,文化的大熔炉,所有的地域文化、宗教传统和高级文明,到了上海之后,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后都一一失去了其本真,演化为极具都市风格或东方神韵的“海派”。海派西餐、海派西装、海派英文(洋径浜英文)、海派川菜、海派京戏,皆是外来文化被融合、被改造的典范。


上海这个口岸都市,有很强的吞吐能力,胃口奇好,可以吸纳各种互相矛盾、对立冲突的文化,拿来主义,来者不拒。又有同样强大的消化能力,化腐朽为神奇,或化神奇为腐朽,将各种不相关的元素混搭,做出一道有风味的海派大餐。


上海是一个展示的大码头,又是一个文化的搅拌机,见多识广,眼光挑剔,又宽容并畜,点石成金。上海文化的优势一是开放,二是杂交。开放加上杂交,便有创新。


北京容纳得了异己,各种多元文化、区域文化可以在京城以原生态的方式独立相处,互不相关,又彼此竞争。上海文化的向心力很强,各种亚文化来到上海之后,都被魔都改造同化。


上海文化的缺点是没有特点,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一切都似曾相识,又有点陌生;然而,没有特点本身,又是上海的最大特点。


再说与时俱进。


上海的两次开埠,都是在全球化浪潮、向国际开放中求生存、图发展。上海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时势。上海人最懂得时势,识时务者为英雄。


时势常新,外部的空间与时间变化了,时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上海处于国际化的前沿,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便是顺应时势,不断求变、求新、与时俱进。


上海人很少恋旧,拘泥于传统,对新的东西、新的观念总有跃跃欲试的兴趣,愿意走在时代的前面,喜欢把握潮流、领导时尚。上海永远是中国的时尚之都,在明清时代的江南文化之中,已有此端倪。到晚清民国,其摩登时尚,不仅独步神州,而且领先东亚,笑傲世界。


第二次开埠以后,与时俱进的精神传统更是显露无遗,所有的文化、观念、建筑与商品,都要同全球最先进、最时髦的水准接轨。它成就了上海的摩登、时尚和辉煌,也让上海文化流质易变,缺乏底蕴;灵活有余,定力不足。有见世面、识大体的小聪明,而缺乏北方古城那种自信、稳重的大气象。


最后是务实浪漫


海派文化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海派是世俗的,也是务实的。上海人像英国人一样,不喜欢高谈阔论,不喜好抽象的理念教条,他们从生活中来,更相信经验,相信日常生活升华出来的常识理性。


上海人永远做的比说得多,信奉的是拿实实在在的“货色”出来,而不是在话语上抢得优势。上海人是实在的,靠得住的,他们不轻易许诺,一旦承诺,会认真地去兑现。


上海具有国内难得的职业精神,将平凡的职业视为志业,在繁琐的俗务中做出美感,做出情调,做出诗意。在这一点上,上海人又象法国人,不满足于平庸的日常生活本身,总是在追求世俗背后的浪漫、实用背后的格调。


上海人身上流淌的是明清士大夫的精神血脉,日常生活不一定奢华,但一定是精致的;情感或许不真诚,但一定是浪漫的。上海人注重形象,注重包装,注重外在的那层气质、品味和格调。


市民阶级是务实的,小资文化是浪漫的,而这两种文化性格在上海又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最典型的上海人之中,务实与浪漫,兼而有之,相得益彰。上海男人的可敬与上海女人的可爱,皆渊源于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繁花》爆红的背后,是内娱这十年的悲哀……儿时的记忆 — 我的左邻右舍 (一)《繁花》胡歌爆火,但这个秘密再也藏不住了....《繁花》金曲歌单盘点,重返90年代​《繁花》爆了!一集广告可达10条,1702元同款双人餐、16888元一晚同款套房被抢光!胡歌的西装也火了,裁缝店电话被打爆……《繁花》的爆火,离不开哪些专业人才?《繁花》经济爆火,谁接住了“泼天富贵”?被《繁花》带火,一件能买上海一平米房的潮牌,关了上海最后一家店《繁花》爆火,这35句台词炸裂了!(句句封神)《繁花》爆了:大家到底在寻找哪一个“上海”?第116章 丰州城《繁花》胡歌爆火,而她身材火辣,自律健身,却不为人知...《繁花》高举高打,爱优腾的「精品化战争」谁赢了?|焦点分析《繁花》背后爆火的深层原因《繁花》爆火:抢了胡歌风头的上海滩“老法师”,竟然是他?借《繁花》爆火!上海唯一门店却要关?上海股事,上海股市,上海故事丨《繁花》里的财经范儿《繁花》横扫品牌圈,剧集招商年冠的秘密在哪里?|独家对话《繁花》爆火:拿捏人性,高手都深谙这个道理!营销周报|借势《繁花》,美团打造「繁花美食」;饿了么「班味」小票大搞「互联网黑话文学」《繁花》后,上海美食爆火!《繁花》大火:让普通人改命的 10 句话还原比《繁花》更繁华的上海商业,繁花经济未来走向何方?许纪霖:00后的“躺平”其实是面对“内卷”的一种苟且​于世界迷宫相遇的线索——混沌文理院六期首批录取名单公布红色日记 悼念总理 1.21-31黄牌!【解字】聊“综艺”来扒扒最近爆火的《繁花》穿搭,90年代的她们好时髦《繁花》爆火:90年代,让我们泪流满面一位教授的思考:《繁花》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上海?《繁花》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上海?《仙剑》到《繁花》,胡歌霸榜必有大牛市?|智氪混沌文理院六期第二批名单——接纳坚硬的世界,在打开中前行一部剧带火上海美食!《繁花》火出圈,都是老上海人记忆里的味道...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