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当了3年全职爸爸,我终于体会到全职妈妈有多不容易......

当了3年全职爸爸,我终于体会到全职妈妈有多不容易......

公众号新闻



今天又是岳父岳母来看孩子的日子。我备好了五菜一汤和水果,给儿子换了新衣服,还特意准备了一点“成就展”让他展示新学的加减法。
仍不免有些忐忑——

太太临时通知晚上有团建,无法回来晚餐,这意味着我这个全职爸爸将独自和岳父母度过整个晚上。

好在,一切顺利。唯一的插曲是我试图向岳父解释他上次的质疑“洗碗机更费水”。


我给他看我的记录:一共用了132次,耗电140.1度,耗水1750升,折合1.7立方米。而如果手洗,水龙头流速5.5升/分钟,单次清洗花10分钟,耗水就是55升,同样洗132次就需要7260升的水......


不知道岳父是否接受了这样的数据解释,但他听完什么也没说,也没什么表情。我正想着如何转移话题缓解气氛时,门口传来钥匙开门声——太太回来了。


全职爸爸主持下的

家庭生活什么样? 



和许多被报道过的全职爸爸不同,我属于“半主动”走上了现有的“工作岗位”。 

在此之前,我算是一个不太知名的独立科技写作者,经常出差跑各种科技展、发布会。2018年左右,我就感到纯文字的内容市场在“变难做”。大家要么在主攻新平台,要么在转型做视频。


我对文字一直抱有热情和偏爱,不想转型,但预料形势会恶化,所以和太太商量,如果我的工作量减少、收入持续下跌,我就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工作。


太太当时正在事业上升期,对我的想法很支持,她说如果我能把家扛起来,让她没有后顾之忧,不如就当“全职主夫”。



在公交车上,给儿子讲解他喜欢的电梯是什么原理       


和上班打卡的人不同,我的全职爸爸生涯没有“辞职”作为分界线,而是从我离开那个圈子开始的。疫情来了,各种展会和发布会骤减,孩子也不能规律上幼儿园,老得在家,我就顺理成章不再接新项目和策划,专注在家带娃,成为了全职爸爸。


刚完成身份转变的时候,我很兴奋!终于有时间和精力大施拳脚了!我曾多次参加各种科技电子产品展,对智能家居和电器非常感兴趣,也很想运用到生活里。


而且我从求学起,就属于坚信“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那批人。所以那段时间,我对家进行了许多智能改造,也算圆了个梦~


比如,添置了洗地机、洗碗机、空气炸锅;对杂七杂八的电器进行了梳理,用手机就能实现智能控制和监测;清洗洗衣机、加湿器,更换空气净化器滤芯......



被我改造后的“科技智能家”


虽然这样折腾后,确实让疫情中后期“宅家”的日子更舒适了,
改造之路仍有一些小插曲:


比如我家是东城老房子,我太太就觉得家也不是很大,为啥不能人擦,非要用个机器人?再比如,我老丈人看不惯我用洗碗机,觉得费水费电,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其实我的理念并不单是省事,而是多线程工作。


家里这些电器替人干活时,我就可以腾出手来,做一些机器干不了的活,比如给孩子念个故事,陪他玩,或者削个苹果吃。   



帮了我大忙的洗碗机


另外,我全职后,最令太太满意的点是:我带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大幅增加了。


我们去了汽车博物馆、火车博物馆、天文馆......
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地方,比如印刷博物馆。那个博物馆门口有台3D巧克力打印机,我让他挑选样式,每人打一块,这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娃体会到科技的乐趣。



带儿子走遍了北京各大博物馆


我还买了些科技“小玩意”,比如手机显微镜、酷炫回旋飞球、避障飞行器
——这样封控期间在小区楼下,孩子也能玩得很尽兴。他放电充分了,回到家才更好带、更好睡。



儿子在玩避障飞行器


再说我的个人变化吧!全职后,我基本只去迪卡侬这种地方买衣服了,之前很喜欢海淘科技酷炫小物件也变成了“只看不买”。虽然太太没有限制过我,但心理上确实不敢那么花了。


像避障飞行器坏了,以前我可能就扔了,但
现在我的第一反应是“修修还能用”。我还开始网购一些传感器、别人打印好的壳,带着儿子组装一些太阳能小车等玩具,成本很低,还能锻炼他的工程师思维。


全职爸爸

每天都在忙什么?


身边朋友听说我做了全职爸爸,都很好奇我每天的时间安排。

其实全职后,我的生活反而比工作时更健康、更规律了。我每天6点就会起床,自己在家先锻炼半小时。如果是周末,我就出去外面长跑10公里。我觉得越松散的环境,人越需要自律,这样反而能充满能量,否则很容易自己瞎想。


然后我开始做早饭、泡咖啡。因为我太太工作很忙,有时晚上八九点才能到家,所以早饭是唯一全家能坐一起吃的,我们都很看重早餐时间。


接着是常规家务,比如洗碗、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准备水果,完事之后我会带孩子外出玩。



带儿子出门玩


中午我和儿子一般吃得很简单。
但儿子不喜欢午睡,所以吃完午饭我往往要陪他玩,再见缝插针收拾碗筷或洗衣服。

我们一般下午四点才出门,因为儿子越来越喜欢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而我们小区在四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孩子是最多的。

接下来我们就回家,他看电视,我做饭、收拾家里。节目都是我选好的,有时是动画片,有时是科学纪录片。

我也必须在做饭间隙收拾房间——如果我太太回家看到乱七八糟的房间就会很生气。


晚上是最轻松的,洗洗涮涮后,进入“家庭阅读时间”,我们每人都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各自看,或者妈妈给儿子念,缓解她陪伴时间少的愧疚感。孩子九点睡觉了,我们一起聊聊天,或刷刷剧,也不会休息得太晚。 


 


全职爸爸

如何教育孩子?  


疫情后,儿子升入幼儿园大班,他同龄的一些玩伴已经上一年级了。


太太也和我商量,要不要给他报幼小衔接班?我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上幼小衔接班!

我以前在工作中,接触过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很年轻,且成功的路径非常多元。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童年都被赋予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探索感兴趣的东西、呵护天生好奇心,并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我而言,比起孩子背了多少单词、学会多少拼音、会不会加减法,我更希望用他喜欢的方式,锻炼提升一些底层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思考能力、与人社交能力......


我觉得这比单纯逼一个幼儿园孩子做题、死记硬背一些他还理解不了的“知识”更有意义
毕竟,孩子上小学后,学校自然会教他学科知识。


而逻辑思维这些底层能力,是孩子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的基础,反而在学校课堂里学不到。所以我很注重在生活场景里培养他这些能力,比如带儿子去科技馆,我就会念给他听不同票价,告诉他怎样组合更好。



另外,我还给儿子买了个摩比思维机,就是那种很像玩具、但没有电子屏幕的机器,由思维机硬件+点触纸质卡片+知识体系3大部分组成,很护眼,很便携,孩子很爱玩。


选中它的理由也很简单。

首先,
它是学而思出品的,背后有十几年教研经验的团队,朋友家娃上过它家线下摩比思维课反馈也很不错。这个思维机无论是机器设计、思维培养体系,还是题卡内容编排,都是线下成功经验的复制。


其次,这个机器强调的就是“玩中学”,孩子在自主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完整的思维培养体系。有时我忙着做家务,他自己趴地毯上能玩上一个多小时。而且它采用了启发式问题和提示,鼓励孩子自己找寻答案,互动性很强。

大半年玩下来,他
不知不觉中就把数数、简单加减、英文字母、拼音这些学会了。


这个图案版数独,儿子超爱玩,现在他已经可以独立做九宫格数独了    


这种自我学习和报班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而不用按老师规定的速度前进。小孩永远不会按照父母期待的计划执行——我觉得这也是当前社会上亲子鸡娃矛盾的根源。


比如我做了个计划,设想一套数学卡片,他每天玩一张,掌握1-2个知识点,一个月可以学到什么进度。但实际他玩的时候,根本不按计划走。有时玩嗨了,就会把所有卡片都倒在地上,挨个点。有时又会把一个卡片重复玩好多遍,或者每天都玩固定那几张。


有一个游戏是把火箭和机器人的数量一一对应,按我的计划,玩一下午就得了。但他反反复复玩了半个月,乐此不疲。我当时就很急,觉得这种简单的东西明明很熟了,应该快点进阶到下一步了,但是他就是很喜欢玩这个。


结果,有天我们吃晚饭,吃他最喜欢的糖醋排骨。儿子突然说:“还有9块排骨,妈妈吃5块,我2块,爸爸2块。”    


我和太太都很震惊——因为我还没教他减法,他也没有真的分排骨,完全是在大脑里完成了分配。我突然想起来,可能和那张机器人卡片有关,每个数字都被分成了5+?,他把排骨和机器人对起来了。


是这个游戏,锻炼数感和观察力


思维机还有让我一个非常欣赏的地方,除了本身涵盖的5个科目,28000多个互动游戏,它还能无限拓展学习边界。比如这个形态,也很适合做音乐启蒙,或者未来完全可以加一个蓝牙系统,做scratch那种编程思维游戏。


卡片内容很丰富


在带娃外出的路上,它也帮了我大忙。孩子有事干,不会觉得坐车无聊,我开车也更省心了。


今年的CES展我没去,但看新闻发现,摩比思维机竟然在CES上亮相了,还荣获了业界重量级奖项TWICE Picks奖!这也标志着它得到了国际专业认可。我激动地立刻分享给太太,虽然工作离开了科技圈,所幸眼光和前瞻性还未走远。


TWICE Picks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品质出众、具备突破创新设计和技术的产品



全职爸爸的困境



虽然这几年,社会对我们这个小众群体的接受度、宽容度越来越高了,但它依然有挺多压力和困难。

          

第一就是越来越窄的社交圈。


如果你选择全职在家,就要有脱离原来圈子的觉悟。其实不用你主动脱离,活动你不参加,聚会你不去,别人都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科技公司新产品,讨论CES,你在家给孩子洗袜子,自然就离开了原有圈子。


而新的人脉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又很难建立起来。


第二个困难就是我的时间非常碎片化,没有整块时间,这就导致注意力也在下降。


很多人会想当然以为全职父母在家“想干嘛干嘛”,我不知道别人怎样,但我自己如果能有完整的30分钟,干自己的事儿,都觉得十分幸福。所以有时候我也很理解那种把手机塞给孩子的老人。


我也因为碎片化的时间,改变了自己信息获取的方式,比如以前我订阅了不少付费newsletter,会逛逛科技众筹网站,现在都变成了看短视频。


不过我也养成了听播客的习惯。干活的时候听科技新闻,或者业界耳熟能详的那几个人争论一个话题,让我又找回了原来还在工作时的感觉。


做家务

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面子”问题,倒没有那么严重。


毕竟北京这样的城市,大家都比较有边界感,小区里的人不太会彼此打听。你说“我不上班”,大家第一反应反而是“那你家底肯定很厚”。


反倒是我要学会如何主动融入其他家长,尤其在边上看着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总要会搭话会聊天,或者交流一些“孩子学了什么”。


比如有一个以前在东北当医生的姥姥,她外孙女和我儿子同月生。她问我给孩子报了什么班,还说外孙女早早就近视了,不敢看电子产品,也不能选网课。

听说我儿子分排骨学减法的故事后,立刻上网给外孙女也买了一个思维机,还让我看选的套餐对不对。



未来,我该何去何从?



2024年开年后,我和太太开始频繁讨论:九月后等孩子上小学了,我打算怎么办。


我太太的意思是,她现在收入还不错,我可以慢慢思考,继续全职也ok。


但我很清楚,自己越来越不甘于只当一个全职爸爸了。孩子小时候或许可以接受父亲不上班,全职在家照顾他和妈妈。但如果他青春期了,还能接受并认同这样的选择吗?


        

关于未来,我有三个方向:


一是回去老本行,但这个反而不容易,毕竟我缺席的三四年里,短视频和直播几乎改变了内容行业的生态。


二是加入朋友的内容工作室,好处是灵活、收入相对稳定,但地点在惠州,我以怎样的方式加入进去,我们都没想好。


我自己还有一个隐约的第三方向——去做科技和教育融合的事双减促进了一批原来教育公司的再定位,不少转型成了教育科技公司,与此同时,政策鼓励科创教育、国货登上世界级科技展的舞台,都说明把教育和科技融合的道路,或许有更广阔的前景。

          

但在这天真正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我也不会过度焦虑,还是做好每一天的家庭管理工作,陪伴儿子开心成长。



策划丨曲安

作者丨一位科技控爸爸

编辑丨小树

题图丨作者供图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果壳电商广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学费、生活费、托儿费,政府一年补贴$28000!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看这篇就够了职场回归家庭,全职妈妈如何找回心安的力量?两个小女孩聊天“吐槽”爸爸,网友:短短几分钟,两个爹身败名裂3年产品经理应该是什么水平?跳槽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了答案11/25/23-12/1/23法拉盛新龍興 你看生活多可爱,如果觉得最近不快乐,就去超市逛逛吧,能让你体会到微小的幸福哦~斯里兰卡|除了锡兰红茶,我终于知道选什么样的伴手礼了!睡在云朵上是什么感觉,今天终于体验到了!春晚小尼穿帮,撒贝宁这波救场绝了!从综艺小王子到24孝好爸爸,他到底有多少面,只有这个女人知道2023年过去了,我终于理解了幸福的本质美国首例!儿子杀人,妈妈有罪!高中生「枪杀4名同学」 母亲被判过失杀人!面临60年监禁!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打开了“全职妈妈怎么赚钱”的新思路!斯里兰卡餐厅 | 不容易啊!推迟近四年,这家最新科伦坡五星级酒店终于营业了!3年产品经理应该是什么水平?裸辞跳槽时我终于知道了答案华人大妈有1500多个干儿子,美国总统都喊她一声“娘”...以前的爸爸VS现在的爸爸,可以说很写实了赵丽颖终于晒娃了!4岁儿子合照曝光,网友:当妈的太不容易了陪六十岁的父母离婚,我终于等到了这天附庸风雅全职妈自幼培养女儿也当全职主妇,称生儿育女是最大快乐?网友骂翻!时隔3年,我终于发现提升孩子“表达力”的秘籍!带上这个耳机,我终于睡了一个好觉你妈有什么神技能让你惊到了?“爸,你当初看上我妈啥了?”,这群高颜值爸爸,惊艳了时光放弃百万美金年薪,到中国当3万个孩子的爸爸,25年花光2个亿,他后悔了吗?一个待业6年的全职妈妈,想重拾事业有多难?“爸爸,043940向您报到!”初冬的小阳春---APEC会议上的元首的互动产品推荐 | 带上这个耳机,我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现在年轻人工作不容易,别怕,我想讲几个故事One second最好的我们与地球擦肩而过!5颗小行星"最接近时间点"曝,体积相当于体育场(古詩英譯) 歸家 – 杜牧邓文迪女儿进高盛被质疑“走后门”?把俩女富养成顶级名媛,虎妈有多拼当妈妈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多半会厌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