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研究:打开脑与眼疾病研究的新篇章!
大脑拥有100多亿个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控制着人体的运动、感觉、情绪、语言、执行等功能,堪称人体的“指挥官”。同时,大脑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之一。而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其中,常见的有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脑类器官和眼相关的类器官的研究也在研究者们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下,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大脑和眼睛功能机制的认识和相关疾病的治疗。
2024年1月24日,基于此,生物谷联合Bio-Techne联合主办空中讲坛《类器官与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邀请致力于脑类器官和眼相关类器官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下最新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合作与交流,相信将给予同行带来灵感启迪。
扫码免费报名
马少华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长聘副教授
嘉宾简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面向精准医疗和医药研发的类器官和干细胞工程研究,近三年以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Matter, Cell Reports, Cell Systems, Cell Reports Medicine,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Advanced Science等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
演讲题目:脑类器官在再生修复和药物研发的应用探索
演讲摘要:脑类器官是由人源干细胞在体外经过可控培养和分化形成的微型模型,具有人脑的遗传、结构和功能特性。这一创新模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脑发育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脑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模拟以及脑-神经互作机制的探索等方面。本报告重点探讨脑类器官构建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机制,并初步探索其在再生医学、系统互作机制和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脑类器官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推动脑类器官技术在产学研医检一体化进程中的转化和应用。
朱莉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 青年研究员
嘉宾简介:朱莉莉,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青年领军人才(海外)。山东大学生物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博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格莱德斯通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任博士后/研究科学家。2022年11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任课题组长,主要以多能干细胞和类器官为工具研究视网膜的发育与疾病。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在Cell Stem Cell, Circul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JCB, EMBO Report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于2020年获得国际干细胞协会颁发的的Award for Scientific Excellence等奖项。
许佳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嘉宾简介:
2007-9至2012-7, 郑州大学, 医学检验, 学士
2012-9至2017-7,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免疫学, 博士
2017-7至2020-7,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后
2020-8至现在,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研究方向:免疫细胞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是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在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参与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PNAS等杂志上。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北京同仁医院院内基金项目2项,先后入选医院青年后备人才,医院青年拔尖人才。
演讲题目:人视网膜类器官分化及应用研究
演讲摘要: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引起严重致盲的常见眼科疾病, 目前临床治疗仍是棘手难题.视网膜退行性病变, 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等, 会导致感光细胞不可逆死亡, 从而影响视力, 甚至导致失明. 这类疾病在早期阶段, 临床上尚可以针对症状用药物来保护残存的感光细胞; 当疾病发展到晚期感光细胞大部分丢失, 视力不可逆损伤时, 临床治疗仍是棘手难题. 视网膜组织难以获取且无法培养, 使视网膜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方法很困难。再加上动物与人基因组的种属差异, 动物实验结果难以转化。近年来, 视网膜3D培养技术产生的视网膜类器官(retinal organoids, ROs)能够在体外模拟视网膜发育过程, 使视网膜相关疾病能重现在细胞培养皿中, 用于疾病致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研究, 更重要的是可用于细胞移植替代变性的视网膜细胞, 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有望使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邹昊玉
Bio-Techne 现场应用专家
嘉宾简介:美国Bio-Techne集团现场应用科学家
演讲题目:神经系统类器官模型建立前沿研究与进展
演讲摘要:
1.眼及脑类器官模型建立研究进展
2.Bio-Techne在神经系统类器官培养的解决方案
数量:10 数量:10 数量:5
限时福利
转发本次推文/日程海报至朋友圈/200人以上相关研究领域的微信群,并截图给讲坛助手微信审核,将获神秘精美礼品。
讲坛助手:17321098232(微信同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