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当孩子的人生选项中只有固定答案,等待他们的,必定是窄化的人生路径和逐渐干涸的心灵。
刷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北大教授徐凯文的一项调查。
调查研究的主题 ,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做的“自杀学生父母职业分布”。一直以来,我们对教师子女的印象,都是成绩好的天之骄子。孩子被赋予高期待
充当优秀范本
小时候,家长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很多孩子都会回答医生、老师。然而,真正当上教师、做了医护的人才懂,那种责任感和高要求并存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我接诊过一个抑郁的孩子,名叫小鱼,她的妈妈是高中老师。从她小学开始,妈妈就要求她不能掉下前三名,掉下就会打手心。听起来有些“迂腐”的规则,小鱼竟然默默承受了11年,直到抑郁入院。我接待小鱼妈妈时,她问得最多的不是“女儿病情怎么样”、“需要怎么治疗”,而是——小鱼说,妈妈在乎的并不是她“这个人”,而是被当成“优秀范本”的女儿。因为妈妈自己也很优秀,从小就是奖状挂满墙的模范标兵,她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落后。“有段时间很难受,特别想死,但一想到妈妈,我只能忍着痛苦继续做题,我不能成为她的耻辱。”调查显示,之所以教师家庭会成为杀死孩子的那把刀,是因为这一类家长,大都较为专制。他们深知知识与前途的联系,甚至会放大这种联系,不自觉给予孩子高期待。此外,他们习惯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自觉把这种角色代入到家中,养成比较苛刻的教养模式。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在“我必须优秀”的环境中长大,一旦脱离这个评价体系,就会无比焦虑。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孩子,大多时间只能配合家长的表演,努力成为优秀,做到完美。孩子选择权降低
父母给予既定蓝本
“体验就是,关于学习你什么都懂了,学习之外是一窍不通。”“什么都要安排好!什么中考高考去哪个学校,选理科还是文科,我爸总能以他10年老教师经验拿捏你。”“他们有一套人生蓝本,并自以为是相信把最好的给了你。”
诚然,不是所有教师的孩子都会有这种感受,但高赞确实代表了部分人的心声。家长忽视了其作为独立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严重危害孩子心理健康。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中学就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黄侃眼里,女儿“情商高、朋友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也因此,黄侃为女儿设计的人生蓝图,就是考上顶级名校,成为和自己一样优秀的人。然而,所有的美梦,都在收到荷兰大使馆来信的瞬间破碎。“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咬牙忍受,寻找调整的机会,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女儿告诉黄侃,自己已经受强迫症折磨了8年,实在受不了了。妈妈怎么也没想到,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孩子,竟然在忍受这么多痛苦。而作为母亲,她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还在为自己给孩子的人生蓝本沾沾自喜。这只是个例,并不能排除在教师家庭之外,没有这样“自以为是”的父母。心理学上说,孩子一旦被给予既定规则,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生掌控权,价值感和目标感也会降低。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家庭的孩子,人生路径更容易窄化。因为他们的答题范围,从来不是多选,而是固定的答案。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为什么教师家庭的孩子,自杀率会排到第一。在高要求、高期待、固定化的培养模式下,孩子的人生比重已经失衡,自我价值感缺失。过于看重孩子的社会价值,忽视孩子的个人价值,短期内或许可以见成效,但是却非常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孩子的出色
一定是建立在“身心健康”基础之上
他上学那会儿,每次回到家里,母亲都会告诉他:“儿啊,我想让你成为一个快乐的傻子。”年幼时的他不懂母亲的话究竟是何含义,也无法理解母亲为何会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傻子。“妈妈是希望你别失眠、好好吃饭、颈椎不疼.....当个快乐的傻子就挺好。”细想来,或许这些期许也是天下大多数父母的心愿,祈盼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所谓“出色”二字,一定是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早已学会了这4件小事,用爱和耐心好好陪伴孩子成长:1. 戒掉任何形式的语言暴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请管好自己的“刀子嘴”,停止所有方式的“诛心”,好好说话,正确沟通,驱散孩子生命中的阴霾。2.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别再打着“为你好”的名号,替孩子做完人生的所有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和不切实际的期许强加给孩子,不要当众辱骂殴打孩子。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记得多听一听孩子的心声。3. 毫不吝啬口头的鼓励和赞扬:孩子成绩进步时,多一点赞许;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一些肯定。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在我们心里,你永远是最棒的。”4. 教育孩子的同时,不忘自身的修行:教育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一场修行。训斥孩子的同时,别忘了反思自身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唯有自身先成为合格的父母,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优秀,更没有哪个孩子会不珍惜生命。父母是为孩子托底的力量,只有这股力量真的到位,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健康的大人。来源:洞见父母(ID:fmczs100),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有案例、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议。我们一起,做智慧父母。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